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小猪仔猪舍温度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1-11 17:15   点击:132  编辑:韩辉   手机版

哺乳仔猪适宜温度:1~7日龄为31.8~28.3℃,8~35日龄为27.7~23.5℃,舍内温度控制在18.3~22.1℃,相对湿度49.7%~70.4%,保持空气新鲜。仔猪应设有保温箱或保温室,并在保温箱底或距保温室底30~40厘米处挂一只250瓦的红外线灯泡。同时做好仔猪护理工作。

仔猪生后1小时内要人工辅助吃足初乳。仔猪生后2~3日龄内,肌肉注射铁制剂,每头剂量100~150毫克铁。泌乳母猪每头哺仔10~12头,对窝产超过12头或不足7头的仔猪按先产的仔猪往后产的母猪过仔的原则,把过哺的仔猪过给产期相差不超过3天、产仔少的母猪代哺。仔猪过哺前必须吃足初乳。

扩展资料:

幼崽如何饲养:

①进猪前准备。仔猪培育舍在转入仔猪前1周要检查维修圈舍设备,并清扫圈舍,然后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他消毒药消毒。

②饲养。仔猪入舍后,2周内仍喂给原仔猪料,1周内控制采食,日暖5~6次,自由饮水。2周之后逐渐过渡到肥有前期料,采用生湿料型(料水比为1:0.5),日喂4~5次,自由饮水。

③管理。仔猪断奶后原窝转入仔猪培育舍,要及时进行调教,逐渐养成在固定位置排便、睡觉、进食和饮水的习惯。舍内温度控制在25~20℃,相对湿度50%~70%,保持空气新鲜。每天清扫圈舍2次,每周会内通道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他消毒药消毒1次。

仔猪生后55~60日龄接种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及仔猪副伤寒疫苗。仔猪在转群前用驱虫精、四咪吐等驱虫药驱除体内寄生虫,或用虫克星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当仔猪在仔猪培育舍饲养5周时转入生长肥猪育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猪

适宜的温度对猪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一般猪舍的适宜温度,哺乳仔猪为 25 - 30 ℃ 、育成猪 20 - 23 ℃ 、成年猪 15 - 18 ℃ 。

夏季气温过高,不仅影响猪的采食和增重,而且可能导致中署直至死亡,因此必须采取降温措施。方法是经常向猪圈地面喷洒凉水、圈外搭凉栩、设里洗浴池,封闭式猪舍要打开通气孔和所有门窗通风,供给充足饮水,防止中暑。另外,搞好绿化有助于改善整个猪舍的环境温度。

冬季气温低,用于维持体温的能量增加,使饲料消耗增加,猪的增重减慢。采取保温措施,减少维持消耗,是提高冬季饲养效果的关键。’不同条件下的保温措施是:封闭式圈舍要吊顶棚、厚垫草、多装猪、卧满圈、舍内吃食、舍外排粪,利用猪体散热来保持舍内温度。据实践,封闭式猪圈高密度饲养,冬季舍内室温可保持在 10 - 15 ℃ 。在敞圈养猪的条件下,保温的措施是猪圈周围设置防风帐,堵抹猪圈堵壁和棚盖的裂缝,加盖作物秸秆如稻草等来保温,防止贼风侵袭猪体。另一方面,一圈多装几头猪、多给垫草、挤着睡,温食、温水喂猪,喂稠不喂稀,减少体温散失,避免尿窝等措施也能提高敞圈猪舍的温度,起到保温作用。

猪舍温度对于仔猪健康生长十分的重要。各日龄仔猪所适合的生长温度是不同的,所以饲养员就得时常观查温度,控制好温度,减小因温度的过高过低而导致仔猪生长的影响。猪是恒温动物,无论是寒冷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天,都会通过自身的生理调节和行为反应来保持体温的恒定。

1猪体温的生理调节

1.1体温调节的两种形式

猪通过化学形式增加体内的热量和物理形式散发热量进行体温调节。当环境温度较低,猪感到寒冷时,通过增加体内热量和缩小散热面积,保持体温恒定,这是物理性调节;与此同时,猪的采食量增加,代谢作用增强,把食物中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保持体温恒定,这是化学性调节。

1.2仔猪的体温调节和大猪有所不同

20日龄前仔猪的体温调节机能还没完全发育,体温维持完全依赖外力保护。仔猪在母体内的温度是39℃,而出生环境温度多在20℃左右,加上体表黏液的蒸发和较大的体表面积与体重的比率,使体温散失很快。刚生下仔猪的体温与母猪相同(39℃),1小时后体温逐渐下降,此时仔猪体内的皮下脂肪尚未蓄积,能量来源只能依赖肝脏或肌肉中的肝糖,肝糖可转化成葡萄糖,葡萄糖再分解就会产生热量,但这种能量反应速度来不及满足仔猪所需,因此分娩栏的保温设备绝不可缺。用心的饲养人员通常会主动引导小猪到有保温设施的休息区,不让小猪受到冷的应激。

2猪的体温调节行为

猪的汗腺退化,只有人的六分之一左右,加上猪的皮下脂肪厚,出汗的散热效果差,所以猪只好以喘气来散热,通过舌头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反之,太冷时猪会通过肌肉的连续收缩和放松反应(发抖)来产生热量。猪的其它的体温调节行为还包括:增加饮水及水浴来散热,通过卷曲身体来保温等。

就仔猪而言,发抖是最常见的温度调节行为。当仔猪遇冷时,会动用脂肪和能量来抵御寒冷,然而仔猪出生时只有1%的体脂和非常稀疏的被毛,这对保温作用很小,70%的糖原(能量的储备形式)仅在出生一天就用尽了。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仔猪会通过改变躺卧姿势来调节温度。在较冷的环境中,如果没有热地板,它们将尽量减少同地面的接触(全支撑的姿势),以减少经地板传导散失的热量。仔猪互相拥挤在一起以保存热量,通过这种方法仔猪可以减少约40%左右的体热损失。然而,挤在一起的方法并不能解决温度过低带来的问题,弱小仔猪从群体游离出来,它们所处的环境更为不利,更加寒冷。当温度较高时,仔猪平躺在地上,最大限度地与地面接触(侧卧在地),身体与地面接触越多,热量经凉地面的热传导损失越大,仔猪分布的距离也较为疏松。当温度适宜时,仔猪躺卧自然,或舒服的休息,或活泼的运动、吮乳、采食。

3适宜温度有利于仔猪的生长

对新生仔猪的保温措施是养好仔猪的特殊护理要求。当仔猪裸露在1℃的环境中时,经过2小时就有冻死的危险。因此为仔猪提供保温的环境,已经是普遍采取的做法。

由于猪的品种、年龄、体重、饲养管理方式、个体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所需要的环境温度也有所不同。仔猪的适宜温度范围:初生前3天约为:30-36℃,第4-7天约为:28-30℃,第7-14天约为:24-28℃,第14-21天约为:22-26℃,第28-35天约为:20-24℃。

很多猪场将仔猪的离乳日龄定在21-28天,此时仔猪的体温调节能力虽已大致完成,但是离乳时环境变化太大、没有母猪做伴、手足失散,加上没有母奶、饲料变得干硬等因素,对猪而言,这都是很大的应激,所以离乳时保温温度一定要马上提升4-5℃左右(约28℃),再逐日降低,也就是常说的“二阶段保温法”。另外,仔猪离乳后,如果采食量不足,仔猪的体脂肪会迅速消耗,失去绝缘隔热功能,更容易怕冷而诱发下痢,所以,保温工作千万不能疏忽。

4仔猪所需环境温度的控制

要根据养殖实际情况,把握好不同仔猪所需环境的温度。首先饲养员应该清楚各日龄仔猪群所需要的温度范围,并具有可调节的条件,如夏季的通风和降温设备,冬季的取暖和升温设备,并要求饲养员每天记录猪舍和仔猪群(休息区)的温度,必须控制好自己所养仔猪群的温度。怎样有效控制仔猪群的温度呢,本人经验介绍如下:

4.1对有损坏的猪舍、墙壁、顶棚进行修理,防止贼风进入。

4.2产仔舍尽量定期干清粪,不用或少用水冲洗猪舍。

4.3有条件的猪场用绝缘材料(PU)板隔热,减少热量的散发和吸收。

4.4采用热风炉或暖气供热,有条件的可采用空调;

4.5产仔舍仔猪保温加电热器,保温箱、红外线灯,电热板

4.6屋顶加装冲水冷却设备,炎热的夏天,室温可马上降低2-3℃。

4.7尽量少用或不用滴水降温设备,因高湿影响到仔猪的生长环境而引起下痢。

4.8纵向安装换气设备,做好通风换气,升温保温等工作。

4.9搞好猪场绿化调节小环境。

5小结

猪正常生长的温度是养猪场第一位要考虑的环境因素,树立“实感温度”(休息区的温度)观念有利于场主采取更科学更有效的手段来实施保温措施,如果能创造舒地适实感温度环境并同时兼顾将地坪干燥、空气质量等环境调控到位,加之供给营养均衡的饲料、实施合理防疫程序、优越的生猪福利管理等,那么,养猪将成为一个快乐的事业。

仔猪出生后体温调节机能差,保温不好就易被冻死;当环境条件差或寄养不当,母猪咬仔致仔猪死亡。仔猪出生后缺乏先天性免疫力,自身也不能产生抗体,10日龄后才开始产生抗体出现保护力,因此易患病,常见病有肺炎、下痢、低血糖病、先天性震颤等。在某些应激条件下如环境卫生条件差、工作人员粗暴等,会出现咬尾或咬耳等恶癖,从而造成感染甚至死亡;仔猪断奶后,环境、饲料等发生变化,都能引起仔猪应激,影响仔猪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所以饲养保育猪须提供良好的保育条件,保持保育猪舍干燥、温暖、通风等舒适条件。猪舍温度应保持在22-30℃,在冬季不能低于20℃,相对湿度50%-80%,同时要经常通风,排出猪舍的有害气体。尽力创造适合仔猪生长发育的保育条件。

如果用上金宝贝发酵床,发酵床地面柔软温暖,容易保暖,保育舍刚转来的小猪要保持在28~30度,后期逐渐增加通风量最低不能少于22~24度,刚进群时是50头最后转出就剩30多头每栏。细化更为仔细来说,新生仔猪最适温度为:1~3日龄30~32℃,4~7日龄28~30℃,8~14日龄,25~28℃,15~30日龄22~25℃,31日龄至分窝维持在22℃。发酵床垫料表面温度,基本维持在25℃左右,同时作为垫料的锯末、谷壳等感知温度要比实际温度高3~5℃,保暖性好适宜仔猪生活。用金宝贝发酵床圈舍内空气清新,无氨气等有害气体,不会对仔猪脆弱的呼吸道产生毒害,所以在发酵床圈舍内,仔猪基本不会患呼吸道疾病,成活率自然提高。舍内微生态环境好,发酵床垫料中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同时粪便很快被有益微生物分解。

猪舍温度主要是要把仔猪舍的温度控制好,小猪刚出生最后是不低与30度,33-35度,可以用仔猪伞或者保育箱,随着猪的生长稳定降低,断奶前后温度在25度左右最好,断奶后就可以适应猪舍的温度了。断奶前一天后三天温度提高4度,可以有效避免断奶腹泻。

对于育肥猪和母猪,一般冬天都没有问题,夏天不能太高,超过30度就会影响肥猪的生长。

总的来说,小猪怕冷,大猪怕热。

大猪的舍温也不宜过低,温度越低饲料消耗越多。

在北方的冬季要尽量保证温度不太低,太低除了影响饲料转化率,还会增加感染疾病的机会。

在保证在一定温度的情况下,不要追求绝对的合适,只要温度差不多就可以了,不要为了保证合适而不顾取暖成本。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