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怎样修建生长育肥猪舍?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1-17 10:07   点击:197  编辑:单厚   手机版

怎样修建生长育肥猪舍?

生长育肥舍的建造要本着节省投资、适用的原则,尽量利用廉价材料,能做到避风遮雨、防寒保温即可。可以充分利用蔬菜大棚淘汰的塑料薄膜和稻草子和农村废弃的玉米秸秆。屋瓦也可选用残次瓦,就是砖厂挑选的稍有裂纹的瓦,由于炉温不平衡,每个砖厂都有许多废品瓦。这种废品瓦买回来后用稀水泥浆弥缝,能够用在猪舍上,其效果和正品瓦一样。

在南方地区,重点是高温季节的防暑降温。生长育肥野猪虽然对外界温度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但育肥后期对高温的耐受力差。育肥猪舍要建成开放式双排猪舍,高度要求在4米以上,尽量增加高度,这样才能有利于通风降温。

图5-6自动喂料育肥野猪舍南方猪舍要求应坐北朝南,建成东西走向的猪舍。夏季猪舍南墙前要多栽树,利用树冠来遮蔽阳光的照射,还可以架设遮阳网来遮挡阳光的辐射,降低猪舍的温度。

要合理利用南排猪舍和北面猪舍的温差,把育肥猪早期安排在南排猪舍。育肥猪后期安排在相对凉快的北面猪舍。猪舍内还要安装喷雾降温设施,以备高温季节对猪舍进行人工降温。

在北方,重点是寒冷季节的防寒保温。北方猪舍和南方猪舍相反,要建成南北走向的半敞开式双排猪舍,适当加大一些敞开面积。猪圈墙到棚顶的敞开长度加长到1.2米,增加冬季阳光对猪舍的光照面积。在冬季,敞开部分按扣双层塑料薄膜,夜间要用稻草O子覆盖到薄膜上面,以增加猪舍的保温能力。

北方育肥舍要适当降低猪舍的高度,一般3~3.2米。降低高度是为了减少猪的空间,有利于冬季保温。在北方育肥猪舍要建成南北走向的双排猪舍,冬季可以充分利用阳光增加猪舍温度,猪舍的东面圈上午可以照射到阳光,猪舍的西面圈下午可以得到阳光。不会像东西走向的双排猪舍,北面的猪舍常年见不到阳光而阴暗潮湿。这种走向的猪舍在冬季可以充分利用阳光,使整个猪舍都能保证得到充足的阳光。夏季又非常凉爽,有利于育肥野猪的生长。

北方育肥猪舍可采用无梁式建筑,利用每个圈舍的隔墙加高来做承重梁。选用12厘米的实心砖,为了夏季通风,地面之上1米为实体墙,1米以上砌体成花墙,这样就解决了南北走向,夏季的通风问题。上架采用价格低廉的水泥棒,这样不仅造价低,经久耐用还增加了屋架的承重能力,提高了对大风雪的抗击能力。猪舍东西两侧敞开部分中间要放一颗水泥棒,以便冬季铺设塑料薄膜和稻草子,增加塑料的承重能力,防止冬季大雪压碎薄膜。

特种野猪的跳跃能力比家猪强,育肥舍要求比家猪大。每头野猪需要1.4~1.5米2的面积,由于采用无梁结构,猪舍的跨度可以扩大一些。一般宽度为11.5米,长89米。设52个圈舍,可以养500头育肥野猪。

猪舍的外墙一面用红砖砌(宽12厘米的单体墙)一个80厘米宽的小圈,在安装饮水器的一侧留一个出口,供猪在此排粪、撒尿。这种方法有利于训练猪的“三点定位”。

墙体不要砌得太高,为方便饲养人员清粪,墙体以50厘米高为宜。小墙内地面,要有倾斜坡度,以利于饮水器的漏水流向出粪口。饮水器和出粪口的坡度以6%为好。

图5-7生长育肥野猪舍这样猪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在小圈里饮水、撒尿、排粪,在大圈里休息、活动。保证了大圈的卫生。

如果不隔开猪的尿液、粪便和饮水器的滴水混在一起,冬季寒冷季节猪舍无法铺草。隔开后,寒冷季节可以在大圈里放上碎草供猪取暖,起初饲养人员要往一起堆积一下,时间长了猪就会自觉地用蹄子把垫草往一个角归拢。

这种结构非常适合高寒地区育肥舍的建造。它的优点是能隔离开猪粪尿对猪舍的污染,保证猪舍卫生,利于冬季铺草取暖,提高猪舍温度,增快育肥猪的生长速度。

特种野猪的育肥后期需要适当增加运动,如果像家猪那样饲养,肉质就会变差,也会增加脂肪的沉积。针对特种野猪这一特点,育肥野猪猪舍旁要设立一个运动场,供育肥野猪运动。

运动场一般设在育肥猪舍的一侧,便于猪从猪舍直接进入运动场,面积要求在300米2左右。

运动场围墙要求有1.5米高的实体墙,墙上部架设50厘米的铁丝网,四周种上速生杨树。运动场外墙种上爬蔓植物,夏季可以给运动场遮荫。运动场地要铺设20厘米厚的细沙土,以保护猪的肢蹄。不宜铺设水泥地面,由于水泥地面夏季在阳光照射下温度太高,下雨后又太滑,容易对猪的肢、蹄造成伤害。

运动时,要有次序,进入运动场前要对猪进行训练。起初一圈一圈单独放,让猪熟悉进出场地和猪舍的通道,并熟悉圈舍。等到自己能够回到圈舍时,再同时多放几圈,这样不会乱圈,有利于管理。

为减少猪群周转次数,往往把育成和育肥两个阶段合并成一个阶段饲养,生长育肥猪多采用地面群养,每圈8~10头,每头猪的占栏面积和采食宽度分别为0.8~1.0米2和35~40厘米。

生长育肥猪身体各机能发育均趋于完善,对不良环境条件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因此,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是很严格,可采用多种形式的圈舍饲养。

建设养猪场,在设计中没头猪应规划多大面积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的建筑规模和对建筑设施的技术要求,确定了猪场建设的基本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扩)建的中、小型集约化自繁自养的综合性商品肉猪生产场。其他种类的养猪场建设可参照本标准。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7823―1999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兽医防疫工作规程

GB/T17824 2―1999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经济技术指标

GB/T17824 3―1999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设备

GB/T17824 4―1999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环境参数与及环境管理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 1 集约化养猪场

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实行高密度、高效率、连续均衡生产的专业化养猪场。

3 2 自繁自养的商品猪场种公猪及后备公猪从种猪场引进,后备母猪可从本场所产仔猪中选留培育,其主要任务是生产商品育肥猪。

4 建设规模

4 1 集约化养猪场的建设规模以该场年出栏商品猪头数表示。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的饲养量按 GB/T17824 2执行。

4 2 养猪场的建设项目按功能分为:

a)生产建筑:配种猪舍(含种公猪),妊娠猪舍,分娩哺乳猪舍,培育猪舍,育成猪舍,育肥猪舍和装卸猪斜台;

b)辅助生产建筑:更衣、淋浴消毒室,兽医、化验室(含病猪隔离间),饲料加工间,变配电室,水泵房,锅炉房,仓库,维修间,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及焚烧炉;

c)生活管理建筑:办公室,生活用房,门卫值班室,场区厕所,围墙大门等。

4 3 养猪场的生产建筑面积按年出栏一头育肥猪需0.8-1.0平方米计算。

4 4 养猪场的辅助生产及生活管理建筑面积应符合表1的规定。

生活用房按劳动定员人数每人4平方米计。

5 场址选择

5 1 根据节约用地,不占良田,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原则,选择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可靠,便于排污的地方建场。

5 2 在城镇周围建场时,场址用地应符合当地城镇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

5 3 禁止在旅游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和环境公害污染严重的地区建场。

5 4 场址应选择在位于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以防止因猪场气味的扩散,废水排放和粪肥堆置而污染周围环境。

5 5 养猪场总占地面积参数应按年出栏一头育肥猪不超过2.5-4.0平方米计算。

6 总体布局

6 1 猪场生产区按夏季主导风向布置在生活管理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和病死猪焚烧炉按夏季主导风向设在生产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各区之间用绿化带或围墙隔离。

6 2 养猪场生产区四周设围墙,大门出入口设值班室,人员更衣消毒室,车辆消毒通道和装卸猪斜台。

6 3 猪舍朝向一般为南北向方位、南北向偏东或偏西不超过 30 ,保持猪舍纵向轴线与当地常年主导风向呈 30-60 角。

6 4 猪舍间距一般为7-9m,猪舍排列顺序依次为配种猪舍、妊娠猪舍、分娩哺乳猪舍、培育猪舍、育成猪舍和育肥猪舍。

6 5 场区清洁道和污染道分开,利用绿化带隔离,互不交叉。

7 猪舍建筑

7 1 猪舍建筑形式可选用开敞式或有窗式两种。开敞式自然通风猪舍的跨度不应大于15m。

7 2 猪舍的饲养密度用每头猪占猪栏面积表示,各类猪群饲养密度均不应超出表 2的规定。

7 3 猪舍的栏面积利用系数用猪栏总面积与猪舍总面积之比表示,各类猪舍的栏面积利用系数应不低于下列参数:配种、妊娠猪舍,65%;分娩哺乳猪舍,50%;培育猪舍,70%;育成、育肥猪舍,75%。

7 4 猪舍围护结构应能防止雨雪侵入,保温隔热,能避免内表面凝结水气,猪舍内表面应耐酸碱等消毒药液清洗消毒。

7 5 猪舍屋面必须设隔热保温层,猪舍屋面的传热系统 k应不小于 0.23W/(平方米・K)。

7 6 各类猪舍内小气候环境按 GB/T17824 4执行。

7 7 猪场防火等级按我国民用建筑防火规范等级三级设计。

8 饲养设施

8 1 饲养管理设备的选型配套应符合 GB/T17824 3的要求。

8 2 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最大限度降低人为传染的危险,应尽量选用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饲喂设备。

8 3 任何种类的猪舍,都必须设有通风换气设备。

9 劳动定员

9 1 养猪场的劳动定员按每人每年平均可生产商品猪头数确定:小型猪场为 225-250头 /(人・年);中型猪场为 275-300头 /(人・年)。其中饲养员应不少于全场定员总数的 70%。

9 2 养猪场一般可按年每出栏2500头商品猪配备一辆机动装载车计算全场需配备机动车的数量。

10 公用工程

10 1 养猪场可选用水塔、蓄水池或压力罐给自来水管网供水,保证供水压力为 1.5-2.0kg/cm2。

10 2 养猪场平均日供水量按表3给出的参数估算。

10 3 场区内的生产和生活污水采用暗沟排放,雨雪等自然降水采用明沟排放。

10 4 养猪场粪尿排泄量计算按日饲养的繁殖母猪总头数乘以48kg/(头・日),即为全场平均日排泄量的估算值;计算每栋猪舍平均日排泄量按该舍养猪总活重乘以 0.065kg/日估算。

10 5 养猪场电力负荷等级为民用建筑供电等级三级。电力负荷计算采用需用系数法,需用系数为 0.4-0.75,功率因数为 0.75- 0.9。

11 防疫设施

猪场防疫设施按 GB/T17823执行。

12 环境保护

猪场环境应符合 GB/T17824 4的要求.

是养的是膘猪还是产小猪的母猪

1.2到1.4平米每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