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汉普夏猪有哪些主要特性?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5-23 05:43   点击:249  编辑:师茜   手机版

汉普夏猪有哪些主要特性?

汉普夏猪原产于美国肯塔基州的布奥尼地区,是由薄皮猪和白肩猪杂交选育而成的。为世界著名鲜肉型品种。

体形外貌

被毛黑色,在肩和前肢有一条白色被毛带,故称为“银带猪”。嘴较长直,耳中等大而直立,体躯较长,肌肉发达。

生产性能

成年公猪体重315~410千克,成年母猪体重250~340千克。一般窝产仔数10头左右。据1994年丹麦测定站的测定,公猪平均日增重845克,饲料转化率2.53,瘦肉率61.5%。农场大群测试,公猪平均日增重781克,母猪平均日增重731克,瘦肉率60.8%。丹麦利用汉普夏公猪与杜洛克母猪杂交生产的汉杜杂优公猪为父本,与长大或大长二元母猪为母本获得的四元杂交猪生产效果最好,产品质量最佳。每窝活仔猪数11.7头,达25千克活重为67日龄,达100千克体重162日龄,25~100千克阶段平均日增重823克,饲料转化率2.7,每头母猪年产仔猪数24.7头,胴体瘦肉率61%。

1994年河北省畜牧研究所汉普夏猪5代选育结果:一胎平均产仔数7.63头,二胎为9.74头;25~90千克阶段日增重819克,达90千克159.4日龄,饲料转化率2.88;90千克屠宰,眼肌面积43厘米2,平均膘厚1.9厘米,胴体瘦肉率65.34%。

在我国的利用:1934年首次少量引入作为其他国外品种对比,1978年以后又陆续从匈牙利、美国引入数百头。由于汉普夏猪具有瘦肉多、背膘薄的特点,以汉普夏为父本,地方品种猪作为母本杂交后能显著提高商品猪的瘦肉率。河北省以汉普夏为终端父本,组建了河北省的冀合白猪杂优猪。

汉普夏猪具有瘦肉率高、眼肌面积大、胴体品质好等优点。但是比其他的瘦肉型猪生长速度慢,饲料报酬稍差。

怎样辨别猪肉的好坏

猪肉品质的定义在不同的国家间、同一国家不同的市场间有不同的概念,流传最广的是由Hoffman提出的。他认为猪肉品质包括肉的感官特性、技术指标、营养价值和卫生(毒性或食品安全方面)状况等。目前评价肉质的指标有:肉色、肌间脂肪(大理石纹)、嫩度、极值pH、蛋白质的溶解度、滴水损失、系水力、干物质含量、总脂含量、胆固醇含量、烹调损失、烹调后水分含量、多汁性、口感嫩度、咀嚼性能和口感风味等。

(1)肉色:肉的颜色主要决定于其中的肌红蛋白含量和化学状态。猪肉色的评定需在室内白天正常光度下进行。评定时间,新鲜猪肉在宰后1~2h;冷却肉样在宰后24h。评定部位在胸腰椎接合处背最长肌横断面。

(2)嫩度:是肉的主要食用品质之一,是指肉在食用时口感的老嫩,反映了肉的质地,由肌肉中各种蛋白质结构决定。对肉嫩度的客观评定是借助于仪器来衡量切断力、穿透力、咬力、剁碎力、压缩力、弹力和拉力等指标,而最通用的切断力又称剪切力,即用一定钝度的刀切断一定粗细的肉所需的力量,以千克为单位。由于影响肉嫩度的因素很多,所以测定程序必须标准化,所得结果才有可比性。如取样时间、取样部位、加热方法、测试样品的大小等。

(3)系水力:指肉保持原有水分和添加水分的能力。肌肉系水力的测定方法可分为三类:不施加任何外力,如滴水法;施加外力,加压法和离心法;施加热力,如用熟肉率来反映烹调水分的损失。

(4)pH值:是反映宰杀后猪体肌糖原酵解速率的重要指标。直接在胴体倒数第3与第4胸椎处背最长肌上刺孔测定,或采取指定部位的肉样一块,试样的宽度和厚度均应大于3.0cm,利用pH计电极直接插入胴体指定部位背最长肌的中部刺孔中。若插入剥离的肉样中,深度应不小于1cm,将电极头部完全包埋在肉样中。读取pH1值(精确度到0.01)。将肉样置于0~-4℃冰箱中保存24h,可测得pH24。pH1正常值变动在6.0~6.6,若pH1<5.9,同时伴有灰白肉色和大量渗出汁液,可判为PSE肉。对于个别应激敏感品种猪(如皮特兰、比利时和德国兰德瑞斯猪等),pH1正常值的下限可定为5.9。pH24的正常值为5.5。当pH24>6.0时,又伴有暗紫肉色和肌肉表面干燥,可判定为DFD肉。

(5)肌内脂肪含量(intramuscular fat,IMF):是指肌肉组织内所含的脂肪,是用化学分析方法提取的脂肪量,不是通常肉眼可见的肌间脂肪。在主观品味评定中,富含适量肌内脂肪对口感惬意度、多汁性、嫩度、滋味等都有良好作用。最佳IMF含量为2.5%~3.0%。测定肌内脂肪含量主要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用乙醚浸提肌内脂肪的索氏抽提法(干样);第二种是甲醇-氯仿法(鲜样);第三种是眼肌大理石纹评分。

买猪肉时,拔一根或数根猪毛,仔细看其毛根,如果毛根发红,则是病猪;如果毛根白净,则不是病猪;

猪瘟病是一种多发性传染病,对人体危害严重,这种肉绝不能食用。如皮肤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有出血性斑块,即为病猪肉;如果是去皮肉,则可看脂肪和腱膜,如有出血点即可认定为病猪肉;

在肉铺中往往有上肉、中肉分别标示,此时只要看肉的颜色,即可看出其柔软度。同样的猪肉,其肉色较红者,表示肉较老,此种肉质既粗又硬,最好不要购买,而颜色呈淡红色者,肉质较柔软,品质也较优良。

种猪肉质量低劣,煮不烂,味道差。识别方法:(1)肉皮厚而硬,毛孔粗,皮肤与脂肪之间几乎分不清界限,尤其以肩胛骨部位最明显,去皮去骨后的脂肪又厚又硬,几乎和带皮的肉一样。(2)瘦肉颜色呈深红色,肌肉纤维粗糙,纹路清,水分少,结缔组织较大。

猪肉应该怎么选?

猪肉的营养非常全面,除了蛋白质、脂肪等主要营养成分外,还含有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和尼克酸等。猪肉肥瘦差别较大,一般来说,肥肉中脂肪含量高,蛋白质含量少,多吃容易导致高血脂和肥胖等疾病;蛋白质大部分集中在瘦肉中,而且瘦肉中还含有血红蛋白,可以起到补铁的作用,能够预防贫血。肉中的血红蛋白比植物中的更好吸收,因此,吃瘦肉补铁的效果要比吃蔬菜好。

由于猪肉的纤维组织比较柔软,还含有大量的肌间脂肪,因此比牛肉更好消化吸收。中医上认为,多吃猪肉中的瘦肉有滋阴润燥的作用,对热病伤津、消渴羸瘦、燥咳、便秘等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10个部位,适合不同做法

按照所处的部位不同,猪肉大体分为10种。不同部位的猪肉在脂肪含量和口感上有很大的不同,也因此适合不同的烹调方法。

里脊肉:是脊骨下面一条与大排骨相连的瘦肉。肉中无筋,是猪肉中最嫩的一部分。水分含量多,脂肪含量低,肌肉纤维细小,炸、熘、炒、爆等烹调方法都适合。

臀尖肉:位于臀部的上面,都是瘦肉,肉质鲜嫩,烹调时可用来代替里脊肉。

坐臀肉:位于后腿上方,臀尖肉下方。全为瘦肉,但肉质较老,纤维较长,一般多在做白切肉或回锅肉时用。

五花肉:为肋条部位肘骨的肉,是一层肥肉、一层瘦肉夹起的,适于红烧、白炖和做粉蒸肉。

前腿肉:又称夹心肉,位于前腿上部,半肥半瘦,肉老筋多,吸收水分能力较强,适于做馅和肉丸子。在这一部位有一排肋骨,叫小排骨,适宜作糖醋排骨或煮汤。

前排肉:又叫上脑肉,是背部靠近脖子的一块肉,瘦肉夹肥,肉质较嫩,适于做米粉肉和炖肉。

奶脯肉:在肋骨下面的腹部,结缔组织多,均为泡泡状,肉质差,一般做腊肉或炼猪油,也可烧、炖或用于做酥肉。

弹子肉:位于后腿上,均为瘦肉,肉质细嫩、筋少、肌纤维短,适用于炒、煸、炸等。

蹄膀:位于前后腿下部,后蹄膀比前蹄膀好,红烧和清炖均可。

颈肉:又称血脖、槽头肉,在前腿的前部与猪头相连处,是宰猪时的刀口部位,多有污血,肉色发红,肥瘦不分,肉质差,一般用来做馅和叉烧肉。

好坏看颜色可分辨

买猪肉时,根据肉的颜色、外观、气味等可以判断出肉的质量是好还是坏。优质的猪肉,脂肪白而硬,且带有香味。肉的外面往往有一层稍带干燥的膜,肉质紧密,富有弹性,手指压后凹陷处立即复原。

次鲜肉肉色较鲜肉暗,缺乏光泽,脂肪呈灰白色;表面带有黏性,稍有酸败霉味;肉质松软,弹性小,轻压后凹处不能及时复原;肉切开后表面潮湿,会渗出混浊的肉汁。变质肉则黏性大,表面比较干燥,颜色为灰褐色;肉质松软无弹性,指压后凹处不能复原,留有明显痕迹。

脂肪洁白且有光泽。肌肉呈均匀红色,表面微干或稍湿,但不粘手,弹性好,指压凹陷立即复原,具有猪肉固有的鲜、香气味。正常冻肉呈坚实感,解冻后肌肉色泽、气味、含水量等均正常无异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