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生榨米粉的发酵步骤 方法你掌握了吗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1-22 04:38   点击:116  编辑:梁生   手机版

一、生榨米粉的发酵步骤 方法你掌握了吗

1、先来做最重要的发酵面团,将干酵母粉放入小碗中,用30度的温水化开,放在一边静置5分钟,让它们活化一下。重点:酵母菌最有利的繁殖温度是摄氏30~40度。低于摄氏零度,酵母菌失去活性;温度超过摄氏50度时,会将酵母烫死。所以发面的最佳温度是摄氏30度左右。

2、将面粉,泡打粉,白糖放入面盆中,用筷子混合均匀。然后倒入酵母水,用筷子搅拌成块,再用手反复揉搓成团,最后用一块湿布将面盆盖严,为了防止表面风干,把它放在温暖处静置,等面团体积变大,面中有大量小气泡时就可以了。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一个小时左右。

3、重点:这一步中的反复揉搓面团是非常重要的,不是简单的将所有材料混合拌匀,而是要尽量的多揉面团,目的是使面粉中的蛋白质充份吸收水份后形成面筋,从而能阻止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流失,使发好的面团膨松多孔,所以这一步非常重要,不可马虎。另外面团不要和的太硬了~

二、南宁生榨米粉的制法

首先把用水泡好的新鲜大米磨成米浆,后装入布袋中沥去水份得到成团的米粉团。然后加入1/5用煮熟米饭捣成的米糊,再经充分揉和,才能得到榨粉用的米粉团。

1、准备好食材。 2、将干粉用冷水泡软备用。 3、煮开一锅水,把泡软的粉放到锅里煮熟。 4、炒锅烧热,把肉下到锅里用小火慢慢煸出猪油,加入姜蒜末和豉膏炒香。

5、放入香菜紫苏调味做成肉酱备用。 6、生菜洗净后切碎,烫熟放在碗底,上面放上煮熟的榨粉。 7、最上层放上肉酱。 8、淋入加热的高汤即可。 1、生榨粉(米粉)是经过发酵的,酸酸馊馊是生榨粉独特的味道,如果不习惯或找不到生榨干粉,可以用米线或面条来代替;

2、其实,豉膏是生榨粉可选的一种配料,但我发觉用来炒肉丁,可以增加肉丁的风味,效果更好;

3、豉膏非常咸,不可多用,一点点即可,拌匀开吃,又咸又酸又香。

三、生榨米粉来历

生榨米粉又称生榨粉,最传统的生榨米粉来自南宁蒲庙镇,生榨米粉以软、滑、香,还有与众不同的微酸而闻名。

据说,这种微酸的形成并非加入食用酸醋,而是加工米粉过程中由于产生了一种能助食物消化的酵母菌的作用后自然形成的,是米粉本身的味道。“吃生榨米粉就要吃这种‘馊味’,那才正宗。”

1、跟爱情有关。一男子正在追求一位女子。一日,该女子百无聊赖中冒出一个想法:“我要去蒲庙吃生榨米粉。”该男子二话没说,开车载着该女子就往南宁邕宁区蒲庙飞奔。

若问故事结局如何?皆大欢喜。该女子心满意足地吃到了地道的蒲庙生榨米粉,该男子也顺利将该女子变成了自己的妻子。后来该女子说:“为了我想吃一碗正宗生榨米粉,他开车1个小时都愿意,足以看出他的真心。 ”

2、与运动有关。南宁一嗜吃的胖子为减肥加入自行车骑行族。起初胖子没毅力,骑行断断续续,后来他想到一条妙计:干脆就骑到蒲庙吃生榨米粉。

这样每次骑到大汗淋漓,饥肠辘辘时,想到有蒲庙生榨米粉等着自己,就充满力量;蒲庙生榨米粉吃得过瘾,也能心满意足地骑返市区,路途也不会觉得遥远。于是胖子坚持5个月,减肥成功。

扩展资料:

邕宁生榨粉

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商会会长张月珍(花婆的传承人)从当地老人手中习得传统生榨粉的制作方式。每年农历三月十一至十二,在蒲庙“花婆节”上,展示生榨粉的传统制作技艺是固定节目。

和其他地方生榨粉的制作方式不同,邕宁生榨粉讲究的是“酸味”,大米经过发酵,磨成浆,沥干搓成粉团,然后打制成浆再发酵。天气暖时,放上两三日,天气冷时,发酵时间更久,粉的“酸馊”味由此而来,十分独特。

吃的时候,把米浆放入榨粉器,现榨现煮。邕宁生榨粉煮制配菜的方式也和其他地方不同:客人点单后,老板把碎肉、碎头菜等配料逐一配齐,放入碗中,和粉一同放入滚水,让碗漂浮在煮粉的滚滚热汤上。揭盖之时,粉煮熟,配菜也熟了,一同捞起来,合为一碗,淋上米汤,鲜酸开胃。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2018“邕宁味道”生榨米粉文化旅游美食节圆满落幕

相传在宋朝皇v四年(1052年)四月初六,壮族民族英雄侬智高树起了以兵戎进逼朝廷保卫疆土的大旗。四月十四,侬军打到了邕州西域安定(今都安)嘛雅村,由于赶得太急,粮草接济不上,侬智高晚饭没有着落,随从在村口的一口老井旁找到一户靠蒸米粉为生的店家,此时店家已无米粉,只有第二天做米粉用的几斤米,但泡浸时间不够,没法按常规办法做米粉。听说侬智高肠胃不好,店家就将米反复的研磨,将米浆沉淀,再把家里的米糟和米浆一起揉制,用簸箕挤压成条状米粉,直接下锅煮熟,把家里仅有的一点肉和头菜、香菇一起剁碎,煮成汤汁淋在米粉上。侬智高吃后顿觉胃口大开,精神抖擞,遂命随从扯下自己的一面大旗,亲自写上“老井生榨米粉”几个大字赠与店家。随着侬军转战邕州周边,所到之处的壮家人都学会了做生榨米粉,但做法已有所出入。如今,“老井生榨”不知传了多少代人,但其做法还是基本保持原样,而其秘方米糟的健胃养胃的功效,是其它做法的生榨米粉所无法比拟的。

生榨米粉又称生榨粉,最传统的生榨米粉来自蒲庙镇,以软、滑、香,还有与众不同 生榨米粉 的微酸而闻名。据说,这种微酸的形成并非加入食用酸醋,而是加工米粉过程中由于产生了一种能助食物消化的酵母菌的作用后自然形成的,是米粉本身的味道。“吃生榨米粉就要吃这种‘馊味’,那才正宗。”

传说中生榨粉发源地邕宁蒲庙。 蒲庙镇是邕江河畔一个小小的古镇,位于南宁市区东南面,据说是这个小镇的先人于数百年前创造出了生榨米粉这一可口美食。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和九月十五,是附近各壮族乡村的大节,各家各户除了准备大鱼大肉,大摆筵席外,做生榨粉是必不可少的“保留节目”:米浆提前磨好,滴干水份,用布包起来,放进火膛中,用草木灰埋上两三天的时间,让米浆微微地发酵,带一点点酸味,会客当天,支起大锅烧热水,榨粉,另一头熬上一大锅的骨头汤,半肥瘦的猪肉剁碎,加上切成末的头菜,一起炒香,榨好米粉,装碗,浇上一大勺头菜肉末,撒上葱花,加点油豆腐,浇上一勺汤,开吃! 光听这些工序,你就会对这米粉充满期待,因为这绝没有各种添加剂,绝对纯天然。蒲庙镇的米粉看起来有点黑,这证明没有吊白块之类的东西存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