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鲫鱼的养殖方法_鲫鱼怎么养殖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2-20 11:28   点击:277  编辑:龚亨   手机版

鱼类养殖业是个不错的发展行业,尤其是养殖鲫鱼,市场需求大!至于鲫鱼要如何养殖呢?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下鲫鱼的养殖要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鲫鱼养殖池塘的选择

鱼种池面积以3-5亩为宜,水深2米,成鱼池面积以 10亩为宜,水深2―2.5米。要求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每3―5亩池塘配备 3.0千瓦的增氧机1台,每个池塘配备自动投饵机1台。池塘平整无渗漏,无杂草。在鱼苗、鱼种下塘前 10―15天,每亩池塘用生石灰75―125公斤或3―5公斤漂白粉干法清塘,消毒除野。5― 7天后注入70―80厘米深水,注水时用60目聚乙烯网过滤,以防野杂鱼及其卵进入。 鱼苗、鱼种下塘前7天施肥,每亩施发酵好的有机肥300公斤做基肥,培肥水质,为鱼苗提供丰富的浮游生物及有机物碎屑等适口饵料,提高成活率。

鲫鱼养殖的鱼种培育

1.放养放养密度每亩池塘放乌仔0.8―1.2万尾或夏花7000-9000尾,出池规格 50―100克/尾。鱼苗下塘后10― 15天,放白鲢夏花2000―3000尾,作为搭配种类来调节水质(但不能搭配鲤鱼、罗非鱼等),成活率可达 90%以上,每亩产鱼种500― 750公斤。

2. 饲养 管理 鱼苗下塘后根据水质的肥瘦情况追施有机肥或投喂豆浆。根据鱼的生长情况投喂豆饼粉、细麦粉、米糠等饵料,经过20天左右的培育,可长成3厘米左右的夏花。 夏花培育成大规格鱼种,需投喂全价配合颗粒饲料,蛋白含量 30%以上,饵料系数1.4―1.7,粒径0.2―2.0毫米,前期小些,后期大些。日投饵率按鱼体8%左右进行驯化投喂。经过15天左右的训化就可集群上浮抢食。投饵量应根据水温、天气情况、水质肥瘦、鱼吃食情况灵活掌握。 三、日常管理 主要是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池水透明度25―30厘米,使池水肥、活、嫩、爽。鱼种培育期间,特别是高温季节,必须经常换注新水,以防水质过肥。前期20―25天注新水一次,每次10―15厘米,后期7天换水一次,每次15― 20厘米。在养殖过程中,当透明度大于30厘米时,应适时追肥,原则为“少施勤施”,每亩可施有机肥50公斤或尿素3公斤。每半个月全池泼洒生石灰改善水质, 每亩用生石灰15公斤。定期防病治病。

鲫鱼养殖具体步骤

第一、养殖鲫鱼首先是你的环境条件必须很多次,水的质量必须要有一个很好的保障,很多地方的鲫鱼养殖,对于水的管理都很严格,这样才可以为鲫鱼养殖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养殖方式是网箱养殖,这个 方法 主要是选择大型的水库和湖泊地区进行养殖,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能保证箱内水含氧气丰富,而且鲫鱼的活动空间很小,利于鲫鱼的生长,减少能量的消耗。

第三、网箱养殖的方法很早就有了,主要是一些发达的渔业国家使用,技术在于我们要在同一个网箱中一次放鱼苗达到一个均量,也就是说鱼苗个体尽量相差不多,这样饲料投放平均,个体生长也平均。

第四、科学的喂养鲫鱼看以减少我们的资金浪费,主要的方法是网箱养鲫鱼饲料方面要多次投放,大家在每次投放的时候要少投一些,这样可以能减少饵料的浪费,每天投放的饲料不低于5次。

第五、网箱的鲫鱼养殖作为创业者一定要细心,每天要观察鲫鱼的变化,特别是注意一些不健康的鲫鱼我们要尽快的隔离出鱼群,避免出现大面积的鱼群传染,必要的时候要请专家进行检查。

第六、网箱大小我们要严格的控制,一般来说面积为20到28平方米,而网箱的高为三米左右,我们在保证不跑鱼的情况下,建议大家网孔越大越好,这样可以保证我们箱子内外水流交换,保证鱼群的健康。

鲫鱼养殖管理方法

1)巡池、增氧机管理 鱼种投放后,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观察水质变化、鱼的活动和摄食情况,及时调整饲料投喂量;清除池内杂物,保持池内清洁卫生;发现死鱼、病鱼,及时捞起掩埋,并如实填写记录。根据天气、鱼的活动情况,适时开启增氧机,比如:正常情况每天中午开机2小时,保持池水溶解氧3mg/L以上。

2)控制水质 保持水质达到“肥、活、嫩、爽”的要求,保持池水透明度25-30cm,pH值7.5-8.3。随季节和水温不同加注新水调节水位,一般每半月一次,高温季节每周一次,每次加水15-30cm,必要时,还可全池换水。在水源缺乏的地方,可以通过在合适时候泼洒微生态制剂、控制水面的藻类,达到一池水养一池鱼的高水平。

3)定时疾病防治 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和“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方针,定期做好清洁卫生、工具消毒、食场消毒、全池泼洒药物和投喂药饵等 措施 ,避免鱼病暴发。生长期间半个月左右使用1次生石灰(比如亩用15kg左右)、漂白粉或0.1ppm的强氯精,轮换全池泼洒,以防治出血性、败血症等病毒、细菌性鱼病;对车轮虫、小瓜虫、粘孢子虫等寄生虫鱼病则用杀虫剂加以防治。

鲫鱼的鱼病防治

鲫鱼的抗病能力虽强,发现了鲫鱼出血性锚头鳋病,虽然此病的发生率不高,但一旦染上任其发展,也会导致鲫鱼大量死亡。

严重患病鲫鱼主要表现为:浮水慢游(乏力)、色泽淡白;鱼体表的腹部、背脊两侧(细鳞部位)可见针状虫体寄生;虫体着生处有绿豆或豌豆大小的充血红斑,病灶部位鳞片松动或脱落,粘液增多,少数形成明显的溃疡。病原体为鲤锚头鳋。

主要病因:一是清塘不彻底或不清塘,病因待机孳生;二是投入时体表受损伤(或生产操作不慎致使鱼体表受伤)的鱼种,为病原体寄生创造了可乘之机。

预防方法

在鲫鱼种下塘前1~2天用2.5%敌百虫粉剂全池泼洒,使池水呈1ppm。

小面积主养池,可在发病季节每半月全池泼洒90%晶体敌百虫0.3ppm,大面积鲫鱼混养池,可在鲫鱼生长季节,在食场周围进行敌百虫挂篓(袋),每月1~2次,每次连挂2天。治疗方法:在养殖中,出现患病征兆时,及时观察检查,确诊后一次性全池泼洒0.5ppm 90%晶体敌百虫、0.2ppm硫酸亚铁合剂。对于继发性鲫锚头鳋病(或已多次使用敌百虫的池塘),可改用农用敌杀死全池泼洒,用量为每亩水深1m用6~10mL。

1、鲫鱼大红鳃病毒的症状

鳃出血的主要症状:病鱼身体发红,侧鳞以下及胸部尤为明显,鳃盖肿胀,在鳃盖张合或鱼体跳跃的过程中,血水会从鳃部流出。由于发病的鲫鱼鳃部水肿,呈西瓜经色,所以养殖户称之为大红鳃,如不及时治疗,可引发六七月份的鳃出血。

鳃出血病来势凶猛,至今尚未有效药物防控。根据近几年的 经验 ,最好的防控措施是采用应激防控体系来预防和缓和病情,它是由应激防控技术、生态位防控技术、免疫防控技术和药物防控技术等四大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此防控体系必须贯穿于整个养殖期。

鳃出血病情况严重的池塘应急方案;半夜每天要开增氧机;

同时,第一天添加抗病毒中药5公斤/吨于饲料中,连用三天,药饵一天一餐,最多不超过两餐;

第二天上午:强力增氧底改,1公斤/亩・米;阴雨天也可以使用;

第四天上午:三宝维生素C全池泼洒,100克/亩・米;

第四天下午:三宝蛋氨酸碘50毫升/亩・米;饲料中停喂抗病毒中药,改添加 黄芪复合多糖5公斤/吨饲料中,连用三天,药饵一天一餐,最多不超过二餐;,7天为一个疗程。

2、鳃出血病情况较轻的池塘应急方案

第一天上午:三宝维生素C全池泼洒,100克/亩・米;半夜每天要开增氧;

第一天添加抗病毒中药5公斤/吨饲料和黄芪复合多糖5公斤/吨饲料中,连用三天,药饵一天一餐,最多不超过二餐;

第二天上午:强力增氧底改,1公斤/亩・米;阴雨天也可以使用;

第四天上午:三宝维生素C全池泼洒,100克/亩・米;下午:三宝蛋氨酸碘50毫升/亩・米;饲料中停喂抗病毒中药和黄芪复合多糖,改添加抗菌肽5公斤/吨饲料中,连用三天,药饵一天一餐,最多不超过二餐;这样7天为一个疗程,此方案较适合大红鳃和其他细菌性病比较严重,鳃出血病比较轻的池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