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天鲸号挖泥船工作原理是什么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1-15 06:33   点击:128  编辑:鲍新   手机版

一、天鲸号挖泥船工作原理是什么

天鲸号挖泥船工作原理:利用吸水管前端围绕吸水管装设的旋转绞刀装置,将河底泥沙进行切割和搅动,再经吸泥管将绞起的泥沙物料,借助强大的泵力,输送到泥沙物料堆积场,它的挖泥、运泥、卸泥等工作过程,可以一次连续完成,它是一种效率高、成本较低的挖泥船,是良好的水下挖掘机械。

天鲸号,谐音“石破天惊”,是中国第一艘自航绞吸挖泥船。其能自己航行至指定水域,绞碎坚硬的岩石和暗礁,改变海底的形状,那些被搅碎的沙石混合着海水,被它如同鲸鱼喷水一样“喷射”到6公里以外的地方。因为强大的挖掘和吹填能力,其也被称为“造岛神器”。该系列装备获得了中国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装机功率、疏浚能力均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二、天鲸号的航行试验

2010年元旦前夕,由上海交通大学船建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所承担详细设计的“天鲸号”自航绞吸式挖泥船从深圳I洲岛码头出发,在海上经历了第一次试航,试航中开展了船舶各种性能和设备试验,包括主机负荷、航速、艏侧推、抛锚、海上救生、操舵以及通讯导航等一系列船舶和设备运行测试,成功地完成了航行试验。所有试验均按计划顺利完成,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设计合同要求,挖泥船工作性能完全满足使用要求。

大型自航绞吸式挖泥船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工程船舶,该船为全焊接钢质、双桨、双舵挖泥船,船体采用适合自航的型线,绞刀桥架安装在船首,钢桩台车安装在船尾,船中配有装驳系统。

天鲸号从船首到船尾,从主船体内到上甲板,乃至艏艉楼的甲板上布满了大量专用设备,复杂的挖泥专用设备使得该船总布置、型线和结构设计比普通运输船舶复杂得多,其顺利试航填补了国内对该型船设计建造的空白,标志着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所具备了自主设计大型自航绞吸式挖泥船的能力。

三、天鲲号能让中国在南海通行无阻吗?

近日,

又一款国之重器,

亚洲最大的绞吸挖泥船――“天鲲号”,

在江苏启东成功下水。

天鲲号,长140米,宽27.8米,最大挖深可达35米。是第一艘完全由我国设计制造,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是目前亚洲最大、最先进的“造岛神器”。更被网友冠以“地图编辑器”的昵称!

在一探究竟之前,我们先科普一下――绞 吸 船

海底不仅有泥沙,还有比较硬的珊瑚礁和岩石。如果要在海底进行挖掘,过去只能用爆破法,把这些礁石炸碎,但是这种方法显然会对这片海域的海洋生物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因此用绞刀把泥沙岩石挖开,然后再用泵把泥吸上来。“绞吸船”因此得名。

疏浚――为疏通、扩宽或挖深河湖等水域,用人力或机械进行水下土石方开挖工程。机械施工广泛使用各类挖泥船,有时也用索铲等陆上施工机械。

其实在“天鲲号”之前,我国最大的自航绞吸式挖泥船是――“天鲸号”是中国吹沙填海的利器!装机功率及疏浚能力在中国老大!在亚洲老大!目前在世界这个江湖上是排老三!

有了它,中国分分钟就能在海上造起一片小大陆,每小时挖出一个足球场,最多二个月就能填出一个机场来!

中国在南海岛礁填海速度之快,令其他国家望尘莫及。而这背后最大的功臣,毫无争议的要归功于它。于是,人们就将天鲸号称为“造岛神器”。

虽然“天鲸号”如此的“鬼斧神工”,但如今,它已经失去“亚洲第一”的宝座了!“天鲲号”,无论个头还是性能,都大大超越了“天鲸号”,成为新晋“亚洲第一”。

其远程输送能力等性能更是稳居世界第一!多项性能位居亚洲第一国际领先水平!于是乎,它成功接过“造岛神器”的称号,扛起了中国疏浚工程的大旗!

没两把刷子,怎么敢称世界第一呢?你知道吗?它能以每小时6000立方米的速度,将海沙、岩石以及海水混合物输送到最远15000米的地方!15000米,就是15公里啊!这个数字大得让人难以置信,船在这头挖沙,那头的沙土就喷到15公里外了!

一个小时,就能挖出3个标准游泳池大小的坑,挖掘填满一座“水立方”,只需要6天半!有了“天鲲号”,中国以后造岛,一键即可完成!

由中国交建所属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航局”)投资并联合设计的6600千瓦绞刀功率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3日在江苏启东成功下水。“天鲲”号下水标志着中国已经能够自主设计建造新一代的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可以更好地满足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需要。在下水仪式前一天的记者会上,中国交建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顾明信心满满地对记者说,“天鲲”号虽然不是世界最大的挖泥船,“但绝对是最先进的!”

“天鲲”号定位为全电力驱动、双定位系统、全球无限航区的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与之前的挖泥船相比,“天鲲”号的性能提升和技术创新点非常多。以挖泥船作业时的“支点”钢桩为例,孔凡震向《环球时报》记者列了对比数据:“天鲸”号的钢桩98吨,而“天鲲”号的重型钢桩则是183吨,几乎翻了一番。以前的钢桩可以扎入海底泥沙来定位,“天鲲”号则能扎入岩石。对于“天鲲”号的挖掘能力,孔凡震形象地介绍说:“如果用‘天鲲’号挖相当于一座水立方的泥沙,功率最大的情况下只要6天半。”

“天鲲”号的先进之处还不仅限于施工作业。在甲板上,《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船舱底部和甲板之间有很多圆盘一样的东西。“天鲲”号船长告诉记者,那是主动空气减震装置,能大幅减少和隔绝船舶施工期间的低频振动,保证船员居住生活舒适和设备运转的安全。“施工期间在舱里打开电脑,把鼠标放在桌子上,光标会纹丝不动。”

在码头,一个外国面孔引起《环球时报》记者的注意。他来自比利时,名叫弗朗西斯科,是这里唯一的外方顾问。谈起“天鲲”号,弗朗西斯科很兴奋:“我干这行(指船舶建造)已经16年了,曾在比利时和荷兰的大公司工作过。在来中国之前,我以为中国的项目标准很低,结果发现我错了。有些设备非常复杂,甚至欧洲造船强国都不愿意独自研发,但中国做到了,中国完全可以跟欧洲国家竞争。”

自主研发对中国制造业意味着什么?在2日的记者会上,《环球时报》记者听顾明提到一个细节:“在无法自己造船的年代,国家特批从荷兰换来一艘耙吸船,花了4吨黄金。”顾明说,船舶制造业是技术和资金密集行业,以前想要进口一个泥泵,整条船就都得按照人家的设计来造。“现在‘天鲲’号是自己设计、自己建造,标志着我们国家的关键技术、制造水平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这是买不来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