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江苏一化工仓库爆炸,油罐被烧塌,化学品爆炸的危害有哪些?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10-02 23:28   点击:195  编辑:admin   手机版

今天上午9时许,江苏靖江某化工厂仓库发生爆炸。据悉,这个仓库里有燃料罐、柴油罐、汽油罐和化学品储罐。目前,火灾仍在继续。让我们来看看细节吧!

江苏某化学品仓库油罐被烧坏引发化学品爆炸的危害有哪些?

上午9点40分左右,位于靖江新港园区的江苏德桥仓储有限公司某交换泵房发生火灾。政府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市委常委、市委书记第一时间批示要求:全力科学施救,第一时间疏散群众,确保无人员伤亡,确保不发生次生灾害,确保周边生活生产秩序不受影响。靖江市委副书记、市长赵晔也赶赴现场指挥处置。

目前火势已得到有效控制,无人员伤亡。经过调查和布置,起火点已查明,与火源的所有连接已被切断。同时,当地安监、环保、水利、港口等部门对周边环境进行了监测和评估,无任何异常情况,周边群众生活生产秩序正常。

化学爆炸的危害有哪些?

1.化学品的燃烧和爆炸危险

(1)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可罩悄燃液体蒸气或可燃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在固定的浓度范围内可以发生爆炸,而不是以任何混合比例发生爆炸,不同的可燃物质有不同的固定浓度范围。这个固定的范围通常称为物质的爆炸范围或爆炸极限,通常用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气和可燃粉尘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比来表示。能引起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最高浓度为爆炸上限。比如乙醇的爆炸范围是4.3% ~ 19.0%。4.3%称为爆炸下限,19.0%称为爆炸上限。汽油的爆炸极限为1.0% ~ 6.0%;天然气的爆炸极限为4.8% ~ 13.46%;氢气的爆炸极限为4.0% ~ 75%;一氧化碳的限值为12.5% ~ 74.2%;氨气的爆炸极限为15.5% ~ 27%等等。爆炸极限越宽,爆炸极限越低,爆炸风险越大。爆炸极限是在常温常压等标准条件下测得的,这个范围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变化。

(2)最小点火能量

最小点火能量是指引起爆炸性混合物燃烧和爆炸所需的最小能量。例如,氢气的最小点火能量为0.019mJ,甲烷为0.25mJ,陆梁乙烷为0.25mJ,环氧乙烷为0.065mJ,乙烯为0.096 MJ。最小点火能量越小,越容易着火。

(3)爆炸压力

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气、可燃粉尘和空气混合物以及炸药在密闭容器中着火爆炸时产生的压力称为爆炸压力。最大爆炸压力称为最大爆炸压力。爆炸压力通常是测量出来的,但也可以根据燃烧反应方程式或气体的内能计算出来。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爆炸压力。即使是同一种物质,由于周围环境、原始压力、温度不同,爆炸压力也不同。最大爆炸压力越高,最大爆炸压力时间越短,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度越快,说明爆炸威力越大,混合物或化学品越危险。

2.易燃或可燃液体爆炸危险

(1)闪点和闪点

液体燃烧时,在点火源的作用下,液体先蒸发成蒸气,然后蒸气被氧化分解燃烧。在每种液体的表面,都有一定量的蒸汽。随着液体温度的升高,蒸汽浓度也增加。当蒸汽浓度高于其爆炸极限下限时,遇到火焰就会燃烧。在一定温度下,可燃液体的饱和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时,能产生火花,瞬间燃烧,称为闪燃。引起闪点的温度称为闪点。当可燃液体的温度高于其闪点时,总是有被火焰点燃的危险。闪点越低,这种化学物质越容易引起燃烧和爆炸。

(2)燃点

在空气充足的情况下,可燃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火焰或发光)与火焰接触就会着火,移动到火焰后能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燃点或燃点。

(3)自燃点

可燃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加热而没有火焰、电火花等火源,引起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或着火温度)。

自燃有两种情况:

加热自燃:可燃物在外部热源的作用下温度上升,达到自燃点而自行燃烧。

自燃:可燃物质在不受外界热源影响的情况下,经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过程产生热量,然后长期积累达到物质的自燃点而自行燃烧的现象。

物质自然发热的原因有:分解热(如赛璐珞)、氧化热(如不饱和油脂)、吸附热(如活性炭)、聚合热(如液态氰化氢)、发酵热(如干草)等。自燃是化工产品储运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危害极大。

3.固体的燃烧和爆炸危险

固体燃烧可分为两种情况。对于硫、磷等简单物质,加早闷运热时先熔化,再蒸发成蒸汽燃烧,没有分解过程;对于复杂物质,加热时首先分解成物质的成分,产生气态和液态产物。然后,气态和液态产品蒸发并着火。

评价固体物质燃烧爆炸危险性的指标主要有燃点、自燃点、撞击感度、摩擦感度、静电火花感度、火焰感度、冲击波感度、最大爆炸压力、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度等。燃点和自燃点越低,固体物质越易燃。

撞击感度、摩擦感度、静电火花感度、火焰感度和冲击波感度是评价化学品爆炸危险性的重要指标,分别指物品对撞击、摩擦、静电火花、火焰、冲击波等因素的感度。例如,有机过氧化物对冲击和摩擦很敏感,当它受到外界的冲击或摩擦时,很容易引起物品的燃烧和爆炸。因此,在操作有机过氧化物时,要小心轻放,避免摔、碰、拖、拉、扔、掷等。在氧化固体与还原固体接触后,它们剧烈反应,释放热量,甚至在大气中的水分参与下燃烧。所以危化品要分类存放是夸大其词。

4.火灾和爆炸的破坏。

火灾和爆炸都会对生产设施造成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但其发展过程明显不同。火灾发生后,火势逐渐蔓延扩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损失的次数迅速增加,损失大约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如果火灾时间增加一倍,损失可能会增加四倍。爆炸是无法预测的。有可能爆炸过程仅仅一秒钟就结束了,设备损坏、厂房倒塌、人员伤亡等巨大损失也将在瞬间发生。

爆炸通常伴随着热、光、压力上升、真空和电离,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与炸药的数量和性质、爆炸条件、爆炸地点有关。损坏的主要形式如下:

(1)直接损害

许多设备、装置、容器等。爆炸后会产生,飞出后会在相当范围内造成伤害。一般碎片散落在100 ~ 500米范围内。

(2)冲击波的破坏作用

物质爆炸时,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以极高的速度膨胀,像活塞一样挤压周围的空气,将爆炸反应释放的部分能量转移到压缩空气层。空气受到冲击的扰动,使得它的压力、密度等。突然改变。这种在空气中传播的扰动叫做冲击波。冲击波的速度极快。在传播过程中,会破坏周围环境中的机械设备和建筑物,造成人员伤亡。冲击波也能在其作用区域产生震动,使物体松动甚至被震动破坏。

冲击波的破坏主要是由其波阵面上的超压引起的。在爆炸中心周围,空气冲击波阵面上的超压可达几个甚至十几个大气压。在如此高的超压下,建筑物将被摧毁,机械设备和管道将受到严重损坏。

冲击波大面积作用于建筑物时,波前超压在20kPa~30kPa以内,足以使大部分砖木结构强烈破坏。当超压在100kPa以上时,除了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外,其余都将被彻底摧毁。

(3)引起火灾

爆炸后,爆炸性气体产物的扩散只发生在极短的瞬间,对于一般可燃物质不足以引起火灾,冲击波引起的爆炸风也能灭火。但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会在建筑物内留下大量的热量或残余火焰,引燃从受损设备中不断流出的可燃气体、易燃或可燃液体蒸气,还可能引燃其他可燃物质引起火灾。

当彩衣中的易燃容器和管道发生爆炸时,爆炸抛出的易燃物质可能会引起大面积火灾,这种情况最有可能发生在油罐和液化气瓶爆炸之后。运行中的燃烧设备或高温化工设备被破坏,其热碎片可能飞出;点燃储存在周围的燃料或其他可燃材料也会引起火灾。

化学品爆炸的危害有以下一些,第一是造成爆炸破坏 ,机械设备、装置、容器等爆炸后产生许多碎片,飞出后升凳宽会在相当吵亮大的范围内造成危害。第二是造成环境污染,在实际生产中,许多物质不仅是可燃的,而且是有毒的, 发生爆炸事故时,会使大量 有毒物质外泄,造成人员中毒和环境污染。第粗如三是造成人员伤亡,正在运行的燃烧设备或高温的化工设备被破坏时 ,其灼热的碎片可能飞出,点燃附近储 存的燃料或其他可燃物,引起火灾和人员伤亡。

1.化学品爆炸比梁毁普通着火更难橡卜备扑灭,容易引起大面积火灾。2.化学品爆炸会产生大量弊皮的有害气体,污染空气。

化学药品爆炸不但会引起大火,同时还会产生很多有害物质,弥漫到空中,对身体造成危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