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一种移动式带式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5-14 13:26   点击:284  编辑:谢紫   手机版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是一种摩擦驱动以连续方式运输物料的机械,它可以将物料在一定的输送线上从最初的供料点到最终的卸料点间形成一种物料的输送流程;它可以进行碎散物料的输送,也可以进行成件物品的输送。

为了满足目前的使用需求,带式输送机被设计成可移动式;但目前的移动式带式输送机不能有效的进行高度的调节,以及不能有效的进行长度的调节,从而在实际使用中仍然存在不足;针对目前的状况,现需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式带式输送机,有效的解决了目前的移动式带式输送机不能有效的进行高度调节,以及不能有效的进行长度调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带式输送机,包括控制底座,所述控制底座底部的四角处均活动安装有移动制动轮,控制底座的顶部设有u形框板,u形框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卡板,控制底座顶部两侧的两端均安装有移动柱,移动柱的一侧与u形框板相连接,u形框板的两侧面均等距离开设有四个钉耙槽,u形框板的两侧面同一位置的两个钉耙槽之间安装有第一滚动传输机构,u形框板内侧的上部之间等距离安装有第二滚动传输机构,卡板内侧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两个卡槽的内部分别活动安装有第一移动传输板和第二移动传输板,两个卡槽的顶部和底部均等距离活动卡接有滚珠,滚珠的表面与第一移动传输板和第二移动传输板顶部和底部的两侧滚动相接触,第一滚动传输机构、第二滚动传输机构、第一移动传输板和第二移动传输板之间传动连接有传送带。

优选的,所述控制底座一端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电机,控制底座两侧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相连接,第一转动轴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

优选的,四个所述移动柱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的一端延伸至控制底座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四个第二转动轴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的一端与u形框板固定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滚动传输机构包括第一固定轴、第一滚筒和两个螺纹卡紧帽,第一固定轴安装在u形框板的两侧面同一位置的两个钉耙槽的内部,第一滚筒活动安装在第一固定轴的中部,两个螺纹卡紧帽分别螺纹连接在第一固定轴的两端且位于u形框板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滚动传输机构包括第圆渗二固定轴和第二滚筒,第二固定轴固定安装在u形框板内侧的上部,第二滚筒活动安装在第二固定轴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卡板两侧面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固定销,第一移动传输板和第二移动传输板的两侧面均等距离开设有卡孔,固定销的一端活动卡接在卡孔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传输板和第二移动传输板的内侧均等距离活动安装有转轴,转轴的表面均第三滚筒,第一移动传输板一侧面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移动传输板内侧其中一个转轴的一端固定相连接,第三滚筒、第一滚筒和返腔春第二滚筒的表面之间传动连接有传送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工作中,通过设置有控制底座、第一电机、第一转动轴、第一锥齿轮、移动制动轮、u形框板、移动块、移动柱、第二转动轴和第二锥齿轮,使本移动式带式输送机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根据不同高度的平台进行高度的调节,从而在使用中能够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通过启动第一电机,使第一转动轴带动第一锥齿轮进行正反转动,第一锥齿轮的正反转动会带动第二锥齿轮进行正反转动,从而使第二转动轴带动移动块上下进行移动,移动块的上下移动会使u形框板也随之上下进行移动;

(2)、通过设置有钉耙槽、第一滚动传输机构、第一固定轴、第一滚筒、螺纹卡紧帽、卡槽、第一移动传输板、第二移动传输板、滚珠、传送带、固定销和卡孔,本移动式带式输送机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根据输送的距离进行宽度的调节,从而在使用中能够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通过拧松螺纹卡紧帽,使第一固定轴能够带动第一滚筒在钉耙槽的内部进行调节,调节之后会使传送带松动,然后通过转动固定销,使其一端与卡孔相分离,然后在移动第一移动传输板或第二移动传输板,使其对传送带进行拉紧。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漏耐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由图1和图3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控制底座1,控制底座1底部的四角处均活动安装有移动制动轮2,控制底座1的顶部设有u形框板3,u形框板3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卡板4,控制底座1顶部两侧的两端均安装有移动柱5,移动柱5的一侧与u形框板3相连接,u形框板3的两侧面均等距离开设有四个钉耙槽6,通过钉耙槽6的设置,使其能够有效的对第一滚动传输机构7进行调节,u形框板3的两侧面同一位置的两个钉耙槽6之间安装有第一滚动传输机构7,通过第一滚动传输机构7的设置,使其能够对传送带13进行调节,u形框板3内侧的上部之间等距离安装有第二滚动传输机构8,卡板4内侧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9,两个卡槽9的内部分别活动安装有第一移动传输板10和第二移动传输板11,两个卡槽9的顶部和底部均等距离活动卡接有滚珠12,滚珠12的表面与第一移动传输板10和第二移动传输板11顶部和底部的两侧滚动相接触,通过滚珠12的设置,使第一移动传输板10和第二移动传输板11能够有效便捷的进行移动,第一滚动传输机构7、第二滚动传输机构8、第一移动传输板10和第二移动传输板11之间传动连接有传送带13。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5给出,控制底座1一端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电机101,控制底座1两侧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第一转动轴102,第一转动轴102的一端与第一电机101的输出端固定相连接,第一转动轴10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03,通过第一电机101、第一转动轴102和第一锥齿轮103的设置,使其能够有效的对移动柱5进行控制。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5给出,四个移动柱5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第二转动轴501,第二转动轴501的一端延伸至控制底座1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502,第二锥齿轮502与第一锥齿轮103相啮合,四个第二转动轴501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移动块301,移动块301的一端与u形框板3固定相连接,通过第二转动轴501、第二锥齿轮502和移动块301的设置,使其能够通过第一转动轴102的转动对u形框板3进行有效的移动。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和图2给出,第一滚动传输机构7包括第一固定轴701、第一滚筒702和两个螺纹卡紧帽703,第一固定轴701安装在u形框板3的两侧面同一位置的两个钉耙槽6的内部,第一滚筒702活动安装在第一固定轴701的中部,两个螺纹卡紧帽703分别螺纹连接在第一固定轴701的两端且位于u形框板3的外部,通过第一固定轴701、第一滚筒702和两个螺纹卡紧帽703的设置,使其能够有效的在钉耙槽6的内部进行移动。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2给出,第二滚动传输机构8包括第二固定轴801和第二滚筒802,第二固定轴801固定安装在u形框板3内侧的上部,第二滚筒802活动安装在第二固定轴801的中部,通过第二固定轴801和第二滚筒802的设置,使其能够有效的对传送带13进行传动。

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和图3给出,卡板4两侧面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固定销14,第一移动传输板10和第二移动传输板11的两侧面均等距离开设有卡孔15,固定销14的一端活动卡接在卡孔15的内部,通过固定销14和卡孔15的设置,使其能够有效的保持第一移动传输板10和第二移动传输板11的稳定。

实施例七,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3和图4给出,第一移动传输板10和第二移动传输板11的内侧均等距离活动安装有转轴16,转轴16的表面均第三滚筒17,第一移动传输板10一侧面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8,第二电机18的输出端与第一移动传输板10内侧其中一个转轴16的一端固定相连接,第三滚筒17、第一滚筒702和第二滚筒802的表面之间传动连接有传送带13,通过转轴16、第三滚筒17和第二电机18的设置,使其能够有效的对传送带13进行转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101和第二电机18均采用5i/rk60gn-c型号的正反转电机。

工作原理:通过启动第一电机101,使第一转动轴102带动第一锥齿轮103进行正反转动,第一锥齿轮103的正反转动会带动第二锥齿轮502进行正反转动,从而使第二转动轴501带动移动块301上下进行移动,移动块301的上下移动会使u形框板3也随之上下进行移动;通过拧松螺纹卡紧帽703,使第一固定轴701能够带动第一滚筒702在钉耙槽6的内部进行调节,调节之后会使传送带13松动,然后通过转动固定销14,使其一端与卡孔15相分离,然后在移动第一移动传输板10或第二移动传输板11,使其对传送带13进行拉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