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共场所卫生知识 公共场所要注意什么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9-16 21:47   点击:159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公共场所卫生知识 公共场所要注意什么

第一节 公共场所卫生法律制度概述

公共场所是指在自然环境或人工环境的基础上,根据人们生活和社会活动的需要,由人工建成的具有多种服务功能和一定围护的公共建筑设施,是人们学习、工作、出行、旅游、度假、交往,娱乐、购物、美容等活动和临时性生活环境。

公共场所卫生是人类生活环境的组成部分,它所接纳和聚集和人员数量比较大,人员往来频繁,停留时间短,人群流动性大。公共场所环境和物品往往受到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较易造成疾病的传播流行。因此,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节 公共场所分类

1、分类:我国公共场所种类很多,根据国务院发布实施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把公共场所有7类28种:

1)住宿与交际场所:有8种,分别为宾馆、饭馆、旅店、招待所、车马店、咖啡馆、酒吧、茶座。

2)洗浴与美容场所:有3种,分别为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

3)文化娱乐场所:有5种,分别为影剧院、录像厅(室)、游艺厅(室,以及电脑游戏机房等)、舞厅、音乐厅。

4)体育与游乐场所:有3种,分别为体育场(馆)、游泳场(馆)、公园。

5)文化交流场所:有4种,分别为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

6)购物场所:有2种,分别为商场(店)、书店。

7)就诊场所与交通场所:有3种,候诊室、候车(机、船)室、公共交通工具。

另外,根据卫生部有关批复,足浴场所也被列入公共场所实施卫生监督。

根据《条例》的规定,公共场所的下列内容是卫生管理和卫生监督的重点:

1)不断改善和提高环境的卫生质量

2)把可能存在和发生的的问题消灭在设计和施工阶段

3)应设有专用消毒间,对公共用品进行清洗、消毒和保洁

4)应对做作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

5)应防止发生危害健康的事故和中毒事故

6)建立卫生管理机构,制定卫生管理制度

二、KTV设计中消毒间放在什么地方合适

这个建议放在一层,客人基本去不了的地方,我朋友 的是放在一楼公厕旁。觉得近了点儿。希望能帮到你。

三、公共场所卫生间喷淋要怎么布置符合消防规范

高规里规定,超过100米高的高层建筑,不小于5平米的卫生间才需要设计喷淋,你所提到的卫生间应该是不用设计的。

四、请问消毒间的管理条例是什么

为了保证客人的身体健康和服务人员的身体安全,特规定如下几点消毒制度:

1.客房服务员在清扫房间时必须工具配齐,抹布要两湿一干,抹卫生间坐便器和地面的抹布要和房间的抹布分开放;配备消毒洗衣粉,刷卫生间时必须戴橡皮手套。

2.服务员清理房间时必须将三种杯碗撤回工作间进行消毒,换成已消毒的杯碗,严禁在客房内对杯具进行处理。

3.每天将撤出的杯碗进行集中洗刷消毒;消毒过程严格遵循酒店规定的消毒程序,一般遵循“一冲二洗三消毒”的步骤。

4.各楼层领班每天须记录消毒情况,写清消毒时间、数量、种类、消毒人。

5.杯具消毒后取出放入柜内,用消过毒的干净布巾覆盖,防止二次污染。

6. 客房服务员对走客房间进行严格消毒,严禁私自删略消毒过程。

九、清洁工作“十无”规定

1. 洗手间干净无异味。

2. 洁具干净无污迹。

3. 灯具明亮无尘埃。

4. 镜、窗明亮无痕迹。

5. 天花、墙角无蛛网。

6. 地面干爽无积水杂物。

7. 地毯、沙发、桌椅无污渍杂物

8. 环境整洁无积尘。

9. 设备齐全无残缺。

10. 墙壁、门柜无污渍。 安全 安全

五、怎么防御口足手病?

为控制疫情蔓延、降低发病率,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议家长和托幼机构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在阳光下暴晒儿童的被褥、衣服和书本;对儿童使用的奶具、食具、饮具、玩具、厕具等,用“84”消毒液搽洗消毒;对儿童经常触摸的地板、桌椅凳面、床头、门把、扶手等,用“84”消毒液搽洗消毒;教育儿童并帮助幼儿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不吃没洗干净的瓜果;要保持儿童卧室、宿舍、房间充分通风;家长不带儿童去人群集中场所,不去医院探望病。 蚊蝇:可用5%氯氰菊酯、2.5%溴氰菊酯或其他杀虫剂,按说明书使用。 生活用具、书籍、玩具、交通工具:用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或用0.3%过氧乙酸作用60分钟,或用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 食具、饮具:用每升25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作用30分钟。 生活污水:用每升5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120分钟。 人畜粪便:可用生石灰以1∶1的比例与其搅拌均匀消毒。 盛放排泄物的容器:用每升50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120分钟。 患者衣、被单:煮沸20分钟或用每升50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消毒。 厕所或其他污染地面、墙:用每升50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消毒,每平方米200毫升。旱厕也可用生石灰覆盖。

六、公共场所内空气消毒方法有哪些?

一、家庭消毒的方法家庭成员与社会接触频繁,常易将呼吸道传染病病菌带入家庭。家庭中一旦发生传染病时,应及时做好重点环节的消毒,以防在家庭成员中传播。

(一)一般性消毒:指家庭内环境(如空气、地面和物体表面)、手、食餐具、衣被和毛巾等的日常消毒。空气消毒可采用最简便易行的开窗通风换气方法,每次开窗10--30分钟,使空气流通,病菌排出室外;食餐具消毒,可连同剩余食物一起煮沸10--20分钟或可用500mg/L有效氯,或用0.5%过氧乙酸浸泡消毒0.1--1小时。餐具消毒时要全部侵入水中,消毒时间从煮沸时算起;手的消毒,可经常用流动水肥皂洗手,在饭前、便后、接触污染物品后最好用含250--1000mg/L

1210

消毒剂或250--1000mg/L有效碘的碘伏或用经批准的市售手消毒剂消毒;衣被、毛巾等的消毒,宜将棉布类与尿布等煮沸消毒10--20分钟,或用0.5%过氧乙酸浸泡消毒0.5--1小时,对于一些化纤织物、绸缎等只能采用化学浸泡消毒方法。要使家庭中消毒达到理想的效果,还需注意掌握消毒药剂的浓度和时间范围,这是因为各种病原体对消毒方法的抵抗力不同所致。另外,消毒药物的配制,因一般家庭中无量器,故可采用估计方法。可以这样估计:一杯水约250毫升,一面盆水约5000毫升,一桶水约10000毫升,一痰盂水约2000--3000毫升,一调羹消毒剂约相当于10克固体粉末或10毫升液体,如需配制1万毫升0.5%过氧乙酸,即可在1桶水中加入5调羹过氧乙酸原液而成。

(二)家庭中一旦发生非典型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时,要在专业机构的指导下进行消毒。

二、对公共场所消毒的方法

(一)对住过病人的房间应及时进行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的消毒。可用15%过氧乙酸7ml(克/M3)熏蒸2小时,或用2%过氧乙酸按8ml/M3气溶胶喷雾消毒1小时。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

(二)对住过病人的楼层走道的墙壁、地面和所有公用电梯、楼梯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按100ml/M2喷雾2遍,作用30分钟后对易腐蚀、褪色部位可用清水清洗或擦拭。

(三)对病人使用过的会议室、娱乐室及大厅、走道等场所应尽可能长时间地开窗通风换气。必要时可用过氧乙酸进行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方法同房间)。

(四)对可能受污染的床上用品、毛巾可用250mg/L---5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对家具、日常用品等物体的表面可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30分钟后用清水清洗或擦拭。

(五)流行区流行期间,公共场所应尽可能的通风换气。应确保公共场所的空调系统安全送气,防止爆发流行。可对整个供气设备和送气管路用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