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亚洲的文明起源于哪里?最早的亚洲人是在哪里诞生的?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2-10 23:01   点击:283  编辑:溥菊   手机版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8日发表公报说,该机构与其他国家研究人员合作研究推测,在缅甸发现的类人猿化石可能说明这一物种起源于亚洲,而不是人们此前认为的非洲。 公报说,早在20年前,多国科学家就在中国、泰国、巴基斯坦和缅甸进行挖掘。2005年和2008年,他们在缅甸挖掘出土了多件近4000万年前的灵长目动物化石,其中一块下颌骨牙齿十分尖利,同时磨损也非常严重,说明这种动物习惯用牙咬开坚硬的果壳,吸取其中营养,而这种饮食习惯只在类人猿身上发现过,如南美洲的僧面猴。 由于中华近代的落伍,“西方中心”论泛起,中华文明“西来说”也随着这种文化背景应运而生。中华文明“西来说”虽然早就受到中华有识之士的驳斥批判,著名爱国学者梁启超先生在20世纪初常为中国居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末鸣不平,不甘于中国古文明排位于埃及、巴比仑和印度之后,曾大声疾呼“中国乃世界文明之鼻祖”,但当时应者寥寥。长期以来,西方学术界盛气凌人,国内知识界普遍存在对西方的盲崇,两者相对益彰,使得中华文明“西来说”一个时期以来甚嚣尘上,时不时出来折腾一番。中华文明今天面临的民族虚无主义有其深厚的历史的根源。《论语》说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在整理古籍时,“述职方以除九丘”、“断自唐虞以下讫于周”,剪裁了他认为不合适的许多上古档案史料,将尧舜时代一直到三代周的历史截断了,更别说以往的历史了。到司马迁时,继承孔丘历史观,不究先秦史籍所载古民族图腾的内涵,怀疑《山海经》、《禹本纪》等史书的真实性,“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也”,将“三皇五帝”史当成了“怪力乱神”的神话。到近代,西方中心论、民族虚无主义大合唱,活生生地要将人类文明的源体、母体进行最大限度的压缩、扭曲、变形、分断、撕裂,而这一过程,有的是学术无知的跟风,有的是要达到种种目的。

从现今所知的人类重要考古史料和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人类起源于中华大地。从5.3亿年前的古化石群到4亿年前的鱼化石到5500万年的亚洲德氏猴到4500万年的中华曙猿到4000万年的世纪曙猿到蜡玛古猿到南方古猿到巫山人、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南京人、金牛山人、大荔人、长阳人、马坝人、柳江人、山顶洞人等一条完整的人类进化链铺展开来,使人类“起源于非洲”论自然失去了其合理性,还人类起源于中华之真本。

主题词:中华 起源 化石 曙猿 古猿 直立人 智人

要对人类起源进行探索,先对地球生命的演化进程来一点基本的了解是必要的。根据天体星云学,太阳和九大行星是从同一块原始星云中凝聚而成,在这个过程中,太阳处于中心位置,收缩速度比九大行星快,原始太阳形成于前,各大行星形成在后。自太阳46亿年前开始发光发热后,地球就开始了其生命的演化过程。至38亿年前原始生命形成,生命的演化进入细菌、兰藻时期。5.7亿年前生命大爆发⑴,现今生存的各动物门类几乎都有了代表。中国云南距今5.3亿年前的澄江动物化石群⑵保存完好,栩栩如生,是寒武纪生命“大爆炸”的有力佐证。历经藻类和无脊椎动物时代(距今5.7D4.38亿年)、裸蕨植物和鱼类时代(距今4.38D3.65亿年)、蕨类植物和两栖动物(距今3.65D2.45亿年)、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距今2.45D0.65亿年)、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距今6500D2000万年)、古猿阶段(2000D300万年)发展到人类时代(300万年D至今),说明生物是经过不断演化、繁衍、绝灭与复苏,才形成今天这一千姿百态、繁花似锦的生物界。

解剖学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不仅是人类,所有的脊椎动物,包括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也都和鱼类一样,在胚胎的发育早期发生鳃裂。所不同的是,鱼类和两栖类的鳃裂发育为呼吸水流的通道,而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以及人类的鳃裂,产生不久即从胚胎中消失。这表明脊椎动物与鱼类有着悠久的亲缘关系。云南发现了距今4亿年前的鱼化石⑶。考古研究表明,最原始最古老的总鳍鱼来自中国,这表明包括人类在内的陆地脊椎生物的祖先可能最早出现在中国,并起源于中国南部。

● 高等灵长类的起源在中华

一、5500万年前真灵长类头骨化石 惊现湖南衡东

现生真灵长类包括狐猴类、懒猴类、眼镜猴类、猿类以及我们人类,是当今地球上智力高度发达的动物,有关真灵长类的起源和演化研究一直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长期以来,在亚洲和非洲5000万年前的早始新世地层中并没有发现可靠的真灵长类化石证据,因此真灵长类起源问题一直是困惑着科学家的难解之谜。而且以前发现的最早的真灵长类化石都是零散的牙齿和颌骨,对于最早的真灵长类是否已经具有了现生同类的头骨特征这一问题也一直无法解答。

2004年1月1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倪喜军等四位科学家,以《中国早始新世DD真灵长类头骨》为题,报道了发现于湖南省衡东县大约5500万年前的真灵长类化石,为真灵长类的起源、演化研究带来了新的突破。

科学家认定,发现于衡东的真灵长类化石是一个保存基本完好的头骨,属于始镜猴类,代表一个新种,被命名为亚洲德氏猴,是人类和猴子的远古近亲。这具迄今为止最早的真灵长类头骨所保存的特征说明现生真灵长类的显著的头骨特征早在5500万年前就已经出现。化石将灵长类生存的地质年代推进到了第三纪的始新世(5千3百万年前)。

二、 中华曙猿DD人类共同的祖猿

◆江苏溧阳上黄水母山横空出世DD高等灵长类的起源地

作为地球的主宰者,人类而今愈加迫切地探寻争议着自己的起源史。根据生物进化史的理论,生物进化应环环可扣,形成一条进化之链。人、猿、猴等高等灵长类动物应是从4000万年至5000万年前由某种低等灵长类动物进化而来,但这一推论长期仅停留在理论上。20世纪60年代初,西方科学家在北非埃及首都开罗西南约100公里的法尤姆地区,发现了一批3500万年的高等灵长类化石,从而形成了人猿起源于非洲的假说。时光推进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家在江苏溧阳上黄镇发现的'中华曙猿'化石,动摇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假说。1994年,中外科学家经过对江苏溧阳上黄水母山古老的哺乳动物化石的不懈科考,研究工作终于取得重要的成果,发现了至少4种高等灵长类动物,其中一种被命名为“中华曙猿”。“中华曙猿”是一块带有三颗牙齿的右下颌骨残段以及一些零散的牙齿等等,时代为4500万年前的中始新世纪中期,比亚洲德氏猴晚近1000万年,比埃及法尤姆的高等灵长类早了将近1000万年。这进一步表明:高等灵长类的起源地在东方、在中国。

我觉得最早是在非洲,然后从埃及到中东传播和迁徙过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