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芦苇的栽植方法和养护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9-27 05:00   点击:282  编辑:admin   手机版

芦苇的栽植方法和养护:

一、芦苇适合什么样环境

芦苇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唯世,繁殖能力非常强,在各种水源丰富的空旷地带能迅速生长,在短期内就可以形成连片的芦苇。芦苇生长的环境不同,其长势也不尽相同。芦苇多生长在土壤的PH值一般在6.5~8.5之间,质地粘重的沼泽、盐碱或中性土壤上。芦苇的生长也离不开充裕的光照时间。

二、芦苇播种土地怎么整理

选择在阳光充足土壤湿润的地方,要是土壤比较干涸,也可以在后期进行浇灌。在栽种之前要进行耕翻整地工作,目的在于去除杂草,给土壤疏松,方便上肥料。在耕翻后的土里施肥时要考虑到土壤营养的平衡性,即缺什么补什么。如果选择的地方在盐碱地,还必须进行排水宽山肆洗盐工作。在耕翻过的土里开好沟,沟深20cm左右。事先要把排水系统设计好,方便后期的操作。

三、芦苇怎么种植

芦苇栽植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种子种植,由于种子种植的成活率低,故一般不建议这种种植方式。另外一种是扦插,成活率比较高,一般都会选择这种栽植方式。扦插栽植时,在每年气温平均在15℃-30℃前生长期,选择割取当年粗壮芦苇杆高度在在30厘米以上的顶部作幼苗。随后在灌了水的土地里插入幼苗,土壤灌溉的水层在5-12厘米左右,幼苗下部插入土中的深度要10厘米以上。在种植时有两个要求:一、至少有一个叶节插入土中;二、必须使芦苇幼苗上部都露出水面。

四、芦苇怎么养护

芦苇在后期的生长里,要有充足的水分慎轿供给,在有河、湖水补给充足的地方,每年至少要灌溉1~2次,春季的灌溉更重要,冬季有条件的话就灌溉。如果芦苇草地的积水深,且水不流动,要及时进行排水工作。在每年的6~7月份要适当的喷洒一些农药,防止芦苇被病虫侵害。

芦苇渗咐的成活率是不高,因为,丛桐纯芦苇植株体内的淀粉含量低,可供养分不足,所以成活率相对低下。

不过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好解决。

依我这几年的工程经验,提几点意见:

1、取苗季节。要在芦苇已经木质化以后取苗,这样,它的侧芽就萌发得比较迅速,成活率高。也可以用芦苇根直接繁殖,但是,这种在生长季节的芦苇根,在污水中生长不怎么好。

2、取苗方式。芦苇取苗后,去掉顶端叶片,保留至30cm就可以了。其根部,保留10-15cm的根茎,这样,它地下部分潜伏芽多,轮腊成活返青快。

3、假植。可以在素砂或沙壤中假植,等其恢复后再移栽。

以上是我工程用时总结出来的,成活率如果能够达到70%以上,就算比较高了。当然,如果你施工的地方全部是沙就另当别论。记得阿甘说他在宁波栽植,全部种在沙子里面,成活率9成以上。

一、不同环境条件条件下的日常养护

挺水型植物的环境适应性一般较强,但对光照、温度、土壤、水体及其他环境、生物因子的要求也有差异,应根据不同情况,满足各自需要,并进行相应的使用和养护管理。

1.1光照、温度

挺水型植物绝大部分夏绿冬枯,生长季节需要充足的阳光和较高的温度。千屈菜、黄菖蒲、梭鱼草等品种在光照不足时枝叶稀疏、节间长、花数量减少甚至无花。花叶石菖蒲及其同属植物石菖蒲能耐荫(但在向阳湿地也生长良好),菖蒲、鸢尾、花菖蒲、花叶香蒲、灯心草、水毯草都能稍耐荫或耐半荫,其他品种则都要充分的阳光。

适合这些品种生长的最佳温度为20℃—30℃(水面以下20cm处水温较气温一般要低1℃—3℃),当水温30℃以上时,不耐热的品种花叶香蒲、花菖蒲、梭鱼草和石菖蒲等叶尖或上部叶片焦灼。应喷水降温或水体换水,以保持青枝绿叶。10℃以下,植株停止生长。5℃—0℃大部分品种地上部分枯萎,以地下根茎和芽越冬,全年绿色期200—240天。黄花蔺不耐寒,2℃以下露地植株(包括地下根茎)全部冻萎,母株必须在10℃以上的保护地越冬。以上品种中,在上海地区常绿或半常绿的有花叶石菖蒲(包括石菖蒲)、鸢尾、黄菖蒲、灯心草和水毯草。

1.2土壤和营养补充

上述挺水型植物对栽培土壤要求不严,除建筑垃圾或底泥严重污染外,一般都能适应,但以在疏松、肥沃的壤土、半粘土或层积淤泥上生长更好,其中花菖蒲喜中性或微酸性土,栽植时可予注意。

为补充土壤营养,冬春植株萌动之前,可用经发酵的饼肥和厩肥施入底泥(或盆土)作为基肥。生长茂盛、花量大的品种在生长期要适量进行追肥,以粒状化肥塞入泥面下7—10厘米处或作叶面喷施。

生长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植株、大香菇草和红莲子草等生长较快的品种,要控制肥料的施用,以免过度繁衍,影响景观。

1.3水体环境

一般来说,挺水型草本园林植物在无严重污染的池、湖水域中都可栽植,但不同的品种,在生长习性和景观配置上,对水质也有不同要求。现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水质清净、地面水在三类标准范围以内、贫营养化—中营养化之间:花叶水葱、欧洲芦荻、花叶香蒲、鸢尾、花叶石菖蒲、水毯草。

水质尚清净、地面水四类标准范围、中度营养化:花叶芦竹、花菖蒲、黄花蔺、泽泻、千埋皮屈菜、灯心草。

水质较浊、地面水五类标准范围或富营养化:黄菖蒲、梭鱼草、大香菇草、红莲子草、菖蒲。

2001年—2002年普陀区横港河道曾试行栽植了16种挺水植物,其中梭鱼草、黄菖蒲、大香菇草、红莲子草、菖蒲以及东方香蒲、水葱、红刚芦等花繁叶茂、生长壮硕,横港水质在五类地面水以下,并呈富营养化状态(见附表1)。说明部分挺水植物对轻度污染或富营养化的水体歼液升有一定抗性,并且相对具有吸收污染改善水体的能力。

不同品种的挺水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期耐水深度不一。一般情况下,植株入水深度在植株高度的15—30%之间。在萌芽和幼苗期,入水较浅,以后随生长量的增加而逐步加深。现将上列品种生长盛期入水的适宜深度分列如下(见附表2):

湿地型(植株入水深度在2—10cm之间):水毯草、大香菇草、红莲子草、花叶石菖蒲、鸢尾、千屈菜等;浅水型(植株入水深度10—25cm):花叶水葱、欧洲芦荻、花叶香蒲、花菖蒲、黄花蔺、泽泻、灯心草等;深水型(植株入水深度25—35cm):花叶芦竹、黄菖蒲、菖蒲、梭鱼草。

二、修剪整理

枯萎枝叶的整修清理是挺水植物养护管理的重要内容。残枝败叶堆制沤肥或深埋焚毁能减少病虫害,使植株保持美观、整齐的姿态,同时,植物残体在水中积存,会分解产生H2S等气体,使氏老水质恶化,并导致水体营养素的循环而使水体保持富营养化状态,所以这是防止水体污染的必要措施。

冬季清除植株地上枯萎部分,整剪留茬要低矮整齐。生长期修剪则结合疏删弱枝弱株,达到通风透光。

许多挺水型植物无性繁殖能力强,如果超过设计需要的范围不予控制,便会造成过度蔓延的状况。大香菇草、红莲子草以及黄菖蒲、梭鱼草、花叶芦竹等,在生长期需要结合修剪进行整治,切除多余根蘖,防止种子散播,以及使用围护、切边等措施进行土壤隔离。一、不同环境条件条件下的日常养护

挺水型植物的环境适应性一般较强,但对光照、温度、土壤、水体及其他环境、生物因子的要求也有差异,应根据不同情况,满足各自需要,并进行相应的使用和养护管理。

1.1光照、温度

挺水型植物绝大部分夏绿冬枯,生长季节需要充足的阳光和较高的温度。千屈菜、黄菖蒲、梭鱼草等品种在光照不足时枝叶稀疏、节间长、花数量减少甚至无花。花叶石菖蒲及其同属植物石菖蒲能耐荫(但在向阳湿地也生长良好),菖蒲、鸢尾、花菖蒲、花叶香蒲、灯心草、水毯草都能稍耐荫或耐半荫,其他品种则都要充分的阳光。

适合这些品种生长的最佳温度为20℃—30℃(水面以下20cm处水温较气温一般要低1℃—3℃),当水温30℃以上时,不耐热的品种花叶香蒲、花菖蒲、梭鱼草和石菖蒲等叶尖或上部叶片焦灼。应喷水降温或水体换水,以保持青枝绿叶。10℃以下,植株停止生长。5℃—0℃大部分品种地上部分枯萎,以地下根茎和芽越冬,全年绿色期200—240天。黄花蔺不耐寒,2℃以下露地植株(包括地下根茎)全部冻萎,母株必须在10℃以上的保护地越冬。以上品种中,在上海地区常绿或半常绿的有花叶石菖蒲(包括石菖蒲)、鸢尾、黄菖蒲、灯心草和水毯草。

1.2土壤和营养补充

上述挺水型植物对栽培土壤要求不严,除建筑垃圾或底泥严重污染外,一般都能适应,但以在疏松、肥沃的壤土、半粘土或层积淤泥上生长更好,其中花菖蒲喜中性或微酸性土,栽植时可予注意。

为补充土壤营养,冬春植株萌动之前,可用经发酵的饼肥和厩肥施入底泥(或盆土)作为基肥。生长茂盛、花量大的品种在生长期要适量进行追肥,以粒状化肥塞入泥面下7—10厘米处或作叶面喷施。

生长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植株、大香菇草和红莲子草等生长较快的品种,要控制肥料的施用,以免过度繁衍,影响景观。

1.3水体环境

一般来说,挺水型草本园林植物在无严重污染的池、湖水域中都可栽植,但不同的品种,在生长习性和景观配置上,对水质也有不同要求。现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水质清净、地面水在三类标准范围以内、贫营养化—中营养化之间:花叶水葱、欧洲芦荻、花叶香蒲、鸢尾、花叶石菖蒲、水毯草。

水质尚清净、地面水四类标准范围、中度营养化:花叶芦竹、花菖蒲、黄花蔺、泽泻、千屈菜、灯心草。

水质较浊、地面水五类标准范围或富营养化:黄菖蒲、梭鱼草、大香菇草、红莲子草、菖蒲。

2001年—2002年普陀区横港河道曾试行栽植了16种挺水植物,其中梭鱼草、黄菖蒲、大香菇草、红莲子草、菖蒲以及东方香蒲、水葱、红刚芦等花繁叶茂、生长壮硕,横港水质在五类地面水以下,并呈富营养化状态(见附表1)。说明部分挺水植物对轻度污染或富营养化的水体有一定抗性,并且相对具有吸收污染改善水体的能力。

不同品种的挺水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期耐水深度不一。一般情况下,植株入水深度在植株高度的15—30%之间。在萌芽和幼苗期,入水较浅,以后随生长量的增加而逐步加深。现将上列品种生长盛期入水的适宜深度分列如下(见附表2):

湿地型(植株入水深度在2—10cm之间):水毯草、大香菇草、红莲子草、花叶石菖蒲、鸢尾、千屈菜等;浅水型(植株入水深度10—25cm):花叶水葱、欧洲芦荻、花叶香蒲、花菖蒲、黄花蔺、泽泻、灯心草等;深水型(植株入水深度25—35cm):花叶芦竹、黄菖蒲、菖蒲、梭鱼草。

二、修剪整理

枯萎枝叶的整修清理是挺水植物养护管理的重要内容。残枝败叶堆制沤肥或深埋焚毁能减少病虫害,使植株保持美观、整齐的姿态,同时,植物残体在水中积存,会分解产生H2S等气体,使水质恶化,并导致水体营养素的循环而使水体保持富营养化状态,所以这是防止水体污染的必要措施。

冬季清除植株地上枯萎部分,整剪留茬要低矮整齐。生长期修剪则结合疏删弱枝弱株,达到通风透光。

许多挺水型植物无性繁殖能力强,如果超过设计需要的范围不予控制,便会造成过度蔓延的状况。大香菇草、红莲子草以及黄菖蒲、梭鱼草、花叶芦竹等,在生长期需要结合修剪进行整治,切除多余根蘖,防止种子散播,以及使用围护、切边等措施进行土壤隔离。

1\ 苗墩繁殖 山东地区于5月中旬至7月上旬,当芦苗高30厘米以上时,从丰产芦滩选茎秆粗壮且带有2~4个分蘖的芦苗,用铁锨切苗四周,挖出长宽各约20~25厘米、深20厘米的方块苗墩.并在准备种植芦,苇的滩地按行株距各1~1.5米,根据苗墩大小,挖好十穴,将苗墩逐一放入,再用脚 踏实四周.然后保持10~15厘米浅水,最大不超过33厘米,以利发根成活

2\根状茎繁殖 春季土壤解冻后、根状茎上分株芽开始萌发,此时可选取优良根状茎进行繁殖。选取深黄色至褐色,茎壁较厚,其中着生的地上茎粗壮坚实,根茎长30~50厘米,5节以上,每节均带有明显的侧芽,并有很多分叉的枝,以鹿角状为好,按以上标准选定后,截取30~50厘米粗带有分杈的枝段用铁叉按含扮行株距各约1米,逐一斜插于滩上松软泥层中,上部留出7 厘米左右,这样出苗快,出土芦苗多,芽苗出土前后.土面要经常保持润湿或保持浅水

3\ 压青法繁殖 在阴雨天气较多的七八月份,选择生长健壮的青芦,自地表割下,秆高2~2.5米,除去嫩梢50厘米左,右,用犁将行滩地上翻起,将去梢的青芦秆逐一放在犁沟中,并覆土经常谈铅灶保持地面湿润或浅水状态,各节侧芽即可萌发生长。 (在每年气温平均在18℃-35℃前生长期,取当年粗壮芦苇杆作幼苗,从根部割下,选高度在50厘米以上的。而后将整平的土地灌上水,水层在5-10 厘米左右。再将采取的幼苗下部平躺入土中5-10厘米以上,至少有一个叶节插入土中,使芦苇上部露出水面。栽培株距30-50厘米,激辩种植密度每亩用苗五至六千株。采用本发明的栽培技术具有栽培方法简单,加强管理后成活率高达98%,种植成本大大降低,并且新生芦苇品质好、产量高、土质要求低,可以满足在盐碱度含量较高的荒滩、湿地栽培,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植被保护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了人们对芦苇资源的使用需求量。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