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果树如何施肥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1-24 09:47   点击:135  编辑:江睿   手机版

方法一:

沿树冠垂直投影外缘挖穴,每株树挖8-12个穴,穴深20-30厘米。肥料必须与土混匀后填入穴中。这种方法适宜在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追肥时使用。

方法二:

以树冠垂直投影外缘为沟长的中心,以树杆为轴,每株树呈放射形挖4-6条沟,沟长60-80厘米;沟宽呈楔形,里窄外宽,里宽20厘米,外宽40厘米;沟底部呈斜坡,里浅外深,里深20-30厘米,外深40-50厘米。春季追肥适宜采用这种方法。

方法三:

以树杆为中心,在树冠垂直投影外缘挖环形沟。沟宽20-40厘米,沟深40-50厘米。将肥料与土混匀后填入沟中,距地表10厘米的土中不施肥。秋季施底肥时适宜采用这种方法。

方法四:

在树冠垂直投影的外缘,与树行同方向挖条形沟。沟宽20-40厘米,沟深40-50厘米。施肥时,先将肥料与土混匀后回填入沟中,距地表10厘米的土中不施肥。通过挖沟,既能将肥料施入深层土壤中,又有利于肥料效果的发挥,还能使挖沟部位的土壤疏松。

随着树冠扩大,挖沟部位逐年外扩,果园大面积土壤结构得到改善。这种施肥方法适宜在秋季施底肥时采用。

植物生长要从土壤中吸收各种养分,而产量高低是由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小的有效营养元素所决定的。这就是李比希于1855年提出的最小养分律。有人把它叫做“木桶定律”。其内涵包括以下三点:

(1)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制约着作物产量的提高;

(2)最小养分会随条件改变而变化;

(3)只有补施最小养分,才能提高产量。

最小养分律给我们的启示是施肥要有针对性;最小养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条件变化而变化的,它可以是大量元素,也可能是中、微量元素;当旧的最小养分解决后,还会出现新的最小养分。所以,最小养分律是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合理施肥

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是实现高产、稳产、低成本的一个重要措施。合理配合、互相促进有机肥料和化肥配合,氮、磷配合,是合理施肥的重要原则。

有机肥料一般氮少磷多,和氮肥配合一般有良好反应,和磷肥配合,就要影响磷肥效果。因此,除土壤特别缺磷,有机肥用量又少可以施用少量磷肥外,一般情况下,有机肥和磷肥最好分别施在不同田块,以充分发挥肥料的作用。

2、因土施磷、看地定量

土壤有效磷在20-40PpM之间,是较缺磷土壤。施磷肥对夏播作物效果不稳定,秋播作物仍有明显增产效果,一般增产10-20%,甚至更高一些。这大都是当季未施有机肥料,或有机肥料量不多,或年年施用有机肥料而复种指数高,水分供应充分,对土壤养分消耗较多的中等肥力田块。 在这类土壤上,一般亩施30斤过磷酸钙即可,且一定要配合氮肥。

土壤有效磷在40PPM以上,属磷素丰富的土壤,施磷增产不明显。这都是年年施用大量有机肥料的肥地,可不施磷肥。 对播期偏晚的回茬小麦,施磷显著增产,要特别注意施用。

3、掌握关键、适期施氮

基肥、种肥和追肥是施肥的三大环节。有机肥和磷肥应当以基肥和种肥为主;氮肥应当把基肥、种肥、追肥结合起来,掌握关键时期,充分发挥氮肥的作用。

4、深施肥料、保肥增效

“肥料施进土,一亩顶二亩”。肥料深施,能减少损失,提高肥效。

铵态氮肥,尤其是碳酸氢核和氨水,容易挥发损失,更应深施。其它氮肥品种,也应深施。深施可使氮肥被泥土覆盖,防止挥发;铵可被土壤吸附,淋失也很少;肥料分布在根系附近,便于作物吸收。稻田深施,可使铵态氮处于缺氧环境,防止变成硝酸而淋失,或变成氮气挥发掉。

参考资料:中国农业科学院-推进科学施肥,实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

1、首先根据情况而施肥。在施肥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把握有机肥和施用肥料的结合;更要做到大量元素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的结合。

2、施肥过程中,还要注意配合浇水,从而保证肥水结合发挥最好的效果。

3、根据所需量而施肥。如果目标产量较高,秋肥就应较大量施入;如果目标产量低,则相对少施肥。目标产量以果园前3-4年的平均产量为基础,增加10%-15%的产量。

4、把控正确施肥法。这一点在目前的果园生产管理中很重要,方法的正确对于施肥来说事半功倍。常见的施肥方法有条状沟施法、环状沟施法、穴施法等,秋季施肥适宜采用前两种施肥法。

(1)基肥

基肥在整地时施用,主要以农家肥、堆肥、绿肥为主,在使用农家肥时要充分腐熟。

(2)追肥

是金银花生长好坏的关键,春夏季施用腐熟的农家肥或速效氮肥,促进植株生长旺盛。施肥方法:于植株旁开沟施入,施后覆盖细土并压紧,浇水一次;冬季重施一次腊肥,每株施入腐熟厩肥或堆肥5~10千克、硫酸铵100克,过磷酸钙200克,充分混合后,在株墩周围开环状沟施入,施后盖土压实并浇水湿润,最后在株墩周围培土壅根,以利于越冬。

以下是果树施肥的方法,供参考:

1.果树施肥时间

(1)开花前追施保花肥。果树萌芽,开花期消耗的自身养分较多,如果上年树体贮存的养料不足,养分供应不及时,就会使花期延长并降低坐果率。因此,在开花前应适当追施速效肥,即追施全年氮肥总量的50%,钾肥总量的20%。有条件的可在花期喷施1――2次250倍的硼砂水溶液,可以保花、保果,大大提高坐果率和果形的端正率。

(2)谢花后追施稳果肥。谢花后幼果和新梢迅速生长,此时追施肥料可以促使新梢强壮,扩大树叶的面积和厚度,提高光合效能、减少生理落果。如果花期施肥量充足,谢花后则应适当少施些肥料。

(3)花芽分化前追施促芽肥。此期部分新梢已停止了生长,幼果快速膨大、这时如果及时追施适量的氮、磷、钾肥,既能有效提高叶片的光合效率,促进养分积累,又有利于花芽分化,能明显减轻“果树大小年”现象发生。

(4)生长后期追施壮果肥。此期追施肥料不仅可以增加当年的产量,提高果实品质,增强果品的市场竞争力,还可促进花芽分化,增强树势。故应及时追全年钾肥总量的60%,磷肥总量的10%,氮肥总量的10%。

(5)采果前后追施保树肥。保树肥也被称为基肥(即有人畜粪,秸杆杂草堆沤物),果树经过一年的生长、开花、结果,消耗了大量的养分,冬季急需及时补充有利恢复树势,增强树体抵御冻害的能力。保树肥一般应在果实成熟前7――10天施,最迟也不能晚于十一月份。此时施肥有机肥料年量一次投施,磷肥为年量的90%、氮肥为年量的40%、钾肥为年量的20%,而且应一并混合均匀后施入肥区。

2.果树施肥方法

(1)穴施法:沿树冠垂直投影外缘挖穴,每株树挖8-12个穴,穴深20-30厘米。肥料必须与土混匀后填入穴中。这种方法适宜在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追肥时使用。

(2)放射沟施:以树冠垂直投影外缘为沟长的中心,以树杆为轴,每株树呈放射形挖4-6条沟,沟长60-80厘米;沟宽呈楔形,里窄外宽,里宽20厘米,外宽40厘米;沟底部呈斜坡,里浅外深,里深20-30厘米,外深40-50厘米。春季第一次追肥适宜采用这种方法。

(3)环状沟施:以树杆为中心,在树冠垂直投影外缘挖环形沟。沟宽20-40厘米,沟深40-50厘米。将肥料与土混匀后填入沟中,距地表10厘米的土中不施肥。秋季施底肥时适宜采用这种方法。

(4)条状沟施:在树冠垂直投影的外缘,与树行同方向挖条形沟。沟宽20-40厘米,沟深40-50厘米。施肥时,先将肥料与土混匀后回填入沟中,距地表10厘米的土中不施肥。通过挖沟,既能将肥料施入深层土壤中,又有利于肥料效果的发挥,还能使挖沟部位的土壤疏松。随着树冠扩大,挖沟部位逐年外扩,果园大面积土壤结构得到改善。这种施肥方法适宜在秋季施底肥时采用。

所有健康的果树需肥量较为大。尽管所有植物都需要16种元素,这些元素被认为是必需的,但大量元素是从土壤中消耗最多的元素。重要的是要定期施肥,以保持树木的健康。我们应该定期应用的宏观营养素是氮(N),磷(P),钾(K),钙(CA),镁(MG)和硫(S)。碳,氢和氧也是大量需要的营养素,但这些元素是由空气,水和有机物质提供的。

有两类肥料可以区分植物营养素的来源。

有机肥。这些肥料来自植物或动物来源并且是天然存在的。这些包括:堆肥,饼肥,绿肥,鱼粉等。

化肥。这些肥料是加工过的矿物质或化学盐。

不管你是施用有机肥料还是常规肥料,重要的是要记住,只施用土壤缺乏和植物需要的肥料。施肥时机对保护地下水位和水道免受径流和淋滤造成的无意污染非常重要。你只能在一年中果树将利用你在土壤中提供的肥料的时候施肥。

四川地区的果树能在各种各样的土壤上生长,但在大多数地方,施肥会提高植物的活力和健康。要准确了解果园内存在的营养素和缺乏的营养素,您应该采取土壤样本。当你得到土壤测试结果后,你就能提供土壤缺乏的养分。

确定适宜的施肥时期

果树基肥宜秋施:有机果园适时施用基肥,不仅可以改良土壤、稳产高产,而且可使有机果树生长健壮,增强有机果树抗逆性。以果实采收后施基肥效果最好。因为秋施基肥时正值有机果树根系第3次生长高峰,开沟挖穴碰伤的根最容易愈合,并能发出新根,有利于根系的恢复;秋施基肥时根系吸收水、肥能力强,增加树体内养分,提高组织细胞浓度,有利于有机果树抗寒越冬;秋施基肥有利于有机肥料在冬春分解转化和连续释放养分,及时供给有机果树花芽分化;秋施基肥,可提高树的坐果率。施肥标准结果树一般不低于“1斤果2斤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