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有哪些好用的粮食清理筛?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2-19 02:50   点击:123  编辑:邓成   手机版

一、有哪些好用的粮食清理筛?

推荐环保谷物风选振动一体筛,该设备最大的卖点是环保;

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在谷物进入落料箱后,通过负压和专用机构在谷物流入筛体前,形成瀑布状,然后再分别均匀的进入多层筛面,减少了谷物在筛面的堆积,增加了谷物筛分的洁净度,提高了产能;

瀑布状的谷物流也有利于在负压作用下将杂物、灰尘等与谷物完全快速分离后,进入风选箱再分级后排出。

二、抛粮机怎么维修?

你可以拿着去专业的维修店里进行维修。

抛粮机属于专用机械,需要到专门的厂家维修点去维修。

如果要维修的话,应该去专门的修理部。不方便的话可以请修理师傅上门来帮忙。

4.抛粮入库:清选筛分机出料端配有带式抛粮机,可以把物料直接抛粮入库,抛粮... 该机省去了不必要的输送机设备的投资,占地小,移动方便,便于维修!可谓是收...

这一种机器的话,你可以拿去农修店维修

三、菜蒽收割机粮桶转不回来什么原因?

引起收割机故障的原因有哪些?

每到水稻及麦子收割季节,确保联合收割机有一个最佳的收割状态,是农机手最为关心的事情。收割机结构复杂,作业中无论哪一个工作系统出现问题,都会误时误工,还会造成粮食浪费。因此,农机手们除及早做好收获机械的试机、检修和保养之外,还应掌握实际操作中的故障排除技术,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收割机的经济效益。农机手只要掌握排除故障的技巧,有的在短期内就能恢复收割工作。常见收割机故障预防及排除技术介绍如下:

1 切割器刀片损坏

1)原因。主要是在切割过程中切割器碰到了石块、树根等硬物;护刃器松动或变形,使定刀片高低不一致;刀片铆钉松动,切割时相互碰撞等。

2)预防措施。操作时,应注意避开切割器前面的障碍物;保养联合收割机时,注意正确安装切割器。

2 刀杆折断

1)原因。除割刀运动阻力太大外,主要是割刀驱动机构的安装位置不正确。

2)预防措施。应正确调整切割器,使割刀运动阻力减小,同时调整割刀驱动机构安装位置,以达到装配要求。

3 割台推运器打滑

1)原因。推运器的螺旋叶片与割台底板的间隙过大。

2)预防措施。根据作物的稀密、高矮等不同情况,正确调整好螺旋叶片与割台厢板的间隙。当收割低矮作物时,可将间隙调小至 10 mm 左右;当螺旋叶片边缘磨光时,可用键刀在叶片边缘上制出小齿,恢复和增加推送能力。

4 秸秆夹粒多

1)原因。麦子过于成熟,加之秸秆过于干燥;脱粒部件瓦筛开度大。

2)预防错施。缩小脱粒瓦筛间隙,上筛开度保持不大于 2/3,下筛开度一般不小于 1/3;。机到地头就迅速升起割台,大油门送脱槽内剩余麦子。

5 穗头脱不净

1)原因。麦穗青头多;脱粒部件的纹杆与凹板之间的脱粒间隙过大,转速低。

2)预防错施。控制田块的割幅宽度,控制在2/3 以内;调整脱粒机脱粒间隙,降低滚筒转速,增大凹板间隙,磨损严重的零件应及时更换;张紧动力机连动脱粒部件的轮带。

6 拨禾轮打落籽粒多

1)原因。拨禾轮转速太高,拨禾轮位置太高打击穗头;或拨禾轮位置太靠前,增加了麦穗的打击次数。

2)预防错施。适当降低拨禾轮转速或高度,适当后移拨禾轮。

7 自动喂入困难

1)原因。拨禾轮位置离割台喂入搅龙太远,中间段的搅龙叶片与底板间的距离太大;喂入链与伸缩齿尖距离不符;作物倒伏或潮湿。

2)预防错施。在弹齿不碰割刀的前提下,拨禾轮应尽量后移;修复割台喂入搅龙叶片,使叶片离底板高度不大于 10 mm;喂入链与伸缩齿尖的距离保持在 10 ~ 15 cm;割台喂入搅龙安全离合器的弹簧长度应合适,当喂入阻力过大时能及时分离。

8 割刀口堵塞

1)原因。田间杂草过多,割茬太低。

2)预防错施。适当提高割茬即可排除;嵌入石块、钢丝等硬物引起的,应停车并熄灭发动机,清除夹入物;将动刀片与定刀片的前端间隙调到1~1.5 cm,发现螺栓及刀杆变形及时校直或更换。

9 输送槽堵塞

1)原因。输送带张紧度不够或有偏跑现象;输送槽杂物较多;谷物茎秆潮湿。

2)预防错施。清理堵塞物,张紧传送带;当确认皮带磨损而造成传递动力不够时,应及时更换;如麦秆过潮,减少幅宽度或待麦秆晾干后收割。

10 脱粒滚筒堵塞

1)原因。传动带过松或喂入不均匀;作物茎秆潮湿。

2)预防错施。张紧传送带,控制割台喂入量;选择成熟干燥作物收割或提高割茬;作业开始时,严禁猛轰油门来控制行驶速度。

全喂入式履带联合收割机维修是十分讲究的技术活,稍有差池可能影响收割机的整机性能甚至使收割机本来的损坏更加严重。今天,就来看看收割机转向失灵这一故障要怎么排除和维修。农机手可以根据收割机转向失灵的具体症状对转向机构作相应的调整和修复.

第一、当收割机转向发出“格嘣”声的同时伴随跳动现象,有可能是收割机制动器壳开裂或引起变速箱体开裂的严重损坏后果。若是收割机使用时间不长,可初步确定是收割机中间齿轮的铜套过快磨损,只要更换铜套即可;若是收割机使用时间较长,那就可能是收割机转向齿轮和中间齿轮的牙嵌过度磨损,也可能是收割机制动轴的轴承损坏或内外圆磨损过度,需拆下收割机制动器壳检查并相应更换齿轮或轴承。

第二、调短制动拉杆效果不明显,多次试机可闻到油焦味,触摸制动器壳时感觉发烫,有的在制动器壳下面可看到有油污渗出,基本上可判断为制动器的油封漏油,导致变速箱油进入制动器,引起了制动失效,导致转向失灵,需要更换油封,并用汽油清洗制动蹄和制动盘。

第三、如果收割机的行走履带过松,驱动轮齿磨损过度时,也会引起转向失灵。

第四、机手拉住一侧转向拉杆时,收割机转向缓慢,可能是收割机制动部分没工作,只要调短收割机制动拉杆行程,要边调边试,在调整当中一定要注意避免收割机制动先于分离的现象。机手在调短制动拉杆时,若收割机发生转向时单边跳动的情况,说明收割机制动拉杆已调得太短,应予放松。

关于联合收割机转向失灵的故障排除和维修措施小编就分享这么多,希望能帮到机手们解决收割机的故障,迎接秋收。

历史沿革

18到19世纪,在英、美等国曾有许多人研制和设计联合收割机,其中有的人还获得了专利或制造出了样机,但基本都不具备实用价值,未能得到推广。

1831年,美国农民发明家麦克科密克(C.McCormik,1810-?)设计制作出第一台由两匹马牵引的联合收割机,其收割效率超过了30个人工,这是联合收割机研制的重大突破。此后,麦克科密克一直致力于联合收割机的改进和制造,他生产的联合收割机供不应求。到1870年,他制造的大型联合收割机由40匹马牵引,收割幅宽达30米,收割机上还装有麦桔打包装置。

1889年,美国人贝斯特(Best)设计制造出第一台由蒸汽机驱动的自走式联合收割机,一天最多可收割50多公顷农田。此后,又相继诞生了由内燃机驱动的自走式联合收割机。

19世纪80年代后期,联合收割机在美国日益普及,很快澳大利亚也生产也了类似的机器。

20世纪20年代,联合收割机首先在美国的小麦产区大规模使用,随后迅速推广到了苏联、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西欧诸国。

联合收割机已是大田作业不可缺少的农业机械。用其收割小麦,可比一般人工收割减少脱粒损失5~8%,并大量节省劳力。一台大型谷物联合收割机一天可收割小麦400~500亩。

这个问题你应该去农机部门,找一下专业的人士,看看是什么问题,或者你在那里买的车,就去他们那里维修是最好的。

一、故障原因:卸粮筒处卸不出粮食,而此时粮箱内的卸粮搅龙还在转动,并继续将粮食向卸粮筒方向推,由于粮食无处可走,它便会向上运动,并将搅龙上部的护板及卸粮搅龙叶片损坏,严重时会损坏万向节。

1、传动带太松,转速不够。

2、传动链条或者传动销断裂。

3、卸粮速度板开口太大,粮食潮湿,杂质太多。

4、安全销折断。

二、排除方法:

1、要一次卸粮,以防损坏卸粮搅龙。

2、卸粮传动盘上的安全螺钉不要拧的太紧,在起动阻力太大时能折断起保护作用

人工是快于卸粮桶。但是人工工资太高,也不好找,而且需要满田扛口袋。由于气候的关系一般小麦成熟收割都是从南方开始,然后北方小麦也逐渐成熟。收割机一般也都是从南方开始进行收割,然后向北方推进。

①在弹齿不碰割刀的前提下,拨禾轮应尽量后移。

②修复割台喂入搅龙叶片,使叶片离底板高度不大于10毫米。③喂入链与伸缩齿尖的距离保持在10―15厘米之间。 ④割台喂入搅龙安全离合器的弹簧长度应合适,当喂入阻力过大时能及时分离。

输送槽堵塞原因:输送带张紧度不够或有偏跑现象;输送槽杂物较多;谷物茎秆潮湿。排除技巧:①清理堵塞物,张紧传送带;②当确认皮带磨损而造成传递动力不够时,应及时更换;③如麦秆过潮,减少幅宽度或待麦秆晾干后收割。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