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1.5米行距地膜多宽?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1-13 10:40   点击:119  编辑:傅娜   手机版

一、1.5米行距地膜多宽?

1.5米行距地膜宽40~50厘米

市场上地膜种类主要有无色地膜、灰色地膜、黑色地膜。无色的地膜透光率可以达到80%以上,还能够让土壤的温度提高2到4℃。灰色的地膜有比较高的反光性,可趋避一些病虫,如蚜虫。黑色地膜比较好的作用就是能够防止水分的蒸发,以及在夏季的时候能够抑制部分杂草生长。

二、靑岛天圣牌黑色聚乙稀吹塑农用除草地膜0.7米宽多少钱一卷,一

i岛天圣牌黑色聚乙稀吹塑农用除草地膜0.7米宽60元一卷。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地膜即地面覆盖薄膜,通常是透明或黑色PE薄膜,以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维持土壤结构,防止害虫侵袭作物和某些微生物引起的病害等作用,i岛天圣牌黑色聚乙稀吹塑农用除草地膜0.7米宽60元一卷。

三、塑料地膜最宽多少厘米

黑色地膜厚度0.015毫米,幅宽80~300厘米不等,白色地膜厚度0.01毫米,幅宽80~300厘米不等。地膜厚度,国家标准是0.01mm,根据作物不同,稍微厚一些0.015mm,0.03mm的也有。地膜的宽度也是根据不同需要有80-300厘米不等。

四、工程薄膜与地膜的保湿效果

二者保湿效果基本一致,都很好,只是地膜的作用更多一些,也要考虑到农作物生长

塑料薄膜保湿养护是用防蒸发材料将混凝土表面予以密封,阻止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使混凝土保持或接近饱水状态,保证水泥水化反应正常进行的一种养护方法。

塑料薄膜保湿养护分类又可分为:

1、塑料布养护:是采用塑料布覆盖在混凝土表面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2、薄膜养护剂养护:是在新浇筑的混凝土表面喷涂一层液态薄膜养护剂(又称薄膜养生液)后,养护剂在混凝土表面能很快形成一层不透水的密封膜层,阻止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使混凝土中的水泥获得充分水化条件的一种养护方法。

一、地膜的作用

1、能提高犁层的土壤温度,有利于农作物,特别是春秋两季作物的发芽和出苗。 温度比较低,效果明显。

2、地膜保水保肥能力强,可有效防止水分快速蒸发,特别是干旱地块,有利于浇水后的保水。

3、地膜铺设后,杂草得不到阳光和呼吸,可有效阻止其生长,甚至杀死杂草。

4、由于具有保温功能,可提高犁层土壤温度,促进部分作物生长,提前生育期,促进作物成熟。

二、不同颜色地膜的作用

1.黑色塑料薄膜

黑膜透光率低,能有效阻止土壤水分蒸发,抑制杂草生长,但增温能力不如透明膜。主要适用于杂草再生的地块和高温季节栽培的蔬菜。

无色透明塑料薄膜

即普通地膜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覆盖地面后,可提高地温,保湿,保护根系,提高肥效。适合春秋两季。

2.蓝色塑料薄膜

在弱光照射条件下,透光率高于普通薄膜,在强光照射条件下,透光率低于普通薄膜,隔热性能好。水稻品种方面,成苗率高,苗壮,根多。用于蔬菜、花生、草莓等作物,能抑制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的生长,对增产提质有明显效果。

3. 红色塑料薄膜

红色塑料薄膜能透过红光,并能阻挡其他不利于作物生长的有色光透过,使作物生长旺盛。实践证明,红色农膜可以满足水稻、玉米、甜菜对红光的需要,使水稻秧苗生长旺盛,提高甜菜含糖量,长出胡萝卜大、韭菜叶宽、肉厚、提前收获的时候

工程薄膜和地膜的保湿效果相比来说地膜效果一样,但保湿时间不一样。工程薄膜的有限时间基本在一周到十天左右就解体没有效果了,地膜的时间更长久些,大概在几个月的时间。

五、怎么种植地膜大蒜

1、精细整地,施足基肥

地膜覆盖栽培比常规露地栽培对土壤的要求更严格。要求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地势平坦,土块细匀、疏松,沟系配套,排灌通畅。地膜大蒜需肥量大,盖膜后又不便追肥,因此,在肥料运筹中要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增施磷钾肥或大蒜专用肥。一般每667米2施土杂肥4000~5000千克或腐熟厩肥2000~2500千克,或禽粪肥1000~1500千克、饼肥150~200千克、过磷酸钙25~30千克,或大蒜专用肥或复合肥40~50千克。施肥后深耕细耙,使土疏松。整地作畦时,要达到肥土充分混匀、畦面平整、上疏下实、土块细碎,做成宽120~180厘米的小高畦,两边开沟,沟宽25厘米,深20厘米。也可在前茬收获后,清理残茬地面,喷洒免深耕土壤调理剂,播种前浅松土播种。

2、提高覆膜质量

根据畦宽选用0.004毫米厚的超薄地膜,一般用宽200厘米地膜覆盖。覆膜前先喷施除草剂,然后用覆膜机械或人工由上风处向下风处铺膜,使地膜紧贴畦面,两边用泥土压实,严防风鼓入膜内,充分发挥地膜的增温保墒作用。

3、提高播种质量

地膜有显著的增温保墒作用,因此要适期晚播,一般比当地露地蒜迟10~15天,即北方蒜区9月下旬至10月中旬,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为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越冬前达4~7叶。播种密度应根据地力和栽培管理水平适当增加密度,一般每667米22.8万~3.5万株。播种前要精选种瓣,尽量选用一级种瓣,尤其是晚茬田更应如此,只有在种子不足的情况下才选用二级种瓣。要求种瓣达“五无”标准,即无病斑、无破损、无烂瓣、无夹心瓣、无弯曲瓣,同时用清水、磷酸二氢钾和石灰水分别浸种。播种时可采用开4~5厘米深的浅沟,按株行距定向蒜瓣背向南、排种先播种后覆膜、,也可采用按株行距膜上打洞摆种先覆膜后播种、,并用细土盖匀,轻轻去除地膜上余土,以防遮光,影响增温效果。

4、及时破膜放苗

先播种后覆膜的田块,约有80%的幼苗可自行顶出地膜,不能顶出地膜的应及时用小刀或铁丝钩、小竹签等破膜放苗,以防灼伤。

5、严防后期脱肥

地膜大蒜长势旺盛,需肥量大,后期易脱肥,因此在中后期要追施蒜头膨大肥,后期根系吸肥能力减弱后要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或微肥1~2次,以满足大蒜对磷钾营养的需求,延长后期功能叶的寿命,促进蒜头膨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