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井关施肥机不稳定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2-11 08:14   点击:289  编辑:郑荷   手机版

一、井关施肥机不稳定

井关高速插秧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1)变速箱漏油或声响过大。漏油一般是油封损坏引起的,更换油封即可;声响过大可能是锥齿轮侧隙过大或轴承损坏引起的,可检查齿轮啮合状况或更换轴承。

(2)缺株过多。

①检查所插秧苗的均匀程度,如果秧苗生长不均匀,尽量选取生长较好的秧苗,并增大取苗量,将横向送秧次数减少。

②检查苗床土,如果苗床太薄或太软,且秧根的生长不良,则减少压苗杆和苗床之间的距离;如果床土太厚,则加大压苗杆和苗床之间的距离,如有可能,把床土厚度切成2.5厘米。

③检查秧苗装入苗床后的状态,如果倒伏严重,则将苗理顺,重新装入。

(3)漂秧过多、插秧凌乱。

①检查田中的水深,如果超过3厘米,放水到0~3厘米或适当降低插秧速度。

②检查田块整地质量,如果田块太硬,重新整地到适合插植的硬度或适当降低插秧速度;如果田块表面泥脚柔软,将适正感应杆移到软的方向或延迟插秧。

③检查秧苗状态,如果是苗床土质不好易掉落的秧苗,插秧前适当弄湿苗床;如果是秧苗根部生长不良易脱落的秧苗,使用苗板取苗和放苗,尽量使秧苗不产生崩裂,并适当降低插秧速度。

④检查插秧爪,如果有变形或损坏,更换插秧爪。

(4)插秧株距变小。插秧机行走阻力较大、车轮打滑和机械前部上浮打滑造成,将株距调大一挡。

(5)插好的秧苗成拱门状。主要是秧苗被插秧爪推倒造成,适当加大插秧深度或加大插秧株距,或适当降低插秧速度。

二、东至县尧渡镇水稻施肥问题有哪些对策?该注意什么?

水稻施肥对策

1.多途径增施有机肥

土壤肥力与水稻产量密切相关,为了提高水稻产量,有机肥投人量一般不低于30kg/hm2。应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广辟肥源,因此有以下几点建议:

1)大力提倡水稻秸秆留高茬、秸秆粉碎还田,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广秸秆快速腐熟技术。

2)增加冬季绿肥如紫云英等的种植面积。

3)推广高温沤肥、秸秆过腹还田,积造堆肥、厩肥,提高有机肥质量。

2.稳定氨肥用量,合理调整使用方法,提高氮肥利用率

水稻氮肥的使用要施足基肥,调控好追肥用量,有以下几点建议:

1)单产在7500kg/hm2以上的田块,施氮应控制在180kg/hm2左右,最高不要超过210kg/hm2。

2)单产在6000~7500kg/hm2之间的田块,施氮应控制在150kg/hm2左右,最高不要超过180kg/hm2。

3)单产在6000kg/hm2以下的田块,施氮应控制在90~120kg/hm2,最高不要超过150kg/hm2。

另外,氮肥基肥占总肥料的60%,追肥占40%。追肥中注重分蘖肥的施用,视水稻长势长相施好穗肥。

3.调控磷肥用量,优化氮磷比例

磷肥农民较普遍使用,部分水稻田土壤磷素累积,磷肥效益下降,不利于高效施肥。要根据有效磷含量,合理制定磷肥的用量。在双季稻种植区,在早稻上施足基肥,晚稻生长时可利用早稻磷肥的后效,可不再另施磷肥。磷肥施用应强调深施,在水稻土壤磷素累积的田块应控制磷肥的用量。

4.补施锌肥和硅肥

随着长期水稻连作,水稻养分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微量元素锌的缺乏症状不同程度地出现。硅是水稻所需的大量元素,水稻秸秆中含量可高达1%~10%,土壤硅供应充足可防止水稻倒伏,促进水稻干物质积累,增强抗病及抗倒伏能力,使水稻增产。

5.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是提高水稻生产效益的重要措施。根据土壤测试和田间试验结果形成配方,生产水稻专用肥,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向技术物化、过程简化的方向发展。根据尧渡镇水稻土壤养分含量现状,在施肥上应提倡“稳氮、控磷、增施钾肥有机肥,补充硅肥和锌肥”,使该镇水稻生产良性循环。

东至县尧渡镇水稻施肥问题有这些对策:人为因素,水稻土增肥有机肥有限有机质含量提高幅度不大,造成了土壤物理性质的恶化,水稻肥料使用量增加;氮肥磷肥的使用量大,加肥的使用量较少,缺少生根生番跟曾校前姚渡镇部分倒坐区使用旋耕机压甜,有的机手片面追求效益,为了节省油耗和机械磨损,将尾轮调高,致使根层逐渐变薄等。

比较好的对策就是,可以针对施肥的问题进行改善,可以对施肥方式进行处理,可以调整施肥方法,也可以改变施肥的技术,也可以增加施肥的人数,还可以通过机器进行设备。所以要注意施肥的技巧,注意施肥的剂量,注意施肥的方法。

注意用地情况,需要养地,施肥会严格的管理,农药的使用会严格的管理,要注意周围的环境,注意耕地的情况,注意养地。

三、科学施肥应遵循哪些原则

科学施肥主要有三条原则:

一是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沃程度的重要指标。增施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性状,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增强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促进化肥利用率的提高。

二是大量、中量、微量元素配合。各种营养元素的配合是配方施肥的重要内容,随着产量的不断提高,在耕地高度集约利用情况下,必须强调氮、磷、钾肥的相互配合,并补充必要的中、微量元素,才能获得高产稳产。

三是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投入与产出相平衡。要使作物―土壤―肥料形成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必须坚持用养结合,投入产出相平衡,避免土壤肥力下降。

关于有机肥科学施肥指南

有机肥作为基肥(底肥)施用

基肥,一般叫底肥,是在播种或移植前施用的肥料。在翻耕时,将有机肥均匀施入,随着翻地将肥料翻入土中,这种方法简单,易操作,能够起到很好的改良土壤的目的,但于其均匀施入土壤,不能全部甚至大部分接触根系从而被根系利用,因此,肥料利用率这势必造成多余的浪费,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其次也容易产生土壤障碍。因此该方法比适合于种植密度大的作物。

有机肥作为追肥施用

有机肥用作追施的方法有土壤深施和根外追肥两种。土壤深施一般将有机肥施在根系密集层附近,施后覆土,以免造成养分挥发损失。根外追肥是将堆肥与10倍的水混合均匀,静置后取其上清液,借助喷雾器将肥料溶液喷洒在作物叶面,以供叶面吸收。

有机肥作为用作种肥

种肥的使用方法有多种,如拌种、浸种、条施、穴施等。拌种是用少量的清水,将有肥溶解或稀释,喷洒在种子表面,边喷边拌,使肥料溶液均匀地沾在种子表面,阴干后播种的一种方法。浸种是把肥料溶液溶解或稀释成一定浓度的溶液,按液种1:10的比例,把种子放入溶液中浸泡12~24h,使肥料液随水渗入种皮,阴干后随即播种。开沟或挖穴后将肥料施入耕层3~5cm的沟、穴中,再在肥带附近播种,种肥距保持在3cm以上。用作种肥肥料要求养分释放要快,不能过酸、过碱,肥料本身对种子发芽无毒害作用,堆制后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是很好的种肥。

有机肥作为用作育苗肥

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分释放均匀,养分全面,是育苗的理想肥料。一般以10%的发酵充分的发酵有机肥料加人一定量的草炭、蝇石或珍珠岩,用土混合均匀做育苗基质使用。

有机肥全层施肥与集中施肥

全层施入是将有机肥撒满地表,通过耕地使有机肥施入全土层中,这种施肥方法在有机肥较多(每亩4000~6000kg)或者作物密度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应用。集中施入土壤中就是通过开沟把堆肥施入作物的根系附近,这种施肥方法在肥料较少(每亩1500~3000kg)和土壤肥力比较低的情况下,值得采用。

其他应用如作为营养土或栽培土亦可混合草炭土、蛭石、珍珠岩等。

施肥是一项看似简单又技巧复杂的农业常规工作,对很多农民来说,施肥熟能生巧、有经验可循,但要真正做到科学、合理施肥就显得没那么简单了。实则在施肥过程中,根据科学施肥三原则,可达到施肥效果好、节约资源、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高肥效:怎么施好 

撒施与条施 撒施一般用于未栽种作物前的农田施基肥,或密度较高的作物生长期间无法采用深施、条施、穴施等。该施肥方法能均匀分布到土壤耕作层,有利作物的根系早期吸收利用条施是在种植作物前采用分层播种,或在作物播种后,开沟深约5~10厘米,施用后覆土。 

轮施 适合于多年生木本作物,一般以树干为圆心,沿地上部树冠边际内对应的田面开挖轮状施肥沟,施肥后覆土,也可以间断地以树干为吣挖成对称的2~4米一定长短的月牙形沟,在冬季施用大量有机肥时,也可结合耕地松土在树冠下圆形面积内普施肥料。 

淋施 把肥料溶解于水中形成肥溶液,淋入作物根系较集中的土表上,对于磷钾肥来说,因移动性较小应以基肥为主,不宜用淋施的方法,有一少部分也能达到根外追肥的目的。

喷施 主要用于徽量元素肥料,用量比较经济,可避免土壤固定,养分吸收快,效率高,易于控制浓度,减少污染,在作物后期根系吸收能力弱时,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可以补充磷钾养分,有增加粒(磷)重和提高产量的作用。 

冲施肥料:要看啥肥 

用水冲肥的施用方法又叫“冲施肥”,一般在作物快速生长时期提供补充营养的一种追肥,既然是补充施肥,它不能替代基肥等主要施肥方式。然而很多农民喜欢用这种追肥方式,用好了是有效的,由于冲施肥只能随水施用,在氮肥中常用尿素、氨水、硫铵和硝铵,以及钾肥中的氯化钾和硫酸钾、硝酸钾可以用冲施进行施肥。 

磷肥中即使是水溶性的磷一铵和磷二铵,也不要冲施,因为磷肥溶解后移动性很差,容易被固定,不能随水渗入到根层。磷肥的最好施用方法只能将它分层埋入土中,才能提高其利用率。同时,把颗粒状高浓度复合肥打碎后冲施或把未腐熟不溶性的固体有机肥、微生物制剂当肥料去冲施等做法都是不恰当的。 

可选择新型肥料进行补充,比如新型冲施肥,水溶肥等提高利用率。

选择肥料:因地制宜 

沙土 这类土壤宜多施有机肥,如土杂肥,秸秆还田,或种绿肥适时翻压培肥地力,逐步改善土壤性状。

黏土 施用有机肥必须充分沤制腐熟,追施化肥应适当提早,并宜“多吃少餐”,适当减少施肥次数,后期忌过量多施氮肥,以防作物贪青迟熟。此外,还应勤中耕松土,提高土壤通气性。 

壤土 要做到长效肥与短效肥结合,及时满足作物不同生育期对肥料的需求;有机肥与化肥结合培肥土壤,用养并重;大量肥料与微肥结合,及时为作物提供所需的各种养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