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归的功效是什么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6-03 12:12   点击:281  编辑:刘军   手机版

一、当归的功效是什么

营养分析

当归挥发油和阿魏酸能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而其水醇溶性非挥发性物质,则能使子宫平滑肌兴奋。当归对子宫的作用取决于子宫的功能状态而呈双相调节作用。正丁烯内酯能对抗组胺-乙酰胆碱喷雾所致豚鼠实验性哮喘。当归有抗血小板凝集和抗血栓作用,并能促进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的生成;有抗心肌缺血和扩张血管作用,并证明阿魏酸能改善外周循环;当归对实验性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并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和恢复肝脏某些功能的作用。此外,还有镇静、镇痛、抗炎、抗缺氧、抗辐射损伤及抑制某些肿瘤株生长和体外抗菌作用等。

适合人群

1. 适宜月经不调者、闭经痛经者、气血不足者、头痛头晕者、便秘者。

2. 热盛出血者禁服,湿盛中满及大便溏泄者、孕妇慎服。

二、当归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当归】

别名:当归粉、干归、马尾当归、秦哪、马尾归、云归、西当归、岷当归

禁忌人群:热盛出血者禁服,湿盛中满及大便溏泄者、孕妇慎服。

适宜人群:适宜妇女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或产后出血过多,恶露不下,腹胀疼痛者;血虚体弱,气血不足,头痛头晕者;老年肠燥便秘者。

【当归的基本介绍】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一般生长2年后采挖。于10月下旬挖取,去净泥土及残留叶柄,待水分稍蒸发后,把把搭棚熏干,先用湿柴火熏烟,使当归上色,至表皮呈赤红色,再用煤火或柴火熏干。

当归草本,生于高寒多雨山区;多栽培。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当归尤以甘肃定西市的岷县(位于兰州南方偏东)当归品质最佳,有“中国当归之乡”之称。

全当归根略呈圆柱形,根上端称“归头”,主根称“归身”或“寸身”;支根称“归尾”或“归腿”,全体称“全归”。全当归补血活血,当归身补血,当归尾活血。

【当归的功效与作用】

性温,味甘辛。归心、肝、脾经。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症瘕结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窃,跌扑损伤。

1.补血

能显著促进机体造血功能,升高红细胞、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

2.调血脂

抑制血小板凝聚,抗血栓,调节血脂;

3.降血压

抗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4.增强免疫力

增强免疫、抗炎、保肝、抗辐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等。另外,还能调节子宫平滑肌。

【当归的营养价值】

当归主要含蔗糖、多种氨基酸、挥发油以及正丁烯、内酯、烟酸、阿魏酸和半萜类化合物,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E、挥发油、精氨酸及多种矿物质。

【当归的选购】

当归根略呈圆柱形,下部有支根3至5条或更多,长1.5至2.5厘米,表面棕黄色至棕褐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也。根头(归头)直径1.5至4厘米,具环纹,主根(归身)表面凹凸不平;支根(归尾)直径0.3至1厘米,上粗下细,多扭曲。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形成层环黄棕色,皮部有多数棕色油点及裂隙,木部射线细密,有浓郁香气,味甜,微苦,有麻舌感。以主根粗长、枝根少,滑润,断面黄白色,香气浓郁者为佳。

【当归的存储】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当归的食用方法】

1.主要以辅疗形式添加到粥,汤中。

2.一般生用,为加强活血则酒炒用。又通常补血宜当归身,破血宜当归尾,止血宜当归炭,酒制可增活力之力;和血(补血活血)用全当归。

3.心肝血虚而见面色萎黄、唇爪无华、头晕目眩、心悸肢麻者,可与熟地、白芍、川芎配伍 ,则补血之力更强。

4.月经不调,属肝郁气滞,经来先后无定期者,可与柴胡、白芍、白术等同用。

5.年老体弱、产后、久病血虚肠燥便秘者可与火麻仁、枳壳、生地配伍。

三、当归的功效与作用包括什么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百度百科里面很详细。

例如:

当归功能主治:【功效分类】补血药;调经药;止痛药【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1)本品为良好的补血药,故用于因血虚引起的各种证候。(2)本品为妇科调经要药,故用于女人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证。(3)本品因有补血活血、消肿止痛、排脓生肌之功效,故可用于跌打损伤、痈疽疮疡等证。(4)本品因有补血润肠的功效,故可用于血虚、肠燥、便秘。[2]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克;或入丸、散;或浸酒;或敷膏。【用药禁忌】湿阻中满及大便溏泄者慎服。[2]

四、当归的功效?请大家说说。

当归的功效来源: 作者: 时间: 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

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癥瘕结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窃,跌扑损伤。

①《本经》: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煮饮之。

②《别录》:温中止痛,除客血内塞,中风痉、汗不出,湿痹,中恶客气、虚冷,补五藏,生肌肉。

③《药性论》:止呕逆、虚劳寒热,破宿血,主女子崩中,下肠胃冷,补诸不足,止痢腹痛。

单煮饮汁,治温疟,主女人沥血腰痛,疗齿疼痛不可忍。

患人虚冷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一切血,补一切劳,破恶血,养新血及主癥癖。

⑤《珍珠囊》:头破血。

身行血,尾止血。

(《汤液本草》引作'头止血,身和血,梢破血') ⑥李杲:当归梢,主癥癖,破恶血,并产后恶血上冲,去诸疮疡肿结,治金疮恶血,温中润燥止痛。

⑦王好古:主痿躄嗜卧,足下热而痛。

冲脉为病,气逆里急;带脉为病,腹痛,腰溶溶如坐水中。

⑧《本草蒙筌》:逐跌打血凝,并热痢括疼滞住肠胃内。

⑨《纲目》:治头痛,心腹诸痛,润肠胃筋骨皮肤。

治痈疽,排脓止痛,和血补血。

⑩《本草再新》:治浑身肿胀,血脉不和,阴分不足,安生胎,堕死胎。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