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简单说明光缆线的分类及各个的主要参数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1-30 13:14   点击:222  编辑:翟亨   手机版

一、简单说明光缆线的分类及各个的主要参数

光缆主要分以下两大类:

1)传输点模数类

传输点模数类分单模光纤(Single Mode Fiber)和多模光纤(Multi Mode Fiber)。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很小, 在给定的工作波长上只能以单一模式传输,传输频带宽,传输容量大。多模光纤是在给定的工作波长上,能以多个模式同时传输的光纤。 与单模光纤相比,多模光纤的传输性能较差。

2)折射率分布类

折射率分布类光纤可分为跳变式光纤和渐变式光纤。跳变式光纤纤芯的折射率和保护层的折射率都是一个常数。 在纤芯和保护层的交界面,折射率呈阶梯型变化。渐变式光纤纤芯的折射率随着半径的增加按一定规律减小, 在纤芯与保护层交界处减小为保护层的折射率。纤芯的折射率的变化近似于抛物线。

另外光缆光纤等产品最好用达标的,这样我们的网传输才有保障,我们综合布线用菲尼特的。

二、电力参数表的介绍

电力参数表,是一种具有可用户设置、LED显示、电能累加记忆、数字通讯等功能的智能三相综合电力参数监测仪表。测量参量包括:相电压/线电压(V)、电流(I)、频率(F)、功率(P、Q、S)、功率因数(PF)、电能(Wh、Vrh)。电力参数表具备RS485接口,通讯采用MODBUS协议,便于现场联网使用, 可与 RTU、PLC及多种工控组态软件(组态王Synall、Intouch)实现网络通讯,构成综合电力监控(或远程抄表)系统。 作为显示仪表使用时,电力参数表可以代替:三相电流表、三相电压表、三相视在功率表、三相有功功率表、三相无功功率表、三相功率因数表、三相有功电能表、三相无功电能表、频率表等。在自动化系统中用作数据采集时,还可以代替:三相电流变送器、三相电压变送器、三相视在功率变送器、三相有功功率变送器、三相无功功率变送器、三相功率因数变送器、频率变送器以及数据采集模块、RTU等。电力参数表可广泛应用于电力、邮电、石油、煤炭、冶金、铁道、市政、智能大厦等行业、部门的电气装置、自动控制以及调度系统。

三、96芯光缆的96芯光缆技术参数

技术特点:低损耗低色散结构紧凑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应用范围:适用于长途通信和局间通信 敷设方式:架空管道直埋 允许弯曲半径:敷设时20倍缆径 工作时10倍缆径 允许拉力(N):长期:800短期:2500 允许侧压力(N/100mm):长期:800短期:2500 使用条件:使用温度(℃): -40~+60 光纤型号:62.5/125um 50/125um 9/125um G652 G655 抗冲击力(g):800 3次H=1m 光缆重量(Kg/Km):80~130 光缆外径(mm):8.3~11.2 光纤数量(芯):2~12 产品型号:GKXT中心松套管光纤缆芯填充油膏轧纹钢带粘结PE护套夹带双平行钢丝PE护套 技术特点:低损耗低色散结构紧凑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应用范围:适用于长途通信和局间通信 敷设方式:架空管道直埋 允许弯曲半径:敷设时20倍缆径 工作时10倍缆径 允许拉力(N):长期:800短期:2500 允许侧压力(N/100mm):长期:800短期:2500 使用条件:使用温度(℃): -40~+60 光纤型号:62.5/125um 50/125um 9/125um G652 G655 抗冲击力(g):800 3次H=1m 光缆重量(Kg/Km):80~130 光缆外径(mm):8.3~11.2 光纤数量(芯):2~12 96芯室外单模光纤缆线

1、应用于园区中楼宇间的连接,长距离网络、主干线系统、本地环路或支路网络、严重潮湿的户外环境、温度 变化极大的环境、架空连接(和悬缆线一起使用)、地下管道或直埋、悬吊缆/服务缆。

2、 管内灌注防水凝胶,以防止水渗入。

3、 平行钢丝提高对光纤的保护。

4、 聚乙烯外衣在紫外线或恶劣的室外环境下有保护作用。

5、 低磨擦的外皮使之可轻松穿过管道。

用途:1、电信长途光传输网络

2、光纤接入网

3、有源器件终端

4、数据通讯网络

5、光学测量仪器

6、局域网(LAN)

7、光纤CATV

8、光纤数据传输

9、光电测试设备

10、适用于光缆传输网络ODF架、光传输设备间的连接

四、光纤验收标准

在光纤工程项目中必须执行一系列的测试以确保其完整性。一根光缆从出厂到工程安装完毕,需要进行机械测试、几何测试、光测及传输测试。前3个测试一般在工厂进行,传输测试则是光缆布线系统工程验收的必要步骤。 综合布线工程电气测试包括电缆系统电气性能测试及光纤系统性能测试。电缆系统电气性能测试项目应根据布线信道或链路的设计等级和布线系统的类别要求制定。 一、 参照标准 在国际标准IEC 61746、TIA/EIA TSB-107等标准中对光纤测试如光功率,OTDR等做了明确的规定,布线系统测试可以参照这些标准进行: 《GB 50312-2007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含条文说明)》 《IEC 61350 功率计校准》 《IEC 61746 OTDR校准》 《G.650.1 单模光纤与光缆的线性、确定性属性的定义与测试方法》 《G.650.2 单模光纤与光缆的统计与非线性属性的定义与测试方法》 《IEC 60793》 《TIA/EIA TSB-107》 《TIA/EIA FOTP-169》 二、光纤测试参数 光缆测试一般应执行以下重要参数: 端到端光纤链路损耗 每单位长度的衰减速率 熔接点、连接器与耦合器各个事件 光缆长度或者事件的距离 每单位长度光纤损耗的线性 反射或者光回损(ORL) 色散(CD) 极化模式色散(PMD) 衰减特性(AP) 三、光纤常用的测试设备 1、光源 一个光源可以是一台设备或者是一个LED,或者是一个激光器。 2、光功率计 光功率计是典型的光纤技术人员的标准测试仪,是常用的工具,主要的功能是显示光电二极管向往电平。

1、 机房端

1、 入局光缆在进出孔、ODF架端要挂牌编号,标牌与竣工资料相符;

2、 进/出局光缆和用户光缆应全部检查光缆的预留长度、盘放安置、保护措施及成端质量。

3、 进/出局光缆内的金属构件在终端处要接地;

4、 入局光缆进出孔要用防火泥堵塞;

5、 光缆在槽道中布放应顺直,无明显扭绞、交叉,不得溢出槽道,拐弯适度,无死弯,光缆进出槽道部位应绑扎并有挂牌;

2、 交接箱

1、 交接箱装配应零配件齐全,接头排应无损坏,端子牢固,编扎好的成端光缆应在箱内固定,并进行对号测试和绝缘测试,漆面应完好。

2、 交接箱必须单设接地,接地线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欧姆。进入交接箱的光缆必须接地并挂标识牌。

3、 交接箱箱号、光缆编号的漆写(印)应符合设计要求,交接箱箱盖的内侧有光缆线路路由示意图。交接箱内跳纤布放合理、整齐,无接头且不影响模块支架开启;

4、 墙式交接箱的安装位置,应选择坚实、牢固、安全的墙面,交接箱底部距地平线、箱体距墙角应符合设计要求(包括室内交接箱);架空交接箱的安装,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H型杆,并加装工作平台;落地式交接箱的安装位置的选择箱体就位的坚固件必须牢固、安全、可靠,安装高度、防潮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

5、 成端是否规范(要有余留,保证可随时调换,特别是主干光缆部分)

6、 交接箱下方光缆进出口、光缆引管上端必须进行防鼠、蚁处理。

3、 线路

架空杆路:

1、 架空光缆抽查的长度应不小于光缆全长的10%,沿线检查杆路与其他设施间距(含垂直、水平)、光缆及接头安装质量、预留光缆盘放、与其他线路交越、靠近供电线保护措施。

2、 电杆应按设计规定的杆距立杆。一般情况下,市区光缆线路的杆距为35~40m,郊区明线线路的杆距为45~50m。因地形特殊情况距离不要超过65米。

3、 竖立电杆应达到下列标准:直线线路的电杆位置应在线路路由的中心线上,电杆中心线与路由中心线的左右偏差应不大于50L,电杆本身应上下垂直。角杆应在线路转角点内移,水泥电杆的内移值为100~150L,木杆的内移值为200~400L,因地形限制或装撑木的角杆可不内移。终端杆竖立后应向拉线侧倾斜100~200L。

4、 拉线装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拉线应采用镀锌钢绞线,拉线扎固方式以设计的材料为准进行实施。

5、 靠近高压电力设施及热闹市区的拉线,应根据设计规定加装绝缘子。绝缘子朝上的拉线上部长度应适量,但绝缘子距地面的垂直距离应在2m以上,拉线绝缘子的扎固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人行道上的拉线宜以竹筒或木桩保护。

6、 拉线上把与水泥电杆应用抱箍法结合起来;与木杆可用捆缚法。

7、 号杆应按设计规定进行安装。号杆的字或牌的高度,最末一个字或杆号牌下边缘应距地面2.5m,杆号应面向街道。在同一个机房的配区风,应采用同一种方法书写。

8、 杆路与其他设施的最小水平净距应符合规定标准。即与消防栓净距1m,与地下管线为0.5~1m,与人行道边石距离0.5m,市区树木距离1.25m,房屋建筑距离2m,郊区树木距离2m,

9、 杆路与其他设施的最小垂直净距应符合规定标准。即在市内街道,最低缆线到地面的垂直净距为5.5m;在胡同(里弄)垂直净距为5m;公路上的垂直净距应高于5.5m;一般土路为4.5m;房屋建筑为0.6m;过河流时,最低缆线距离最高水位时最高桅杆顶为1m;

10、 杆路与电力设施的最小垂直净距应符合规定标准。与1kv以下电力线,最高线缆到供电线条的最小垂直净距为1.25m,1~10kv以下电力线最小垂直净距为4m,35kv以上必须在5m以上;与供电线接户线(带绝缘层)的净距为0.6m,与霓虹灯及铁架、电力变压器距离为1.6m。

11、 线路与电力线交越无法达到上述要求时,应使用专用的电力绝缘套管做好保护。

12、 挂钩的间距应为500L,允许偏差±30L,电杆两侧的第一只挂钩应各距电杆250L,允许偏差±20L。

13、 架空敷设后的光缆应平直,无扭转,无机械损伤。光缆每隔5杆档作一处杆弯预留,预留在电杆两侧的挂钩间下垂250~300L,并套塑料管保护。

14、 线路转弯、过路时必须挂标识牌,内容必须符合运营商甲方的要求。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