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化肥减施的实质是什么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5-15 01:37   点击:274  编辑:苗兴   手机版

1、减肥原理简介

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节支增收的目的。

2、技术指标体系

根据土壤和肥料的基础养分供应特征、农学效率与产量效益反应关系,建立了基于产量效益反应和农学效率的推荐施肥配方技术体系。

3、减肥指标

实行常规耕作测举笑土配方施肥与农户常规施肥相比,玉米减少化肥1.5公斤/亩、大豆减少化肥1公斤/亩、水稻减少化肥2公斤/亩;施用农家肥1-3吨/亩或秸秆连续还田耕作测土配方施肥与农户常规施肥相比,玉米底肥减少化肥2-8公斤/亩、大豆减少化肥2-5公斤/亩、水稻底肥减少化肥3-5公斤/亩。

4、施肥方式

(1)推行旱田作物分层侧深施肥技术

采用大型联合播种机械实行种下分层、定量、定位侧深施肥,提高保苗率和肥料利用率。

(2)推行水稻侧深施肥技术

水稻插秧同步测深施肥,采用侧深施肥插秧机将专用肥一次性定量、定位,距秧苗根侧3厘米、深5厘米施入。减少流失,提高利用率。

(3)推行缓、控释肥等新型肥料的免追肥、少追肥技术。

二、有机养分替代技术

1、概述

通过增加有机肥施用、农作物秸秆还田措施,增加对土壤的养分归还量,提升土壤肥力水平,相应减少的化学肥料投入。

2、减肥原理

(1)增加对土壤的养分归还量替代化肥,提高化肥利用率、促进土壤养分平衡。

3、技术体系

(1)有机肥替代

①新型有机肥与化肥混施

一是黄腐酸类颗粒肥料、腐殖酸类颗粒肥料、氨基酸类颗粒肥料10-20公斤/亩与化肥底肥掺混做底肥。二是有机无机复合肥料做底肥。

②精致商品明基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

精致商品生物有机肥200-500公斤/亩,以夹肥的方式做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

③自沤制农家肥抛洒

用秸秆为主要原料或秸秆粪污为主要原料沤制的秸秆基质有机肥、秸秆肥,每亩表面撒施用量1.0-3.0吨,第一年替代底肥40%-60%,连续两年施肥替代80%-100%底肥,正常追肥。

(2)玉米秸秆还田替代

①秸秆翻埋与碎混还田

还田需调整碳氮比,采用速效氮肥,亩用量2-4公斤。化肥减施需要连续2年的秸秆还田后进行,主要减少底肥,先减磷钾后正槐含减氮。

②秸秆覆盖还田

覆盖还田方式是宽窄行栽培归行还田、免耕覆盖还田、错时深松覆盖还田。

(3)水稻秸秆还田

采取三种方式,一是水稻秸秆翻压还田;二是(旱)旋耕埋草还田;三是搅浆整地直接还田。

三、改善耕作技术

1、减肥耕作技术

根据黑土耕地的特点,能够减肥的成熟耕作技术包括深翻、深松、免耕、大垄及秸秆还田耕作等技术。

(1)深翻耕作

适用于平洼耕地秋整地,深松耕作,深度28-32厘米,打破犁底层。

(2)少耕、免耕耕作

秸秆覆盖少耕、免耕耕作都可以实行双层施肥方式,同时采取中耕深松配合追肥的技术措施,中耕深松深度以不伤根、不起垡为标准,一般15-25厘米。

(3)大垄耕作

扩大垄距或采用110厘米、130厘米大垄增大“土壤库”,有利于土壤蓄墒供墒,可提高化肥利用率。

2、减肥原理

深翻、深松和大垄耕作在于增加了土壤库,增强了土壤供肥能力。少、免耕耕作在于借助黑土特性,经多年连续作业后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

3、技术体系

耕作技术体系在于建立与轮作、秸秆还田相配套的黑土保护技术耕作制度,目前成熟的耕作制度是“一翻两免”的“三、三”耕作制度。

四、精准定位施肥

1、概述

精准定位施肥包括定位施肥类型、养分比例、施肥用量、施肥位置、施肥时间和施肥方法。

2、减肥原理

协调农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盈缺和肥料补充三者的平衡关系,减少肥料养分在土壤中的流失,提高化肥利用率。

3、技术体系

(1)施肥类型

包括速效普通化肥、缓控释肥料、生物菌剂(肥)、中微量元素肥料、土壤改良剂、叶面肥料、水溶肥料。

(2)养分比例

包括肥料的营养结构和速效、缓控释肥料比例。

(3)施肥时间

在监测农作物生育时期养分丰缺预判的基础上确定的施肥时间。

(4)施肥方法

包括秋深施肥、双层施肥、侧深施肥、拌种肥、叶面肥、冲施肥、水肥一体化等。

五、施用新型肥料

1、概述

所谓新型肥料一般经过新的特别改进加工后,改善了肥料形态和功能的肥料,如缓释化肥、控释化肥、生物菌剂及衍生物产品、土壤改良剂等。

2、减肥原理

新型肥料通过影响土壤、肥料、作物对养分促进或抑制性的控制,改善了肥料的功能和功效,从而降低了肥料的养分流失,达到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肥料对耕地面源污染的目的。

(1)影响土壤养分类型

化学制剂多是氮肥抑制剂,生物菌剂多为解磷解钾菌剂和土壤益生菌剂,生物制剂多为有机活性物质和土壤“酶”制剂,如“田美乐”土壤改良剂产品等。

(2)控制肥料养分释放类型

改性肥料类如“脲甲醛”类肥料,物理包裹类如缓释复合肥和控释尿素,阻断抑制类如脲酶抑制剂等。

(3)作物养分吸收类型

通过促进或抑制作物生育影响作物对养分的利用。化学激素类型如“化控剂”、“促熟剂”“促长激素”等;生物类型如“云苔素内脂”“金禾苗植物酵素营养液”等。

六、节肥栽培技术

1、概述

通过栽培措施合理减少非收获物养分需求在栽培技术上是可行措施。

2、技术体系

(1)节肥品种

选择经济系数高的品种,如收敛性矮秆品种。

(2)“化控”降低植株高度,减少茎叶生物量

化控措施既能防止倒伏,也能降低茎叶的生物产量,减少对养分的需求量。

(3)减少无效分蘖,提高结实率

水稻通过浅湿干灌溉、合理密植等措施可以降低无效分蘖,提高结实率,降低空瘪率,间接减少肥料用量;玉米合理密植可以降低空秆率和秃尖率,增加百粒重,能间接降低施肥量。

(4)大垄栽培与比空栽培

大垄栽培、比空栽培、宽窄行栽培等通透栽培措施,相当于增加了“土壤库”,提高土壤水分、养分供应能力,也提升了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能力,改善了土壤供肥与作物需肥的平衡性。

(5)合理轮作

不同种类的作物的施肥量和需肥养分结构的差别,也是促进土壤养分平衡需要和防止连作秸秆根系“自毒”作用的需要,对生理病害、病虫害防治也有意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