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粘度法实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请分析成败的原因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10-05 06:16   点击:277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粘度法实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请分析成败的原因

粘度法实验不能达到携则实验目的,请分析失败的原因如下:

粘度法测高禅冲聚物分子量受诸多因素影响,比如:温度,气压(液体上下表面气压差),粘度管口径,粘度管是否垂直及是否干净,溶液密度,人的读数误差,秒表精度等;而其测定的分子质量有限,只能在10^4-10^7的高聚物超过或不满的都不能测定。

粘度法测定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基本原理:

聚合物稀溶液的粘度主要反映了液体分子之间因流动或相对运动所产生的内摩擦阻力。内摩擦阻力与聚合物的结构、溶剂的性质、溶液的浓度及温度和压力等因素有关,它的数值越大,表明溶液的粘度越大。

液体粘滞系数的测量方法:

粘滞系数的测量方法很多,有落球法、毛细管法、转筒法等,其中落球法是最基本的一种方法,用落球法测定液体的粘滞系数只适用于测量粘滞系数较大的透明或半透明液体,如蓖麻油、甘油等。

但由于该方法物理现象明显、原理直观、实验操作和训练内容较多,仍被广泛辩袭棚地应用于理工科大学的大学物理实验和物理相关专业的低年级基础物理实验。液体粘滞系数是表征液体反抗形变能力的重要参数,在生产、生活、工程技术及医学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粘度法

二、转筒法测定液体黏性系数时,最主要的系统误差是什么?是如何校正的?

你是在做物理实验吧,我刚做完这个实验。1,因为要用到公式4(见书本124面),所以需要保证两种液体的h相同。2,保证测量时温度的恒定。3,避免其他液体与待测液体混合造成的干扰。4,使血压升高,会增加心脏的负担。 你自己再适当拓展些,有的老师喜欢详细的,有的喜欢简单的,要看你运气了。好运吧。

三、大学物理实验转动惯量测量的系统误差来源

大学物理实验用三线摆测量物体转动惯量系统误差来源:1:小脚摆动是的空气阻力;2:下盘摆动一定次数(如50次)是时间的测量误差;3:加环时环之间重心该在托盘中心(即后来加的环要与原有的托盘中心重合);

四、初中物理,用通俗的语言解释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你好!初中物理关于“误差”的知识,这里较为系统地回答一下:

一、误差:

1、误差的定义: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

2、误差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环境、人为因素;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更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等;

4、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一般采取至少测量3次(有时要求5次或7次),求平均值(即数学上的算术平均值)。若要写出误差,则写成:M±E (E一般为标准差):数据的离散程度可以用方差或标准差来刻画(有关算数平均值、方差、标准差的知识,在初中数学中学习过,这里就不再赘述)。

5、注意:求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时,应将粗差(测量坏值)排除。粗差的特点:没有确定性,是由于人为错误产生的,因此它不是误差,是错误!!

6、误差不是错误,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消灭;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主观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二、误差分类: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也叫随机误差)。

1、系统误差:由于测量工具或测量方法本身造成的误差。系统误差不可避免,但可以减小。例如:采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采用更加科学完美的测量方法。

2、偶然误差(随机误差):由于外界条件因素的变化和人为观测所产生的误差。偶然误差不可避免,但可以减小。例如:选择正确的观测时间、避免疲劳观测,考虑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并在观测方法上改进(例如:采用往返测)。

三、深刻理解“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1. 系统误差:

(1) 由于仪器结构上不够完善或仪器未经很好校准等原因会产生误差。例如,各种刻度尺的热胀冷缩,温度计、表盘的刻度不准确等都会造成误差。

(2) 由于实验本身所依据的理论、公式的近似性,或者对实验条件、测量方法的考虑不周也会造成误差。例如,热学实验中常常没有考虑散热的影响,用伏安法测电阻时没有考虑电表内阻的影响等。

(3) 由于测量者的生理特点,例如反应速度,分辨能力,甚至固有习惯等也会在测量中造成误差。

以上都是造成系统误差的原因。系统误差的特点是测量结果向一个方向偏离,其数值按一定规律变化。我们应根据具体的实验条件,系统误差的特点,找出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采取适当措施降低它的影响。

2. 偶然误差:

(1) 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由于各种偶然因素,会出现测量值时而偏大,时而偏小的误差现象,这种类型的误差叫做偶然误差。

(2) 产生偶然误差的原因很多,例如读数时,视线的位置不正确,测量点的位置不准确,实验仪器由于环境温度、湿度、电源电压不稳定、振动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微小变化,等等,这些因素的影响一般是微小的,而且难以确定某个因素产生的具体影响的大小,因此偶然误差难以找出原因加以排除。

(3) 但是实验表明,大量次数的测量所得到的一系列数据的偶然误差都服从一定的统计规律,这些规律有:

a. 绝对值相等的正的与负的误差出现机会相同;

b. 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机会多;

c. 误差不会超出一定的范围。

(4) 实验结果还表明,在确定的测量条件下,对同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并且用它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物理量的测量结果,能够比较好地减少偶然误差。

希望帮助到你,若有疑问,可以追问~~~

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__^*)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