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怎样进行种蛋的选择和运输?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1-30 14:13   点击:140  编辑:逄瑗   手机版

一、怎样进行种蛋的选择和运输?

(1)种蛋的选择 种蛋的品质好坏不仅影响孵化率,而且关系到雏鸭的品质和成鸭的生产性能,因此必须根据种蛋的要求,进行严格的选择。

种蛋应来自遗传性能稳定、高产、健康无病的鸭群。种蛋应新鲜,种蛋的新鲜程度对孵化率影响很大,贮存时间以不超过7天为宜,3~5天为最好的保存期,两周以内的种蛋可保持一定的孵化率,超过两周则孵化率明显降低,孵化期推迟,雏鸭弱雏较多。种蛋的形状大小要求正常,呈卵圆形,过长过圆或两头尖的蛋均不宜作种蛋使用,否则不但孵化率低,而且弱雏、残雏增多;种蛋大小应符合品种的标准要求,这样可获得较高的孵化率,雏鸭大小均匀,出壳时间集中,种蛋过小孵出的雏鸭较小,过大孵化率低。蛋壳的厚度要适度,质地要细致均匀,表面正常,蛋壳厚度一般为0.035~0.04毫米,蛋壳过硬、过厚,俗称钢皮蛋,孵化过程中水分不易蒸发,气体交换不良,破壳困难,造成胚胎死亡;蛋壳过薄,气孔太多,表面不平滑,俗称砂皮蛋,孵化时蛋壳易破损,水分蒸发过快,孵化率低,弱雏增多。种蛋表面应清洁干净,不应有粪便等污物,否则污物中的病原微生物会侵入蛋内,死胚增加,孵化率下降,污染正常种蛋和孵化机。如果种蛋受到轻度污染,必须经过洗涤和消毒等处理后方可入孵。

种蛋的选择方法有感官法和透视法。感官法是选择种蛋的最常用方法,通过看、摸、听等感官来鉴别种蛋的质量,简便易行,鉴别速度快。看就是观察蛋的外观,蛋形是否正常,大小是否适中,表面清洁情况怎样等;摸就是触摸蛋壳的光滑或粗糙等;听就是用两手各拿三个蛋,转动手指使蛋互相轻轻碰撞,听其声音,破壳蛋声音低哑,完好无损的蛋发声清脆。透视法是利用照蛋器或太阳光通过光线检验蛋壳、气室、蛋黄等,如发现蛋壳上有裂纹、气室大、蛋黄颜色灰白或暗黑色,可能是因为保存时间太长,病原微生物使种蛋变质腐败;如发现蛋黄上浮、散黄、有血管,多因运输过程中受到剧烈震动,种蛋保存温度过高所致,存在上述问题的均不宜作种蛋。

(2)种蛋的运输 种蛋运输是孵化生产经常碰到的问题,是良种引进、交换和推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种蛋运输前应注意包装良好,做到防震、防碰。包装工具最好是专用的种蛋箱,要求必须结实,能经受一定的压力,如果没有专用的种蛋箱,也可用木箱或竹筐。装箱时应装满,使用填充物以防震,避免蛋与蛋之间的直接接触与碰撞,专用蛋箱按专用的小格每格放一个蛋,其它包装工具则以锯木屑、谷壳等作填充物,以防止撞击和震动。

在运输过程中,无论使用什么交通工具,应尽力避免日晒雨淋,以保证种蛋质量。阳光曝晒会使种蛋温度升高,使胚胎发育,影响种蛋品质;雨淋后蛋壳膜受到破坏,病原微生物易于侵入,使种蛋变质。因此,在夏季运输种蛋时,要有遮荫和防雨设备;冬季要注意保暖以防受冻。运输时要求平稳,严防剧烈震动,装卸时轻装轻放,以免造成蛋壳破裂、卵黄膜破损,系带断裂。长途运输要尽量缩短运输时间,种蛋运到后立即开箱检查,剔除破蛋,经消毒后尽快入孵。

二、孵化器中鸡蛋放不满对孵化有影响吗?

孵化器中鸡蛋放不满对孵化没有影响。

1、机器可以分批恒温孵化。

2、 机器没有放满种蛋不会影响孵化 。

3、只是机器的耗电量和放满种蛋的耗电量一样 机器不会因为没有放满种蛋就省电。

孵化器的管理现代立体孵化器的机械化、自动化的程度较高,因此,管理相对比较简化,但是入孵量大,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做好下列几项管理工作:

(1)温度的调节 注意温度的变化,观察调节器的灵敏度,以及温度表指示灯的变换是否协调一致。如温度调节性能稳定,一经调温后不要轻易扭动,除非偏离温度±0.5摄氏度时要即时调节。一般每小时记录一次温度。

(2)湿度的调节 现代立体孵化器具有自动调湿设备,无自动调湿的孵化器,其内设有水盘,每天要定时往水盘加水,如湿度过大,减少水盘,湿度不足增加水盘或调节水温。湿球计水杯应经常注满水,定期清洗和更换棉绳,以确保湿球计的准确性。

(3)通气、翻蛋及其他管理孵化器的风扇、蛋架要保持清洁无灰尘,以免影响孵化器内的通风。立体孵化器能定时按固定角度翻蛋,一般每1―3小时翻蛋1次。用手摇动翻蛋操作时要轻、稳、慢以免出故障。电动机应定期加油,注意机件的运转是否正常,有无异常的声音。每天要认真做好温湿度和室温等记录工作。

(4)照蛋 定期进行照蛋,检查胚胎发育情况,照蛋操作要求轻、快、准动作要小心稳当,防止碰震、破损胚蛋。观察要认真以免漏照和错照。

三、孵化鸡蛋要用什么工具?要怎么控制温度?

孵化鸡蛋要用孵化机,孵化机的温度调节旋钮在种蛋入孵前已经设定好孵化温度。

孵化鸡蛋的日常管理

(一)温度的观察与调节

孵化机的温度调节旋钮在种蛋入孵前已经设定好孵化温度,在采用恒温孵化的时候,如果没有什么异常情况出现不要轻易调整。在采用变温孵化的情况下,要由专业技术人员在规定时间通过转动调温旋钮来调整温度,每次旋动的幅度要小,可以多次调整,尽量避免1次的调整幅度太大。每次调节旋钮后要在孵化器前观察20分钟,当温度稳定并符合标准后才能离开。一般要求每隔1小时检查孵化器的温度显示并记录一次温度。观察记录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判断孵化温度适宜与否,除观察门表温度,还应结合照蛋,观察胚胎发育状况。

(二)湿度观察与调节

孵化器湿度的提供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非自动调湿的,靠放置在孵化器内蛋车底部水盘内水的蒸发维持机内湿度。对这种供湿方式,要每日向水盘内加水。另一种是自动调湿的,靠加湿器提供湿度,这要注意水质,水应经滤过或软化后使用。干湿球温度计上湿球温度计的纱布在水中易因钙盐沉积而变硬或者沾染灰尘或绒毛,影响水分蒸发,应经常清洗或更换。同温度一样,要求每1小时观察和记录1次湿度。自动控湿的孵化器在需要调节湿度高低时同样需要转动湿度调节旋钮,调节后要观察半小时,符合要求后才可以离开。

(三)翻蛋

孵化过程中必须定时翻蛋。根据不同机器的性能和翻蛋角度的大小决定翻蛋的间隔时间。现代孵化器基本都是采用自动翻动系统,在孵化开始前要进行设定。一旦孵化开始后每间隔1个小时就会自动翻蛋1次。手工翻蛋的,动作要轻、平稳,每次翻蛋时要留意观察蛋架是否平稳。即停止翻蛋,待查明原因,故障排除后再行翻蛋。

(四)通风

采用整批人孵方式的孵化器,前3天(尤其是冬季)进出气El可打开一条缝,因为,此时胚胎代谢所需消耗的氧气和产生的二氧化碳都很少,而且由于种蛋刚入孵,减少通风有利于加快机内温度的上升。随着胚龄的增加,胚胎代谢过程中氧气消耗量逐渐增加、二氧化碳产生量增大,需要逐渐把进出气孔开启得更大些,到了出雏期间进出气孔全部打开。分批孵化,进出气孔可打开1/3~2/3。

(五)照蛋

1.照蛋的目的

照蛋的目的在于:一是及时将没有受精的蛋、早期死亡的胚蛋和破裂的蛋拣出,没受精的蛋还可以食用,拣出死亡胚蛋和破裂蛋可以防止这些蛋在孵化器内腐败变质而成为臭蛋或爆裂蛋,一旦这种蛋形成后很容易污染孵化器和其他种蛋。二是通过照蛋可以及时了解种蛋的质量,如受精率、早期死胚率、蛋壳质量等,便于及时调整种鸡的饲养管理措施。三是了解胚胎发育情况以便确定是否需要调整孵化温度,即看胎施温(根据照蛋结果,看胚胎发育的实际情况是否与发育标准相吻合,并以此作为调整孵化温度的依据)。

2.照蛋前的准备

照蛋之前应先提高孵化室温度(气温较低的季节),使室温达到25℃以上,以免照蛋过程中胚胎受凉而影响正常发育。准备好照蛋台、照蛋灯、空蛋筐、登记表。将孵化室(或照蛋室)的窗帘拉上,使室内光线相对昏暗以便于观察胚蛋的情况。

3.照蛋操作

首先,将孵化器的蛋架调整至水平,之后打开一侧机门抽取蛋盘摆放在照蛋台上,迅速而准确地用照蛋器按顺序进行照检,也有将需要照蛋的蛋架车拉出来,然后关上孵化器门,再逐盘照检。照检时将无精蛋、死胚蛋、破蛋拣出,空位用好胚蛋填补或拼盘。抽、放蛋盘时,有意识地上下左右对调蛋盘,因任何孵化机,上下左右存在温差是难免的。整批蛋照完后对被照出的蛋进行一次复查,防止误判。同时检查有否遗漏该照的蛋盘。最后记录无精蛋、死精蛋及破蛋数,登记入表,计算种蛋的受精率和头照的死胚率。另外,有一种照蛋设备称为照蛋箱,当蛋盘放在箱口时压迫微型开关,箱内灯泡打开,而蛋的锐端与箱口的带孔板相对应,光线不外泄。照蛋者能够看清全盘蛋的情况,效率很高,破蛋也少。照蛋要稳、准、快,从蛋架车取下和放上蛋盘时动作要慢、轻,放上的蛋盘一定要卡牢,防止翻蛋时蛋盘脱落。

(六)晾蛋

判断是否晾蛋,除胚龄外还要观察红灯亮(加热)、绿灯亮(断电停止加热)的时间长短及门表温度显示。若绿灯长时间发亮,门表显示温度超出孵化温度,说明胚蛋出现超温现象,应及时打开机门,或把蛋架车从机内拉出晾蛋。晾蛋的具体操作前已述及。

(七)落盘

鸡胚发育至18~19天时,把胚蛋从孵化器的孵化盘移到出雏器的出雏盘的过程叫落盘(或移盘)。落盘前应提高室温,动作要轻、快、稳。落盘后最上层的出雏盘要加盖网罩或清空出雏盘,以防雏鸡出壳后蹿出。对于分批孵化的种蛋,落盘时不要混淆不同批次的种蛋。落盘前,要调好出雏器的温、湿度及进、排气孔。出雏器的环境要求是高湿、低温、通风好、黑暗、安静。落盘的同时进行照蛋,将死亡的胚蛋拣出,将发育正常的胚蛋摆放在出雏盘内,要单层平放。记录死亡胚蛋和发育正常胚蛋的数量。

(八)出雏与记录

胚胎发育正常的情况下,落盘时就有个别啄壳的,鸡蛋孵化的第20天就陆续开始出雏,一般鸡胚蛋在20.5天就大量出雏。雏鸡出壳后要定时拣雏。拣雏时要轻、快,尽量避免碰破胚蛋。为缩短出雏时间,可将绒毛已干、脐部收缩良好的雏迅速拣出,再将空蛋壳拣出,以防蛋壳套在其他胚蛋上引起闷死。对于脐部突出、呈鲜红光亮、绒毛未干的弱雏应暂时留在出雏盘内待下次再拣。到出雏后期,应将已破壳的胚蛋并盘,等待出雏。在拣雏时,要防止出雏器内的温、湿度下降过快而影响出雏。每次孵化应将人孵日期、品种、种蛋数量与来源、照蛋情况记录表内,出雏后,统计出雏数、健雏数、死胎蛋数,并计算种蛋的孵化率、健雏率,及时总结孵化的经验教训。

(九)清扫消毒

出雏结束后,抽出出雏盘、水盘,拣出蛋壳,彻底打扫出雏器内的绒毛污物和碎蛋壳,再用蘸有消毒水的抹布或拖把对出雏器底板、四壁清洗消毒。出雏盘和水盘要洗净、消毒、晒干,干湿球温度计的湿球纱布及湿度计的水槽要彻底清洗,纱布最好更换。全部打扫、清洗彻底后,再把出雏用具全部放入出雏器内,熏蒸消毒备用。

(十)停电时的措施

现代孵化设备对电力的依赖性非常强,没有电就无法获得较好的孵化效果。孵化厂必须自备发电机,遇到停电立即发电。并与电力部门保持联系,以便及时得到通知,做好停电前的准备工作。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