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7-13 12:27   点击:298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

上海五角兴农城是上海市政府推出的一项农业发展计划,旨在通过建设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园区,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该计划的实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因此能否开得起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政府需要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包括土地、建设、设备等方面的投入。

其次,需要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投资者参与,提高项目的可持续性和盈利能力。

最后,需要制定完善的政策和管理措施,确保项目的顺利运营和发展。综合考虑,如果政府和社会各方面能够共同努力,上海五角兴农城有望开得起并取得成功。

二、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方案

充分利用和发挥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以政府为主导、以科技为依托、市场为导向、多位一体、多元合作,打造生产示范、休闲观光、现代农牧业产业融合、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一体的区域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国家一流的工厂化农业示范园区,实现种植加工产业的结构调整,带动区域农业及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形成一个集旅游观光、农业高效、优化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功能为一体的原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娱乐新型智慧农业大园区。

互联网+特色农业服务体系

大数据信息中心、物联网、互联网、特色智慧应用

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方案

农高集团现代农业产业园已经全面投产,该产业园投资2.5亿元,总面积2000余亩,设施规模12万平方米,建成集农产品生产、新品种培育、观光采摘等于一体的综合型园区,预计年产优质农产品3000余吨,实现年收益1800余万元,带动周边20多个村、1000余户农民增收。

  该产业园采用荷兰椰糠无土栽培模式及以色列先进的压力补偿滴灌技术,通过水肥管理和环境调控的有效结合,种植番茄、油菜等蔬菜10余种。该产业园分3个片区,分别在海青镇、宝山镇、大村镇。其中海青产业园866亩,宝山产业园740亩,大村产业园380亩。农业设施总规模达12万㎡,其中建设智能连栋玻璃温室2座,面积共21120㎡;新型日光温室7座,面积共33129.6㎡;高标准日光温室49座,面积共57668㎡ 。

农高集团(海青)现代农业产业园位于海青镇驻地东南、三三四省道以南,总占地面积866亩,园区结合海青镇现有特色农业及发展规划,设置高品质设施蔬菜种植区、世界茶树博览园、露天作物种植区、优质茶叶种植区四部分,最终打造成为以“茶”为主要特色,集蔬菜作物新品种培育、优质农作物生产销售、科普教育、农业技术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农高集团(宝山)现代农业产业园位于宝山镇东侧、瓦韩路北侧,总占地面积740亩。园区结合宝山镇现有特色农业及发展规划,设置优质蓝莓种植区、高品质设施蔬菜种植区、作物组培育苗区、露天作物种植区四部分,最终打造成为以“蓝莓”为主要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农高集团(大村)现代农业产业园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大村镇驻地西南,总占地面积380亩。园区将结合大村镇现有特色农业及发展规划,设置高品质设施蔬菜种植区、食用菌种植区、中草药种植区三部分,将与相关机构、企业合作,研发推广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最终打造成为以“食用菌”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据了解,目前海青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宝山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全部投产,大村现代农业产业园预计将于2021年年中投入生产,三处产业园预计可年产优质农产品3000余吨,实现年产值1800余万元。

四、现代化农业区园建设工作总结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做好乡村产业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

近日,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印发《2021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从产业结构、空间布局、主体培育、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方面,引导乡村产业向主产区、中心镇、中心村、物流节点和聚集区汇聚;构建种养业为基础、农产品加工为重点、商贸物流为引领的乡村产业有机整体;

2021年,农业农村部,将重点培育一批前延后伸、横向配套、紧密关联、高度依存的农业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力争农业全产业链创新“链队”更加有力,全产业链“链主”企业不断涌现,全产业链“链农”参建动力明显增强,为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作出贡献,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支撑。具体项目总结如下:

01 农业产业强镇项目

2021年,聚焦镇(乡)域1―2个主导产业,吸引资本聚镇、能人入镇、技术进镇,建设一批标准原料基地、集约加工转化、区域主导产业、紧密利益联结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强镇,培育一批产值超10亿元的农业产业强镇,打造主业强、百业兴、宜居宜业的农民区域服务中心。

目标:2021年,建设300个农业产业强镇。

02 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

2021年,突出产业环节串珠成线、连块成带、集群成链,建设主导产业突出、规模效益显著、产业链条健全、综合竞争力强的产值超100亿元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一批产值超1000亿元的骨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乡村产业区域增长极和产业高地。

目标:2021年,支持建设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03 创建“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项目

2021年,培育一批“产品小而特、业态精而美、布局聚而合”的“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形成一村带数村、多村连成片的发展格局。制定“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规范性指导意见。公布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100亿元县、10亿元镇、1亿元村。

目标:2021年,新认定400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04 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项目

建设一批体制机制创新、政策落实落细、业态类型丰富、融合主体多元、联农带农紧密的融合发展先导区。2021年,创建一批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举办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场交流活动。围绕解决“用地难、贷款难”问题,制定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文件,制定支持龙头企业贷款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意见。

目标:2021年,创建一批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05 农产品初加工项目

2021年,强化标准引领和技术指南,扶持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保鲜、储藏、分级、包装等延时类初加工,发展粮变粉、豆变芽、肉变肠、奶变酪、菜变肴、果变汁等食品类初加工,培育一批农业食品融合企业。2021年,制定加快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的意见,制定促进农业与食品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

目标:2021年,继续农产品初加工建设补助项目,培育一批农业食品融合企业

06 全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项目

2021年,培育一批生产标准、技术集成、管理科学、品牌知名和产业集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及综合利用主体,推进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2021年,发布农产品加工业分行业10强企业,创建一批全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

目标:2021年,创建一批全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

07 中国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项目

2021年,依托具备技术研发能力的地区和机构,建设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力争搭建一批平台,形成一套机制,攻克一批技术,转化一批成果,创制一批装备,推广一批先进实用技术。

2021年,建设数个中国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科研基地,完善一批国家农产品加工研发分中心,建立农产品加工业专家指导组等5个乡村产业专家指导组。

目标:2021年,建设数个中国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科研基地

08 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

按照“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要求,引导各类龙头企业向园区集中,促进原料生产、精深加工、体验展示、物流配送有机衔接。2021年,发布农产品加工业100强园区以及分行业10强园区,培育一批产值超100亿元的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

目标:2021年,培育一批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

09 第七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

将经济实力强、联农带农紧、现代化水平高的龙头企业纳入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队伍。强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监测,引导各地培育一批省、市、县级龙头企业,形成“四级联动”发展格局。2021年,开展第七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工作。

同时,支持龙头企业参与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项目建设。组织龙头企业联农带农、联科带科,培育一批“产学研推用”紧密结合的“产创联合体”。2021年,制定促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的指导意见,指导开展龙头企业100强和专项10强遴选推介活动,树立一批龙头企业标杆。

目标:2021年,开展第七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工作。

10 全国农村创业创新示范园区(基地)

深入实施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育行动,推动建立国家、省、市、县级农村创业创新导师队伍。加大农村创业创新人才培训力度和辅导广度,总结链条创业、融合创业、绿色创业、抱团创业、网络创业等模式,制作创业培训视频。2021年,遴选推介一批国家级农村创业创新导师,推介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

更新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目录,指导平台载体与创业导师加强合作,组织开展观摩学习活动。2021年,创建200个全国农村创业创新示范园区(基地),推介一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目标:2021年,创建200个全国农村创业创新示范园区(基地)。

11 全国乡村特色产品项目

2021年,开展乡村特色产业调查分析,指导乡村手工产业做精做细,打造“乡字号”“土字号”特色产业“金字招牌”。推介一批乡村特色产品和能工巧匠,宣传一批乡村特色产业知名品牌。

目标:2021年,建立全国乡村特色产品目录。

12 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模式和“链主”企业

在县域内打造农业全产业链,遴选一批特色鲜明、链条健全、联结紧密、业态丰富、创业活跃的农业全产业链,拓展农业增值增效深度和功能价值开发广度。

2021年,公布一批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模式和“链主”企业,组织召开全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

目标:2021年,公布一批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模式和“链主”企业。

13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项目

建设一批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机制完善、带动力强的休闲农业精品园,推介一批区域特色鲜明、文化底蕴厚重、乡土气息浓厚的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遴选一批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建设一批资源优势明显、产业发展领先、示范作用突出的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2021年,打造150条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

五、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思路

(一)明确各级示范区建设标准。村级示范区要注重从“一村一品”开始,向“一乡一业”发展,逐步打造升级成村级、乡级示范区。村级、乡级示范区按照贵港市和港南区下发的相关标准进行创建及认定。

1.乡级示范区。种植业:平原丘陵地区核心区规模连片500 亩以上,山区核心区规模连片300亩以上。禽畜业:生猪年出栏5000头以上、蛋禽年存栏2万羽以上、肉禽年出栏5万羽以上、肉牛存栏300头以上、肉羊存栏500只以上、奶牛存栏150头以上。养殖业:海水养殖片区核心区面积200亩以上;海上养殖(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贝类浮筏式吊养殖) 片区核心区海域面积50亩以上;内陆地区淡水养殖片区核心区面积100亩以上;水稻(莲藕)田养殖片区核心区面积100亩以上。

2.村级示范区。种植业:平原丘陵地区规模连片100亩以上,石山地区规模连片50亩以上。畜牧业:生猪年出栏500头以上,家禽年出栏1万羽以上,肉牛奶牛存栏50头以上,肉羊存栏100只以上。渔业:沿海地区海水养殖片区100亩以上,内陆养殖片区面积50亩以上,水稻(莲藕)田养殖片区核心面积50亩以上。符合绿色生态要求。

(二)示范区建设与“10+3”产业提升行动相结合。重点围绕粮食、水果、蔬菜、茶叶、桑蚕、中药材、马铃薯、水产养殖、畜牧业、经济林木等10大种养产业,以及富硒农业、有机循环农业、休闲农业3个新兴产业建设示范区。示范区主导产业要与富硒农业或有机循环农业或休闲农业等新兴产业深度融合,推进主导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示范区以产业为主线,根据区域特色进行布局,由点连线成片。

(四)示范区建设与“宜居港南”乡村建设活动相结合。结合“宜居港南”乡村建设活动,重点解决示范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绿化美化、饮水安全、道路硬化等问题;着重围绕产业富民、服务惠民、基础便民等问题,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经营。充分挖掘地方资源,大力推动休闲农业发展,努力培育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    

六、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

(一)规模适度。集中成片规模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面积原则上不低于5万亩,不超过20万亩,其中核心区不低于1万亩;区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面积原则上不低于3万亩,其中核心区不低于5000亩。

(二)产业突出。有明确清晰、相对集中、优势明显的主导产业1—2个,覆盖产业园面积达到50%以上,主导产业产值占产业园总产值的50%以上。围绕主导产业,有2家以上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初加工转化率达到70%以上,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5∶1(或二三产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3.5∶1)。

(三)要素集聚。有2家以上科研单位为技术支撑,新型职业农民占农业生产经营者比例达到2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以上。农业机械化率、信息化水平分别高于所在区县平均水平5%和10%以上。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高于产业园所在地区平均水平30%以上。水、电、路、网络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备。

(四)机制创新。“三权”分置改革等各项改革全面深化,水利基础设施等产权明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率达到60%以上,农户参加合作社的比例达到70%以上,主导产业80%以上实行产业化经营。产业园管理方式创新,有适应产业园发展要求的管理机构和开发运营机制,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建设管理方式。

(五)绿色发展。全面实施“一控二减三基本”,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农用薄膜全部回收处理,亩均化肥和农药施用量比所在区县平均水平低30%以上。产业园内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9%以上,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比例达到80%以上。产业园核心区和拓展区内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整治,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

(六)增收显著。创建形成合作制、股份制、订单农业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产业园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20%以上。

七、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实施方案

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就是通过对农村三次产业之间的优化重组、整合集成、交叉互渗,使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范围不断拓展,产业功能不断增多,产业层次不断提升,从而实现发展方式的创新,不断生成新业态、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新空间布局等。其主要有一下三种方案:

一、产业链延伸融合模式:以农产品终端消费需求为导向,加快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构建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从初级产品到终端消费无缝对接的农业产业链延伸融合模式和现代化农业产业新体系,促进农业全产业链的复合式、融合型和立体化发展。

二、功能拓展融合模式:立足农业多种功能的挖掘与拓展,顺应人民群众精神消费需求日益增长的需要,依托农村绿色生态资源,推进农业与乡村旅游、科普教育、传统文化、康养、素质拓展与休闲运动等产业的深度有机融合。

三、科技要素渗透融合模式:立足科技进步和模式创新,将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传感器、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导航等设备和软件渗透融合于农业生产、加工、营销和服务等领域和环节,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智慧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

八、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园

国家历来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是筑牢现代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