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现代汉语中基本词和通用词的区别?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2-12 21:52   点击:201  编辑:乔韵   手机版

通用词应该是人们嘴上流传的不正式的词吧

绪 论

一、语 言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泰国北部的长臂猿至少有九种不同的叫喊声,有的是警告同类注意有敌情,有的是招呼同伴勿太分散。蜜蜂中的工蜂能做舞蹈动作,用来传达所发现的蜜源在什么方向、有多少距离等。但是,动物的这些信号系统只是直接刺激引起的一种本能,所能传递的信息种类有限,可以列举。动物的叫喊声或动作体势,是一个不可离析的连续体,不能分析成若干单位,另行组合。人类的语言系统是开放的,基于理智的,是可以分离出语言单位来的,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

人类语言能够传递的信息是无限丰富的。

那么,语言的构造是怎样的呢?

(一)语言的构造

人类语言具有灵巧的构造。这种构造由两层组成:语音层和符号层。任何一种语言总是选用几十个音,这几十个音再经过排列组合,在汉语里是组成带声调的音节。这些排列组合而成的音节构成一种承载意义的容器。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成果是意义,意义很像没有定型的液体,把意义液体和音节容器结合起来,就固定成为一个个音义结合的符号。

如,汉族人认识到人的意义,把人的意义和rén这个音节结合起来,就成为代表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人的符号,这个符号既有形式,又有内容。说出来是音节rén,写下来是汉字人。音义结合,构成符号,语言的构造就在这里由语音层进入符号层。

符号层又分语素、词、句子三级。

语素是语言里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在汉语里基本上相当于字,即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语素。语素是构词材料,语素与语素结合构成词。如国是语素,与语素家组成词--国家 ,与语素祖组成词--祖国。而人与其他语素组合成词时,它就是语素,如工人、主人、成人,人工、人身、人造 等;单用时它又是词,如人是高级动物。

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主要作用是组成句子,它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组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就是句子,句子是语言的使用单位。任何一种语言,它的句子是无限的。

语言的声音和意义的结合是任意的。但是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经过社会成员共同约定以后,就具有稳定性,全民通用,世世相传。

语言是分层级的,可以用较少的下一级单位有规则地组成数量上扩大许多倍的上一级单位,例如从语素到词,从词到句子。掌握一种语言,就是掌握这种语言的几十个音、几千个语素,掌握语素组成词、词组成句子的规则。有了这种知识,就能够理解别人用这种语言说的话,自己也能够按需要而用这种语言去思维,去说话。

语言的各个层级是一个个独立存在的单位组装起来的,这些单位都可以拆卸下来,按照规则另行组装成别的上一级单位。如语素--词--句子。

那么,语言有些什么样的功能呢?

(二)语言的功能

语言的功能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1、人与人的关系

语言的第一功能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有了语言,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才能在见面时谈天气,叙家常,在工作中才能组织起来,相互沟通,取得协调。语言是民族的标志。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某一个民族的成员说他的民族语言,标明他是哪个民族的人。语言又是传输信息的工具。民主、法制、教育的实施都有赖于语言作为中介,科学的传播也有赖于通过语言获得信息并进行处理。

人们使用的交际工具除了口头语言以外,还有文字、旗语、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电报代码以及红绿灯等。但是,文字从属于语言,是辅助语言交际的工具;旗语、数学符号等交际工具又是在语言和文字的基础上产生的,都有特定的使用范围。所以,只有语言是人类社会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人与世界的关系

语言是认知世界的工具。人们认识了某种客观事物之后,必须把这认识成果纳入音的容器,音义结合,成为语言符号(语素及词),所以,语言起着固定认识成果的作用。语言中的实词,是人们对事物的分类;虚词,是人给行为过程和事物关系加上的标记。

语言是思维的重要工具。思维统指大脑的意识活动,与语言有密切的联系。思维大致分成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两类。形象思维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层次的带有形象的心理活动。抽象思维是在概念、判断、推理这些心理层次上进行的。内心思维虽然有形象的和抽象的之分,但是如果要把思维的内容表达出来,又必须通过语言。

语言又是艺术想象的中介。天宫地府的景物,不同于认知世界的客观描写,而是用艺术手法表现出非凡的想象。艺术地描写想象中的世界,还是要以语言为中介。

3、人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信息的载体。人们认知世界,进行交际。交际的内容就是信息--认识、思维的成果。信息需要有个载体,才能储存下来,这个载体就是语言。信息的交流大体上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受--解码五个阶段。语言,作为信息的载体,自始至终参与着全过程。它还可以转换成文字、图表、数字、脉冲等代码形式,参与这一过程。其中,编码--说话人为表达某一信息而寻找有关的词语再按规则编排起来,解码--听话人接收之后还原为信息即理解其内容,这两个环节是带有根本性的。

二、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我们这里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民族还有许多方言,可分为七大方言:一是北方方言,也称官话方言,就是广义的北方话;二是吴方言,习惯称吴语,也称江浙话、江南话;三是湘方言,也称湘语,习惯称湖南话;四是客家方言,也称客家话或客话;五是赣方言,又称赣语,以南昌话为代表;六是闽方言,又称闽语;七是粤方言,又称粤语,俗称广东话。

三、现代汉语语音特点

汉语的音节结构有很强的规律性。汉语中共有10个元音,即a、o、e、ê??i??u??ü??-i (前) ??-i(后)??er。元音是一般音节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一个音节内部最多可以连续出现3个元音,如piao。现代汉语共有22个辅音,即b、p、m、f、d、t、n、l、g、k、h、j、q、x、zh、ch、sh、r、z、c、s、ng。除ng外,其它21个都可做声母。辅音主要位于元音的前面,即音节开头的声母,如piao;只有少数辅音可以位于元音的后面,即音节的末尾,并只能有一个,如ren、hang。

汉语的一个音节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

声母是位于音节开头的辅音,如gao;音节开头也可以无声母,叫零声母音节,如ang yang。

韵母是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可以只是一个元音,如da,也可以是元音的组合,如xue,还可以是元音和辅音的组合,如fan、sheng。

声调是整个音节高低升降的调子,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买和卖。

四、现代汉语词汇特点

词汇由词组成,词由语素构成。汉语的语素绝大部分是单音节的,写下来就是一个汉字(除儿化外)。在现代汉语里,有许多单音节语素不单用时是构词成分,单用时就是词,如人、月、跑等。

现代汉语词汇的发展趋势是双音节化,把单音节扩展成双音节,把多音节压缩为双音节。

双音节词中最多是由实语素和实语素复合而成的合成词。用复合法构成合成词,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人们也容易理解和接受。如语素生和产,可以构成生产和 产生;同时还能分别跟其他单音节语素构成生活、生存、生物、发生、派生、滋生,产业、产品、产值、资产、特产、出产等等。

现代汉语词汇吸收外语词,纯粹音译的比较少,一时通用的某些外语音译词也往往被自创的新词所取代。如扑落(plug)--插头,水汀(steam)--暖气,莱塞(lasey)--激光,盘尼西林(penicillin)--青霉素。现代汉语吸收外语词比较通行的方式是半音译音意译或用汉语语素对译原词的组成部分而构成新词。前者如卡车(cay),啤酒(beer);后者如篮球(basket-ball)。

汉语词汇里包含大量成语。汉语成语的特点是绝大部分是四个音节,写下来就是四个汉字。

五、现代汉语语法特点

汉语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这是汉语同印欧语的根本差别。如,汉语的名词、动词缺乏印欧语的性、数、格、时、人称等词形变化。印欧语有进行时、正在进行时、过去时、将来时等形态变化,汉语只加上如正、正在、已经、将来等词,或运用着、了、过等助词即可。

汉语的词类和句子成分的关系不是一种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如,汉语的名词,除了充当主语、宾语外,还可以做定语,如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做谓语,如明天星期二。汉语的动词、形容词,无论是做谓语还是做主语、宾语,都没有变化。

语序是汉语的重要语法手段。同样的语素,语序不同,构成不同的词,如人生和生人。同样的词,语序不同,组成不同的短语(词组),如研究哲学和哲学研究,化学分析和 分析化学。

汉语的句子结构的语序一般是固定的,即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动词在前,宾语在后,等等。

汉语句子和短语的构成原则具有一致性,句子可以是带上语调的短语。因此,有的汉语语法著作可以在短语的基础上去描写句法。

他还没来 (短语)

他还没来。 (表陈述)

他还没来? (表疑问)

他还没来! (表情感)

汉语里有丰富的量词和语气助词。

绪论部分思考与练习

一、语言是什么?构成语言的要素有哪些?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它的构成要素有两层:语音层和符号层。语音层是几十个音经排列组合构成音节;符号层分为带有意义的语素、词和句子三级。将意义液体和音节容器结合起来,就固定成为一个个音义结合的符号。

二、语言有些什么功能?

语言的功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与人的关系。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民族的标志,是传输信息的工具。二是人与世界的关系。语言是认知世界的工具,又是思维的重要工具。三是人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是文化信息的载体。

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指的是什么?有些什么标准?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指的是现代汉语普通话。普通话有三个标准:第一,经北京音为标准音;第二,经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第三,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四、现代汉语有哪几种方言?

现代汉民族还有许多方言,可分为七大方言:一是北方方言,也称官话方言,就是广义的北方话;二是吴方言,习惯称吴语,也称江浙话、江南话;三是湘方言,也称湘语,习惯称湖南话;四是客家方言,也称客家话或客话;五是赣方言,又称赣语,以南昌话为代表;六是闽方言,又称闽语;七是粤方言,又称粤语,俗称广东话。

五、语言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为什么是任意的?

语言是用少数单位,按照一定的规则组成许多单位的。从几十个音组成若干个音节,承载几千个最小的意义单位语素,音义结合;再由语素组成几万乃至几十万个词,词再按照一定的规则组成数量无限的句子。

六、现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各有哪些特点?

语音方面:汉语的一个音节由声韵调三要素组成,声母位于音节开头,韵母是为声母后面的部分;元音是一个音节中不可缺少的成分;音节的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语汇方面:词汇由词组成,词由语素构成。汉语语素绝大部分为单音节,一般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语素;现代汉语语汇的发展趋势为双音节化;双音节词中由实语素和实语素复合而成的合成词占大多数;现代汉语吸收外语词比较通行的方式是半音译半意译或用汉语语素对译原词的组成部分而构成新词;汉语词汇里包含大量成语。

语法方面:汉语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汉语词类和句子成分的关系不是一种一对一的对应关系;语序是汉语的重要语法手段;汉语的句子结构的语序一般是固定的;汉语句子和短语的构成原则具有一致性;汉语里有丰富的量词和语气助词。

七、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是: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和法令,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继续推动文字改革工作,使语言文字在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主要任务是:做好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大力推广和积极普及普通话;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制订各项有关标准;进一步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研究并解决实际使用中的有关问题;研究汉语、汉字信息处理问题,参与鉴定有关成果;加强语言文字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做好社会调查和社会咨询、服务工作。

第一章 汉字

第一节 概说

一、文字: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一般具有形、音、义三要素。

二、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语言与文字关系密切,互相依存,没有语言就不存在文字;而没有文字,语言交际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但语言与文字还是有区别的。

首先,语言产生的时间早于文字;其次,语言运用的范围比文字广;其三,语言具有民族性。

因此,文字的产生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记录口语,记载历史,保存经验,促进发展,扩大交际。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信息化的今天,文字作为一种最简单的视觉语言信息,仍是人们最常用的传递信息的方式。

三、汉字与汉语的关系:

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文字的形体与语言的关系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与语言中的语音相联系,称为表音文字;一种是与语言中语素的意义相联系的,称为表意文字。

汉字是记录汉民族语言的符号系统,它的形体与汉语的语音无直接联系,而是与语言中语素的意义相联系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汉字基本上能与汉语相适应。首先,汉族分布广,方言多,语音差异大,语言交际多有障碍,但汉字形义相同,给交际带来方便;其次,汉语语言同音语素较多,一个汉字基本上就是一个语素,因而书面语交际功能较强。

四、汉字的特点(与表音文字相比):

首先,汉字是与汉语中语素义直接相联系的,是一种表意性很强的文字。除少数联绵词、音译外来词中的字不具有意义,大多数汉字都具有一定的意义。汉字是书面形式中最小的表意单位,一个汉字基本上相当于汉语中一个语素,因此有人把汉字称为语素文字。

其次,作为表意性文字,汉字虽然与汉语的语音没有直接联系,但一旦成为记录语言的符号,它就不仅与一定的意义相联系,而且也与相应的语音形式相联系。汉字在语音上的特点是一个汉字基本上是一个音节,即每个汉字都具有声韵调(只有儿化音节除外)。因此也有人称汉字为语素-音节文字。

第三,在形体上,汉字都是由基本笔画构成的方块字,而笔画构成方块字的方式又是灵活多样的,可以是从左到右的组合,也可以从上到下组合;笔画可以相间,也可以相交或相连。即某些笔画可以构成不同形体,这些形体又可以作为构字的一个部件出现在汉字的不同部位。

此外,汉字在记录汉语的形式上与表音文字也不相同。表音文字记录语言一般以词为单位,词与词之间有空隙,因而从书面形式上区分词很容易。而汉字记录汉语,以方块字为单位,字字相连,词与词之间没有空隙。现代汉语中一个汉字基本上是一个语素,但不一定是个词,如人红书;而有些语素如言习目等却不是词。因此,汉语在书面形式上区分是语素还是词有一定难度。

第二节 汉字结构

一、汉字的结构系统

汉字有几万个,结构也比较复杂,但汉字的形体结构是有一定规律的。每个汉字都是由几种基本结构单位、按一定组合方式构成的。

(一)汉字的结构单位

汉字按其结构特点可以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两类。独体字是指单一形体的字,合体字可以分析为两个或多个构字部件。构成汉字的基本单位也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笔画,二是由笔画构成的偏旁。

1、笔画: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最小的单位,基本形式是点和线。点和线在构成汉字字形时,处在不同的位置,形成一定的形体称为笔形。汉字有五种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

汉字的笔画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笔画种类多。五种基本笔画,再加上笔形变化共有二三十种,每一种都有一定的名称。第二,笔画的走向比较复杂。汉字的基本笔画中,有些笔画走向比较固定,如横,一般是从左到右。有些笔画走向不同,可以组成不同的笔形,如竖有弯钩(向左钩),有竖弯钩(向右钩)等等。

汉字的笔画,按楷书要求,一般从落笔到提笔为一笔。正确计算汉字的笔画数,对于汉字教学、查检词典或索引都十分重要。要正确计算汉字的笔画数,一是要注意新旧字形的变化。如乃,旧作3笔,现作2笔,鬼旧作10笔,现作9笔。二是要掌握书写的笔顺。

一个汉字的笔画数在一笔以上就要按一定的顺序书写,这就是笔顺。按照笔顺原则书写汉字,不但顺手,速度快,而且可以避免写错字。汉字的笔顺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原则:

(1)先横后竖,如十。(2)先撇后捺,如人。(3)先上后下,如二。(4)从左到右,如仆。(5)先外后内,如问。(6)先外后内再封口,如园。(7)先中间后两边,如小。(8)点在上边或左上,先写点,如主、为;点在右上或里边,后写点,如发、叉。(9)两边包围的字,上左、上右包围,先外后内,如厅、包;左下包围,先内后外,如进,也有先外后内,如赵、题。(10)三面包围的字,缺口朝上,先内后外,如凶;缺口朝下,先外后内,如同;缺口朝右,先上后内再左下,如区。

2、偏旁:偏旁是构成合体字的基本单位。一个字首先可以分为两个构字部件,如析可以分为木、斤两个部件,谢可以分为讠和射两个部件;有些构字部件还可以再分为两个或多个部件,如谢字的射还可以分为身和寸两个部件。这些构字部件就是偏旁。偏旁是由笔画构成的较大的构字单位。

汉字的偏旁有的与字的意义有关,如江、河、湖、海、流、洪等中的氵,就表示这些字的意义类别,称为形旁。有的偏旁与字的读音有关,如松字是由木和公两个偏旁组成,其中木是形旁,而公则与字的读音有关,称为声旁。有些偏旁既与字的读音有关,也与字的意义有关,如娶中的取,既表读音,又与字义有关。有些偏旁与字的读音和意义都无关,如邓,原来为邓,其中登是声旁,阝 为形旁;现在登简化为又,与字的读音与意义都无联系,又成为纯粹的构字符号单位。

一个偏旁在汉字中的作用并不是固定的,要根据具体的字作具体的分析。有的偏旁既可以作形旁,也可以作声旁。如钅。又在劝、邓中是既不表音又不表意的偏旁,而在取中是具有表意作用的偏旁。

汉字的偏旁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名称和读音,能表示字的意义的偏旁还具有一定的意义。偏旁的名称,一般左称旁,右称边,上称头,下称底,外称框。形旁除有一定的名称外,还具有一定的意义,表示一个义类。

3、部首:传统的字书把汉字按意义类别分别分成若干部,把每个部的首字作为这部字的标目,就称为部首。如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篆体的汉字分为540个部,每个部有一个作标目的字,如木部、示部、火部等,这就是部首。部首不是汉字结构单位的名称,而只是字书排列汉字的依据。部首的数目要比偏旁少。

(二)汉字结构单位的组合方式

笔画的组合方式基本上有三种类型:

1、相间,即笔画和笔画间有一定的空间。如三、八、儿、川等;

2、相接,即笔画和笔画相连接。如上、人、工、下等;

3、相交,即笔画与笔画交叉结合。如井、十、又、毛等。

偏旁的组合方式大致也可以分为三类,每种类型根据其结构单位的位置配合,还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1、左右结构:北、休、接、封、谢、洞等;

2、上下结构:晋、菲、垄、森、型、翼等;

3、内外包围:庇、进、句、医、同、凶、围等。

二、汉字的结构方式

(一)汉字结构的基本方式

汉字的结构方式是根据汉字的形体与汉字的读音、意义的关系归纳出来的。汉字的构造方式,古代有六书之说,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象形:用描摹事物的特征或形状的线条构成的汉字,如日、月、木、水、山等;指事:用抽象符号或用象形符号加抽象符号构成的汉字,如上、下、刃、本、末等;会意: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或指事字合起来表示一个意思的构造方式,如休、相、从、北、采等;形声:用一个形旁和一个声旁构成的汉字,如打、江、梅、货、空等;假借:用已有的较通行的同音字来代替,如见(现);转注:具有同一偏旁或部首,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上有共同之处的一组字,如老和考。

象形字和指事字的结构单位是笔画,它们是独体字;会意字和形声字都是由两个或多个偏旁构成的,它们是合体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形体结构中没有表音成分,为纯粹的表意字,它们都是依靠形义对应的原则来记录汉语的。形声字在形体结构上出现了表音成分以音意兼顾的原则来记录汉语,打破了汉字单纯表意的体例和原则。

(二)现行汉字的结构方式以形声字为主

现行汉字是在古汉语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的,所以现行汉字的结构方式也不外乎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在现行汉字中合体字占大多数,而合体字中又以带表音成分的形声字为主,大约有80%以上的字是形声字。

形声字一般是由声旁和形旁两个部件构成的。形旁是具有表示意义类别的偏旁,大多由象形字构成,如水(??)、手(扌)、竹(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