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巨鹿之战中项羽坑杀了20万秦军,这是真的吗?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4-15 19:35   点击:244  编辑:庄晴   手机版

历史上,项羽在巨鹿之战中面对秦朝末期著名将领章邯的精彩表现为史学家和民众们所津津乐道。先前章邯屡战屡胜,堪称不败神话,但项羽却能巨鹿之战章邯,并坑杀了20万的秦军,堪比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这事情记载于司马迁的《史记》中有多处记载,比如《史记・项羽本纪》:於是楚军夜击l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又有:《史记・黥布列传》:项籍之引兵西至新安, 又使布等夜击l章邯秦卒二十余万人。那么巨鹿之战的真实情况是怎么样呢?项羽真的坑杀了20万的秦军吗?

章邯部队是否真的被坑杀了二十万应当承认,我们无法回到过去,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推测来还原事情的真实情况。

一、双方军力比较及具体分析

为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比较下双方开展前的兵力。

(一)秦军兵力

如果我们假设司马迁记载的秦军被坑杀20万是真实的话,那么按照古代普遍的真实战损比约为十之二三的话

,则这里会得到两个数据,一是保守估计,取十分之二战死,则战死的秦军约为6万,则秦军应该在26万之数;二是按冒进估计,取十分之三战死,则战死的秦军约为9万,则秦军应该在29万之数,约为30万。如果我们采取折衷的算法,那么也应该在27万左右。

(二)楚军兵力

在巨鹿之战前,章邯的主力部队应该说损伤十分有限,虽然章邯在棘原与楚军对垒,但是其实双方只是相持并未真正大规模短兵相接。

(1)首先,在巨鹿之战前,项羽曾经与刘邦一起进攻过陈留,但是耗时颇久,竟然不能打下陈留,说明兵力并不会超过陈留太多。不然以项羽的带兵能力,兵力远超还拿不下,这不是与项羽军事能力不符合嘛。而且,在项羽杀宋义之前,其实楚军是由宋义领兵的,当时有个描述很有意思,即:“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需要说明的是,这并不代表楚军在安阳留了四十六天,四十六日是个虚指,指时间久,在历史上是易数的一种称呼,往往意味着转变。但是这足够说明楚军能在安阳这个地方待多日,考虑率到军队的后勤保障需要,又以当时楚军的粮草普遍不足情况下,楚军的军队不大可能有几十万的数量。

(2)其次,我们看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的记载: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而在班固所写的《汉书・项籍传》中的记载则是:“羽将诸侯兵三十余万,行略地至河南,遂西到新安”说明当时项羽兵力在巨鹿之战前应该是不足30万的数量,不然不可能后来收编其他势力后才40万军队。

(3)宋义并不是个军事昏庸的人,

根据《史记》记载,宋义是获得“知兵”评价的,即懂得兵理,又按照前述假设有几十万军队的话,还在粮草艰难供给的情况下,居然长时间停留在安阳,这明显不太符合一个熟悉兵理的人会做的选择。

(4)项羽既然大家都觉得他军事才能优秀的情况下,不可能在楚军处于优势的情况下,

仅派遣了两万人过河前往巨鹿驰援,没有抓住一鼓作气击溃秦军的天降良机。因此足以说明楚军并不至于军队数量上多于秦军很多。

综合上面四点,楚军的军力就算以比较冒进的估计,也应该是不足30万的军队,甚至如果考虑到进军巨鹿和后续收编其他势力的情况,

据史记的零星记载推测,收编势力的军力加起来约为有接近10万之众,那么巨鹿之战前,军力甚至应该低于20万才对。这里还不讨论巨鹿之战前,楚军也有伤亡的情形。这里为了方便讨论,取折中数25万。因此,双方军力的对比,秦军大概为27万,楚军大概为25万。

二、投降后的问题处理情况

在章邯投降后,章邯是被封为了雍王的,司马欣则被封为了上将军,说明对秦朝的降将待遇还不错。如历史记载:《史记・项羽列传》:项羽乃与期洹水南殷虚上。 已盟,章邯见项羽而流涕,为言赵高。 项羽乃立章邯为雍王,置楚军中。 使长史欣为上将军,将秦军为前行。上面的加粗字体的几个字非常值得思考,既然还能使秦军作为进攻咸阳的前锋部队,那么秦军又怎么可能被坑杀20万呢?上文分析过坑杀20万基本是将秦军坑杀殆尽了。因此,这句话也足以说明了章邯在投降后,秦军不仅没被坑杀,且并未被打散,而是作为一个完整部曲在楚军中存在,应该是一个仍然手握兵器的军队。而且,在此文之前还记载:《史记・项羽列传》:诸侯吏卒异时故繇使屯戍过秦中,秦中吏卒遇之多无状,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辱秦吏卒。说明是楚军的诸侯在侮辱秦朝降军,这就说明双方矛盾在士兵中仍然存在,试问这样怎么可能让秦军完全信任放弃武器呢?而且当时章邯、司马欣分别作为雍王和上将军,自然应该明白这些军队才是他们得以被封的资本,怎么会坐视不理让坑杀发生呢?如果我们认为,坑杀是强行的,那么以20万军队对假设为毫发无伤的楚军25万军队,怎么可能一夜之间就被坑杀殆尽呢?况且在坑杀威胁前,20万的军队爆发出来的求生欲可能足以抹平5万的军队差距。

三、坑杀所需要的时间分析

在说明这一点时,我特意去查询了挖一个坑需要多久,以现在的挖坑机为例,挖坑规模为植树所需要的坑,大概一天能挖400个,如果默认一天工作12小时,则平均挖一个坑需要1.8分钟,这还是植树的坑。那么问题来了,植树的坑都需要1.8分钟,那么能埋人的坑需要多久,就以五倍计,都需要9分钟一个坑。

更何况,当时没有机,假设现在生产力是当时5倍的话,挖一个坑就需要45分钟了。而楚军需要挖个能埋20万人的大坑。

这里还不可能全部楚军都去挖坑,总要至少留一半人看守这些秦军,实际上还是多少有点不够的。因为上文说了秦军多半有武器,而且一旦他们发现自己的战友被坑杀,必然会求生反抗,所以还要更多的军队来看守他们,说不定得达到一比一。

这里还不包括将反抗的尸体搬到坑中的时间。因此,从坑杀20万秦军所需要的时间来看,一晚上坑杀陷入是极为不现实的,很难达到。如果考虑到一开始用欺骗的方式,但是在有章邯、司马欣的情况下,应该不大可能发生这种诈坑现象。

四、结语

巨鹿之战的坑杀秦军20万,无论从双方兵力数量估算看、还是从投降后的问题处理情况看,又或者从坑杀所需要的时间看,都不大可能发生。因此,很大程度上,项羽坑杀秦军20万多半是司马迁先生为表现项羽滥杀的一面而所为的夸大之语。

的确是真的,章邯投降之后,项羽不顾他人的反对,硬生生地坑杀了二十万的秦国军队。

这件事情是真的,当时巨鹿之战项羽获胜以后,为了加大对秦国的报复。于是便将20万秦军全部坑杀。

并不是,因为当时项羽对战的秦军只有二十来万,并没有坑杀他们。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