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历程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2-11 11:54   点击:251  编辑:彭胜   手机版

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历程

1951年5月15日重庆水泵厂建立。

1955年国内第一台三重式高压往复泵研制成功。

1967年国内第一台自行设计的计量泵问世。

1978年废水泵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2年国内第一台电控柱塞计量泵问世,并获国家新产品金龙奖。

1985年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套30万kW火电机组化学加药装置。

1986年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套60万kW火电机组化学加药装置。

1986年国内第一台双调节计量泵问世。

1987年国内第一台除鳞泵在武钢公司投入运行。

1987年国内第一台气控计量泵研制成功。

1989年化学加药成套装置获国家重大装备表彰。

1989年国内第一台盐酸隔膜计量泵试制成功并获国家重大装备表彰。

1996年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1997年兼并永川通用机械厂。

1998年国内第一套除鳞系统在鞍钢投入运行。

1998年被国家授予机械工业管理基础规范化企业。

2001年获得军工质量体系认证。

2002年第一台原油外输泵在中海石油上平台投入运行。

2002年9月并入重庆通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由重庆水泵厂更名为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

2003年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

2004年通过国家军工保密认证。

2005年高压自平衡离心泵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三等奖。

2006年7月水压实验泵研制成功,进军核电市场,开拓高端产品。

2006年11月卧式三缸往复式液压隔膜泵被评为“重庆市重点新产品奖”。

2007年4月高压双壳体抽芯泵在重泵公司研制成功。

2007年4月26日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在新厂址举行新厂建设奠基仪式。

2008年11月10日重泵公司新厂正式投产。

2008年6月9日公司荣获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标准化良好行为AA级证书”。

2008年7月18日,公司荣获“中国机械500强”。

2008年9月公司被评为“2008年度重庆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2009年1月公司荣获重庆市国资委“2008年度国企贡献奖”荣誉称号。

2009年2月19日公司荣获“全国机械工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09年6月25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办、我公司承办的压水堆核电站水压试验泵样机鉴定会在重庆南 方君临大酒店召开。

2009年7月10日公司在丽苑大酒店召开液压隔膜泵应用技术研讨会。

2009年7月公司为全面推进6S管理表彰了优胜班组和提案制度特别奖个人。

如何分辨T64与T72?

主要就是是看坦克负重轮和履带,T64坦克因为是苏军防止燃烧弹和核武器产生的高温而采用了小直径全钢制无橡胶圈负重轮,同时采用双销耳履带。T72为中直径负重有橡胶圈,采用单销耳履带。

T-72 Ural 最初的T-72(172M项目),配备具光学测距功能的TPD-2-49瞄准仪与125毫米主炮2A26M-2

T-72 Ural-1 T-72改良型(172M1项目),炮塔增厚并且置入钢玉(corundum/三氧化二铝)夹层

T-72A 配备内建雷射测距仪的TPD-K1瞄准仪,增厚的铸造炮塔内含有130毫米厚的石英颗粒(二氧化硅)夹层,美国陆军昵称为桃莉・巴顿 另外还增加包覆钢板的橡胶侧裙。1980年开始在炮塔正面加装902型“Tucha”烟雾弹发射器

T-72AV 配备接触一型爆炸反应装甲的T-72A

T-72B 炮塔增厚,在正面内含有435毫米厚的多层铝板、橡胶复合夹层,可从炮塔顶部的凹槽识别其位置 炮塔顶部布上一层25毫米厚的中子防护层,美国陆军昵称为“超级桃莉巴顿”(Super Dolly Parton) 瞄准仪改采用具有计算前置量功能的1A40,可发射9K120芦笛“Svir”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

T-72B1 不具发射导弹能力的T-72B

T-72BV 配备接触1型爆炸反应装甲的T-72B

T-72B(M) 配备接触5型爆炸反应装甲的T-72B

T-72M 外销型,也授权波兰与捷克斯洛伐克生产,规格近似T-72A,但是采用全铸造炮塔(均质钢,防破防穿没啥区别)

T-72M1 外销型,也授权波兰与捷克斯洛伐克生产,规格近似T-72A

T-72M2 保加利亚的M1升级版有新的夜视镜

T-72S 外销型,规格近似T-72BV,火控系统获得性能提升

T-72BM T-72B改良型,配备具有热影像波道的新式瞄准仪、装有炮口参考系统的新式125毫米主炮2A46M-5 1,000匹马力的V-92S2柴油发动机与新式爆炸反应装甲

M-84 南斯拉夫改良型,亦外销给科威特

PT-91 波兰的T-72M1改良型,而称为PT-91M的升级版则出售给了马来西亚

TR-125 罗马尼亚的T-72M1改良型

T-72CZM4 捷克的T-72M1改良型,采用新式发动机、火控系统与爆炸反应装甲

T-72AG 乌克兰的KMDB公司所提出的提升方案包含武装、火控系统、柴油发动机与爆炸反应装甲

T-72MP KMDB公司所提出的提升方案,包含武器、火控系统、新式车长指挥塔、柴油发动机与爆炸反应装甲

T-72-120 KMDB公司所提出的提升方案,包含一个内有自动装弹机的加长型炮塔,能发射北约标准规格的120毫米炮弹

主要就是是看坦克负重轮和履带,T64坦克因为是苏军防止燃烧弹和核武器产生的高温而采用了小直径全钢制无橡胶圈负重轮,同时采用双销耳履带。T72为中直径负重有橡胶圈,采用单销耳履带。

由于布局一样,肉眼不太好判断,但是其高低不一样!

该坦克的总体布置与T-72坦克大体相同,然而主要部件,例如火炮型号、液气悬挂、履带、发动机和炮塔,均与T-72坦克不同。

T-64A型坦克的高度比T-62坦克低,火线高度大约下降110mm,主要原因是该坦克采用了既小又矮的炮塔。

坦克车体用装甲钢板焊制而成。车内分为驾驶舱、战斗舱和动力舱3部分。驾驶员位于车体内前部中央,有1个向上抬向右旋开的单扇舱盖,舱前有观察潜望镜,前上装甲板两侧有ФГ-125驾驶照明灯。

车体前上装甲板中央位置有V型凸起,其间有3~4条横筋,这样凸起可起防浪板作用。前下装甲板外装有推土铲,还备有安装KMT扫雷器的托架。车体两侧装有外张式侧裙板。

炮塔为铸钢件,装在车体中部上方,中弹率高的正面面积窄小,炮塔呈卵形,顶视图呈盘状,高度比从前炮塔都矮。

炮塔内有2名乘员,车长在右边,炮长在左边,因采用自动装弹机装填炮弹,故无装填手。

T72主战坦克苏联利用T-64坦克的某些技术,经T-70试验车发展而来的,总体布置与T-64坦克大体相同,然而主要部件,例如火炮型号、液气悬挂、履带、发动机和炮塔,均与俄国T-64坦克不同。

你可从火炮、履带等外观上分辨两型坦克,火炮上:T-64型坦克装有1门2A26式125mm滑膛坦克炮,炮管比较长,为单肉结构,采用横楔滑动式炮闩,炮塔中央装有圆筒形抽气装置,炮塔外部装有4段轻金属势护套,而T72是1门2A46式短后坐距离的125mm滑膛坦克炮,身管长是口径的48倍,由身管、炮尾、摇架、驻退机、复进机、热护套和抽烟装置等部件组成;履带上:T64坦克采用了小直径全钢制无橡胶圈负重轮,同时采用双销耳履带。T72则为中直径负重有橡胶圈,采用单销耳履带。

这个很简单,T-64的路轮没有那一圈的橡胶,T-72有,T-64的发动机排气口在车正后方,T-72的在车体左后侧,T-64的红外大灯在炮根左侧,T-72的在右侧,T-64没有抛弹壳的舱盖,T-72有,就是炮长和车长舱盖中间的那个小舱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