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母羊人工育种操作手法?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2-13 19:26   点击:215  编辑:申屠彬   手机版

母羊人工育种操作手法?

羊的繁殖年龄受品种的影响不尽相同,一般在1~7 周岁,过早、过晚繁殖效果均较差。结合一般性工作资料可以发现,纯种羊的性成熟时间往往略晚于普通羊,二者相差大约5~6 个月,部分普通羊甚至可以在半岁左右发情。着眼于保证羊羔质量,一般以1 岁作为最低繁殖年龄。母羊发情时会出现躁动不安、进食量减少的情况,发情持续大约20~36h, 性周期大约14~24d。我国北方地区羊的发情期约在8~9 月份, 其余时间段较少,一般建议在秋季9~11 月份进行人工授精, 该阶段母羊的身体情况较为良好, 多膘肥体壮, 有利于受孕。次年2~4 月母羊产下羊羔后天气条件较为理想, 适合母羊产奶和羊羔采食嫩草、生长。母羊从发情开始到排卵约30~40h, 所以适时配种是发情后的12~24h,此时配种准胎率可以达到80%以上,一般种羊数目与母羊数目在1:30 左右即可。

怎么做细菌培养?

细菌培养是一种用人工方法使细菌生长繁殖的技术。大多数细菌可用人工方法培养,即将其接种于培养基上,使其生长繁殖。培养出来的细菌用于研究、鉴定和应用。

具体培养步骤:

以光合细菌培养方法为例。光合细菌培养的方法,按次序分为容器、工具的消毒,培养基的制备,接种和培养管理四个步骤。

(一)容器、工具的消毒参考、此处从略。

(二)培养基的制备

1.培养用水

如果培养的光合细菌是淡水种,菌种培养可用蒸馏水,生产培养可用消毒的自来水(或井水)配制。如果培养的光合细菌是海水种,则用天然海水配制培养基,注意在海水中加入磷元素时,不能用磷酸氢二钾,应用磷酸二氢钾,不然会产生大量沉淀。

2.灭菌和消毒菌种培养用的培养基应连同培养容器用高压蒸气灭菌锅灭菌。小型生产性培养可把配好的培养液用普通铝锅或大型三角烧瓶煮沸消毒。大型生产性培养则把经沉淀砂滤后的水用漂白粉(或漂白液)消毒后使用。

3.培养基配制根据所培养种类的营养需要选择合适的培养基配方。按培养基配方把所需物质称量,逐一溶解,混合,配成培养基。也可先配成母液,使用时按比例加入一定的量即可。

(三)接种培养基配好后,应立即进行接种。光合细菌生产性培养的按种量比较高,一般为20%~50%,即菌种母液量和新配培养液虽之比为1∶4~1∶1,不应低于20%,尤其是微气培养,接种量更应高些,否则光合细菌在培养液中很难占绝对优势,影响培养的最终产量和质量。

(四)培养管理光合细菌的培养过程中,管理工作包括日常管理操作和测试,生长情况的观察、检查以及出现问题的分析处理等三个方面。

日常管理和测试:

(1)搅拌和充气:光合细菌培养过程中必须充气或搅拌,作用是帮助沉淀的光合细菌上浮获得光照,保持菌细胞的良好生长。小型厌气培养常用人工摇动培养容器的方法使菌细胞上浮,每天至少摇动三次,定时进行。大型厌气培养则用机械搅拌器或使用小水泵使水缓慢循环运转,保持菌体悬浮。微气培养是通过充气帮助菌体上浮,因为培养液中溶解氧含量增加,光合细菌繁殖受到抑制,产量下降,所以必须严格控制充气量。一般采用定时断续充气,充气量控制在1~1.5升/(升・h)之间,溶解氧量保持在1×10-6以下。

(2)调节光照度:培养光合细菌需要连续进行照明。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应根据需要经常调整光照度。白天可利用太阳光培养,晚上则需要人工光源照明,或完全利用人工光源培养。人工光源一般使用碘钨灯或白炽灯泡。不同的培养方式所要求的光照强度有所不同。一般培养光照强度应控制在2000~5000lx之间。如果光合细菌生长繁殖快,细胞密度高,则光照强度应提高到5000~10000lx。光照强度可通过调整培养容器与光源的距离或使用可控电源箱调节。

(3)调节温度:光合细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很广,一船在23~39℃的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繁殖,可不必调整温度。在常温下培养也可通过调整,将温度控制在光合细菌生长繁殖最适宜的范围内,使光合细菌更好地生长。

(4)酸碱度的测定和调整:在培养光合细菌的过程中,必须注意酸碱度的变化。由于光合细菌的大量繁殖,菌液的pH值上升,这意味着光合细菌正处于指数生长期。但当pH值超过最适范围甚至生长的适应范围时,光合细菌的生长达到顶点,随后生长下降。如果能及时调整菌液的酸碱度,使pH值保持在最适范围,则光合细菌能继续生长繁殖。为了延长光合细菌的指数生长期,提高培养基的利用率和单位水体的产量,测定和调整PH值是非常重要的。一船采用加酸的办法来降低菌液的酸碱度,醋酸、乳酸和盐酸部可使用,最常用的是醋酸。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必须每天或隔天测定菌液的pH值,当pH值上升超出最适范围,即加酸调整。如果在培养过程中不测定、调整酸碱度,当光合细菌的生长达到一定密度后pH值也上升到9以上,细菌生长受阻,此时应采收或再扩大培养。在培养过程中不调整PH值,获得的最终产量低。

培养细菌的要素:适合培养基,培养方法和无菌操作

培养基:最简单,最常用的就是细菌肉汤培养基培养基,也称LB培养基。听这个名字,顾名思义,就是绝大多数的可培养细菌(还有不可培养细菌,或者称未培养细菌,自然界中仅有1%不到的细菌能被我们培养出来)都能在这个培养基上培养出来。

LB的好处是能培养绝大多数可培养细菌,但是他的确定是没有初步鉴定能力,如果需要初步鉴定的话可以选择一些显色培养基

培养方法,一般情况下分需氧和厌氧两种;

下面简述需氧型细菌培养:

将你要培养细菌的器材、试剂、培养基等拿去灭菌(是灭菌不是消毒)并烘干;然后准备超净工作台,酒精棉等,将要培养的细菌用移液器(液体保种)、灭菌牙签、接种环等物(注意不要用手直接拿)接种到培养基中。液体和半液体培养基正置培养,固体培养基倒置培养。放入培养箱中。

有什么不懂直接问吧,可能描述的不好....

细菌和真菌培养的方法,最全面的讲解!快来看看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