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菌丝长满后该如何管理?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4-04 19:55   点击:189  编辑:顾东   手机版

我们在产业培育工作中,大力培养食用菌专业团队,特别是羊肚菌技术人才,在领引合作社发展中,助农增收成效显著,已发展为主导产业,持续加大技术培训、支持力度,让羊肚菌产业更好更快地让农民朋友增收中贡献,现将羊肚菌菌种培养中的经验共享!

羊肚菌的管理及菌丝培养

一、菌种菌丝的培养。

在经过多次失败后总结出羊肚菌菌丝的最佳生长条件如下作为参考。

1、温度 羊肚菌菌丝体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8-22℃,在一般的培养基上生长速度可达到10-20 mm/d。低于5摄氏度生长速度很慢,生长速度小于5 mm/d,但是生长健壮浓密;高于25℃,菌丝体稀疏;高于28℃,菌丝容易死亡。羊肚菌原种栽培种在进入培育室的5-7天,可将培育室的温度控制在18-22摄氏度,菌丝体生长速度相对较快。培养后期,培育室温度可控制在16-18℃,菌丝体生长速度相对变慢,菌丝体生长更加健壮,菌核数量更多。

2 、湿度 菌种在发菌期间应该控制培育室的湿度。空气湿度过大,则容易造成菌种感染率的升高。湿度过低。一般可以通过空调进行除湿,将培育室的湿度控制在70%以下。

3 、空气 良好的透气性和含氧量会使菌丝体生长更加迅速。在菌种培育的中期阶段,每天在晚上将培育室的门窗打开进行通风换气,次日清晨再将门窗关闭。

4 、菌丝长满后的管理及辨别。 当羊肚菌菌种菌丝长满以后,温度一定不能太高,最好不要超过18度,后期菌核弹出来以后,就是下种的最好时机,当羊肚菌菌丝后期出现褐黑色就说明已经老化。

二、播种方法

1、土地整理

按照每亩地150-200斤的生石灰用量均匀施撒后,翻耕25-30cm,之后按照1.0-1.2m宽起厢开沟,沟宽20-25cm,深5-10cm;如果土壤结构松散,优选沟播。

2、菌种预处理

将菌种剥去外源营养袋,揉碎至0.5-1.0cm大小粒径的颗粒,如若菌种偏干,水分在55%以下,磷酸二氢钾预湿菌种(手捏有轻微水渍),播种后萌发效果较好;菌种偏干,播种后土壤湿度也较干,则菌种萌发效率较差。

3、播种与覆土

播种前调节土壤湿度至20-25%左右,即手捏成团,丢地即散,或农作物种植时种子萌发的最适湿度为宜,或田地土壤在耕作时不粘工具时即为适宜的羊肚菌播种湿度。沟播或撒播沟播时,将揉碎的菌种按照每亩地的300-350斤的用种量均匀的撒在开好的小沟内,之后平整厢面,实现沟播覆土5cm;撒播时,按照每亩300-350斤的用种量,将菌种均匀的撒在箱面上,用小型旋耕机在厢面上旋土10cm深,实现菌种和土的均匀混合,或用小型开沟机,在原有开沟位置开沟,将沟内的土翻至厢面上,实现覆土3-5cm。

4、外源营养袋补料技术

正常播种后1-2d,可观察到菌种表面菌丝开始萌动萌发有约1cm纤细的菌丝;2-3d,部分菌种之间的菌丝可连接成稀疏的菌丝网络,土壤表面可见有稀疏的菌丝;5-7d菌丝量增大后可摆放外源营养袋。如前所述,最早外源营养袋摆放时间为播种的同时摆放,最迟时间为播种后20d,严禁超过1个月。

5、选择性使用地膜

设施大棚通常能实现保湿、遮阳效果,可代替林下栽培中地膜的使用。当棚子湿度不易控制(如沙性土壤)、光线过强或需要额外保温时,可按照林下栽培的方法选择性使用地膜。棚内没有大风,因此地膜两边可每隔1-2m压土块一个,即能保湿又能起到通气的作用,避免两边压的过紧造成缺氧

6、发菌期管理

发菌期间的管理和传统的大田栽培类似。设施大棚羊肚菌栽培可做到对水分的精确控制,当播种前土壤湿度调节到位的情况下,中间发菌过程维持较长时间满足养菌的需要,如无必要,尽量少浇水。当土壤表面发白(土壤失水变干)时,可轻微雾化喷水;如若为沙性土壤,失水较快,可在播种后选择覆盖地膜或覆盖1cm厚的稻草,起到保水作用。越冬茬栽培时,可在冻土期来临前3-5d,上一次重水,确保整个冻土期土壤不至于失水过多对菌丝造成伤害。当菌丝营养储备完全后,菌丝和菌核细胞内的大量脂类物质可以保护菌丝免受冻害营养,成功越冬,因此务必要在冻土期来临之前完成营养转化。秋冬茬和早春茬的羊肚菌养菌过程中可适度保持土壤水分偏低,菌丝会优选在土壤内部而不是土壤表面生长,能形成更多的营养菌丝储备营养,因此,一个重要的水分管理是“养菌阶段,如无必要,避免补水”。

由于大棚密闭性往往不严,会有少量的空气流通,因此在整个养菌过程中,可不必过多考虑氧气问题,当发现箱面上气生菌丝增多、直立时,代表氧气严重不足,二氧化碳超标,此时可适度通风。

7、催菇技术

秋冬茬和早春茬在经历约45d的发菌和营养储备后,已经达到生理成熟;越冬茬在冻土期结束后,前期已完成营养储备,现温度回暖,也达到了生理成熟期;此时,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转变,简称催菇技术。现实生产中,部分基地不经历催菇也能出菇,实际为自然生理成熟加之环境条件合适发生的自然出菇,理想的催菇技术可实现潮次均匀、健壮的原基发生和发育。

催菇的原理性内容,具体操作主要在氧气刺激、光线刺激、水分刺激、营养刺激和温差刺激。具体做法如下:

(1) 营养刺激:撤去外源营养袋,造成营养输送断裂,诱发出菇。当外源营养袋的营养没有消耗殆尽时,且是一个易出菇品种时,可不撤袋;当外源营养袋发生污染时,必须撤袋。

(2)氧气刺激:养菌期间棚子内一直处在低氧和高二氧化碳状态,催菇时,增大通风,可有效的增加氧气含量,刺激转入生殖生长出菇。

(3) 水分刺激:秋冬茬和早春茬在长期的养菌过程中,水分逐渐走低,此时进行重水补水,可极大的刺激菌丝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转变,具体操作是,通过滴灌或沟灌或喷灌将厢面浇透,沙性土壤可分两次进行,两次间间隔12-24小时;黏性土壤注意避免积水。

(4) 温度刺激:催菇后,白天提高地表下5cm处温度至8-12℃,夜间降低棚内温度(地表温度)至3-5℃,拉大温差至10℃以上,可有效的诱发原基发生。催菇后不能再有低于0℃的低温(地表温度),以免原基发生后冻伤。

8、出菇管理

原基后约7-10d,原基可增高至1~2cm,菌柄和菌盖分化明显,可初见菌盖雏形;此时,维持土壤湿度20%-25%,空气湿度85%-95%,散射光照射,最低温不低于4℃,最高温不超过20℃,12-20℃是最佳的生长发育温度。该阶段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调节以雾化喷水为宜,水量宜小不宜大,可通过少量多次的方法进行调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