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小番鸭怎么培养?

284 2024-03-18 10:36 admin    手机版

一、小番鸭怎么培养?

1.入孵前的准备(1)检查孵化机,进行试运转。观察电机、温/湿控器、报警、通风和翻蛋等系统的运行情况,试运转时间为3天。(2)校正孵化机内的温度。用人体温度计测定机内上中下、前后、左右、里外各部位的温度,孵化机内各部位的温差应小于0.2℃,否则要查找原因,待调试好后再进行孵化。(3)清洗消毒。每批次出雏完毕后,应对孵化机、蛋盘、孵化场内外进行彻底清扫、冲洗、消毒。

2.种蛋预热、装盘消毒及入孵 种蛋应于入孵前4~6小时从种蛋储存室移至孵化室预热,种蛋放置在蛋盤上应该大头朝上,消毒采用甲醛熏蒸消毒法。每批种蛋应在种蛋盘上标明入孵时间。

3.升温与温度调节 番鸭种蛋采用变温孵化法或恒温孵化法均可。开始孵化时,应关闭孵化机的进出风孔,并在3小时内将机温升至设定的温度。当达到设定的温度时,孵化机自动控制器不再调节,若偏离设定温度0.2℃时应进行调节。孵化人员应每隔30分钟观察一次机温,每两小时记录一次。

4.温度的控制 温度是鸭胚发育的重要条件,只有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才能保证胚胎正常发育,孵化温度掌握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到孵化效果。如果种蛋量较大,而且采用整批入孵,则选用变温法效果较好;如果种蛋量较少,而且采用定期分批入孵,则可选用恒温法孵化(见表2)。

5.湿度的控制 在一般情况下,孵化前期(1~10天)要求孵化机的相对湿度不高于50%;孵化中期至闪毛(11~32天)孵化机内的相对湿度保持在55%~60%;落盘至出雏(33~35天)室内的相对湿度应维持在60%~70%(见表2)。

6.翻蛋 翻蛋角度是番鸭孵化成功的关键,从生产实践中得知,翻蛋角度小于45°时,受精蛋的孵化率不到10%;翻蛋角度小于80°时,受精蛋的孵化率也仅为50%左右;翻蛋角度为90°时,受精蛋的孵化率可达到95%以上;所以翻蛋角度一定不能小于90°。一般每两小时翻蛋一次。

7.凉蛋 种蛋孵化至中后期,由于鸭胚逐日长大,体内物质特别是脂肪代谢加强,会产生大量的生理热,凉蛋就是为了在短时间内降低蛋温,及时散发多余的热量,增强机内气体对流,促进鸭胚气体代谢。凉蛋一般是孵化到第16天,即小头合拢后开始进行,凉蛋的方法应根据孵化时间和季节而定。早期的鸭胚及寒冷季节,凉蛋时间不宜过长。后期鸭胚及热天应多凉,具体次数根据经验而定,一般每次凉蛋20~40分钟,用眼皮来测试蛋温,即以蛋贴眼皮感觉微凉时即可关上机门。

8.淋水及加醋 淋水是番鸭人工孵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淋水一般是在鸭胚尿囊血管伸展到蛋的小头合拢(16胚龄)后进行,提前淋水会影响鸭胚的小头合拢。最好与凉蛋同时进行,每天淋水两次,用水温为30~32℃的温水(切忌用冷水)进行喷雾淋水,同时打开风机,等机内的湿度降至所设置的湿度时再关风机。到了31~33个胚龄后,胚蛋出现斜口后即可在淋水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食醋(一般为3%),啄孔后停止加醋。加醋是为了达到碎壳,便于雏鸭破壳,提高出雏率。

9.照蛋 种蛋在孵化过程中于6胚龄、16胚龄、32胚龄分别进行头照、二照、三照,及时捡出无精蛋、死胚蛋、臭蛋。各种蛋相特征见表3。

10.落盘 番鸭蛋孵化到33胚龄时把蛋从孵化机转到出雏室的出雏床上,同时注意定时进行人工翻蛋,室内的温度控制在35℃以上,室内相对湿度维持在70%~80%。

11.出雏 胚胎发育正常时,第34胚龄开始出现啄壳,并有少量的开始出壳,到第35胚龄大量出壳,极少量的36胚龄出壳。出壳后的雏鸭胎毛干后,及时转到育雏室内进行保温饲养。

12.扫盘清理消毒 出雏完毕后应及时对孵化机、蛋盘、出雏床、孵化室、出雏室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

二、番鸭脱温养殖方法?

正番鸭雏鸭一个月可以脱温。冬季养殖方法如下:

1.防寒保暖:鸭舍维修,堵塞鸭舍墙壁空洞,并关窗能防寒,开窗能通风换气。产蛋窝要垫草保温,傍晚鸭群进舍前垫好草,数日清除一次,保持鸭舍清洁干燥。在半敞开式鸭舍搭塑料膜暖棚保温。

2.调整日粮:在日粮配合上注意提高能量饲料的比例。种鸭日粮配方:玉米百分之五十七、豆粕百分之十二、鱼粉百 自分之八、贝粉百分之四、食盐百分之一。每只鸭日喂量100至150克,并喂适量青饲料。

3.补充光照:在种鸭舍离地面1至2米处,每10平方米安装一只60瓦白炽灯泡,每日采光15小时为宜,育肥鸭利用自然光照。

4.运动:在鸭舍应每日将鸭群缓慢驱赶运动2至4次。

5.预防疾病:雏鸭生后3至5日龄时免疫注射鸭细小病毒疫苗,每只皮下或肌肉注射0.3毫升。种鸭定期免疫,每年注射鸭瘟疫苗2次。

三、番鸭的养殖技术?

番鸭养殖技术:

孵化

番鸭由于种蛋的蛋壳厚、光滑而坚硬、不易破碎、气孔封得严、相对表面积小。直接影响了气体交换、水分蒸发、热能传导和啄壳出雏,致使人工孵化率低。四川青神县养殖技术研究所采用仿生孵禽温箱有效地提高了番鸭及西洋鸭种蛋的孵化率和健雏率。实践证明,用此法比常规孵化法提高出壳率10-15%。现将有关技术简介于下:  仿主孵禽温箱的组成

由立式孵化箱和平型出雏箱配套组成。在孵化前期番鸭蛋自温低,将种鸭蛋于立式箱内孵化,利用立式箱底部和周边贮存的热源均匀供温的特点,使番鸭蛋各部受温均匀,孵至17天后,胚蛋自温逐渐升高,此时应将番鸭蛋由立式箱转至平型出雏箱孵化,通过向平型出雏箱减加冷热水,可准确调节蛋温在所需范围内,使其处于仿自然孵化状态。

种蛋的保存和放置

在环境温度低于18℃以下保存时间在6天内,孵化率较高;反之孵化率较低。种蛋水平放置,有助于提高番鸭蛋的孵化率。

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在孵化过程中,要对孵至17-35天的胚蛋喷水。气温高时喷冷开水;气温低时用35℃-40℃的温水喷洒。每天喷一次,将蛋喷至湿透,待晾干后继续孵化。

翻蛋的次数

翻蛋可以促进胚胎活动,防止内容物粘连蛋壳,使其受热均匀。孵化过程中宜每8小时用手工或滚动式翻蛋一次。

生长发育

在同样饲养管理条件下,公母鸭生长速度相差很大。雏出壳后,饲养至10日龄,从体型、体重的大小即可区分出公与母。平均体重的绝对增长最大值是在70日龄之后。70日龄后公鸭体重增长大大超过母鸭。160日龄时,公鸭比母鸭约重1.10公斤。

在饲料中含有粗蛋白16~18%、代谢能2400~2600千卡/公斤的营养水平下测定,初生重为47.60克的雏鸭,公、母的体重1月龄时分别为0.79公斤、0.78公斤,2月龄进分别为1.74公斤、1.51公斤,3月龄时分别为2.59公斤、1.80公斤,4月龄分别为2.93公斤、1.90公斤,5月龄时分别为3.25公斤、2.10公斤。5月龄之后增重速度逐渐下降。

繁殖性能

平均开产日龄为172.88天,见蛋日龄为153天,开产后第一个产蛋周期最长,连产蛋数为35-40枚。以后每个产蛋周期连产蛋数可稳定在13~15枚;年产蛋100~110枚,最高个体可达160枚。有抱性。据110个番鸭蛋测定,平均蛋重71.50克,蛋形椭圆,蛋形指数为1.39,蛋壳为玉白色。

产区群从在每年1~5月份孵化种蛋,按出壳时间先后,将雏鸭分为“头番”(2~3份出壳的雏苗)、“二番”(3~4月份的鸭苗)和“尾番”(5~6月份的鸭苗)。群从多选头、二番发育良好、生长快的鸭子留作种用。由于它们的生长阶段,正是蚯蚓以及鱼虾等不生动物繁殖旺盛时期,动物性饲料丰富,气候温和,它们不仅生长快,而且母鸭当年就能产蛋。头、二番公鸭在秋季达性成熟,也可及时配种,不作种用的,多在白露时节灾食。但用来繁殖半番鸭的种公鸭,多选尾番鸭。毛番鸭饲养到春节前后性成熟,即可与普通母鸭配种,生产半番鸭。群从主要是利用母番鸭或母鸡的抱性天然孵化种蛋。常采用鸡鸭交替孵化,以维持母鸭、母鸡体力上的消耗。孵化率一般在80~85之间,使用人工孵化,孵化率为70%,孵化期35天。

生长发育良好的公雏饲养至4月龄后,即发出“丝丝”叫声,表示性将成熟,并有追啄母鸭的性行为。至5~6月龄性成熟,即可配种。在春季,公母比例为1:7~8时,受精率为90~95%配种季节过后,种公鸭体力衰弱,配种能力差,一般当年即行为淘汰,次年再选留新种公鸭。

肥育性能

关于填肥时间,群从有“三月大,四月肥”的说法。即养至4月龄体重达2.5~3公斤手,开始填肥。饲料多用米糠和煮熟甘薯各半,用米汤或稀粥调匀,搓成圆条状的“剂子”。逐只填饲。填饲量由150克逐渐增加至400~450克,填饲量是否合适,多以在下一次填食前用手摸食道膨大部,无积食为标准。经填饲2~3周,体重达3.5~4公斤,即可宰食。

据福建农学院1983年番鸭肥肝试验。3月龄番鸭,用玉米粒料填饲2周,平均肝重299.64克,个体肝重最高达337.40克;填肥3周,平均肝重352.77克,最高491.80克。填肥2周和3周,在肝重增加的同时,体重分别增加1.44公斤(增重率为51.61%)、1.66公斤(增重率为68.90%),全净膛屠宰率分别为70.58%、67.41%。公鸭肝重和体得的增长都高于母鸭。填肥2周和3周,瘦肉(胸、腿肌)占屠体比率公别24.96%、23.66%,而北京鸭分别为16.20%、14.80%。

填肥2周和3周,每产1公斤肥肝耗玉米分别为30.05公斤和32公斤,每增加1公斤活重的玉米消耗量分别为4.80公斤和5.84公斤。

杂交利用

公番鸭与当地母鸭交配和生产半番鸭是产区人民的传统习惯。古田鸭农技术好,春季种蛋受精率可达80%以上。半番鸭杂种优势率达25.41%。在粗放饲养条件下,3月龄体重可达2.05公斤。据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测定,三元杂交的“番北金”鸭10~60日龄相对生长率为76.10%,半番鸭为67.88%;“番北金”鸭可比半番鸭提早10~15天上市,节省饲料10%

四、番鸭育苗技术?

        番鸭鸭苗的育雏期为6周,初生雏鸭稍加休息待毛干便可育雏。

       1、 保温

        雏番鸭常用育雏伞、红外线灯泡、火炕、煤炉做热源,通常采用平面育雏,力求做到控温自高到低,昼夜温度均匀,育雏伞第一周为30℃~28℃,第2周为28℃~26℃;第3周为26℃~23℃,后4周为22℃~20℃:室温前2周为22℃~18℃,后4周为18℃~16℃,育雏伞温度以伞边离垫料5cm处为准,室温以靠墙离地1m处为宜。具体室温要根据雏鸭行为和分布状况适当调节。

        2、饮水

        雏番鸭初饮应在出壳后24小时内,最好饮0.01%高锰酸钾水,以便清理肠道;若经长途运输的雏鸭,则需饮5%的蔗糖水,水温与室温相近,2日龄后可在饮水中加适量速补和氟哌酸或盐酸环丙杀星等药物,以增强体质和预防疾病,一旦饮水,不能中断。

        3、饲喂

        雏番鸭饮水1小时后便可开食,可把配合饲料或米饭湿拌后均匀撒在消过毒的塑料布或浅盘里让其自由采食,要少喂勤添以防饲料变质。2日龄后可将配合饲料与米饭拌匀饲喂,7日龄后改喂含蛋白质18%、代谢能为12.2~12.4兆焦耳/千克的全价颗粒饲料,颗粒直径为2.0~3.5mm,同时加喂少许青饲料。1~7日龄每日喂6~8次,以后逐渐减少,4周龄后每日喂4次。

        4、光照与密度

        充分利用光照有利于雏番鸭采食、生长,1周龄24~23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为5瓦/平方米,2~6周龄17~10小时光照,强度为2瓦/平方米。密度应随日龄增大而减少,雏番鸭的平养密度1周龄为26~24只/平方米,2周龄为22~20只/平方米,3~6周龄为18~14只/平方米。

        5、日常管理

        细心观察雏番鸭的状态、分布:检查温、湿度等条件是否适宜,勤换挚草,防止聚堆;每天清洗水槽、料槽,定期带鸭消毒;3周龄后公母分群饲养,按时接种疫苗,保持环境,防止应激。

五、番鸭育雏期为多少天?

番鸭的育雏期通常为6周。在育雏期间,番鸭的羽毛逐渐长齐,能够适应外界环境。在这期间,番鸭的饲养需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通常采用平面育雏,控温自高到低,昼夜温度均匀。例如,第1周育雏伞周为30℃~28℃,第2周为28℃~26℃,以后每周依次降低温度,最后4周为22℃~20℃;室温前两周为22℃~18℃,后4周为18℃~16℃。此外,雏番鸭还需要注意适时饮水、进食,通常雏番鸭初饮在出壳后24小时内,尽量饮0.01%高锰酸钾水清理肠道;若经长途运输的雏鸭,则需饮5%的蔗糖水。雏番鸭饮水1小时后便可开食,可把配合饲料或米饭湿拌后均匀撒在消过毒的塑料布或浅盘里让其自由采食。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阅读养殖类书籍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