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南瓜育苗盘育苗方法和技术?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2-16 17:28   点击:64  编辑:澹台雅   手机版

一、南瓜育苗盘育苗方法和技术?

        一、浸种催芽

        用100℃热水烫种5秒钟,立即对凉水降温至40℃~45℃,搅拌半小时,然后用清水浸种8~12小时,其间用30℃温水淘洗种子2~3次,除去种子表面的黏液。种子捞出后晾两小时,待种子表面干爽后催芽。催芽时温度保持28℃~30℃,2~3天后,待芽长0.2~0.5厘米时,种子胚根显露,俗称露白,即可播种,一般亩用种量为200克左右。

        二、适时播种

        在华北地区,早春南瓜育苗在日光温室或阳畦中进行,适宜的播期一般为2月下旬至3月初。常用育苗盘育苗,装盘前,每立方米育苗基质拌40%多菌灵粉2公斤消毒。用清水喷洒育苗基质,使其含水量达70%。育苗基质装盘时,杯口预留2厘米深的空间。每育苗杯播1粒发芽的种子,上覆2厘米厚的膨化蛭石,然后用地膜盖严育苗盘。也可采用催芽后的种子直播大田的方式。

        三、苗期管理

        播种后,白天温度保持25℃~30℃、夜间18℃,当60%的种子拱土时,撤去地膜,白天温度降到20℃~25℃、夜间12℃~15℃,以防幼苗徒长。待心叶2厘米长时,白天温度保持25℃~28℃、夜间15℃左右。育苗期间每5天喷一次清水。在定植前一周开始加大放风量进行炼苗,提高成活率,幼苗两叶一心时,带育苗基质定植。

二、西瓜育苗基质的使用方法

西瓜基质育苗与嫁接相互结合,不仅能节省育秧土地,早春育苗还可减少电热加温面积,节约支出,同时通过嫁接能有效控制枯萎病发生,解决西瓜设施栽培的连作障碍。

一、育秧盘选择与基质配比

选25×50cm 50孔育秧盘。用东北草炭、珍珠岩、有机基质肥,以6:3:l充分拌和成基质,育苗前一周,每m3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g,充分拌匀进行消毒待用。

二、苗床选择、育苗准备

苗床选温室大棚或标准大棚,整地平整,撒2cm砻糠刮平,铺电热加温线,间隔5~6cm一根,然后横放2只秧盘,育秧盘摆放平整无参差。最后,放入基质至育秧盘2/3满,盖好地膜,通电加温48h以上。

三、育秧

1.砧木育秧种子处理与常规育苗相同。砧木种子选“华砧1号”或“华砧2号”。在苗床准备工作的同时,进行砧木种子浸种催芽。种子露白,分拣种子进行播种,一孔一粒,种子平方,芽脚向下,播后及时覆盖好基质土,上盖一层地膜,最后搭好小环棚,盖膜保湿,砧木种子出苗70%左右时揭去平铺地膜,齐苗后进入正常管理。

2.接穗西瓜育秧在砧木种子齐苗后即可进行接穗西瓜种子的浸种催芽,露白后播种于有电热加温的基质土苗床上(可在育秧盘旁留一块基质土作接穗育苗地),种子可高密度撒播,盖好盖籽泥,盖好地膜,搭好小环棚,保湿出苗。

3.肥水补充整个育苗阶段要不断补充肥水,晴好天气2~3天一次,在补水的同时可加入育苗基质专用肥料,保证养分供给。

三、请教怎样用育苗盆

1、育苗盆可以用泥炭土:珍珠岩:蛭石或者买发发得播种介质(不考虑成本的话)或者普通的壤土:珍珠岩或者其他2、只放1粒种子,only one3、不一定,看你栽培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希望长成吊盆球形的,可以种3-4棵,看盆器大小而定。

四、我想栽颗紫花地丁这现实么?

紫花地丁是常见的野外药用植物,因此拿来盆栽的不多,如果你有兴趣还是很好载的。

紫花地丁的栽培技术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由于城市绿化用水与城市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加剧,很多城市已经开始应用耐旱的地被植物替代高耗水的冷季性草坪,特别是在水资源短缺地区建造耐旱园林时,地被植物更是不可缺少的种类。通过近几年对乡土野生紫花地丁的栽培,解决了我国北方城市早春露地观花地被植物种类问题,进而丰富了园林绿地中地被植物资源。 1 生物学特性 紫花地丁(Viola philippicacav)为堇菜科堇菜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6~14 cm,无地上茎,地下茎很短,主根较粗,其主根呈长圆锥形,淡黄棕色,有细纵皱纹;叶基生,叶片肥大,狭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具圆齿,叶柄具狭翅,叶有绿、墨绿之别,绿色期长;花期早, 4—5月开花,花色艳丽,花型奇特;果期5—6月,蒴果椭圆形。株形有高中低之分,自播,根蘖繁殖能力强。由于紫花地丁返青早,花期长,株型低矮很紧凑、花色丰富等优点,秋后茎叶仍鲜绿如初,花旁伴有针状小果,直至冬初,地上部分才枯萎,因此是极好的地被植物,也可用于庭院大面积绿化,或装饰花镜,或镶嵌草坪等。紫花地丁除了作为观赏植物资源开发应用外,还具有药用、食用、密源等多种利用价值。它全株可入药,具有清热、消毒、消肿的作用。 紫花地丁喜阳,不耐阴,在地势高、排水良好处有自然群落分布。喜温暖、凉爽气候,怕涝,土壤以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黏壤土生长为好。紫花地丁一次栽种多年收益,其根不死,翌年春天又可萌发。紫花地丁在齐齐哈尔地区一般3月中旬萌动,花期4月中旬至5月中旬,盛花期25 d左右,单花 开花持续6 d,开花至种子成熟30 d, 4—5月中旬有大量的闭锁花可形成大量的种子, 9月下旬又有少量的花出现。果期7—9月。 2 栽培管理 紫花地丁的自繁能力很强,雨季大量成熟的种子发芽出苗,在每m2有15株母株的地块内,到了秋季可增至500株。但自然繁殖状态下,母株、分株苗和实生小苗生长在一起,参差不齐,影响观赏效果,为了在园林绿化中达到整齐一致的观赏效果,可用播种育苗、分株移植法进行种植。 2.1 播种前准备 常规使用的播种箱,规格长50 cm,宽30 cm,高8~10 cm,也可采用育秧盘。播种箱在使用前一定要用水泡透,否则容易造成土与箱分离,影响出苗。床土准备一般用2份园土, 2份腐叶土, 1份细沙,用孔径为1 cm以下的筛子筛后备用。播种前要进行土壤消毒,一般可用0. 1% ~0. 3%的高锰酸钾溶液喷洒床土,以达到培育壮苗、防治苗期病虫害的目的。土壤消毒后用硝基腐殖酸调节土壤pH值,达到6. 0~7. 0待用。 2.2 播种方法 将采集到的紫花地丁种子放在通风干燥处保存。12月上旬播种在2~8℃的低温温室内,翌年2月出苗, 3月下地定植。亦可在5月采下种子,直接 地播,很快就可以发芽出苗。由于种粒比较细小,播种时最好采用“盆底浸入法”,即将床土装入秧盘或浅盆,置于更大的盛有水的容器中,使水从秧盘或盆底部向上渗透,湿润整个床土,然后再进行播种。播种时可采用撒播法,用小粒种子播种器或用手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浸润透的床土上,撒种后用细筛筛过的细土覆盖,覆盖厚度以盖住种子为宜。种子出苗过程中,如有土壤干燥现象,可继续用盆浸法补充水分。播种后室内温度控制在15~25℃为宜。 2.3 幼苗期管理 小苗出齐后要加强管理,特别要控制温度以防小苗徒长,此时光照要充足,温度应更低些,白天25℃,夜间8~10℃,保持土壤稍干燥。当小苗长出第 一片真叶时开始分苗,移苗时根系舒展,底水要浇透。白天温度为25℃左右。夜间温度为20℃左右,需要补充光照2~3周,可适量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液促进幼苗生长,当苗长至5片叶以上时即可定植。 定植密度:如果选用叶片数为15~20的大中苗移栽,密度为40株·m-2。如果选用叶片数为5~10的中小苗移栽,密度可为50株·m-2。 3 紫花地丁推广应用 通过测试表明,紫花地丁符合地被植物的标准,对地面覆盖效果好,抗逆能力强;不需要修剪,具有草坪所不具备的特殊价值,具有美观的花色、花形,是黑龙江省北方难得的早春花卉,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植物。紫花地丁不仅具有草坪的部分功能,更具有观花地被植物的功能。现阶段,地被植物是提高城市绿化覆被率的重要部分,已由常绿型走向多样化,由草皮转向观花型,由精细养护转向粗放管理。而我国自产的紫花地丁不仅顺应了地被植物时代发展的要求,具备了观赏价值高、抗性强、养护管理费用低等特点,还丰富了城市绿化植物的种类,在突出景观特色、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维护城市生态系统方面均具有独特优势。随着节能环保型社会的发展,紫花地丁必将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大力的推广应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