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草履虫藻类是什么生物?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1-15 16:08   点击:141  编辑:农伯   手机版

一、草履虫藻类是什么生物?

草履虫是一种只有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属于单细胞原生动物。

草履虫属于原生动物界、原生动物门、纤毛纲、膜口目、草履虫科、草履虫属。草履虫全身由一个细胞组成,身体表面包着一层膜,膜上密密地长着许多纤毛,靠纤毛的划动在水里运动。它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相当于草履虫的“嘴巴”。

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供其慢慢消化吸收。残渣由一个叫肛门点的小孔排出。草履虫靠身体的外膜吸收水里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扩展资料:

草履虫属于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原生动物。它喜欢生活在有机物含量较多的稻田、水沟或水不大流动的池塘中,以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

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细菌,所以,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43200个细菌,它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 工业化的迅速扩张, 人们在面对这一时代到来的同时,还面对着重金属排放和农药过度使用所导致的水污染问题。而草履虫的应激性能够直观的反应水体污染程度,是水体监测中的一种重要的原生动物。

二、草履虫为什么能净化污水

草履虫和其他微型动物一样,都可以净化污水,原因有3,1.促进絮凝和沉淀原生动物分泌的粘液能促使细菌发生絮凝作用,而且大部分原生动物本身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2.减少剩余污泥 从细菌到原生动物的转换率约为千分之五,...

三、什么是草履虫

草履虫是一种身体很小,圆筒形的原生动物,它只有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动物,雌雄同体。最常见的是尾草履虫。体长只有180―280微米。它和变形虫的寿命最短,以小时来计算,寿命时间为一昼夜左右。因为它身体形状从平面角度看上去像一只倒放的草鞋底而叫做草履虫。

草履虫细胞器的功能分工如下: 胞口(口沟):取食 据估计,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细菌,因此,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43000个细菌,它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表膜: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 大核:营养代谢 小核:内含遗传物质,生殖作用 食物泡:食物泡是草履虫进行胞吞作用产生的,进入细胞后将与初级溶酶体融合形成次级溶酶体。 食物泡随着细胞质流动,其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 伸缩泡及收集管:收集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并排到体外 胞肛:排出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 纤毛:辅助运动,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食物排泄通道

口沟(食物进入)――食物泡(消化)――胞肛(排遗)

编辑本段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草履虫属于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原生动物。它喜欢生活在有机物含量较多的稻田、水沟或水不大流动的池塘中,以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据估计,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细菌,所以,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43200个细菌,它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编辑本段种类

草履虫的分类:草履虫属于纤毛纲,膜口目,草履虫科。世界上已经报导过的草履虫有22种 草履虫结构

我国常见种至少有下述几种。 1.大草履虫又叫尾草履虫,长180―280微米,后端圆锥形,锥顶角度约45至60度。两个伸缩泡均有收集管。有小核一个,致密型,椭圆形。生活在有机质较多的死水或缓流中。 2.双小核草履虫长80-170微米,形似尾草履虫,但后部较前部更宽,后端锥形,顶角近90度。有伸缩泡两个,收集管较短。有两个小核,很小,泡型。生活环境和尾草履虫相同。 3.多小核草履虫长180―310微米,形似尾草履虫,有时有三个伸缩泡。小核泡型,有3―12个。生活环境和尾草履虫相同。 4.绿草履虫体长80―150微米。细胞质内有绿藻共生,在见光处培养后通体呈绿色。小核一个,致密型。生活在清水池塘。 5.放毒型草履虫(killerparamecia)草履虫中有一些品系可以产生一种毒素(草履虫素),这种毒素可杀死其他品系的草履虫,而对自身却无害。于是将能产生毒素的品系称为放毒型草履虫;将可被杀死的品系称为敏感型草履虫,该品系不能产生草履虫素。放毒型草履虫所以能产生毒素,是由两方面因素决定的,一是在它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称为卡巴粒(Kappaparti-cle)的特殊颗粒,卡巴粒的直径约0.2微米,长约1~5微米,含有DNA、RNA、蛋白质、糖类等,现已公认是一种内共生体。它可进行自我复制和发生突变,每个细胞中的卡巴粒数目可从几个到几百个,草履虫素就是由卡巴粒控制产生的。另一个因素是在它的细胞核中含有显性基因K,当核基因K和卡巴粒共存于一个细胞内,该草履虫就能产生毒素,可见放毒是由卡巴粒和显性基因K共同决定的。卡巴粒必须在K基因作用下才能复制,只有核基因K而无卡巴粒的草履虫是不能产生毒素的,因为核基因K不能在原先无卡巴粒的情况下重新产生卡巴粒。只有卡巴粒而无核基因K的草履虫开始时虽然也能放毒,但由于细胞不断分裂而卡巴粒不能复制,卡巴粒也就越来越少,最后(大约经历5~8代)就变成无卡巴粒的敏感型。放毒型与敏感型草履虫的基因型如下: 放毒型 敏感型 K/K+卡巴粒K/K K/k+卡巴粒K/k k/k+卡巴粒 k/k

编辑本段养殖与纯化

养殖

草履虫是鱼幼苗生长必需的一种饵料。但其不易被发现,也很难捕捉,因此为补充其不足,应当人工饲养。其方法是: 取干稻草切成小段,直接浸泡于水中或煮后浸泡,用稻草浸出液作培养液。然后将浸过的稻草与水放进玻璃容器内,水占2/3以上,置于光照充足的地方。再到腐殖质丰富的地方去取种源,那里的水质应比捞红虫的坑塘水质清。舀回一桶水,取部分水体装入无色透明的小瓶内,对阳光细心观察,可见有白色小点悬浮于水中。如果看不见小白点,应用力搅动桶水,再取中央部位的水装入小瓶,对准光线看有无小白点。如见有小白点悬浮水中飘忽不定,可将此水倒入培养液中。将温度控制在22℃~28℃之间,1个星期后便可发现有草履虫的幼体了。喂其煮熟的牛肉汁,大约0.5小时后分裂。 草履虫消化食物的过程

草履虫是一种身体很小,圆筒形的原生动物,它只有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动物,雌雄同体。最常见的是尾草履虫。体长只有180―280微米。它和变形虫的寿命最短,以小时来计算,寿命时间为一昼夜左右。因为它身体形状从平面角度看上去像一只倒放的草鞋底而叫做草履虫。

草履虫全身由一个细胞组成,体内有一对成型的细胞核,即营养核(又称大核)和生殖核(又称遗传核、小核),进行分裂生殖时,小核分裂,大核消失,小核渐渐生长形成新的大核和小核,故称其为真核生物。其身体表面包着一层表膜,除了维持草履虫的体型外,还负责内外气体交换,吸收水里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膜上密密地长着近万根纤毛,靠纤毛的划动在水中旋转运动。它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相当于草履虫的“嘴巴”。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供其慢慢消化吸收。残渣由胞肛排出。 草履虫的生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分无性、接合、内合、自配、质配等等。

草履虫是一种身体很小,圆筒形的原生动物,它只有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动物,雌雄同体。最常见的是尾草履虫。体长只有180―280微米。它和变形虫的寿命最短,以小时来计算,寿命时间为一昼夜左右。因为它身体形状从平面角度看上去像一只倒放的草鞋底而叫做草履虫。

一种原生动物,全身布满纤毛,形状像鞋底所以起名叫草履虫

单细胞原生动物,雌雄同体,形向草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