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果树蜜虫怎么治?

239 2024-03-18 15:31 admin    手机版

一、果树蜜虫怎么治?

一、植物防治

1、烟叶:1公斤干烟叶浸泡在10公斤热水中,揉搓后捞出,加10公斤水浸泡一昼夜,揉搓后过滤。将两次滤液混合,与含有0.5公斤石灰的水溶液10公斤均匀混合喷雾。

2、橘皮、辣椒:干橘皮1公斤与干辣椒0.5公斤,混合后捣碎,用10公斤清水煮沸,浸泡24小时,过滤后的浸出液即可喷施。该液具有触杀作用,蜜虫受药后很快死亡。

3、蓖麻叶:用鲜蓖麻叶浸泡于两倍水中,煮15分钟后过滤喷施。

二、物理防治

1、黄色板诱蚜:利用蜜虫趋黄性,将纤维板、木板或硬纸板涂成黄色,外涂10号机油或凡士林等黏粘着物诱杀有翅蜜虫。注意应及时更换黄色板。

2、银灰色避蚜:银灰色对蜜虫有较强的驱避性,可在园内挂银灰色塑料条或用银灰色地膜覆盖趋避蜜虫。该法对蜜虫迁飞传染病毒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3、蜜虫信息素诱蚜:将蜜虫信息素(400微升)滴入小棕色塑料瓶中,瓶塞上打个直径1毫米的小孔,将瓶悬挂在园中,在其下方放置水盆,使诱来的蜜虫落水而死。

三、农业防治 及时清园,采摘后的果园及时处理枯枝、落叶、杂草,修剪去除老叶、病叶、黄叶,并带出园外集中烧毁,冬季或早春喷洒灭性除草剂杀死田间杂草,兼灭杂草上越冬的蜜虫卵,减少虫源。

对于较大果树,可在距地面20~30厘米处的主干基部,选宽15厘米的光滑带,刮除树干粗皮,包一圈浸有40%乐果5~10倍液的棉花或旧报纸,再在外面包上塑料薄膜。一周后解去塑料薄膜,除去浸药的棉花、旧报纸即可。

四、生物防治 蜜虫天敌有:瓢虫、草蛉、食蚜蝇、蜘蛛、小花蝽、蚜茧蜂、蚜小蜂等80余种,可引种、繁殖或释放。在天敌主要繁殖季节重视协调化防,减少用药次数,选用低毒农药。

五、化学防治

1、喷施杀灭菊酯2000~3000倍液,或2.5%鱼藤精1000~1500倍液,7~10天喷施一次,2~3次即可,以清除杂草,消灭越冬虫卵。

2、在新叶长出后,发现新稍叶片上已有蜜虫,在没有卷叶前全树喷吡虫啉农药防治。如发现卷叶在7天后再喷一次。

3、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轮换交替使用,以延缓蜜虫抗药性的产生,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70%爱美乐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1.8%阿维菌素(爱福丁、虫螨杀星)3000倍液;20%好年冬(好安威)乳油2000~3000倍液;2.5%功夫乳油1000~1500倍液等。使用400~500倍液洗衣粉喷杀蜜虫效果也较好。

二、大红蛱蝶是什么?

大红蛱蝶(VanessaindicaL.)又称赤蛱蝶,属鳞翅目蛱蝶科。分布于沈阳、呼和浩特、唐山、天津、青岛、南昌、西宁、苏州、无锡、合肥、上海、北京和昆明等地。为害一串红、牡丹、芍药、菊花、大麻、苎麻、紫藤、绣线菊、葡萄、榔榆和潷草等。为害状幼虫取食嫩叶和嫩芽,影响植物正常生长,降低绿化美化效果。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0毫米,体背黑褐色。翅面有数个白色小斑,翅角与基部深褐色,中部红色。后翅暗褐色,外缘红色,其中有黑色斑(彩版四十九,264)。卵绿色,长椭圆形,卵表有纹突。幼虫体长约32毫米,腹部黄褐色,背部黑色,有4条横线。体各节有黑褐色枝刺。气门黑色,有光泽。蛹圆锥状,有棱角,有金属光泽的刺突。发生特点华北1年发生1~2代。以成虫在草丛、灌木丛和落叶下过冬。成虫白天飞舞、交尾、产卵。卵产于叶片上,每叶上有卵1~2粒。初孵化幼虫有吐丝结网和群居为害习性。大龄幼虫分散为害。幼虫共5龄。5~10月均有为害,以8月最严重。9月幼虫陆续老熟,将尾刺钩缀在叶片或小枝上,呈悬挂状态,再蜕皮化蛹。10月可见成虫在林间或花卉间飞舞,并寻找合适的越冬场所。防治方法见花椒凤蝶防治方法。

三、稻谷里面的虫,叫什么。怎样预防灭了。?

就是卷叶螟虫吧,低龄卷叶前幼虫用阿维高氯或是毒死蜱高氯或是氯虫苯甲酰胺喷雾防治,可利用杀虫灯诱杀成虫。

1.高温杀虫

日光暴晒:日光暴晒是干燥粮食、防霉治虫经济有效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温度50℃左右持续2~4小时,即可将害虫全部杀死(注意:对稻谷不能采用日光暴晒!)。

沸水浸烫杀虫:这种方法适合于消灭数量不大的豆类中的蚕豆象、豌豆象、绿豆象等豆类害虫。处理时,先烧一锅开水,将豆子放在适当大小的筐子内,然后把装有豆子的筐浸到沸水中。蚕豆浸30秒,豌豆浸25秒,烫豆子时必须保持水沸。每次豆子数量不能过多,以保证豆子受热均匀,然后取出放入冷水中冷却,凉后取出再摊开晾干,这种方法一般可以将虫全部杀死,并且不影响豆子的发芽率。

2.低温杀虫

仓外冷冻 趁冷入仓:选择干燥寒冷的天气,准备好干净场地,在下午气温最低时将虫粮薄摊在场地上,厚度为7-10厘米,进行冷冻(粮温最好要求降到-10℃以下),连续冷冻数日。在冷冻过程中,应勤加翻动,使温度均匀,以保证杀虫效果。如遇霜雪天气应堆起盖好,防止粮食水分增加。

仓内通风冷冻:在寒冷、干燥的冬天,把仓库门窗都打开,利用自然风力,通风换气,同时要经常翻动粮面,以便迅速降低粮温。如果有风扇、风机也可以联合使用,以加速通风降温效果。当粮温下降到或接近外界温度时,就可以停止通风、关闭门窗,使粮食继续保持低温,直至害虫死亡。

3.风车除虫

在粮粒与害虫通过风车的时候,由于比重和形状不同,在风力的作用下,比重轻的害虫、尘杂被风吹至较远的地方,比重大的粮粒落到较近的地方,使害虫与粮粒分离,利用风车除虫时,应控制风车的转速和粮食的流量,使其达到最好的分离效果。

具体做法:

在风车的虫杂出口处套上一个透气的口袋,防止虫杂飞扬。

把生虫的粮食放入风车。

摇动风车,把粮食内比较轻的虫子吹出来。

最后,将袋内收集的虫子及杂物烧掉,或挖坑深埋。

注意:风车除虫一定要在远离储粮的地方进行,以防止害虫传播。

4.筛子除虫

筛子除虫是利用粮粒和害虫的大小形状不同,用适当大小筛孔的筛子,通过过筛使它们分开。农村中常用的有手筛、吊筛和溜筛,对清除粮食中的害虫都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关键要注意选择筛孔的大小。过筛时要控制过筛粮食的数量,在筛中粮食厚度以2-3厘米为宜。

四、大姜黄化病什么原因引起的?

大姜黄化病(Ginger yellowing disease)是一种影响生姜生长的植物病害。这种病害可能导致生姜的叶子变黄、枯萎,影响植株的生长和产量。大姜黄化病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 营养失调:生姜生长过程中,如果缺乏某些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可能导致植株生长不良,叶子变黄。这种营养失调可能是由于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不足,或者施肥不当造成的。

2. 水分问题:生姜对水分需求较高,但不耐水淹。如果水分过多,可能导致根部呼吸不畅,影响养分吸收,进而导致叶子变黄。此外,水分不足也可能导致生姜生长不良。

3. 土壤问题:土壤质地、酸碱度等因素可能影响生姜的生长。例如,过于粘重的土壤可能影响根部的呼吸和养分吸收;过酸的土壤可能导致生姜生长不良,叶子变黄。

4. 病害感染:大姜黄化病也可能是由病原菌(如真菌、细菌等)引起的。这些病原菌在土壤、水源等环境中传播,侵入生姜植株后,可能导致叶片变黄、枯萎等病害症状。

5. 农药使用不当:过度使用农药、使用不当的农药品种或浓度等,可能对生姜产生药害,导致叶子变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