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单旋翼和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哪种比较实用?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2-15 01:54   点击:252  编辑:文保   手机版

单旋翼和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哪种比较实用?

多旋翼会更好操控一点,价格也相对便宜,构造简单,方便维修

单旋翼因为其结构复杂,不止价格贵,后期维修也会很繁琐

做植保的话还是建议入手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分为电动植保无人机和燃油直驱多旋翼植保无人机,不过电动植保无人机打果树是不行的,一穿透力不够;二续航时间短;三载重小。就这三点就是致命的了,续航时间短和载重小且不说,无非就是多飞几遍么。就单单一个穿透力不够,要知道施药就是要做到所有树干叶面都要喷洒覆盖到,如果穿透力不足,说实话还不如请人工。

多燃油直驱多旋翼植保无人机,比如深圳常锋生产研发的“天马”―2A植保无人机,最大载重70kg,续航1-3个小时,发动机带动桨叶产生强大的压强,适合各种作物,自主飞行,就算是没有接触过无人机的人也可以操作

近年来,植保无人飞机热潮的掀起,数百家企业涌入植保无人机行业。相较日本和中国,不难发现日本主流的植保无人飞机是单旋翼植保无人飞机,而中国的植保无人飞机则五花八门,有单旋翼、四旋翼、六旋翼、八旋翼、十二旋翼等等。

为何单旋翼能够成为日本植保无人飞机行业的一种主流,且受到日本政府的号召,成为一种不可撼动的力量?

中国农大信电学院农业无人机研究所执行所长刘云玲博士曾介绍:“多旋翼本身是从航模发展过来的,就相当于是一个大的航模,把它加载了喷药的器械,就成为植保无人机。其特点是入门门槛低,容易操作,价格更便宜,但其下旋风场要比单旋翼无人机弱。单旋翼飞机向下风场大,更有力量,抗风性更强。”

单旋翼植保无人飞机:

单旋翼植保无人机的前进、后退、上升、下降主要是依靠调整主桨的角度实现的,转向是通过调整尾部的尾桨实现的,主桨和尾桨的风场相互干扰的概率极低。

(1)风场单一稳定:可以有效控制喷洒药剂的漂移问题。

(2)下压风场大穿透性强:桨叶产生的下洗气流强劲,吹动植物叶片,能够使药液到达作物底部的叶背,配合植保专用药剂,沉降效果好,能够满足多种作物如:大田作物、高杆作物、果树和较茂密作物的作业需求(适用面广)。

多旋翼植保无人飞机:

多旋翼植保无人机飞行中前进、后退、横移、转向、升高、降低主要是依靠调整桨叶的转速实施各种动作,特点是相邻的两个桨叶旋转方向是相反的,所以它们之间的风场是有相互干扰的,也会造成一定的风场紊乱。

单旋翼植保无人飞机从效益上进行分析:

(1)效率高。单旋翼植保无人飞机有效喷幅可达8-10米,作业效率可达每分钟四亩地,每小时作业高达240亩,是人工效率的30-50倍,是多旋翼植保无人机的2倍左右。

(2)载重大。单旋翼植保无人飞机的载重可达25KG,甚至更高,是目前业内最大载荷的电动植保无人飞机。

(3)作业成本低。仅需一块电池即可完成16公斤农药的喷洒,单架次最大作业量为23亩。既省电池,又节约充电时间,在规模化连续作业时尤为重要。

(4)作业效果好。单旋翼植保无人机风场单一稳定,下压风场大,穿透性强,不仅可以有效控制喷洒药剂的漂移问题,而且能够使药液到达作物底部和叶背,能够满足多种作物的作业需求。

(5)连续作业能力强。单旋翼植保无人机独特的设计,保证了植保作业中飞机反复起降的需求,具有超强的连续作业能力。

单旋翼植保无人机效率高、效果好,但是相对价格较高;

多旋翼植保无人机效果相对要差些,但是价格便宜。

重点是你更看重哪一点!如果是专业做植保的,建议单旋翼机器,人均单日作业量高,同时作业效果好,尤其在高杆作物上和打药除草剂和棉花脱叶剂。

国内电动的单旋翼的植保无人机可以看下北京一键智农飞机,大载重26L的,百度就可以

目前市场上很多无人机企业用的就是多旋翼的结构吗,不管是八旋翼还是四旋翼都有。多轴肯会比直机要好,直机笨重噪音大,而且机械结构多,主旋翼的倾斜盘维修复杂又容易损坏,很难做到模块化,唯一的优点就是载药量大。多轴的结构简单,噪音小,同时模块化程度高。市面上模块化和智能程度最高的,目前是极飞的P20。

直机结构复杂,维修麻烦,危险性更大,操作困难;像极飞P20植保机,模块化设计,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操作容易。

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和农用植保飞机的区别是什么?优缺点

无人机植保的优越性

高效自动化

随着土地流转,大型农场将持续产生,对种植业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要求提高。植保无人机单日作业面积可达300亩,效率高于常规喷洒数十倍。且作业采用飞控导航自主作业,喷洒前,将农田里农作物的GPS信息采集到,并把航线规划好,飞机基本可实现自动作业,甚至市场期待的“傻瓜机”,降低操作人员的技术壁垒。

替代人力,安全性高

农药对人体伤害较大,年轻人一般不愿意进行农药喷洒。无人机与人工作业相比,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为目前农村劳动力紧张、劳动力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法。人工喷洒农药对作业人员的危害性非常大,据报道,我国每年农药中毒人数有10万之众,致死率约20%,农药残留和污染造成的病死人数至今尚无官方统计,植保无人机可远距离遥控操作,避免了喷洒作业人员暴露于农药的危险,保障了喷洒作业的安全。

节省资源,降低污染

农业植保无人机喷洒技术采用喷雾喷洒方式,无人机直升机具有作业高度低,飘移少,可空中悬停等特点,喷洒农药时旋翼产生的向下气流有助于增加物流对农作物的穿透性,防治效果好,也可以节约50%的农药使用量,90%的用水量,大大降低了资源成本。比如云南昆明劲鹰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及叶面施肥,离心喷头+桨强气流二次雾化效果远好于人工。作业能力,一分钟一亩(人工仅能一天一亩)。

防控效果好

飞机飞行产生的下降气流吹动叶片,能使叶片正反面均能着药,防治效果相比人工与机械提高15%~35%,应对突发、暴发性病虫害的防控效果较好,不受作物长势的限制。

适应性强,易于推广

无人机作业,既可喷药,也可喷施叶面肥;既适用于小麦、大豆、水稻等低秆作物,也适用于玉米、棉花、高粱等高秆作物和林果带;同时还适用丘陵山区作业,其适应性强。无需专用航站,近地飞行,可在空中悬停,体积小、重量轻,用面包车就可以实现跨区转移作业,易于推广普及应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