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简述一下sniffer的工作原理!!!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1-26 09:55   点击:208  编辑:澹台姣   手机版

简述一下sniffer的工作原理!!!

一.有关sniffer及sniffer的含义 

 sniffers(嗅探器)几乎和internet有一样久的历史了.Sniffer是一种常用的收集有用数据方法,这些数据可以是用户的帐号和密码,可以是一些商用机密数据等等。随着Internet及电子商务的日益普及,Internet的安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Internet安全隐患中扮演重要角色之一的Sniffer以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所以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下介绍Sniffer以及如何阻止sniffer。  

 大多数的黑客仅仅为了探测内部网上的主机并取得控制权,只有那些雄心勃勃的黑客,为了控制整个网络才会安装特洛伊木马和后门程序,并清除记录。他们经常使用的手法是安装sniffer。 

在内部网上,黑客要想迅速获得大量的账号(包括用户名和密码),最为有效的手段是使用 sniffer 程序。这种方法要求运行Sniffer 程序的主机和被监听的主机必须在同一个以太网段上,故而在外部主机上运行sniffer是没有效果的。再者,必须以root的身份使用sniffer 程序,才能够监听到以太网段上的数据流。谈到以太网sniffer,就必须谈到以太网sniffing。 

那么什么是以太网sniffer呢?  

以太网sniffing是指对以太网设备上传送的数据包进行侦听,发现感兴趣的包。如果发现符合条件的包,就把它存到一个log文件中去。通常设置的这些条件是包含字username或password的包。 

它的目的是将网络层放到promiscuous模式,从而能干些事情。 

Promiscuous模式是指网络上的所有设备都对总线上传送的数据进行侦听,并不仅仅是它们自己的数据。根据第二章中有关对以太网的工作原理的基本介绍,可以知道:一个设备要向某一目标发送数据时,它是对以太网进行广播的。一个连到以太网总线上的设备在任何时间里都在接受数据。不过只是将属于自己的数据传给该计算机上的应用程序。 

利用这一点,可以将一台计算机的网络连接设置为接受所有以太网总线上的数据,从而实现sniffer。 

sniffer通常运行在路由器,或有路由器功能的主机上。这样就能对大量的数据进行监控。sniffer属第二层次的攻击。通常是攻击者已经进入了目标系统,然后使用sniffer这种攻击手段,以便得到更多的信息。 

sniffer除了能得到口令或用户名外,还能得到更多的其他信息,比如一个其他重要的信息,在网上传送的金融信息等等。sniffer几乎能得到任何以太网上的传送的数据包。黑客会使用各种方法,获得系统的控制权并留下再次侵入的后门,以保证sniffer能够执行。在Solaris 2.x平台上,sniffer 程序通常被安装在/usr/bin 或/dev目录下。黑客还会巧妙的修改时间,使得sniffer程序看上去是和其它系统程序同时安装的。 

大多数以太网sniffer程序在后台运行,将结果输出到某个记录文件中。黑客常常会修改ps程序,使得系统管理员很难发现运行的sniffer程序。 

以太网sniffer程序将系统的网络接口设定为混合模式。这样,它就可以监听到所有流经同一以太网网段的数据包,不管它的接受者或发送者是不是运行sniffer的主机。 程序将用户名、密码和其它黑客感兴趣的数据存入log文件。黑客会等待一段时间 ----- 比如一周后,再回到这里下载记录文件。 

讲了这么多,那么到底我们可以用什么通俗的话来介绍sniffer呢? 

计算机网络与电话电路不同,计算机网络是共享通讯通道的。共享意味着计算机能够接收到发送给其它计算机的信息。捕获在网络中传输的数据信息就称为sniffing(窃听)。 

以太网是现在应用最广泛的计算机连网方式。以太网协议是在同一回路向所有主机发送数据包信息。数据包头包含有目标主机的正确地址。一般情况下只有具有该地址的主机会接受这个数据包。如果一台主机能够接收所有数据包,而不理会数据包头内容,这种方式通常称为混杂 模式。 

由于在一个普通的网络环境中,帐号和口令信息以明文方式在以太网中传输, 一旦入侵者获得其中一台主机的root权限,并将其置于混杂模式以窃听网络数据,从而有可能入侵网络中的所有计算机。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是什么?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继电器工作时,电磁铁通电,把衔铁吸下来使D和E接触,工作电路闭合。电磁铁断电时失去磁性,弹簧把衔铁拉起来,切断工作电路。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继电器的作用有扩大控制范围、放大、综合信号、自动、遥控、监测。

继电器(英文名称:relay)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激励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继电器工作时,电磁铁通电,把衔铁吸下来使D和E接触,工作电路闭合。电磁铁断电时失去磁性,弹簧把衔铁拉起来,切断工作电路。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继电器是具有隔离功能的自动开关元件,广泛应用于遥控、遥测、通讯、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及电力电子设备中,是最重要的控制元件之一。继电器一般都有能反映一定输入变量(如电流、电压、功率、阻抗、频率、温度、压力、速度、光等)的感应机构(输入部分);有能对被控电路实现“通”、“断”控制的执行机构(输出部分);在继电器的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之间,还有对输入量进行耦合隔离,功能处理和对输出部分进行驱动的中间机构(驱动部分)。

作为控制元件,概括起来,继电器有如下几种作用:

1、扩大控制范围:例如,多触点继电器控制信号达到某一定值时,可以按触点组的不同形式,同时换接、开断、接通多路电路。

2、放大:例如,灵敏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用一个很微小的控制量,可以控制很大功率的电路。 

3、综合信号:例如,当多个控制信号按规定的形式输入多绕组继电器时,经过比较综合,达到预定的控制效果。

4、自动、遥控、监测:例如,自动装置上的继电器与其他电器一起,可以组成程序控制线路,从而实现自动化运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