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连枷是什么农具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3-16 06:55   点击:123  编辑:平薇   手机版

连枷是什么农具

连枷是一种在粮食收割后用于脱粒的农具。

连枷结构很简单,一个长长的手柄,一个宽宽的木排,再用一个转轴把两者连接起来,就可以了。但是,连枷又非常不简单,它不仅是一种常见的生产工具,打稻谷、麦子、豆子都离不开它,同时也是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在我国几千年的农耕史上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和影响。

起源

枷起源于我国,历史悠久。据《国语・齐语》记载,早在公元前七世纪,当时的齐国(在今山东半岛),首先使用枷打麦。枷,那时称“枷”或称“拂”。唐朝颜师古《注汉书》,明确地说:“拂音佛,以击治禾,今谓之枷”。那么,从唐朝算起,这种打场的农具定名为“枷”,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

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枷竟“弃农从戎”,被用作“兵器”,出入沙场。那种打仗用的枷叫“拂枷”,枷是用铁打制成,劈头打下,当然可以置敌于死地。但是,枷“充农从戎”的历史并不长。到了南宋,在火药用之于战争后,枷又由军队“转业复员”回到农村麦场上了。

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对“枷”作了专门记述。现在,虽然有了脱粒机,但“枷”在一些偏僻山区仍被使用着。

连枷,原为农村手工脱粒农具,由竹柄及敲杆组成,工作时上下挥动竹柄,使敲杆绕轴转动,敲打麦穗使表皮脱落。它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条构成,用来拍打谷物、小麦、豆子、芝麻等,使子粒掉下来,也叫做“枷”

连枷不是制式工具,发力没有规律,纯靠各人自己掌握自己的把式。使用时两只手的主副层次变换要配合好,这其中有个角色变换配合术。打连枷的发力不能太正,因为它自身就是一个偏结构。竹排与竹把的间隙小,这就要求在旋转时要把著力中心放在木轴的竹排处外端,而不是竹排与竹把的连接处。最后一击,看似简单,但如果认为使劲重点砸那就大错特错了。旋转连枷时竹排是做转圈运动,如何在一秒钟之内使竹排呈水平状打下去,把它自身的重量加上人力完美合成并发挥好功效,是一个有些讲究的工作。

枷起源

枷起源于我国,历史悠久。唐朝颜师古《注汉书》,明确地说:“拂音佛,以击治禾,今谓之枷”。那么,从唐朝算起,这种打场的农具定名为“枷”,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

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枷竟“弃农从戎”,被用作“兵器”,出入沙场。那种打仗用的枷叫“拂枷”,枷是用铁打制成,劈头打下,当然可以置敌于死地。但是,枷“充农从戎”的历史并不长。到了南宋,在火药用之于战争后,枷又由军队“转业复员”回到农村麦场上了。

连枷——农耕课之一

主题课文:儿歌一则(白双奇)

        这首儿歌描写了农村人从播种到收割打碾的繁忙景象,其中“簸箕”现在还在广泛的运用,而“连枷”已经不是很常见了。枷”的出现比较早,《国语・齐语》中就有:“令夫农,群萃而州处,察其四时,权节其用,耒、耜、枷、芟。”其中的“枷”即指连枷,说明连枷在战国时候就有了。唐颜师古《注汉书》中说:“拂音佛,以击治禾,今谓之枷”。可见“枷”这个名字在唐以前就出现了。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枷响到明。”之句,正是描写用连枷打场脱粒的景象。

阅读链接:

【什么是连枷】

也作枷。其叫法不一,南方也有叫调(tiao第二声)车的,衢州方言。原为农村手工脱粒农具,由竹柄及敲杆组成,工作时上下挥动竹柄,使敲杆绕轴转动,敲打麦穗使表皮脱落。唐代,连枷就经过加重改造用于军事,主要用于守城。

【连枷的足迹】

连枷是一种古老的脱粒农具,很多年轻人可能不认识这种神奇的工具。此物可追溯至商周时期,先秦典籍《国语》中就有记载。《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上各有记载:“连枷,击禾器”、“连枷响,麦场登”。南宋诗人范成大在《秋日田园杂兴》中写道: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情。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这首诗形象地描绘出连枷农作的场景,透露着丰收的喜悦。七八十年代,连枷在涵江还是很流行的,庄稼人和连枷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情缘。连枷的竹柄较长,竖起来有一人多高,枷头也叫敲杆,由四片一尺多长的竹板夹在坚硬的木轴上而组成。连枷是一种省力的脱粒农具,操作时只要扬起竹柄,利用惯性翻转枷头,当高高扬起的枷头落在豆梗上时,就会把豆粒打得四处蹦飞。

连枷的使用还是讲究技巧的,没有一定的功夫是根本玩转不起来的。枷头转动前,必须先摆动两下,调整好角度,轻轻晃动枷头,靠惯性翻转。以前小孩子特别喜欢玩这种农具,但是往往使不出劲儿,脸憋得通红,引来大人们的欢笑。如果有人舞得好,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小孩羡慕大人夸奖。

据说,连枷还是一件历史悠久的兵器。经过改造后的连枷就是连枷棍,又称连挺、铁连枷、盘龙棍。而连枷棍后来演化为三节棍、双节棍,成为冷兵器时代的重要武器。据《武经总要》记载:“铁链夹棒,本出西戎,马上用之,以敌汉之步兵,其状如农家打麦之连枷,以铁饰之,利用自上击下,故汉兵善用者巧于戎人。”宋代士兵看到西戎人的兵器优点后,便吸取过来,应用到连枷。明朝倭寇侵犯莆阳平原时,兴化人民就曾经挥舞连枷奋起抵抗。

【连枷起源】

根据历史文献,枷或起源于黄河流域,然后传至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据《国语・齐语》记载,早在公元前七世纪时,齐国(在今山东半岛)已首先使用枷打麦,其时称为枷或称拂,按其所记“今农夫群萃而州处,察其四时,权节其用,耒耜_芟”看,应是一种集体劳动。韦昭注谓“_,烈玻曰鞑(禾)也”;《说文解字》谓“粒骱塘弦病保弧妒兔な陀闷鳌肺健凹希右玻诱扔诒芬晕嗡耄銎涔纫病;蛟宦藜先榷弥病保惶瞥帐拧逗菏椤纷⒏敲魅返厮怠胺饕舴穑曰髦魏蹋裎街枷”;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对枷还作了专门记述,由此可知连枷之名至少在汉代就已正式出现。即使以枷而论,从唐朝算起,这种打场的农具定名为枷,也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有趣的是,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枷还弃农从戎,被用作兵器,出入沙场。那种打仗用的枷叫拂枷,枷是用铁打制成,劈头打下,当然可以置敌于死地。但是,枷充农从戎的历史并不长。到了南宋,在火药用之于战争后,枷又由军队转业复员回到农村麦场上了。遗憾的是,由于连枷为木制(南方也有用竹子制作的),不易保存,在考古发掘中难以发现实物,只能在一些壁画上见到它的形象。如甘肃省嘉峪关市魏晋墓壁画中的打连枷图,敦煌莫高窟壁画中也有许多打连枷的场面(如445窟、205窟等)。

需要强调的是,枷的具体起源时间与地域,学术界还在聚讼当中,至今未考证清楚,上述说法只取其一略作介绍。

【使用说明】

诗句“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更有“十年曾一别”的感觉。不过,文中只是说“手柄的上下往复摆动可转化为敲板的不等速圆周运动”,以及“要充分利用曲柄摇杆机构具有极限位置和死点位置的运动特点,即当手柄运动到上极限位置时,敲杆应同时到达死点位置,并随着手柄的向下运动而继续下落”,并没有具体介绍打连枷的操作方法和力学原理;而“连枷使用的是腕力和巧劲,只要能挥动连枷并掌握好力的平衡,即可进行脱粒作业”,与笔者少年时实际操作的感觉略有谷物的脱粒方式较多。依据1976年前后在江苏农村所见,连枷只是辅助脱粒工具。主粮小麦、水稻的脱粒有两种旋转机械――机稻床和小老虎。前者初以人力脚踏驱动,后来改为电机或柴油机驱动,可以得到整齐的禾秆,不过总会产生一些凌乱的脚料得用连枷脱粒。此外,谷物的留种似乎需要手工脱粒:水稻多是“摔把”,双手抓住稻秆端部,高高举起,将稻穗尽力摔向碌碡;小麦则因禾秆强度较低不能“摔把”而用连枷。豆类、油菜种植较少,也是用连枷脱粒。又,如果牛不需用于耕地耙田,也可牵拉碌碡即碾场进行稻麦的脱粒。

连枷由摆杆、敲板和转轴构成;摆杆长2 m 左右,敲板长0.5 m、宽0.1 m 左右。笔者觉得,挥动连枷若只是使转轴作直线或弧线的往复运动,则难以牵引敲板作连续的旋转运动而拍打平铺的谷物。

通常右侧手臂力量较强,因而操作者双手握杆,右手在前;双腿分立,右脚在前。打连枷的动作似乎可分为4个阶段。

(1)收缩手臂,向后抽拉连枷,使敲板获得向后的水平速度;

(2)站直双腿,同时上举双臂,敲板端部随摆杆前端转轴向上运动,因而其水平速度转化为旋转速度;通常连枷到达最高点时敲板尚低于水平位置;

(3)前腿屈曲,双臂向前挥动连枷,使敲板获得向前的水平速度;

(4)身体前倾,双臂挥动连枷快速扑下。敲板水平速度转化为旋转速度以通过竖直状态,进而因重力加速旋转向下,最终达到水平位置,拍打谷物。

上述4个阶段是全身协调动作的连贯过程,并不能截然分隔。与扁担挑运类似,初次使用连枷并不能操作自如;不过,只要经人指点,再略作练习,即可获得节奏感,依据惯性而有韵律地劳作,别有一种愉悦。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连枷是不对称结构,敲板运动的惯性力对转轴形成力矩,需要双手作用于摆杆上的力偶来平衡,因而右手在前时敲板应在摆杆右侧。例如,在敲板启动增加水平速度的第一阶段,敲板在摆杆右侧,需要右手向右、左手向左的作用力以形成力偶;这正好与双臂向后抽拉的动作协调。其余阶段不再细述。当然,在打连枷的农人看来,敲板理所当然得在摆杆的内侧,只有这样才能使用“顺手”。伸手试一下就能知道的事情,并不需要去追究什么道理。

连枷有效作业的关键是,转轴端不能落后于敲板前端到达地面,且敲板具有较大的落地速度,而该速度由转轴牵引速度和敲板旋转速度共同构成。这就要求前述第4阶段应尽力下扑连枷。笔者少年时得到的指导正是“干活儿得下劲才行”。

【使用地域】

枷并不是传统中国哪个农业区的独特产物,而是主要使用在全国的旱作农业区。

教学设计思路:

唱歌谣(自创动作,配合演唱,再现情景)

多学科(融合科学、编剧、表演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