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旋耕机能加深松曲面铲吗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2-05 13:47   点击:93  编辑:诸坚   手机版

旋耕机能加深松曲面铲吗

旋耕机能加深松曲面铲。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在现有的旋耕机前方附加横方梁,在横方梁上安装深松铲,并使铲深浅可调,深松铲由铲头和铲柱两部分组成。

花生饼肥好,还是大豆饼肥好

花生饼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氮磷含量非常高,最肥使用时,肥效平衡持久,效果要优于花费。目前菜籽饼、花生饼等饼肥一般都采用堆积腐熟方法发酵,其发酵过程产生大量热量可以清理所含的有害杂菌,杀死虫卵。快速平衡碳氮比。并且发酵过的饼肥里面有益菌含量丰富,施用后大量有益菌进入土壤中,形成优势菌群,抑制土壤中有害病菌的生长,并且还可以起到疏松土壤,提升土壤肥力的作用。

花生饼是花生仁榨油后的副产物,花生饼含有大量的磷、钾元素,是优质的有机肥原料,特别适合种植果树,但是,花生饼自然腐熟速度慢,肥效容易流失,目前成熟的技术是采用微生物发酵处理(好旺农有机肥发酵剂),经过微生物发酵处理后的花生麸不会烧根烧苗,肥效高,肥力持续时间长。

花生饼可以作为花的肥料,可做底肥或者液肥,花生饼肥制作方法和发酵时间如下:

1、沤制矾肥水,作液肥。用花生饼+好旺农有机肥发酵剂菌液+橘皮若干,装入密封的瓶子,放在太阳底下晒,高温季节晒3个月左右。

用法:倒上层清液兑水浇花。每半月浇花一次,不能太频繁使用,薄肥勤施。

2、堆放沤制。一层土一层花生饼,三明治法。加入发酵剂沤制时间为1个月以上。

3、也有不沤制直接做底肥的。常见种菜,将花生饼直接埋入穴底。

4、如果场地条件许可,可以一次沤制;条件有限的话,边用边沤制。发酵后的肥料一次用不完不会变质,收藏两年还是没问题的。

发酵后的花生饼有机肥有哪些优势:

1:速度快

使用好旺农有机肥发酵剂微生物发酵周期仅需要7-10天,相比自然腐熟要节省很多时间。

2:肥效高

经过发酵可以避免花生饼养分的流失,并且通过微生物分解,可以把难以吸收的物质分解为容易被农作物吸收的养分,提高了花生饼有机肥的肥效。

3:防烧根烧苗:

发酵过程把花生饼彻底腐熟,释放了其中多余的热量,施肥后不会出现二次发酵,从而彻底杜绝烂根、烧苗的情况。

4:四、培肥地力:

发酵后的花生饼有机肥含有有益功能菌,可以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的微生态结构,增强保水性和透气性。

花生饼有机肥发酵步骤:

步骤一:备料

2000公斤花生饼,一包好旺农有机肥发酵剂,可以适量掺些秸秆或者人畜粪便。

步骤二:搅拌均匀

把激活好的20公斤的好旺农有机肥发酵剂菌液兑水稀释,稀释后和要发酵的发酵料混合搅拌均匀,秸秆需要提前粉碎。湿度控制在50%-60%左右,判断方法就是,收抓一把料,手上见水不下滴,落地散开不成团。

步骤三:堆积发酵

花生饼和有机肥发酵剂菌液拌匀后,成梯形建堆,堆高和体积不要太矮小,一般高度2米左右,宽度3米左右,长度4米左右。花生饼量大可以分开建堆。

步骤四:发酵完成

发酵第3天左右,内部温度会逐渐升高到65℃左右,这时候需要从内到外翻动一次,降低内部温度,同时也让边缘部分充分发酵,一般需要翻动2-3次。

1.大豆高产的土壤条件

土壤条件是大豆高产的基础。土壤水分状况、养分状况及土壤的一些物理性状是影响大豆产量的重要因子。

大豆种子萌发需要的水分较谷类作物多。大豆的幼根较柔嫩,含水量大,适宜的土壤水分条件才能促进幼根向纵深伸长。植株主根可达1米左右,侧根平行扩展可达0.5米左右。土壤水分不足时,会影响其纵向和横向扩展生长。

大豆根对土壤中氧气变化很敏感。在缺氧条件下,根生长量明显减少。因此,土壤水分含量适度、耕层深厚、松紧适度,就可提供良好的水分含量和通气条件,会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在土壤学中,以土壤紧实度作为土壤耕作层水分、通气的物理性状指标,一般以容重来表示 (每立方厘米干土的克数)。大豆的适宜土壤容量为1.0~1.4。壤土对大豆生长最为适宜,粘砂壤土、粘壤土和砂壤土也能正常生长;砂土和粘土,持水力弱或通气差,不利于生长。

2.整地技术

种植大豆可采用平翻、垄作、耙茬、深松等整地技术。

(1)平翻

多在北方一年一熟的春大豆地区应用。通过耕翻,土壤熟化加速,有利于养分的充分利用。创造一定深度的疏松耕层,翻埋农肥、残茬、病虫、杂草等,为提高播种质量和出苗创造条件。

翻地时间因前作而不同,有时也因气候条件限制有所变化。麦茬实行伏翻,应在8月翻完,最迟不可超过9月上旬。黑土耕深25~35厘米;黄土、白浆土、轻碱土或土层薄或下层土壤含有害物质翻深不宜超过肥土层。伏翻后,在秋季待土壤充分接纳雨水后耙细耪平。玉米茬、谷子茬和高粱茬进行秋翻。秋翻时间短促,一旦多雨,则无法进行,只能待翌年春翻。秋翻应在结冰前结束,深度可达20~25厘米。秋翻地应在耕后立即耙耪,在次年春播前再次耙平并镇压,防止跑墒。春翻应在土壤“返浆”前进行,耕深15厘米为宜。

一般来讲,伏翻好于秋翻,有利土壤积蓄雨水;秋翻好于春翻,防止春播前水分过多丧失。但如果秋翻不适时,水分过多,形成大土块,效果反而不如春翻。

(2)垄作

是东北地区常用的传统耕作方法;耕翻后作垄,能提高地温,加深耕作层,增强排涝抗旱力。前作为玉米、高粱或谷子,以原垄越冬,早春解冻前,用重耪子耪碎茬管,然后垄翻扣种,垄翻后及时用木滚子镇压垄台,防止跑墒。

(3)耙茬

东北春大豆区和黄淮流域夏大豆区均有采用。耙茬是平播大豆的浅耕方法。此法可防止过多耕翻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并可减少深耕机械作业费用。

东北春大豆区,耙茬浅耕主要用于前作为小麦的地块。小麦收后,用双列圆盘耙灭茬,对角耙两遍,翌年播前再耪一遍,即可播种。

黄淮流域夏大豆区,前作冬小麦收后,先撒施底肥,随即用圆盘耙灭茬2~3遍,耙深15~20厘米,然后用畜力轻型钉齿耙浅耙一遍,耙细、耙平后播种。

(4)深松

深松耕法采用机械化作业,方法多样,机动灵活,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耕法。黑龙江省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农场,大豆种植区80%以上已经采用。利用深松铲,耕松土壤而不翻转土层,实行间隔深松,打破平翻耕法或垄作耕法的犁底层,形成虚实并存的耕层结构。垄底深松深度一般15~20厘米,不宜过深,垄沟深松可稍深,一般可达30厘米。同时,以深松为手段还可同时完成追肥、除草、培土等作业。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