返回首页

战国铁犁铧与西周铜铲有什么不同?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4-08 11:43   点击:254  编辑:景义   手机版

一、战国铁犁铧与西周铜铲有什么不同?

春秋战国时期,牛耕开始推广,铁犁铧也取代了青铜犁铧,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河北等地都有战国的铁犁铧出土,说明犁耕已在中原地区广泛使用(图二七)。但出土的多数是V字形铧冠,宽度在20厘米以上,比商代铜犁大得多。它是套在犁铧前端使用的,以便磨损后及时更换,减少损失。这说明战国的耕犁已比商周时期进步得多,大大提高了耕地能力。只是此一时期犁架的结构仍不明了。

耕犁到了汉代才得到普及,不仅中原各省都有铁犁铧出土,西北、东北边陲也出土了不少铁犁铧,就连史称“火耕水耨”的江南地区,远至福建、广西、广东等地,也有铁犁或牛耕模型出土,它们成为汉代农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主要标志之一。汉代的铁犁铧品种多样,大小不一,小的长、宽各20厘米左右,大的长、宽可达40厘米以上。陕西、河南等地还出土了汉代的铁犁壁,有单面的,呈菱形或板瓦形,可向一面翻土;也有双面的,呈马鞍形,可双面同时翻土,适于开沟起垄。犁壁是翻土碎土的重要装置,这一发明标志着中国耕犁已走上成熟道路,是耕犁史上的重大成就。从各地画像石和壁画的牛耕图上,还可看到汉代耕犁的具体结构,汉代耕犁已具备了犁辕、犁箭、犁床、犁梢等部件,说明已趋于成熟定型。大体说来,西北地区(如陕西、内蒙古)的耕犁犁床和犁梢区分明显,属于长床犁或框形犁(图二八)。东部地区(如山东、江苏)的耕犁形制有所不同,犁床和犁梢连成一体呈弓形,是用一根弯曲木头制成,看不出明显的犁床,故亦称为无床犁(图二九)。两类耕犁都是直辕犁,有用二牛牵引的长直辕犁和用一牛牵引的短直辕犁。长直辕犁适于在大块田地上使用,短直辕犁转弯灵活,适于在小块田里使用,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发明创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耕犁基本上是继承汉代的,但犁铧的形制还是有所变化,犁铧冠由汉代的长翼变化为较短的翼。西汉铁犁铧接近等腰三角形,从东汉开始向牛舌状改进,至南北朝定型化。犁铧有大、中、小三种,反映犁铧多样化。从魏晋墓壁画牛耕图看,当时的耕犁还是二牛挽拉的长辕犁。但《齐民要术》已指出:“长辕耕平地尚可,于山涧之间则不任用,且回转至难、费力,未若齐人蔚犁之柔便也。” 说明山东一带已出现适合在山问谷地使用的蔚犁。将蔚犁与长辕犁相比,则蔚犁应是一种操作灵活轻便的短辕犁。这种犁的出现可能为唐代曲辕犁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青铜器。铲土除草用的农具。在《诗经》和其他古书里另有钱、鎛(音博)、臿(音插)、铫(音摇)等名称。大致相当于现在的锹。商代的青铜铲形体较长。1953年河南安阳大司空村出土一件商代铲,全长22.45厘米,上端有方銎可以安柄,下端刃宽8.5厘米。西周铲形状近似商代铲,但较小。战国时期的铲向方形演变。汉代流行的已是形短而刃宽的铁铲。

二、有没有含有"犁"字成语

我知道的就这么些:

铸剑为犁 拽耙扶犁 犁牛骍角 犁牛之子 犁生骍角 犁庭扫闾 犁庭扫穴 买犁卖剑 扫穴犁庭

三、犁字怎么组词

伊犁河、

铸剑为犁、

犁铧、

伊犁将军、

爬犁、

铧式犁、

犁庭扫穴、

犁头、

铧犁、

耕犁、

犁牛、

泥犁、

犁牛之子、

扒犁、

犁沟、

犁锄、

犁庭扫闾、

步犁、

双铧犁、

火犁、

开犁、

三犁、

祝犁、

买犁卖剑、

拽耙扶犁、

犁牛骍角、

犁扫、

锄犁、

撑犁孤涂、

撑犁、

犁生骍角、

耧犁、

犁镵、

留犁、

驾犁、

扫犁、

犁舌狱、

犁鹕、

犁涂、

犁轭

四、认识传统农具和现代农具,熟悉各种农具用途以及农具的变化 传统农具:锄头,铁锹,耙,犁柴刀,水车,木轮牛车,手推车,镰刀,石臼,饭斗,石磨,簸箕,竹筛,斧头,蒸笼,烟囱…… 急急急

锄头——用来刨地翻新硬土便于播种;铁楸——用来挖沟壕或者填埋;耙子——用来梳理谷物使其分散晾干;犁柴刀——砍柴或清理杂草;水车——古老的提水灌溉工具;木轮牛车——用牛做动力来运输物品等

手推车——分独轮车与双轮车,用来运输庄稼粮食或其他物品;镰刀——用来收割谷子玉米水稻等一系列

庄稼的农民必备农具!(我国的国徽党徽镰刀就是代表农民)石臼——石头做的用来砸捣研磨药材食品的

生产工具;石磨——用来加工粮食的生产工具;簸箕——通过风力用它将粮食中的杂物吹走;竹筛——主要用于粮食的过滤加工;斧头——用来砍伐树木或砍柴;蒸笼——用来蒸馒头蒸包子或加热食物之用

烟囱——冬季农村使用的炉子的排烟口!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