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世界文化遗产的定义是什么?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9-29 07:07   点击:283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世界文化遗产定义的新界定

摘 要 文章在对文化、文化资源定义的基础上,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定义做了新的界定。该文认为:文化遗产包括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两个子系统。而文化资源则包括文化基因、文化载体、文化环境、文化市场。本定义的原创点在于突出了文化遗产的信息性和经济性两大本质属性。同时,自觉地运用基因理论来研究文化遗产,兼顾有形文化载体和无形文化载体两个层次也是此定义的特色所在。

关键词 世界文化遗产定链肆义 新界定 信息性 经济性 文化基因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gnition of culture and cultural resource, this paper makes a new definition of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It believes that cultural heritage consists of two subsystems: cultural resource and cultural industry. However, cultural resource involves in culture gene, culture carrier,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market. This new definition originally highlights the two essential attributes of cultural heritage: information and economy. Moreover, it is also the feature of this definition that using consciously gene theory to study the culture heritage and giving attention to both tangible culture carrier and intangible ones.

Key Words Definition of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New definition, Information, Economy, Culture gene

1 基本概念的界定

1.1 关于“文化”的若干银唤派界定

我国古代先贤早在两千锋贺多年前就提出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文化观① 。但“天”与“文”两字是分开的。到汉代才出现“文化”一词,但对其含义,人们理解不同。有的解释为:与“武功”相对立的一个概念②;有的解释为:文学艺术和礼仪风俗等属于精神领域和上层建筑的那些东西③,这一概念一直影响到明清。

西方的“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它的意思是耕种、居住、练习、注意等等,法文这个词,也是栽培、种植之意,但又引申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培养。这里的意思即包含了从人的物质生产到精神生产两个领域。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给“文化”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④ 这一观点影响巨大,在文化史研究方面具有开先河的作用,直到现在,仍可参考。

近代,[法]施舟人认为:“我将‘文化’视为知识、信仰和行为融合而成的范式,由此,在最普遍的意义上,它涵盖了语言、理念、信仰、习俗、机制,还有科学。”

关于“文化”一词,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偏重于历史性,有的偏重于规范性,有的偏重于心理性,有的偏重于结构性,有的偏重于遗传性,等等。迄今为止,不下数百种之多⑤。

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将“文化”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为文化就是在历史上一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社会精神生活形式的总和。”

我国1979年出版的《辞海》中的“文化”基本上采用了这个解释:

――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广义上说,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所创造的一切,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全部内容都可以说是文化。但狭义而言,把社会生活分作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把文化看作与经济、政治有别的全部精神生产的成果,与政治、经济相比较,文化具有特殊的、更为深远的影响力量,因此发展文化事业在任何国家、民族都是十分被重视的。

文化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是文化的积累性(注:相当遗传学的遗传性)和文化的变革性(注:相当遗传学的变异性)。当我们考察历史上的文化的积累和变革时,会发现一些相对稳定、长期延续的内在要素,我们把这种要素称之为文化传统(传承)。从而形成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类型和特点。每一个民族的人民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好尚、信仰、礼仪、习俗、制度、规范等等,并通过各种学习、传授等耳濡目染的方式,产生共同的文化心理,形成民族的认同感和民族的凝聚力。

但仅停留在“文化传统”的层次上是不够的,很容易产生两个弊端:一个是罗列现象,以偏概全,以末求本;二是容易把文化传统看作可以由人们任意舍取的东西。文化研究深入之后,需要我们进入文化基因层次,所谓“文化基因”,是借助生物遗传学的术语(基因,英文是gene)。深入基因层次的目的是研究这些元典产生的历史原因、条件和过程,从中发现隐藏在历史现象后面的必然性的东西。德国哲学家亚斯贝尔斯将公元前200年称为世界历史的“轴心时代”,在中国这是先秦诸子的时代。一般的哲学史、思想史也是从这个时代开始的,并盛赞轴心时代思想家的原创性。但是,在中国“轴心时代”的孔子之前,作为观念形态的德、礼、孝、仁等概念就已存在,而这些概念的产生又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这就需要我们把研究的触角伸向前轴心时代,深入到中国文化基因的研究。

文化也像“资本”一样有其“原始积累”的过程,积累到一定程度,便开始它的创作(对“资本”而言称为“抄作”活动)。中国传统文化以孔子所开创的儒学为主导,与其说是历代统治者的扶持,不如说它符合中国文化基因的内在逻辑。文化基因与生物基因不同,它不能直接成为科学实验的对象,而只能通过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的方法来认识它。因此,逻辑分析和历史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即是我们用来整合、展现中国“轴心时代”形成条件和过程的方法。

世界文化遗产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现代化进程迅猛如潮.给人类的居住环境和文化遗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破坏。为了使物质文明的进步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为了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于1972年倡导并缔结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公约主要考虑到部分文化或自然遗产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因而需要作为全人类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加以保护;考虑到鉴于威胁这类遗产的新危险的规模和严重性,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缔约国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由缔约国申报,经世界遗产中心组织权威专家考察、评估.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团会议初步审议,最后经公约缔约国大会投票通过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遗产种类有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称为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明清故宫: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北京市

颐和园:文化遗产,1998年列入,北京市

天坛:文化遗产,1998年列入,北京市

长城: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北京市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北京市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1994年列入,河北省

平遥古城:文化遗产,1997年列入,山西省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文化遗产,1994年列入,山东省

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甘肃省

大足石刻:文化遗产,重庆市

秦始皇陵: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陕西省

苏州古曲园林:文化遗产,1997年列入,江苏省

武当山古建筑群:文化遗产,1994年列入,湖北省

拉萨布达拉宫:文化遗产,1994年列入,西藏自治区

丽江古城:文化遗产,1997年列入,云南省

泰山:自然与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山东省

黄山:自然与文化遗产,1990年列入,安徽省

峨眉山-乐山大拿渣佛风景名胜区:自然与文化遗产,1996年列入,四川省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1992年列入,四川省

黄龙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1992年列入,四川省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1992年列入,湖南省

庐山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景观,1995年列入,江西省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孙樱:自然消凯悄与文化遗产,1999年列入,福建省

《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规定,属于下列各类内亩桥迅容之一者,可列为迅此文化遗产:消消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

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经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批过的

文化线路指是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中转站;兼有两种遗产的部分特征。因此为了全面保护丝绸之路遗产,需要列入保护范围的耐稿不仅仅是各处遗址和遗迹,更重要的是采用一种方法来认识文化线路的非物质性和广漏孙泛昌搜孝性,及其传播和影响的动态效果。文化线路涉及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如:政治、商业、科学、宗教和文化等。还包括绿洲的农业系统、工程和交通,洞窑和佛龛用作思考和精神升化的开放景观、带有集市和旅店的休闲地、以及各个王国之间的交通要塞、军事驻地、堡垒和t望塔等。

文化线路的定义:它是一个含义丰富而富有创造的概念,它体现了优先体制框架,在此框架可以达成互相谅解,实施了解历史和和平文化的多种方法。

它是由实体要素构成、其文化意义在于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和多方对话,这些交流和对话时间和空间内线路沿途活动的相互影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