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齿轮泵的困油问题如何解决?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2-02 04:32   点击:93  编辑:令狐巧   手机版

一、齿轮泵的困油问题如何解决?

当齿轮啮合后,啮合的两齿间的液压油由于齿的封闭无法排出而形成困油现象。

被困住的油会产生高压,对轴产生侧压力,容易使轴弯曲,轴承过早损坏,同时也消耗电机的功率。

解决的办法是在齿轮啮合处的侧面向排油腔开一道卸油槽,使困于两齿间的油可以被排出以消出困油现象。

二、#泵#齿轮泵困油现象的危害及排除方法是什么?

困油现象的危害? 由于油液压缩性很小,而且困油区又是一个密封容积,所以被困油液受到挤压后,就从零件配合表面的缝隙中强行挤出,使齿轮和轴承受到很大的附加载荷,降低了轴承的寿命,同时产生功率损失,还会使油温升高,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温度。当困油区容积变大时,困油区形成局部真空,油液中的气体被析出,以及油液气化产生气泡,进入液压系统,引起振动和噪声。当后面一对轮齿进入啮合时,前面的一对轮齿已失去了排油能力,使泵的流量减少,造成瞬时流量的波动性增加。解决办法? 一般来说,困油现象是齿轮泵为了保证吸油腔和排油腔密封性必然引起的后果,因此要从根本上消除是不可能的,只能将其限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利用卸荷槽的结构措施来减弱它的有害影响。例如CB型泵的前、后盖上都铣有两个卸荷槽,其中一个与泵的排油腔相通,另一个与泵的吸油腔相通。当困油容积变小时,使困油容积与通向排油腔的卸荷槽相通,将困油区中的油液排出;当困油容积变大时,则通过另一卸荷槽,使困油容积与吸油腔相通,实现补油。卸荷槽的位置要适当,使困油区中的油液既能够排油,又能够补油。但是,两卸荷槽之间的距离不能太小,以防吸油腔与排油腔通过困油容积串通,影响泵的容积效率。

三、何谓油泵的困油?说明困油引起的后果

齿轮油泵原理上的一个现象,就是齿轮泵油时,在齿合过程中,有时是一对牙齿齿合,有时是两对牙齿齿合。当两对牙齿合时,前一对牙齿尚未脱开,而第二对齿在此时以开始齿合了,这样两齿合点之间被困的油液容积就是困油区。

困油现象的危害:1,造成油泵早期损坏;2,功率损失;3,产生气泡;4;引起流量不均,振动,噪声。

解决办法:在油泵的端面,产生困油的区域,开卸荷槽。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返回栏目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