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怎样练吐纳气功图解

74 2023-01-10 21:59 广菊    手机版

怎样练吐纳气功图解

这个主要就是一呼一吸的节奏,按那个节奏慢慢练。

  一、功理篇

   吐纳者,呼吸也。庄子云,“吹嘘呼吸,吐故纳新……为寿而已矣。”意即吐出浊气,纳入人体所需之清气,以帮助培蓄人体内部之气,达到长寿之目的。

   道教修炼,重视气对人体的作用。认为“气聚则生,气亡则死”,天地万物无不需气以生。

  葛洪《抱朴子》说:“服药虽为长生之本,若能兼行气者,其益甚速,若不能得药,但行气而尽其理者,亦得数百岁。”吐纳术就是一种行气之法,至简至易,常年坚持,则可终生受益。

   道教认为,人在受生之初,胞胎之内,以脐带随生母呼吸受气,胎儿之气通生母之气,生母之气通空中太和之气。

  那时并无口鼻呼吸,任督二脉息息相通,无有隔阂,谓之胎息。及至十月胎圆,裂胞而出,剪断脐带,其窍闭矣。其呼吸即上断于口鼻,下断于尾闾,变成常人呼吸。常人呼吸随咽喉而下,至中脘即回,即庄子所云“众人之息以喉”是也。其气粗而浮,呼长吸短。从此太空太和之气不能下行于腹,而腹内所蓄之先天祖气,谓之先天元气,“动而愈出”(老子语),反失于太空。

  久而久之,先天气丧失过多,肾部脉虚,根源不固,百病皆生。

   盖人身禀天地之数有限,要知保气即保生也。故不求长生之术,亦应求延年之法。道教修炼就是要返本还原,回到婴儿先天状态。吐纳使呼吸归根,保住先天元气,气足则百病可治,固住性命之本,始可言其上层修炼。

  丹经谓“欲点长明灯,须用添油法”是也。

二、功法篇

   须择空气清新之地,或山林、公园、田野皆可,室内可以打开窗户,时间选择在子、午、卯、酉四正时,且此时工作—般较少,也便于自我安排。

   (一)身法。

  练功时最好不要穿过紧的衣服,腰带可以松一松,以利气血流通。姿式不限,行立坐卧均可。行,可缓步徐行,神态自若,安然行气;立,自然站立,脚同肩宽,双膝微曲,双手自然下垂放在体侧,或双手相叠,放在脐下;坐,最好盘坐,双手相叠放于脐下,或掐诀最好,亦可坐于凳上,手抚两膝,卧,可平躺,手心向上置于体侧,先转动头部,使脊椎正直,或双手相叠置于脐下,或者侧身卧最佳,—手置于头侧或枕肱,另一手放脐下。

  以上四种姿式,求其自然安适,以易入静。

   练功时双目微闭,含光内视,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丹田,观丹田者,观丹田之气是也。所以微闭者,太睁容易滋生杂念,全闭容易昏迷入睡,皆于养气不利。微闭时眼皮自然下垂,以看到眼前之物而又不能辨清为度,两耳须屏却外界一切干挠,如入万籁俱寂之境,凝韵听息。

  庄子云,“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后人称为“庄子听息法。”要求两耳返听于内,听其呼吸出入。呼吸本求无声,所以听息者,是求其绝利一源,专一养气。练功时要求舌顶上腭,即舌反卷以舌尖底面顶住。因人之上腭有两个窝,叫做天池穴,上通泥丸,漏神漏气。

  故练功时必须堵住,如婴儿哺乳之状。

   (二)心法。行功前必须排除杂念,欲念不除,无法驭气。

   《太上老君清静经》曰:“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

  ”就是要人常用止念功夫,有念即止,使前念消除,后念不生,  日久心底自然清静无物。如《老子》所言,“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如此方可言行气之法。《青华秘文》论述止念之法时说,“但于一念妄生之际,思平日不得静者,此为梗耳,急舍之,久久纯熟。夫妄念莫大于喜怒,怒里回思则不怒,喜里知抑则不喜,种种皆然,久而自静。

  ”又说,“心求静必先治眼,眼者神游之主也,神游于眼而役于心,故抑之于眼而使之归于心。”即言内观返照,亦可止念。入静功夫,主要还在自己悟解。

   (三)息法(命功有为之法,复归无为)。首先开口,缓缓吐出体内浊气,再自鼻中吸气,用意;咽入下丹田(约脐下二指许),以补呼出之气。

  呼必呼尽,吸必吸满,吸时小腹圆起,呼时小腹微收,叫做顺呼吸,初学吐纳必须如此,这样口呼鼻吸三次。

自制弩的制作尺寸图解?

刚开始玩这个,别玩大家伙,制作不好容易伤到自己。 弩线:用纳鞋底的线,(现在不好找了)。钓鱼线(太贵了)。普通的尼龙线(便宜实惠,好用不贵)。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