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膜下滴灌的原理是什么?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2-01 09:10   点击:55  编辑:毛舒   手机版

一、膜下滴灌的原理是什么?

覆膜滴灌又被称为膜下滴灌是指在膜下应用滴灌技术,它是将前面的所讲的滴灌技术与覆盖种植技术结合起来,形成的一种新型田间灌溉方式。与滴灌技术不同之处在于,作物是生长在一层塑料薄膜下,然后再采用滴灌系统,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一滴一滴地向作物根系周围进行局部节水灌溉,肥料随滴灌水流直接送达作物根系部位,易被作物根系吸收。即在滴灌带或滴灌毛管上覆盖一层地膜。

作用:

1、充分提高肥料利用率

易容肥料是非,可以利用滴灌随水滴到植物根系土壤中,使肥料利用率提高。根据实验过程中得到的结果是:膜下滴灌可使肥料的利用率由30%~40%,提高到50%~60%。

2、减少水分的蒸发,节省灌溉用水

滴灌仅湿润作物根系发育区域,属局部灌溉方式,出于滴水强度小于土壤的入渗速度,因而不会形成径流使土壤板结。膜下滴灌滴水量很少,并且能够使土壤中有限的水分循环于土壤与地膜之间,减少作物的棵间蒸发。覆盖地膜还能将较小的无效降雨变成有效降雨,提高自然降雨的利用率。根据实验过程中得到的结果是:膜下滴灌的平均用水量是传统灌溉方式的12%,是喷灌的50%,是一般滴灌的70%。

3、投入费用低

膜下滴灌,出于植物行间无灌溉水分,所以杂草比全面积灌溉的土壤少,可以减少除草投工。滴水灌溉,土壤不板结,还可以减少锄地次数。滴灌系统又不需平整土地和开沟打畦,还可以实行自动控制,这样将大大降低田间灌水的劳动量和劳动强度。根据相关调查,滴灌比大水漫灌每667平方米(1亩)省工10个左右。

4、增产效果明显

膜下滴灌能适时适量地向作物根区供水供肥,调节棵间的温度和湿度;同时地膜覆盖昼夜温差变化时,膜内结露,能改善作物生长的微气候环境,从而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因而增产效果明显。根据调查结果得出,膜下滴灌可使一般的低产棉花产量提高30%,蔬菜增收40%,西瓜、甜瓜增收25%。

文章源自于:中国生态农产品电商物联网平台

二、山东马铃薯膜下滴灌栽培滴灌带被虫子咬怎么办

将虫子赶走,换

三、30亩露地辣椒膜下滴灌,一亩大约需要450米长滴灌带,用什么规格滴灌带好?需要多大的尺寸支管 ?水泵流量

滴灌带常用的就是直径16mm,滴头间距300mm,厚度是0.3mm的,滴头流量在2L/h左右的。

至于管道和水泵的选择,你可以根据滴头的流量来确定,建议分区灌溉,这样就可以选用规格流量小一点的,相对投资也会省一些。

两种施肥的方式都差不多,值得注意的是不管用哪种施肥方式,一定要做好过滤,不然滴头很容易堵塞。

我是最滴灌的,但是我觉得吸引我的还是你的名字。就奔着这名字我也得支持你一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