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促进果树苗木生根的几个方法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4-21 22:55   点击:67  编辑:戚民   手机版

一、促进果树苗木生根的几个方法

1、机械处置。

剥皮:扦插前先将表皮木栓层剥去,增强插穗吸水能力,可促进发根。

纵刻伤:用刀在插穗基部刻2-3cm的伤口,至韧皮部,可在纵伤口间形成排列整齐的不定根。

环状剥皮:剪枝前15-20天在母株上准备用作扦插的枝条基部环剥一圈皮层,有利于促发不定根。

提高地温、发芽早、促弱苗成壮苗。

2、生根剂或生根粉处理。扦插前用碧卡根聪聪100倍液蘸根可安全促进生根。

3、配置好营养基质。扦插前选易透气、有营养、无菌无虫的基质作为苗床。苗床湿润但不能积水。

4、控制小气候。主要指光、温、气、湿等。光线以稍暗为主,以利于插条的生命活动,温度在23-25℃,空气湿度以70-80%为宜。

二、果树简化修剪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简化修剪是指具备基本修剪知识与技术和保证作业质量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和减轻整枝措施的修剪方式。所以,简化修剪是突出重点剪法提高作业效率的科学剪法,而不是粗放草率修剪,更不是基本放任不剪。历史经验与教训证明,粗放修剪固然可提高作业效率,但因不能保证作业质量而必然影响树体的优质高产和稳产长寿,故不可采用。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个别“歪嘴和尚”曾把粗放修剪当作简化修剪的“经”到处乱念,据说一个人每天可剪三、四百株树,完成四、五亩果园的修剪作业,使人们惊叹。在这种思潮影响下,一些地方提出“隔年修剪”甚至“前五年不剪,后五年用锯子”的剪法。其结果是占了省工省力的小便宜,却吃了乱树减产之大亏。尤其在五年后不得不大锯大砍进行改造的时候,既费工费力,又没得到理想的效果,给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国外的简化修剪多是用于矮化树,并且与机械、化学、设施修剪等先进手段相结合,而不是孤立单谈人工修剪的简化。因此,简化修剪时一定要正确理解其本意,配合其他条件,同时注意以勤求简和以早求简,保障作业质量和效果。

三、果树的修剪和施肥,防治病虫害

三、幼园间作

果树定植1-2年内,行间未封行时,可间种作物,充分利用土地资料,以短养长。间种作物要满足:(1)生育期短;(2)大量需肥水时期与果树错开;(3)植株矮小,不影响做体光照,忌藤蔓和高杆作物;(4)与果树无共同病虫害;(5)间种作物经济价值较高。

四、果树整形修剪

1、幼年果树修剪整形。目前生产上采用矮化丰产栽培技术,幼果树重在培养树形。对常绿果树采用疏枝达到养型,使果树树林通风透光,枝条均匀分布;对于落叶果树桃、李、梨等生产上常采用Y字型和杯状型树型,梨采用倒人字型拉枝或双层篱架整形。

2、成年果树修剪整形。采果后修剪,用果剪剪去病枝、残枝、枯枝、弱枝。冬季修剪:落叶果树进入休眠开始进行果树修剪。常绿果树的修剪在春梢抽生前,老叶最多将脱落时进行。

五、果园肥水管理

1、施基肥。果树常在采果后立即施基肥,对丰产或晚熟品种在采果前施基肥。具体时间秋季9-10月,全园深翻土壤20-30厘米,除去园内杂草杂物,与修剪枝条一并销毁。在树盘外开沟30厘米深,20厘米宽,亩施有机肥2000公斤,果树专用肥100公斤。

2、果树覆盖。结合施肥在果树树盘内覆盖5-10厘米厚秸秆;对树堂透光性差的果树对果子着色要求较高,可以树盘覆盖银色反光膜。

3、追肥和灌水。根据挂果量、树势以及冬季施肥量,可在果树生长关键时期追肥。在花前或花后追肥,亩施速效果树专用肥25-50公斤;在果实膨大期,亩施速效果树专用肥50-100公斤,灌足水分。采果后秋冬干旱地区结合基肥施用灌水,促进肥料分解,满足果树后期生长。

六、花果管理

1、疏菜疏果。人工疏花疏果可以从花前复剪开始,以调节花芽量,花后可进行疏菜和疏幼果。疏果应于幼果第一次生理落实后及早进行。根据单株挂果量,疏去花序中弱果,疏去梢头果、弱枝果、小果、病果、虫果和畸形量,保留壮果。

2、果子套袋:选用全木浆双层袋,在定果后及早进行,并喷施一次杀虫杀菌剂,在15日内完成套袋工作,果子采收前30天左右去除套袋。

七、病虫害防治

1、人工防治。拾落果、剪病虫枝、深翻土壤、除去杂草杂物集中销毁;利用各种害虫生活习性及时进行捕杀、诱杀各类害虫;套袋。

2、药剂防治。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或生物农药,在病虫害盛发期预防。如广谱杀菌剂、代森锰锌、百菌清、多菌灵等,广谱杀虫剂:功夫、敌百虫、抑太保、Bt等。要求最后一次使用化学农药距收获时间为30天。

3.3穴贮肥水

“穴贮肥水”技术是针对白水旱地果园肥、水管理投入严重不足的实际而提出的,是今后推广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具有成本低、简便易行等优点,尤其对改形、间伐后的乔化稀植果园,更有推广价值。

该项技术是在完成“大改形”后的果园实施“巧施肥”的有效措施。其基本出发点是,将有限的肥、水集中使用,在果树根系集中分布区形成几个肥水“富集区”,以提高肥水利用效率。

乔化稀植果园(如亩栽22-33株),春季萌芽前后,顺行向,在树冠外缘下两侧各挖长100厘米、宽50厘米、深50厘米的沟穴(每亩44-66个),每株埋入秸秆10Kg,施优质农家肥25-50kg(农家肥与表土混匀后施入),施化肥0.75-1.0kg(尿素、二铵、硫酸钾各约1/3),化肥施入深度10-15cm,每沟穴浇水50kg,随后覆盖地膜。生长季节(花芽分化临界期-果实膨大期),追肥一次,株施化肥0.75-1.0kg(磷、钾为主,配合少量氮)。

以后每年,结合苹果树生长中重要的4个需水时期(萌芽至开花期、新梢旺长期、果实迅速膨大期和落叶休眠期),对沟穴施肥2-3次(春季追肥、夏季追肥和早秋施基肥)。施肥时,要考虑土壤墒情,干旱时节施肥,同时要适量补水。

有条件的果园,要积极推广“果、畜、沼、窖、草”五配套的管理模式,定期对肥水沟穴施用沼渣或沼液,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4.病虫害防治,

核心技术:苹果主要病虫害(腐烂病、早期落叶病、苹果绵蚜等)的综合控制技术。

技术要领:在病虫害预测预报基础上,按照病虫发生规律,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生物、物理防治为重点,依据防治指标,安全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无公害农药进行化学防治,建立苹果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生产优质、安全果品

4.2早期落叶病

①清园:冬季彻底清除果园的落叶并集中深埋,消灭病源菌。

②早期预防:花后、麦收前后是关键,要求从4月中旬至6月份间隔10―15天交替使用保护剂和治疗剂,可选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40%福星可湿性粉剂5000倍、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或10%宝丽安可湿性粉剂1500倍、或1%多抗霉素水剂6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

③重视套袋后喷药:7月-9月上旬穿插喷布2次倍量式波尔多液,可与1%多抗霉素水剂6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世高1000倍液交替使用。

4.3苹果绵蚜

①降低越冬基数:休眠期树上用刷子、麻袋片刷蹭虫疤,消灭越冬若虫。也可用喷灯快速烧杀。

②根部处理:苹果绵蚜重发的果园,发芽前药剂处理树干周围1米范围内土壤,每株撒施喷乐斯本150倍液或杀扑磷300倍液灌根。于5月上旬再次用上述药剂灌根,消灭根际土壤内的绵蚜。

③树上药剂防治:5月上、中旬间隔10-15天连续喷2-3次药,9月下旬-10月上中旬喷2-3次药,可选速扑杀1000-1500倍或70%艾美乐3000倍、或蚜灭多1000―1500倍。乐斯本、速扑杀为中毒农药,渗透性强,对苹果绵蚜效果好,可交替使用。

5.花果管理

核心技术:果实套袋栽培技术。

技术要领:采取保花保果措施,提高座果率,严格疏花疏果,合理负载,减轻大小年发生,以果实套袋技术为核心,采用摘叶转果、适时采收等相关配套技术,提高果实商品质量和优质果率。

5.1保花保果

一是注意授粉树的配置。授粉树的比例应达到15-20%,授粉树不够的果园,可通过高接换头的方法,增加授粉树数量。主栽品种富士系,适宜的授粉品种有嘎拉、秦阳、粉红女士、新红星、秦冠等。

二是保持树势健壮,枝势健旺。一般来说,树势衰弱的树(如连年环剥、环割的树、上年早期落叶发生严重的树、腐烂病严重的树),座果率都较差,尤其在遇到花期低温等不利气候时更为明显。采取花前复剪,对调节花量、提高座果率有积极作用。

三是采取花期放蜂和人工辅助授粉措施。人工释放壁蜂,每亩150-200头,促进座果效果显著;管理好的果园,也可采用“以花定果、人工授粉”的技术(先疏花序,然后一次性选留中心单花,人工点授2-3次);或在盛花期(60-70%的花已开放),喷布花粉液(配方为水5kg+蔗糖250g+花粉10g+硼砂5g+少量展着剂),连续喷布2-3次为好。

四是减少花期不利气候的影响。花期低温、霜冻、沙尘等不利气候,对授粉和坐果影响很大。除采取树体喷水、果园熏烟等预防措施外,更要积极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措施。

5.3果实套袋

果实套袋是目前生产优质绿色果品一项不可替代的关键技术。经过多年试验示范,已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技术体系和操作规范。要提高套袋的成果率,提高套袋果商品质量和内在品质(包括贮藏性),应注意以下关键环节:

一是严格选用优质育果袋。果袋的质量直接影响套袋果的质量,尤其在气候不正常的年份(如夏季高温干旱或秋季多雨高湿),使用劣质袋出现问题的危险很大。陕西省已制订了《苹果育果袋》地方标准,对果袋质量作了严格规定(见《苹果套袋栽培技术》光碟片)。建议选用双层三色优质苹果纸袋,根据陕西省2006年果袋招标情况,推荐的品牌有精果袋(精工)、鸿泰袋、三秦袋、山河袋、青和袋(洛川)等。

二是套袋前做好选园、选树、选果工作,保证套一个果、成一个果。

三是把握好套袋时间。富士等晚熟品种一般以6月上、中旬套袋为宜(落花后40天左右完成套袋),嘎拉等早熟品种可适当提前。套袋前1-2天,要全园周到细致地(禁止用喷枪)喷布一次杀虫、杀菌剂(加优质叶面钙肥),建议选用高质量的名牌药剂,以免对幼果产生伤害。

四是套袋时规范操作。套袋在严格疏果、定果后进行。套袋时,先将纸袋鼓胀,后将幼果套入纸袋中央,保证幼果悬空、不接触纸袋,用扎丝扎紧袋口,不损伤果柄。

五是掌握好除袋时间。富士苹果9月下旬―10月上旬(果实采收前20-25天)除外袋,摘袋时,选择晴天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进行;间隔3~5个晴天后,再除去内袋。10月中、下旬进行果实采收。若采收过早,果实容易褪色,贮藏性严重下降(套袋苹果早采,越来越严重影响“白水苹果”的声誉和形象)。

六是注意套袋果实黑点病的发生。套袋苹果黑点病是影响套袋苹果质量的一个突出问题,其中重要的原因包括:选用的果袋质量差(疏水性和透气性差);套袋前选用农药不当,喷药不细致;果树栽植过密,果园郁闭,通风透光条件差。要针对性的采取措施,预防和减少果实黑点病的发生。

5.6适期采收

根据果实的成熟度(生长发育天数、颜色、风味)确定采收期,防止早采。提倡分批采收,分2-3次采收为好。

5.7贮藏保鲜

简易通风库和机械冷库、气调库贮藏相结合,实现增产增收。

推荐使用1-MCP保鲜剂。

一、建园

1、园区选择。在交通便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地下水位低,无空气污染的浅丘地带。

2、选用优良品种,1-2年生无检疫性病虫害的优质壮苗果树。

二、果树栽培

1、定点挖穴。穴深、穴宽均匀0.8-1米,表土、心土分开堆放,将有机肥和表土混合后,施入穴底,再将心土依次回填,亩施有机肥5-10吨。

2、栽植密度。采用3??米或3??米的株行距,亩栽220-110株。

3、定植时间:9-10月。

4、定值按8:1或6:1配置授粉树。定植时做到根理直,下踏紧,上表松,以树苗为中心,围堆成水盘状,灌足清粪水定根。

5、果树覆盖。在树盘内覆盖一层秸秆。

三、幼园间作

果树定植1-2年内,行间未封行时,可间种作物,充分利用土地资料,以短养长。间种作物要满足:(1)生育期短;(2)大量需肥水时期与果树错开;(3)植株矮小,不影响做体光照,忌藤蔓和高杆作物;(4)与果树无共同病虫害;(5)间种作物经济价值较高。

四、果树整形修剪

1、幼年果树修剪整形。目前生产上采用矮化丰产栽培技术,幼果树重在培养树形。对常绿果树采用疏枝达到养型,使果树树林通风透光,枝条均匀分布;对于落叶果树桃、李、梨等生产上常采用Y字型和杯状型树型,梨采用倒人字型拉枝或双层篱架整形。

2、成年果树修剪整形。采果后修剪,用果剪剪去病枝、残枝、枯枝、弱枝。冬季修剪:落叶果树进入休眠开始进行果树修剪。常绿果树的修剪在春梢抽生前,老叶最多将脱落时进行。

五、果园肥水管理

1、施基肥。果树常在采果后立即施基肥,对丰产或晚熟品种在采果前施基肥。具体时间秋季9-10月,全园深翻土壤20-30厘米,除去园内杂草杂物,与修剪枝条一并销毁。在树盘外开沟30厘米深,20厘米宽,亩施有机肥2000公斤,果树专用肥100公斤。

2、果树覆盖。结合施肥在果树树盘内覆盖5-10厘米厚秸秆;对树堂透光性差的果树对果子着色要求较高,可以树盘覆盖银色反光膜。

3、追肥和灌水。根据挂果量、树势以及冬季施肥量,可在果树生长关键时期追肥。在花前或花后追肥,亩施速效果树专用肥25-50公斤;在果实膨大期,亩施速效果树专用肥50-100公斤,灌足水分。采果后秋冬干旱地区结合基肥施用灌水,促进肥料分解,满足果树后期生长。

六、花果管理

1、疏菜疏果。人工疏花疏果可以从花前复剪开始,以调节花芽量,花后可进行疏菜和疏幼果。疏果应于幼果第一次生理落实后及早进行。根据单株挂果量,疏去花序中弱果,疏去梢头果、弱枝果、小果、病果、虫果和畸形量,保留壮果。

2、果子套袋:选用全木浆双层袋,在定果后及早进行,并喷施一次杀虫杀菌剂,在15日内完成套袋工作,果子采收前30天左右去除套袋。

七、病虫害防治

1、人工防治。拾落果、剪病虫枝、深翻土壤、除去杂草杂物集中销毁;利用各种害虫生活习性及时进行捕杀、诱杀各类害虫;套袋。

2、药剂防治。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或生物农药,在病虫害盛发期预防。如广谱杀菌剂、代森锰锌、百菌清、多菌灵等,广谱杀虫剂:功夫、敌百虫、抑太保、Bt等。要求最后一次使用化学农药距收获时间为30天。

果树病虫害在休眠期的越冬场所和早春初发期均较集中,虫龄一致,便于集中歼灭,且是一年中最弱的时期,便于彻底消灭。落叶果树全部落叶,耐药力强,喷药容易均匀周到,既省药效果又好。因此,利用冬季、早春有利时机,结合栽培措施,预防和消灭病虫,效果最佳。主要措施是:

1、耕翻、增施有机肥、整修排灌设施。耕翻的深度不应浅于60厘米,这样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促果树生长发育健壮,增强抗病虫的能力。在土中越冬的害虫被翻到地表冻死或晒死,有的被鸟和天敌食掉,有的被耕具压死,还可将土表带病虫的杂草、落叶、病果翻入土层深处,既增加肥源,又减少病虫滋生源。冬季果园在耕翻后多施腐熟的有机肥,利于改良土壤,促进根系发育,提高防病抗虫能力。同时冬季耕翻结合整修好果园的排灌设施,旱能灌,涝能排,利于果树生长健壮,抗病虫,结硕果。

2、修剪、刮皮、涂白。合理修剪能使果园通风透光,树体合理负担,防止大小年,增强抗病虫能力。在修剪时,剪除病虫芽、枝、梢等,集中烧毁深埋,对修剪伤口要涂波尔多液保护,以减少病菌入侵和病虫繁防藏身之地。冬季刮除枝干翘皮、粗皮、病皮病斑,集中烧毁,对消灭在翘皮裂缝里越冬的红蜘蛛、食心虫、星毛虫、粘虫等以及干腐病、腐烂病、轮纹病等树干病害均有较佳的防治效果。刮皮后的支干,还要均匀细致地涂白。

3、药剂防治。在果树休眠后期,用含油量4%的紫油乳剂喷洒树体1次,过15天左右再喷1次5波美度石硫合剂,可明显压低果树病虫的发生基数。对于蛀干害虫天牛等,用触杀剂农药稀释成50倍液往蛀孔内灌注。早春气温逐渐上升,果树逐步解除休眠,各种病虫都随之开始初次侵染和出蛰危害,此时必须根据具体病虫种类,喷洒相应对口的药剂,以集中杀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