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如何对甲烷便携仪悬挂位置的规定

267 2023-01-05 22:54 幸环    手机版

如何对甲烷便携仪悬挂位置的规定

光学瓦斯检定仪、便携式瓦斯检测仪使用的管理制度

一、便携仪的使用范围

矿长、矿技术负责人、爆破工、采掘区队长、通风区队长、工程技术人员、班长、流动电钳工、安全监测工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仪。

二、光学瓦斯检定仪使用范围

通风区队长、通风区队技术人员、瓦斯检查员。

三、便携仪使用管理制度

(一)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领用

入井的便携式甲烷检测仪必须是完好的。

2.仪器表观完好的标准:

(1)表面、镀层或涂层不应有气泡、裂痕、明显剥落和斑点。

(2)显示窗应透光良好,数码、符号均应清晰良好。

3.仪器使用完好标准

(1)时间显示误差±10min

(2)电压>3.8V

(3)地面瓦斯浓度测量值介于-0.05%到0.05%之间

(4)有挂绳、仪器铭牌

4.如有与上述标准不符的,领用人员有权拒绝领用,责令仪器发放人员更换完好的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

5.罚则

(1)甲烷检测报警仪与上述标准不一致的,视为不完好仪器。

(2)凡在井下发现不完好仪器携带者,对携带者罚款200元/次。

(3)地面发现仪器不完好,仪器房拒不更换的,对仪器房责任人罚款100元/次。

(4)仪器一经发出出现问题,由携带者负责。

(二)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皮套

1.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皮套一经发出即由使用人负责管理。

2.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皮套采用以旧换新的管理方式,使用人皮套需要更换可以用旧的皮套到通风队仪器房进行更换。

3.各单位转岗人员的皮套由各单位负责人负责将其收回交通风队。

4.各单位新增佩戴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的岗位工种,有单位开证明到通风队领取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皮套,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皮套丢失,罚款50元,由通风队补发。

5.使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的人员无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皮套的,通风队不予发放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由此造成的后果,由使用人负责。

四、采掘机便携仪管理

采煤机、掘进机必须设置机载式甲烷断电仪或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要求采掘区队严格按以下三条执行,否则按违章处理:

(一)采煤机、掘进机上必须设有放置机载甲烷断电仪或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的固定装置。

(二)采煤机、掘进机开机时,司机的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必须悬挂在固定装置上。

(三)只有在采煤机、掘进机停机时,方可将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从固定装置上取下。

五、钻场便携仪管理

钻场必须按标准比照瓦斯传感器吊挂便携仪,有每组钻场由钻场负责人负责吊挂,领用牌有探防队到通风队办理,凡发现钻场没有悬挂便携仪,对责任人罚款200元/处。

六、光学瓦斯检定器的管理

(一)严格领用光瓦程序

仪器发放员(当班通风调度员)必须做好发放记录(包括领用人姓名、单位、领取时间、机号、仪器是否完好、交还时间),发放仪器时要仔细检查仪器的工作状态,严禁发放不完好、损坏的仪器。发放前,仪器发放工要对光瓦是否完好签字确认。

领用单位领用时也要仔细检查仪器的工作状态,发现不完好或者有损坏的仪器,领用人员有权拒绝领用,责令其更换完好的光瓦,方可领用。领用人员要对光瓦是否完好签字确认。明知光瓦不完好却领用入井的,责任归使用人。

通风队仪器发放室要对完好光瓦与待修光瓦分开放置,且必须保证完好光瓦的数量满足工作需要。各职能科室及通风队管理人员可以随机检查仪器发放室,每发现一台光瓦不完好却放在发放台,罚当班仪器发放工及仪器维修工各100元/台。

(二)使用过程中要妥善保管光瓦

领用单位领用光瓦后,要爱护光瓦,轻拿轻放,防止和其他东西碰撞。暂时不使用光瓦时,要将光瓦妥善放置在无水、干燥、干净的地方保管,严禁乱扔乱放。否则,对责任人罚款100元。

(三)凡是发现在井下使用不完好、有损坏的光瓦,一律视为假检,按严重三违处理。

(四)井下使用过程中,光瓦如有异常情况不能正常使用,使用人员应及时向所在队部汇报,队部值班人员与通风队通风调度沟通,及时采取措施、将完好的光瓦送至井下使用。通风调度要如实填写记录台账。不及时更换造成的后果由使用单位承担。

(五)所有领用光瓦的人员,必须配备瓦斯检查手杖,否则按严重“三违”进行处理。

甲烷气体的质量比空气轻所以甲烷便携仪要安装在泄露源的上方

挂篮施工方案

菱形桁架式挂篮施工方案

一、工程简介

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北汊大桥主桥上部结构为90+3*l65+90(m)的五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其主跨165m为目前国内同类型桥梁中跨径之首。根据设计要求,施工方法需采用悬臂灌筑施工工艺然后通过合龙及体系转换成为连续梁。每个墩设23个悬浇段――5*2.5m+5*3.0m+5*3.5m+8*4.0m。梁段最长4.0m,最大重量156吨。箱梁横截面:顶板宽15.42m,腹板宽7.5m,梁高由0号块的8.8m按二次抛物线渐变至23号块的3.0m。预应力设计为三向预应力:纵向采用27束及25束φj15.24钢绞线;横向采用四束φjl5.24钢绞线;竖向采用φ32精轧螺纹钢筋。张拉控制应为0.75Ryb。E2标为北汊主桥的一半,由中铁第十九工程局施工,根据该桥的特点并参照国内外已有各种型式挂篮,选择了菱形桁架式挂篮作为悬臂灌筑的主要设备。该挂盘为中铁建集团总公司附属设计院设计,已多次应用于国内连续梁悬准施工中,但应用在如此大跨的桥梁施工中尚属首次。

二、菱形桁架式挂篮的构造

菱形桁架式挂篮由主构架、行走及锚固装置、底模架、内外侧模板、前吊装置、后吊装置、前上横梁等组成(图1)。

1.主构架 主构架由两片桁架连接系和门架组成。两片桁架均使用2[40栓接成菱形,由连接系和门架将之联成整体,组成该挂篮主要受力结构。

2.底摸架及底模板 底摸架由六根纵梁和前后横梁组成,纵梁为桁架式结构,桁高12m,桁架长5.43m;前后横梁由2[40组焊而成。底模为竹胶板,下垫100mm*100mm的方木,竹胶模板和方木用 U形卡固定在纵梁上,以便脱模和固定。

3.前上横梁 前上横梁由2[40工字钢组焊面成,连接于主构架前端的节点处,将两片主构架流架连成整体。

4.钢吊带 前后吊带均由150mm*32mm的16Mn钢板用销子连接而成,设置间距为100mm的调节孔,用LQ30千斤顶及扁担和垫梁调节所需长度。

5.内外模板 箱梁外侧模采用5mm钢板和钢框组焊而成。两外侧模各支承在两个走行梁上,走行梁通过吊杆悬吊在前上横梁和已浇注好的箱梁翼板上。走行梁用2[30a组焊面成。内模由内模桁架、竖带、纵带及组合钢模板组成,内模桁架吊在两根内模走行梁上.走行梁吊在前上横梁和已浇梁段的顶板上,内模脱模后可沿走行梁前行。走行梁采用2[30a组焊面成。

6.挂篮走行及锚固系统 走行装置由轨道、钢(木)枕、前后支座、手动葫芦等组成。轨道由[16a及δ10钢板组焊成Ⅱ型断面,底板每隔500mm开椭圆形长孔,以便与竖向预应力筋锚定。竖向预应力筋为QL32精轧螺纹筋,外露0.3m,轨道根据梁段长度的不同分3.0m,1.0m两种。

挂篮设前后支座各两个,前支座支承在轨道顶面,下垫聚四氯乙烯滑板,可沿轨道滑行。后支座以反扣轮的形式沿轨道下缘滑动,不需要加设平衡重。挂盘前移时,使用手动葫芦牵引前支座,带动整个挂篮向前移动。挂篮在灌注混凝土时,后端利用12根φ32精轧螺纹钢锚固在已成梁段上,轨道锚固在已成梁段的竖向预应力筋上,在锚固时,利用千斤顶将后支座钩板脱离轨道,然后锚固。

三、挂篮强度及变形检算

计算荷载:按挂篮自重,梁段自重,施工机具、人员产生荷载,振捣混凝土时产生荷载组合来检算,其中混凝土容重取2.6t/立方米,施工机具、人员荷载取1.0KPa,混凝土振捣荷载取4.OKPa。

进行了主桁架、底模桁架及各部主要受力杆件的在最不利荷载位置的检算,并采用了同济大学的《桥梁结构综合计算程序》进行了相应复核。

检算表明:单根上弦杆最大受力为72kN,小于单根上弦杆允许受力252kN;单很斜杆最大受力为39kN,小于单根杆允许受力129kN;单根竖杆最大受力为27kN,小于单根上弦杆允许受力为170kN。

还进行了挂篮的变形检算,计算结果显示,针对北汊大桥的梁段,其最大变形发生在16号节段,此时挂篮弹性变形值为21mm。

四、挂篮使用前的试验

为了检验挂篮的计算变形值并消除首次安装后的非弹性变形,在工厂进行了挂篮的地面加载试验。同时在挂篮安装之后,为了检验地面试验结果,又选取了一对挂篮进行了现场压重试验。

在工厂对主桁架、销座、销子、前后吊带、前上横梁等构件进行了试验。

主桁架:采用背对背方式,将后锚位置使用精轧螺纹钢筋锚死,对前吊点使用YC60千斤顶按每10t一级加载,得出每对主析架的变形曲线。

销座、销子、前后吊带、前上横梁也采用了类似方法进行了地面模拟加载试验,配以主桁架试验得出的结果取得每套挂篮的变形曲线。

首对挂篮拼装完成后,使用砂袋按梁段实际荷载情况进行了现场模拟压重试验,将其结果与计算变形值、工厂试验值对比,得出每套挂篮的在施工备节段时的变形值指导各梁段的立模施工。

参照挂篮设计及试验结果,挂篮变形使用公式: Y=0.4X+2(其中, X为各节段前吊带处的受力值)。

五、拼装工艺

1.拼装准备

在工厂将主构架的菱形桁架拼装成形,拼装后运至现场吊装,编写拼装工艺,准备好拼装工具及各种连接螺栓,培训拼装工人。

2.铺枕

用1:2水泥砂浆找平梁顶面铺枕部位,铺设钢枕。

3.安装轨道

从0号段中心向两侧安装2.5m长轨各两极,轨道穿入竖向预应力筋,抄平轨道顶面,量测轨道中心距无误后,用螺母把轨道锁定。

4.安装前后支座

先从轨道前端穿入后支座,后支座就位后安放前支座,前支应安放前,在相应位置轨道顶面置放一块四氟乙烯滑板(300mm*500mm),然后安放前支座。

5.吊装主构架

主构架在工厂拼成菱形后运至现场分片吊装,放至前后支座上,并旋紧连结螺栓,为防止倾倒,用脚手架临时支撑。

6.安装主构架之间的连结系、间架,旋紧连接螺栓。

7.用长螺杆(φL32精轧螺纹钢)和扁担架将主构架后端锚固在已成梁段上,前支应处用扁担架将主构架下弦杆与轨道固定。

8.吊装前上横梁

将前上横梁上的4个千斤顶、上、下垫梁及2根钢吊带,一起组装好后,整体起吊安装。

9.安装后吊带

在1号梁段底板预留孔内,安装后吊带,先安放垫块,千斤顶和上垫梁,后吊带从底板穿出,以便与底摸架连接。

10.吊装底模架及底模板。

11.吊装内模架走行梁,并安装好后吊杆,前吊采用钢丝绳和倒链。

12.安装外侧模板

挂篮所用外侧模首先用于1号梁段施工,在上述拼装程序之前,应将外模走行梁先放至外模竖框架上,后端插入后吊架上。两走行梁前端用倒链和钢丝绳吊在前上横梁上。

用倒链将外侧模拖至2号梁段位置,在1号段中部两侧安装外侧模走行梁后吊架,解除0号段上的后吊架。六、悬臂灌注施工工艺

每个T构从2号段开始,对称拼装好挂篮后即可进行悬臂灌注施工。

1.分片吊装底板及腹板构造钢筋并安放预应力管道。

2.将1号梁段内的内模拖出。

3.根据2号梁段的高度调整下部模板。

4.在顶板和腹板安装下料串筒位置留洞,在腹板的捣固位置,预留位置进行捣固。

5.安装端模板,并与内外模板连结。

6.绑扎顶板钢筋。

7.安放预应力管道、锚板等。

8.对称灌注2号梁段混凝土。

9.混凝土养护。

10.预应力筋张拉。

11.压浆。

12.挂篮行走

找平梁顶面并铺设钢(木)枕及轨道。

放松底摸架前后吊带。

底模架后横梁两侧的吊耳与外侧模走行梁之间安装10t倒链,即底摸架悬挂在走行梁上。

拆除后吊带与底模架的连结。

解除挂篮后端锚固螺杆。

轨道顶面安装两个5t倒链(每套挂篮)并标计好前支座的位置(支座中心距梁端50cm)。

倒链牵引前支座使挂篮、底摸架、外侧模一起向前移动。移动时挂篮后部应设10t保险倒链。

安装后吊带,将底摸架吊起。

在2号梁段上安装外侧模走行梁后吊梁,先解除一个1号段上的后吊架,移至2号段,再解除另一个后吊杆移至2号段。

拉出内模,挂篮走行完毕。

六、挂篮的拆除

待合龙段施工前,便可拆除挂篮,拆除顺序如下:

1.在梁顶面安装卷扬机,吊着外侧模前后吊杆(底模架吊在走行梁上)徐徐下放,落至船

上。或先放底模架,后放外侧模。

2.合龙段不用的内模、走行梁,在合龙段施工前拆除,余者可从两端梁的出口拆除。

3.拆除前上横梁。

4.主构架可移至塔吊可吊范围内,分片拆卸。

5.拆除轨道及钢(木)枕。

八、在南京长江二桥北汊大桥应用的菱形桥架式挂篮的主要技求参数

1.适用最大梁段重:160t

2.最大梁段长:40m

3.梁高:8.8~3.0m

4.适用梁宽:16m

5.走行方式:无平衡重走行

6.挂篮自重:49t

7.挂篮的倾覆稳定系数

空载时:28

灌注时:2.48

8.挂盘系数;3.0

九、应用菱形挂篮进行悬浇施工的主要体会

1.优点

菱形挂篮自重轻,在本桥施工中的利用系数达到了3.0,应是国内除滑动斜拉式挂篮外最轻的一种,由此而带来在加工、运输、拼装、移动、拆除等方面的省力,进而达到节省资金的目的。总之,应用该挂篮施工可有较大的经济回报。

菱形挂篮内模、外模均采用纵向滑梁吊在桥面或挂篮上,纵向走行非常方便,且加固亦采用该滑梁,一梁两用。

菱形挂篮结构简洁,受力明确,加载后的实际弹性变形与理论计算值相差不大,如曾使用过该挂篮,可省去试验加载的程序。

挂篮由于设计成菱形,吊点均位于梁面以上空中,给施工人员提供的操作空间大,利于施工。

2.缺点及建议修改措施

外侧模设计略显单薄,加固时内外模间拉杆数量偏多,不利提高箱梁外观质量。可在下一次设计时增加外侧模桁架刚度,减少拉杆数量。

挂篮横向纠偏无有力措施,如能在前吊带处加设液压式横移设备则会更好。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