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急! 东北温室大棚一亩地黄瓜一茬能产多少斤?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1-15 08:28   点击:135  编辑:安荔   手机版

一、急! 东北温室大棚一亩地黄瓜一茬能产多少斤?

产量根据种植密度和季节不同产量是有差别的。

一亩地一般栽种4000——4200棵,秋季那一茬每棵黄瓜一般能产5—7斤,产量:20000斤——29400斤;春季那一茬每棵一般能产9—12斤,产量:36000斤——50400斤,总产量你就有数了。

最挣钱的是黄瓜,但种黄瓜需要细功夫,对管理者的技术要求高,人比较受累。

辣椒一亩地一般中一千八九百棵,产量在15000斤左右。辣椒管理相对简单,只要注意好整枝和棚内温度,就没什么大问题。

建议:不要种一些新奇特的作物,就是种普通菜最好,只要肯吃苦、多请教、多钻研,相信你会通过大棚种植发家致富的!

黄瓜种植时间:东北比较冷,所以建议秋茬黄瓜早定植,最好是八月初,然后春节前定植第二茬或春节后定植,这样可以避开最冷的那段时间。

二、蔬菜大棚建设的注意事项?

蔬菜温室大棚种植管理注意事项(六误区)

误区一:施肥多长得快 许多菜农往温室菜地大量投肥,以求多产出。其实蔬菜正常生长所需的土壤全盐含量为2000×10-6至3000×10-6,超过6500×10-6根系会出现反渗透而导致植株枯死,产量自然会下降。特别是温室内温度高、湿度大,有机肥分解快,有效磷比露地高2-3倍,氮挥发量大,施肥过量极易引起肥害。预防措施:一是种菜3年以上的温室,鸡粪、牛粪各控制在2500公斤以内,化学肥料减少50%左右。二是全盐含量大的地块,应注意施牛粪、腐殖酸肥和EM菌肥,以提高土壤碳氮比,同时松土透气,解盐降低肥害。三是补充硼、锌、镁肥,平衡土壤营养,为降低投入,争取持续高产创造条件。

误区二:留苗多产量高 很多菜农在留苗时想多留几株,栽密些,认为苗多能高产。其实,由于冬季气温低,光照弱,光合作用差,碳水化合物合成少,只有合理稀植才能高产。预防措施:一是越冬茬蔬菜以合理稀植为好。二是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可采取前期密植、中期疏株、后期疏枝的管理办法,以叶枝不拥挤为准。

误区三:温度高长得快 不少菜农认为,建温室的目的是为了保温,温度高蔬菜长得快。其实蔬菜对温度有上限要求,一般温度不能超过32℃。温度过高,呼吸作用强,株体生理活动紊乱,徒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平衡,产量反而会下降。预防措施:一是在温室内设置两道放风口及时降温。二是严格按照各种蔬菜生长期所需的温度和各个器官生长期所需的温度进行管理,防止高温导致只长蔓不长果。

误区四:株蔓旺长势好 多数人认为株蔓旺才是好庄稼。其实水多叶旺根必浅,营养生长过旺必然影响生殖生长,产量反而降低。预防措施:一是在幼苗期掌握弱株深根的原则,控水控株促根深,使地下部吸收光合产物量占60%左右;在蔬菜生长中后期地下和地上部吸收光合产物要各占50%。二是在蔬菜生长前期营养生长消耗营养量占60%,生殖生长占40%;中期各占50%;后期生殖生长占60%-70%,营养生长只占30%-40%,保证前期有一定的同化叶面积,后期控蔓促果,提高产量。

误区五:喷药勤病害少 很多菜农在蔬菜生长中后期,隔2-3天喷1次药,认为药喷得勤就可防止病害蔓延。预防措施:一是将病认准,对症喷药,最好是选含铜、锌的药剂,既能杀菌,又能增强植株抵抗病菌入侵能力,还能促进作物生长。二是改善生态环境,若湿度大,枝繁叶茂,通风不良,天天喷药效果也不见得好。三是对土传病菌引起的死秧,应在苗期注重喷药预防。如果忽视病源,苗期染病,后期发作,病菌已侵入植物体内,喷药勤效果也不好。

误区六:茬次多收入高 很多菜农认为,花钱建造温室,不能让地闲着,所以副茬跟主茬,主茬套副茬,栽植茬次多,结果往往产量低,效益低。预防措施:一是越冬一大茬,一年种一茬为好,春秋茬以一年两作为宜。茄子、辣椒、番茄和黄瓜老株再生可续收一茬,价格低时就拔秧晾地。二是每年在夏季留一段时间深翻雨淋压盐,暴晒杀菌,闷棚灭虫,熟化土壤。

寿光盛荣温室工程有限公司专业建造蔬菜大棚,公司从大棚选址,设计,整体建设,农资供应到蔬菜选种、育苗、种植管理及销售等提供一条龙服务。可百度“寿光盛荣温室该工程”。

三、温室大棚设计

现在智能温室已经比较成熟了,你直接找人承包就行了,不需要自己设计。很简单的东西。(卷帘、滴管或者喷雾、通风设备、温控设备)+控制监测系统

四、寿光第六代蔬菜大棚怎么建设?

寿光盛荣温室工程有限公司专家对第六代蔬菜大棚建设的步骤做出一下总结:

第一步:确定标线位置。用米尺从立柱埋设下端量起,规定高度为1.5米,并用水笔划线标注清楚。

第二步:先把第一排的一立柱埋设固定,确定下埋深度为55厘米,立柱底部勿忘记垫砖。

第三步:预把最后一排立柱坑挖好,可适当挖深些,约 60厘米(深了可回填土),将该立柱放入坑内。一人手拿超平软管一头(必需事先在里面灌满水,两头扎起),将其靠在第一排立柱的标线处,另一人拿着超平软管另一头同样靠在最后一排立柱的标线处。假若该处超平软管的水平面超出标线,说明立柱埋深了,需要回填土垫高。反之,超平软管的水平面低于标线,说明立柱埋浅了,需要重新下挖。通过不断地找平,可最终确定两立柱间的水平线。同理,如果利用该方法将所有的立柱都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那么埋设后的立柱就非常符合标准。可见,小小超平软管在棚室建造中的确可发挥不小作用。

立柱及后屋面两角度如何确定

在安装立柱时,立柱不能全部竖直安装,这样会导致大棚的承重能力降低,棚内的立柱容易在过重的压力下向后下方倾斜。今年下大雪时被压倒的新建大棚多是立柱埋设不合理造成的。因此,大棚内的立柱安装时应有一定的倾斜角度。

现在菜农建造的大棚,因为较宽,棚内每组立柱在5-6根,我们就以山东寿光地区,每组5根立柱的大棚说明立柱的安装方法(从南向北,依次排列)。

第一,对于大棚前脸的立柱,菜农在安装时应将其按照前脸墙体的倾斜角度安装立柱,这主要是因为大棚前部拱度较大,棚面的重力向大棚的后下方压,所以立柱要稍微向前倾斜。这样既有利于保护前脸墙体,也有利于增强立柱的承重能力。

第二,安装棚前的第二根立柱时也要向南倾斜,倾斜角度在1-2°为好,这样可以使立柱与上部钢管接触面积更大,有利于增加承重。

第三,对于中间的一根立柱,菜农应竖直安装。

第四,对于第四根立柱,因为上部棚面缓和,主要是草帘及卷帘机向大棚的斜前方压,菜农将立柱向北倾斜1-2°即可。

第五,大棚最后部的立柱因为要将大棚的后斜柱顶住,以此承担后屋面的承重,因此它的倾斜角度要大,一般向北倾斜角度为10-15°。

对于后屋面夹角的设置,既要考虑减轻前面立柱的承重,又要考虑大棚保温性能的提高,所以角度一定要合适。如果大棚后屋面坡度较小,就会造成覆土过多,压力过重,如果角度过大,又会造成后屋面覆土较少,保温性较差,并且后屋面的走道较窄。所以将大棚的后屋面按照45-50°角设置最为合适。

专业的温室大棚建设就在寿光盛荣温室工程有限公司。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