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电位滴定法测定食品中氨基酸食品总酸度的原理是什么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5-29 07:32   点击:83  编辑:昌勤   手机版

一、电位滴定法测定食品中氨基酸食品总酸度的原理是什么

电位滴定法滴定酸碱度是利用溶液导电率随溶液内的物质中反应程度变化规律测定溶液浓度的方法。

电位滴定法是根据物质反应对溶液电导率变化曲线来判断的,随着标准液的滴入,溶液电导率曲线会有明显的拐点。浓度根据拐点位置和滴入的标准液量来计算。

食品内以弱酸为主,羧酸集团电离度较小,未电离的羧酸集团会随着溶液pH值的升高而释放H+。

总酸度是指用强碱为标准液,使羧酸集团内H+完全解离时所得的食品酸度。

食品酸度有多种表示方法,如以酒石酸计,以果酸计,以醋酸计。。。

是我自己了解的 百度一下也可以有部分相关资料

二、关于农产品有机磷的检测

其实就是(a样×c标)÷(a标×c样),只不过因为在实验的过程当中你进行了浓缩,所以就展开就是这个公式了

三、QuEChERS怎么读?? (QuEChERS法检测农药残留的)

QuEChERS(Quick、Easy、Cheap、Rugged、Safe),是近年来国际上最新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农产品检测的快速样品前处理技术,由美国农业部Anastassiades 教授等于2003年开发的。

四、如何设计实验测定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活力,并说明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测定了α-淀粉酶的活性并对淀粉酶的活性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对α-淀粉酶活性的测定是通过测定α-淀粉酶分解淀粉所得产物——麦芽糖的量来表示酶的活性。麦芽糖能将3,5-二硝基水杨酸还原成棕红色的氨基化合物(540 nm处有最大吸收峰),其颜色深浅与麦芽糖浓度成正比,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棕红色的氨基化合物吸光值,从而得到产物麦芽糖的量,来表示酶的活性。定性的分析了温度、pH值及激活剂和抑制剂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由此可得到酶活性的最适宜的温度和pH值,以及抑制剂的种类和用量。

五、谁知道蔬菜叶片中还原糖的测定:斐林试剂比色法的原理过程,说明白点,谢谢

一、原理

还原糖具有醛基和酮基,在碱性溶液中煮沸,能把斐林试剂中的Cu2+还原成Cu+,使蓝色的斐林试剂脱色,脱色的程度与溶液中含糖量成正比。

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

(一)材料:新鲜植物样品或烘干粉碎过的植物样品。

(二)仪器设备:

1. 分光光度计;

2. 分析天平(感量1/10000);

3. 水浴锅;

4. 具塞刻度试管;

5. 刻度吸管;

6.容量瓶;

7. 研钵;

8. 离心机。

(三)试剂:

1. 斐林试剂A液:40gCuSO4.5H2O溶解于蒸馏水定容至1L。

2. 斐林试剂B液:200g酒石酸钾钠(KNaC4H4O6.5H2O)与150g NaOH溶于蒸馏水中,并定容至1升。A、B两液分别贮存,使用前等体积混合。

3. 0.1%葡萄糖标准液:取80℃下烘至恒重的葡萄糖0.1000g,加蒸馏水溶解,定容至100ml。

4. 0.1NNaOH。

5. 甲基红指示剂:0.1g甲基红溶于250ml 60%乙醇中。

6. 10%Pb(Ac)2。

7.饱和Na2SO4。

三、实验步骤

1. 标准曲线的制:各管混合后加塞,于沸水浴中加热15min。取出后自来水冷却,1500rpm离心15min。取上清液,用分光光度计在590nm波长下比色,以蒸馏水作对照,读取吸光度用空白管的吸光度与不同浓度糖的各管的吸光度之差为横坐标,对应的糖含量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样品中还原糖的提取:取新鲜的植物样品洗净、擦干、剪碎,称取10.00g,放入研钵中研磨至糊状,用水洗入250ml容量瓶中。当体积近150ml左右时,加2~3滴甲基红指示剂,如呈红色,可用0.1mol/L 的NaOH中和至微黄色。若用风干样品,可称取干粉3.00g,先在烧杯中用少量水湿润,然后用水洗入250ml容量瓶中,如显酸性,可用上法中和。将容量瓶置于80℃的恒温水浴中保温30min,其间摇动数次,以便将还原糖充分提取出来。对含蛋白质较多的样品,此间可加10%Pb(Ac)2,除去蛋白质,至不再产生白色絮状沉淀时,加饱和Na2SO4除去多余的铅离子。30min后取出冷却,定容至刻度,摇匀后过滤待测。

3. 样品测定:吸取6ml待测液,加4ml斐林试剂,其它操作与标准曲线相同,在590nm波长下读取吸光度。以不含样品的空白管的吸光度减去样品管的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查出糖含量.

四、结果计算

按下式计算还原糖的百分含量: 还原糖(%)=查得的糖毫克数×样品总体积×稀释倍数/(测定时取用体积×样品重×1000)×10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