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禾棠花黄骨鱼养殖对池塘条件有哪些要求?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2-12 16:21   点击:286  编辑:林姬   手机版

一、禾棠花黄骨鱼养殖对池塘条件有哪些要求?

黄骨鱼怎么养?

黄骨鱼多在静水或江河缓流中活动,喜底栖生活,白天栖息于湖水底层,夜间则游到水上层觅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因之在不良环境条件下也能生活。

黄骨鱼一般指黄颡鱼,属淡水底层鱼类,白天喜欢栖息于水底层,不常活动,夜间游至水体的中、上层觅食。养殖黄骨鱼,要求水质清淡,溶氧较高,适宜温度为0~38℃。黄骨鱼为温和肉食性鱼类,喜食小鱼、小虾、螺蚌肉和人工配合饲料。

黄骨鱼作为药用常取其全鱼。其肉性味甘、平,有祛风养殖技术 养殖池塘以每口3-5亩、水深1.5-2.0米为宜,换水条件良好,并配套增氧机。放养前干塘每亩施放150公斤生石灰消毒,3天后注入新水,培肥后才能放苗。

主养每亩投放5-8厘米规格的鱼苗1000尾,合理搭配一些鲢、鳙、鲩、鲫。饲料可投喂冰鲜小杂鱼,鱼苗期把小杂鱼绞成鱼糜,随着长大可剁成肉块投喂,每天2-3餐,日喂量是鱼体重的5-10%,投饵的方法在池塘的下风处设投饵点,用20目左右的网片围出5-10平方米左右的面积,网片高出水面、离塘底50厘米,饲料投放在其中,饲料浮起在网内时不致散开,黄骨鱼会从水下上来摄食。高温季节注意水质变坏,适当更换新水,控制水色透明度20-30厘米;每10-15天施放一次生石灰,每亩15公斤兑水全塘全塘泼洒;同时注意开动增氧机,保持水中溶氧。养殖一周年产量200-300公斤。

生活习性

黄骨鱼,属淡水底层鱼类,白天喜欢栖息于水底层,不常活动,夜间游至水体的中、上层觅食。养殖黄骨鱼,要求水质清淡,溶氧较高,适宜温度为0~38℃。黄骨鱼为温和肉食性鱼类,喜食小鱼、小虾、螺蚌肉和人工配合饲料。

2.苗种培育

每亩(1亩=667平方米)放苗量为10~12万尾,可肥水下塘,培养生物饵料,也可泼洒豆浆、花生饼或蛋黄等。养至3~4厘米规格后分塘培育,每亩3~4万尾,养至6~8厘米规格后进入放养阶段。

二、黄骨鱼养殖方法介绍,养殖周期是多长时间

            1、池塘处理:塘底平坦,以沙质土为宜,底层为淤泥,放养前,使用生石灰撒入池底,7-10天过后,分2次注入新水。2、放养:4月下旬,水温稳定在10°C时进行,每亩池塘投放2500-5000尾规格为15-35g/尾鱼苗。3、饲喂:根据季节对饲喂次数以及日投饵量做出调整。4、养殖周期:12-13个月左右。

一、黄骨鱼养殖方法介绍

      1、池塘处理

      (1)塘底要求平坦,以沙质土为宜,底层淤泥厚度控制在10cm左右。

      (2)放养前,将池塘中的水排干,然后每亩池塘使用150kg生石灰,均匀撒入池底,然后将石灰和底泥混合均匀。

      (3)消毒过后7-10天左右,往池塘中注入80cm新水,然后放入小鱼进行试水,当确认安全后,将池塘水位加深至2m以上。

      2、放养

      (1)4月下旬,水温稳定在10°C左右的时候进行放养。放养之前,使用5%食盐水药浴10-15分钟左右。

      (2)每亩池塘放养2500-5000尾规格为15-35g/尾的鱼苗,如果鱼苗规格较大,适当减少放养量,同时还可以搭配放养200尾鲢、鳙鱼种。

      3、饲喂

      (1)全价配合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要求在35-45%左右,粗脂肪含量要求在5-8%左右。人工饲料配方为鱼粉30-40%,豆饼20-30%,菜饼10-35%,次粉15-18%,米糠10-15%,诱食促长添加剂2-5%。

      (2)4月前后,每天投喂2次,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3%左右。5-9月份,每天投喂3-4次,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5%左右。10月之后,每天投喂2次,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2%左右。

      (3)投喂饵料的时候,应当定点投喂,不宜随意改变投喂地点。

      4、管理

      (1)水体ph控制在6-9之间。

      (2)水体透明度要求在35cm以上。5-6月份,每30天换一次水,每次注入30cm新水。7-9月份,每15天换一次水,每次注入15cm新水。池塘水深保持在2m左右。

      (3)晴天凌晨和中午过后,开启增氧机增氧1小时。阴雨、打雷、闷热等天气,提前开启增氧机增氧,水体氧气溶解量保持在3mg/L以上。

二、黄骨鱼养殖周期是多长时间

      1、黄骨鱼的养殖周期和环境温度、养殖种类、饲喂管理等因素有关。

      2、一般情况下,黄骨鱼的养殖周期为12-13个月左右,如果是比较温暖的地区,养殖周期为12个月左右,如果是比较冷的地区,养殖周期为13个月左右。

      3、如果养殖的是全雄黄骨鱼,养殖周期大约为10-11个月左右。

      4、养殖过程中,饲喂管理会直接影响到黄骨鱼的养殖周期长。一般喂食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可以提高黄骨鱼的生长速度,缩减生长周期。

三、禾棠花黄骨鱼养殖什么季节适合养殖?

禾棠花黄骨鱼养殖 年底起捕时从池塘或湖泊中收集亲本鱼,要求雌鱼50克以上,雄鱼100克以上,放入池塘中进行专池培育,只套养少量花白鲢以控制水质。用各种冰鲜野杂鱼虾、螺蚌肉等动物性肉糜与饲料厂预混料,混合制成含动物蛋白40%左右的混合饲料投喂,日投喂1――2次,每次占鱼体的3%――5%。进入4月份后,加强产前经常流水刺激等强化培育措施,使黄颡鱼的产卵期提前到5月上中旬,从而有效地避开6、7月份的高温期,增加了黄颡鱼苗种养殖培育的周期。  

黄骨鱼养殖的生长周期及温度的要求

养殖周期

通常整个养殖期就是12到13个月左右,环境温度会影响到养殖时间,比如温暖地区可能是12个月,冷一点的地方是13个月左右。不同的养殖种类时间不一样,比如全雄黄颡鱼大概10到11个月就可以养殖完成生长期。直接影响黄颡鱼生长速度的是喂食的饲料,喂食的饲料蛋白高的生长更快,蛋白质低的,生长相对慢一些。

一般在11度以下的温度下就很少进食了,最适合进食的温度是25到28度之间,但是常见的15度到20多度都是能正常进食的。如果遇到高温30度以上进食很少,受到一定影响,但是通常在零度左右到38的样子的水温都是能生存的,没有生命危险。但是最好要保持正常温度,或者是正常水温,一般外面温度跟水中不一样。

影响黄骨鱼繁殖的几点因素?  

产卵时间        

禾棠花黄骨鱼养殖黄骨鱼在自然条件下,一般于5月底开始产卵活动,一直持续到7月下旬,这一点通过对其性腺发育阶段解剖观察,和湖泊中捕获最早的一批天然苗(一般在7月中旬)即可证明。若经过人工精养进行产前强化培育,一般可使产卵时间提前10――15天。  黄骨鱼养殖    

禾棠花黄骨鱼养殖因黄骨鱼属一年多次产卵类型,为有效提高产卵率,我们通过两次人工注射催产激素,根据水温高低调整针距,一般8――12小时,使分批次发育的卵子迅速成熟并同时产出。同时为避免药液的损失,两针注射的部位应严格分开,以背鳍基部和胸腔两点注射为宜。

养殖黄骨鱼的技术  

选择池塘  

一般在选择亲鱼培育池的时候,需要尽量选择注排水方便、交通便利、池底平坦、硬底质、保水的池塘,在靠近催产池、环境安静的地方,亲鱼培育池的面积为2-15亩,具体大小可依据苗种生产规模而定,培育池水深保持在2.2m左右。  

由于黄骨鱼亲鱼的个体比较小,因此培育池的面积不宜过大,如果培育池面积过大,会导致催产不及时,而造成黄骨鱼亲鱼的流产,培育池需要清1次塘,清除池塘中的野杂鱼,同时杀死敌害生物和病原体,改良池塘的水质。

如果是老塘的话,就需要清除池塘底部的淤泥,一般作为黄骨鱼亲鱼的培育池,不管是新开挖的池塘还是老塘,在亲鱼下池前都要进行池塘消毒。

       

禾棠花黄骨鱼一年四季都可以养殖

禾棠花黄骨鱼养殖期是12到13个月左右,环境温度会影响到养殖时间

比如温暖地区可能是12个月,冷一点的地方是13个月左右。

买养蚯蚓的泥土可以找周围的大型养殖场,用猪粪牛粪的等动物粪便发酵后就可以用来养蚯蚓了!水域里可以套样黄骨鱼,草鱼,鲤鱼,花鲢,白鲢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