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松香给鸭脱毛的原理是什么?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1-30 09:07   点击:136  编辑:别坚   手机版

松香给鸭脱毛的原理是什么?

松香给鸭脱毛的原理是松香熔点低,加热不久即熔化,淋在鸡子毛上后冷却凝固收缩,比较容易将鸡子毛剥落。可以将有松香的鸡毛再加热熔化后将毛捞掉,再次循环利用。

正常的鸡鸭脱毛,应该是使用脱毛机,但脱毛机一天只能脱几十只鸭子,还不太干净。这是因为鸭子的羽毛覆盖和鸡有所不同。鸭子为水陆“两栖”动物,为适应水中生存,鸭子的羽毛防水层,开水难以附着浸透,而因为水中御寒的需要,鸭子的周身覆盖有厚厚的“绒毛”,绒毛细密,更是开水无可奈何的,至于脱毛机,那就更不用说了。

人工杀鸭子,碰到“倒毛”情况的,一只鸭子可能耗费1-2个小时的时间才能清理完,但采用松香煺毛的方法,一天可以宰杀近200只鸭。食用松香虽然也有此效果,但成本却是工业松香的两倍还多。

就是将鸭子泡到松香液里,再把冷却的凝固的松香剥掉,鸭子小毛被凝固的松香固定,剥松香时,小毛被带走

用松香给鸭子拔毛是不合法的,松香经过反复加热使用,会产生致癌物质,对人体有害。

建议使用德馨家禽拔毛蜡

松香熔点低,加热不久即熔化,淋在鸡子毛上后冷却凝固收缩,比较容易将鸡子毛剥落。将有松香的鸡毛再加热熔化后将毛捞掉,再次循环利用。

松香加热后融化,直接滴到鸭子的皮肤上,冷却以后就固定住了鸭毛,手一剥就把松香和鸭毛一起剥落了。你想用松香脱自己身上的毛吗?

就象人脸敷面膜一样。

如何养殖蛋鸭

蛋鸭育雏的饲养管理与肉鸭基本相同,在育成期应采取轻度的限制饲养,适当多喂些青、粗饲料,或在原来的混合粉料中,掺进一部分稻谷后拌湿喂,每日饲喂两次,保证每个鸭子都能同时吃到饲料,避免饥饱不匀。同时要加强运动,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防止过肥。夜间弱光照明30~40平方米的鸭舍用1盏15瓦的电灯照明,白天用自然光照。要根据鸭子的生活习性,定时作息,制定操作规程,尽量保持稳定,不要经常变更。蛋鸭开产以后各阶段的管理有所不同,因此把开产以后到300日龄分为产蛋前期,此后到400日龄为产蛋中期,400日龄以后到500日龄为产蛋后期。产蛋前期应尽快把产蛋推向高峰,在营养方面应根据产蛋上升的趋势,增加日粮的营养浓度,适当增加饲喂餐数,除白天继续喂3餐外,在夜间关灯以前增喂一餐,每只鸭平均精料采食量150克左右。光照时间应达到17小时,人工光照时,开灯关灯的时间应该稳定,不能随意变更。此段时间的管理是否恰当,应从下列几个方面去观察:初产蛋蛋重较轻,但随着日龄的增加,蛋重增加,到230~250日龄时蛋重应达到本品种的标准蛋重;而且产蛋率也是不断上升的,在230日龄时,产蛋率应达到90%左右;210~300日龄时,每月随机抽取10%的母鸭测定体重若是维持原来的体重,说明饲养管理是恰当然。相反的,若蛋重增加不快或者又低下来;产蛋率时高时低,甚至出现持续下降;母鸭体重较大幅度的增加或下降都说明饲养管理有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加以改进。经过100多天的连续产蛋后,进入产蛋中期,此时体力消耗较大,健康状况已不如产蛋前期,在饲养管理上稍有不慎,产蛋量就要下降,甚至出现换羽,这是比较难养的阶段。此阶段的饲养力求保高产,使产蛋高峰期尽可能延长,在这一阶段首先是在营养上保证满足高产的需要,营养水平较上一阶段略有提高,配合饲料的粗蛋白质19.5%~20%。随着日龄增加,蛋鸭对钙的利用率略有下降,应适当增加钙的喂量,在配合饲料中添加1%~2%、直径为1~2毫米的颗粒状石灰石(或贝壳),或在鸭舍内单独放盆,装有上述规格的贝壳或石灰石颗粒,任其自由采食。气温在5℃以下时要保温升温,超过30℃时要防暑降温。此阶段管理是否洽当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如壳蛋光滑厚实,有光泽;产量时间集中,在早晨2~4时产蛋;鸭子精力充沛,下水后潜水时间长,出水后羽毛光滑不湿。说明饲养管理得当。相反的,若是蛋形变长,蛋壳薄,有沙点,甚至生软壳蛋;鸭群出现每天推迟产蛋时间,甚至在白天生蛋,蛋生得稀稀拉拉,非常分散;鸭子精神不振,行动无力,下水后羽毛沾湿,甚至下沉。上述情况表明饲养管理不当,应及时查明原因,加以改进。400日龄以后进入产蛋后期,此阶段要根据蛋鸭的体重和产蛋率来确定饲料的质量和饲喂量。若鸭群产蛋率仍在80%以上,而鸭子的体重略有下降的趋势,在饲料中要适当增加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若产蛋率仍有80%左右,体重有增重的趋势,则适当降低饲料中的代谢能,或增喂青粗饲料;若体重正常,产蛋率也较高,饲料中的蛋白质比上阶段略有增加;如果产蛋率已降到60%左右,此时已很难将产蛋率再提高,无需加料。在管理上要多放少关,促进运动;光照时间不能减少,操作规程要保持相对稳定,避免一切突然的刺激而引起应激反应。

近年来,我国蛋鸭饲养业得到迅猛发展,养鸭规模不断扩大,从传统的一家一户饲养,逐渐过渡到养鸭专业村、养鸭生产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加养鸭户或者大型的养鸭企业集团。在养鸭数量和区域不断扩大的今天,蛋鸭科学饲养与主要疾病防治技术已成为养鸭场户关注的焦点。为此,特将生产实践中成功的经验总结如下:

1科学饲养管理

1.1小鸭的饲养管理

选择恰当的育雏期,一般在4月底5月初育成早春鸭最好,也可在6月间养晚春鸭,或在8月间养秋鸭。

1.1.1适时开食小鸭出壳后的第2天,有1/3的小鸭表现觅食状态,这时可喂食。多用雏鸭全价配合饲料直接饲喂,也可用小米焖成硬饭,加10%的葡萄糖水,再加10%的青菜拌饭。

1.1.2注意放水先开水、后开食是养鸭的特点。喂食前先用鸭篮放水,晴天13℃~15℃,可直接在冷水中放水,约5分钟左右;如遇雨天或天气寒冷时,可在室内木盆内放水。1~2周龄内,每天放水在喂食后的15分钟左右进行。

1.1.3及时补喂动物性饲料小鸭饲养到第3天后,自配料者应按10%~20%的比例投喂动物性饲料(如螺、虾、蚯蚓、小鱼等,或用5%的鱼粉拌料投喂),以促进小鸭的生长发育。

1.1.4补喂青料从第3天起,自配料者在饲料中加入10%~20%切碎的青饲料,或投入水面让其自由采食,如青菜叶子、水草、浮萍等。

1.2青年鸭的管理

适当加强运动,促进骨骼和肌肉发育,以防止过肥。每天要定时赶鸭在舍内做转圈运动,每次5~10分钟,每天2~4次。饲养人员要多与鸭群接触,以增强鸭子的胆量,从而防止惊群。

1.3开产前后产蛋鸭的饲养

蛋鸭大都在150日龄开产,200日龄达到产蛋高峰。这个时期饲养管理的目标是尽快把产蛋率推向高峰。从营养方面应根据产蛋率上升的趋势不断提高饲料质量,增加日粮的营养浓度和适当增加饲喂餐数,增加采食量,以满足鸭产蛋的营养需要。日平均光照不能少于14小时,光照应从短到长逐渐增加,直至每昼夜达到16小时。本阶段饲养管理是否恰当,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观察:一看蛋重的增加趋势,若增重势头快,说明养得好;二看产蛋率上升的趋势,最迟到200日龄时,产蛋率应达到90%左右;三看体重变化,体重若维持在开产时的体重,说明饲养管理得当。

1.4产蛋后期的饲养管理

到产蛋后期产蛋高峰已难以继续保持,但对于高产品种来说,如果饲养管理得当,仍可维持80%左右的产蛋率。要达到这样的水平,后期饲养管理工作必须认真做好。其饲养管理要点是:①根据体重和产蛋率确定饲料的质量和喂料量,决不可盲目增减饲料。②保持光照。每天保持16小时光照,不能减少。③管理得当。要多放少关,促进运动。④观察蛋壳质量和蛋重的变化。若出现蛋壳质量下降、蛋重减轻,需要增补鱼肝油和无机盐添加剂。

1.5产蛋鸭夏季的饲养管理

一是增强屋顶的隔热效果,即在石棉瓦屋顶上铺草秸,可使屋顶内面温度降低2℃~4℃;二是运动场遮荫,即种植荫浓的阔叶速生乔木在夏天给鸭群提供良好的乘凉休息场所;三是降低鸭舍内相对湿度,即控制饮水器、水槽的漏洒现象,鸭洗浴后等羽毛晾干后再让回舍,及时排出运动场里的积水、更换潮湿垫料和加强通风等;四是加强垫料管理,春末或夏初将舍内积存的垫料彻底清理后,用刨花或锯末、细沙铺垫;五是搞好舍内通风,即加大通风量或提高舍内气流速度;六是准备温度较低的充足饮用水,及时洗涮水盆水槽,并定期对饮水进行消毒;七是搞好鸭的洗浴管理,注意更新池水和定期对池水进行消毒处理;八是当舍温超过33℃时,前半夜让鸭在有灯光的运动场休息纳凉,房舍供鸭出入的小门要畅开,让鸭群在夜间12点钟后回舍产蛋;九是每次拌料量不宜过多,喂饲后使鸭群能在30~40分钟内将饲料吃完为宜。每次加料前将料盆内的旧料清出,并用蘸有消毒液的抹布擦拭消聋料盆内壁;十是适当提高饲料营养浓度,尤其是磷及维生素的含量。为防治鸭群部分脱毛或折断羽毛,应在饲料中连续添加1周1%~2%炒熟的菜籽或芝麻,中午前后在运动场阴凉处放置一些青绿饲料让鸭自食;十一是在饲料中适当添加维生素C、碳酸氢钠等抗热应激添加剂。

1.6产蛋鸭秋冬季的饲养管理

9、10月份,是蛋鸭饲养的关键时期,此期既能保持80%以上的产蛋率,也有急剧下降的危险。要求补充人工光照,保持每天光照时间达到16小时。克服气候变化的影响,特别在冷空气到来前要做好准备,尽量使舍内的小气候变化幅度不要太大。适当增加营养,补充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对鸭群要进行一次挑选,把已经停止产蛋的鸭分出来,或提前淘汰,或强制换羽。

1.7冬季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提高饲料中代谢能的水平,达到每千克2900千卡~3000千卡,粗蛋白质为20%~22%。青饲料或蛋用多维要保证正常供给。鸭舍周围用防寒草帘围严,防止贼风。冬季期间,垫料只加不换,并保持干燥,以有利于提高舍温。早上迟放鸭,傍晚早关鸭,平常少下水,上午、下午气温高时各下水一次,每次10分钟。人工补充光照,每日光照时间保持16小时。

提高单位面积的饲养密度,每平方米8~9羽为宜。鸭群最好饮喂温水。

1.8蛋鸭群应搭养适量公鸭

母鸭体内的左侧有一个发达的卵巢,其功能是排卵造蛋,右侧还有一个很不发达的雄性腺。如果鸭群中有适量公鸭,则公鸭分泌的雄性荷尔蒙会抑制母鸭体内右侧雄性腺的发育,从而诱导母鸭卵巢多排卵、多产蛋。一般根据养鸭月的和群体的大小来决定搭养公鸭的比例。如果是种鸭群,为了保证种蛋有较高的受精率,公母鸭的比例应以5%~10%为宜。如果是以生产商品蛋为目的的鸭群,则公母鸭的比例可适当小些,如30~50只的蛋鸭群搭养一只公鸭即可;如果是300~500只的蛋鸭群,其公母鸭的比例也可以1%~2%为宜。在蛋鸭品种、日龄、数量、饲料及其他饲养管理条件一致的情况下,搭养公鸭的蛋鸭群比没有搭养公鸭的蛋鸭群产蛋率高5%左右。

2疾病综合防治

鸭病的防治,首先应从提高鸭的机体抗病力着手,其次,应采取可行的综合措施来避免或切断致病病原侵害机体,如消除或切断造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的相互联系。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养、防、检、治4个基本内容,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综合性防疫措施又可分为平时的预防措施和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两个方面。

2.1加强饲养管理,切断传染病流行环节

2.1.1选好雏鸭,精心育雏,适时开食和饮水养鸭的关键是选择优质健壮的鸭苗。精心育雏要做到:第1天饮5%糖水及3%维生素B水和0.1%氯霉素水,第2天饮0.02%高锰酸钾水,3~6日龄再饮5%糖水和3%维生素B水及0.2%四环素和红霉素水。适时饮水和开食时间应在出壳后24小时。开食过早,雏鸭身体软弱,采食能力差,收不到开食的效果;开食过迟,不能及时补充所需的养分,使雏鸭体内养分消耗过多,过分疲劳,降低了胃肠的消化吸收能力,即成为老口雏鸭,比较难养。

2.1.2执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不同日龄的鸭有不同易感或易发的疾病,如果一栋鸭舍内饲养着不同日龄的鸭,则日龄较大的患病鸭或已病愈的鸭可能带菌或带病毒,易传染给易感的小鸭,使疾病长期传播,造成经济损失。采用全进全出制则可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提高鸭的成活率。

2.1.3搞好卫生消毒、灭鼠和粪便处理工作这是防止传播疾病的重要措施。平时鸭舍进口处设消毒池,鸭舍或鸭棚内可用百毒杀或二氧化氯进行消毒,杀灭空气、鸭体表、网具、地面、墙壁等处的病原体。鼠类是多种疾病的宿主和传播者,养鸭场的鼠类已成为公害,因此应将消毒、灭鼠作为养鸭场或养鸭户的经常性工作。粪便要经发酵或做其他无害化处理。

2.1.4坚持自繁自养原则,防止由外场或外地引入病鸭许多鸭场都有过此类经验教训,如购入雏鸭而将鸭病毒性肝炎传入,购入种鸭而将鸭霍乱带人场内。因此,如果必须从外地或外场购入鸭时,一定要经兽医人员检疫,千万不要从发病场或发病群或刚刚病愈的鸭群引入。引入后应先隔离观察饲养,不要混群。隔离观察至少20天,经检查确认无任何传染病或寄生虫病时,方可入群。严禁将参加过展览及送往集市或屠宰场不合格的鸭子运回本场混入鸭群。鸭场应及时处理病鸭和死鸭,即深埋或焚烧或煮沸处理,严禁食用,尤其是要严禁饲养员或场内工作人员食用,以免扩散传染。

2.1.5定期预防接种对已有市售疫苗或本地区已有的鸭传染病要定期预防接种,如鸭瘟、鸭流感、鸭肝炎和鸭霍乱等,不要存在侥幸心理。

2.1.6防止与野生水禽直接或间接接触野生水禽也是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如鸭瘟、鸭球虫病、禽流感等)的宿主和传播者。由于户外饲养家鸭,残留的饲料和户外饲槽常可招引野生水禽光顾,而与家鸭发生密切的接触,污染饲料与水源,导致疾病传播。

2.1.7防止蛋媒疾病所谓蛋媒疾病是指感染母鸭通过受精蛋传给新孵出后代的疾病。有两种情况:一是病原体在蛋壳和壳膜形成前感染卵巢滤泡(卵巢传递),在蛋的形成过程中进入鸭蛋,而由鸭蛋内部携带,如沙门氏杆菌等;二是鸭蛋在产出时或产下后因环境卫生差,病原体污染蛋壳进入蛋内,如一般肠道菌,特别是沙门氏杆菌和大肠杆菌,在孵化过程中可能造成死胚,但多数污染的蛋经孵化后,形成弱雏或带菌雏。因此,预防蛋媒疾病是提高雏鸭成活率的重要措施。

2.2发生疾病时的扑灭措施

2.2.1及时发现疫情,并尽快确诊鸭群中出现传染病的早期症状多为精神沉郁,缩颈,喜卧,眼鼻有分泌物,减食或不食,产蛋量急剧下降。此时应迅速将可疑病鸭隔离观察,并将死亡鸭送往兽医部门检验,以便及早做出诊断,采取防治措施。早期诊断,能及时采取针对性强的有效治疗措施,把鸭场的损失降到最低。

2.2.2消除病原或切断传播途径①隔离病鸭,污染的场地和鸭舍进行紧急消毒。严禁无关人员串圈,以免传播扩散。②停止向病群引进或出售活鸭,确诊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处理。③病死鸭深埋或焚烧,粪便要发酵处理,垫草要焚烧或集中堆肥发酵。④根据确诊的疾病,选用专用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对病鸭进行合理的治疗。对慢性传染病鸭宜早淘汰。

2.3鸭场的消毒

消毒剂主要用于畜禽体表、排泄物、饲养设备、用具、手术器械等的消毒。养鸭场(户)只有搞好消毒,才能减少或消灭场内的病原微生物,才能有效地防止传染病的发生或流行。因此,养鸭场要重视消毒,制定实施一整套严密的消毒方案。

2.3.1消毒的方法一是物理学消毒,利用阳光照射、干燥、火焰焚烧、煮沸、紫外线照射等杀死病原微生物。二是生物学消毒,将粪便、垃圾、垫草等污物堆积,使其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热,杀死无芽孢的细菌、寄生虫卵等。三是化学消毒,这是目前使用较广泛、效果较好的消毒方法。具体方法是将消毒剂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液体后,针对不同对象采用诸如喷洒、熏蒸、浸泡、洗刷等手段进行消毒。

2.3.2常用的消毒剂来苏儿:5%的溶液可用于地面、墙壁、用具、粪便等消毒,2%的溶液可用于洗手或消毒皮肤,可杀灭一般细菌及病毒。生石灰:常配成10%~20%的生石灰水,趁热刷洗、喷洒,用于地面、墙壁、粪便等的消毒。百毒杀:可用于喷雾、浸泡和饮水消毒。喷雾消毒,常用于禽舍、周围环境、饲养用具、手术器械、孵化工具、畜禽体表。平时消毒,每10升水加50%的百毒杀3毫升;发病消毒,每10升水加百毒杀5~10毫升;洗刷浸泡消毒,每10升水加百毒杀3~5毫升;饮水消毒,每吨水中加百毒杀50~100毫升。

2.4鸭群的免疫和药物的使用在现代化集约化养鸭场,饲养数量大,相对密度较大,髓时都有可能受到传染病的威胁,为了防患于未然,在平时就要有计划地对健康鸭群进行免疫接种。搞好免疫接种是养鸭场兽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2.4.1主要传染病的免疫程序对鸭群来讲,目前需要接种疫苗的传染病主要有鸭瘟、鸭流感、鸭病毒性肝炎、鸭大肠杆菌病、鸭霍乱、鸭传染性浆膜炎。

鸭瘟的免疫程序:蛋鸭在20日龄进行首免,每只鸭经肌肉注射鸭瘟鸡胚化弱毒苗0.5毫升,2个月后加强免疫1次,60日龄以上鸭每只肌肉注射1毫升,免疫期为6个月。

鸭流感的免疫程序:1周龄以前,颈部皮下注射H5亚型禽流感油佐剂疫苗0.5ml,在育雏和育成阶段需进行多次免疫,鸭群经免疫后,每隔30天左右采集一定量血清样品检测其血凝效价,根据抗体效价决定再次免疫的时间和次数,蛋鸭和种鸭开产前要进行加强免疫,在产蛋高峰之后,可再行加强免疫。

鸭病毒性肝炎的免疫程序:①成年种鸭开产前皮下注射鸭肝炎鸡胚化弱毒苗2次,每次1毫升,间隔2周。利用这种免疫蛋孵出的雏鸭,一般可以度过易感期,免遭鸭肝炎的危害。②用鸭病毒性肝炎弱毒苗直接免疫雏鸭。对无母源抗体的雏鸭,应在1日龄做颈背部皮下免疫接种。

鸭传染性浆膜炎免疫程序:用鸭传染性浆膜炎油乳剂灭活苗经颈背部皮下接种8日龄雏鸭1毫升。

鸭霍乱免疫程序:禽霍乱731弱毒苗,接种2月龄以上的鸭群,免疫期可达3.5个月;禽霍乱氢氧化铝胶苗,用于2月龄以上的鸭群,每只鸭肌肉注射2毫升,间隔10天再注射1次,免疫期为3个月;禽霍乱油乳剂灭活苗,用于2月龄以上的鸭群,每只鸭皮下注射1毫升,免疫期为2个月。

鸭大肠杆菌病免疫程序:选用常见的大肠杆菌血清型菌株,制成多价大肠杆菌油乳剂灭活苗,接种1周龄雏鸭1毫升,或根据本场的发病史,在发病前2周接种疫苗1毫升,可较好地预防该病的发生。

2.4.2鸭群药物防治的注意事项①根据鸭群的不同疾病,选择药物的种类和使用方法。最好使用经药敏试验测定的敏感药物。②混饲和混水给药时,必须将药物和饲料充分混匀,或使药物完全溶于水中,以防引起药物中毒和药量不足。③要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要掌握抗生素和化学药物的适应症、剂量、疗程,还可将几种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交替使用。④注意预防残毒。鸭只在屠宰前15~20天不宜使用药物,以免肉中残留。

蛋鸭养殖成本效益分析及蛋鸭养殖技术

鸭蛋性味甘、凉,具有滋阴清肺的作[1]用,适应于病后体虚、燥热咳嗽、咽干喉痛、高血压、腹泻痢疾等病患者食用。正因这个高效的药用价值,因此蛋鸭养殖成本和养殖效益是很多想要进攻养殖业的朋友最为关注的事情,那么蛋鸭到底该如何养殖才能创造低成本、高效益的收入呢?下面来看看这位蛋鸭养殖户在中国畜牧街上的经验分享。

蛋鸭品种选择

选择生产性能好、性情温驯、体型较小、成熟早、生长发育快、耗料少、产蛋多、饲料利用率高、适应性强、抗病力强的品种。成母鸭2年内留优去劣,第3年全部更新。

饲料配制及配方

按谷物类占50%~60%、饼粕类占10%~20%、鱼粉或豆粉10%~15%、贝壳粉1%、食盐0.5%、多种维生素0.2%~0.5%的比例来配制饲料。产蛋期参考配方:玉米45%、米糠20%、麸皮6%、豆饼10%、鱼粉10%、菜籽饼6%、贝壳粉1%、骨粉1%、食盐0.5%、禽用多种维生素 0.5%,有条件的亦可用商品蛋鸭料。

饲料粉碎配制后加水拌匀、以手捏成团松手即散为度,一般每昼夜饲喂4次,即早晨5时、上午10时、下午3时、晚上9~10时各投喂1次,最后1次应增加喂料,让鸭吃饱。每只鸭日喂量125~150克。休产期的鸭群日喂2次即可。

适时开产

蛋鸭养殖开产时间为150日龄前后,如产蛋过早容易早衰,如过迟则会影响经济收入。具体做法是:控制青饲料,以防撑大肠胃,120日龄后逐渐增加喂食数量,提高饲料质量。每天饲喂后将鸭赶下水洗浴,夏天每日4~5次,也可自由放水,夜间鸭群吵闹不安时仍需放水1次,每次20分钟,冬天每天上午10时,下午2~3时各放水1次,每次5分钟。放水后,冬季让鸭晒太阳、夏季让鸭在阴凉处休息,切忌暴晒。

公母搭配

鸭的性欲越强,产蛋愈多。因此,产蛋鸭群中要配备足够的公鸭。小群饲养每100只母鸭配一只公鸭,大群饲养每200只母鸭配养1只公鸭,可提高产蛋率5%~8%。蛋用种鸭每20~30只母鸭配养1只公鸭。商品鸭在产蛋期、休产期、换羽期将公鸭隔离,以免骚扰。

老鸭补料

产蛋1年后的老鸭要补喂鱼肝油,每月补喂7天,可使老鸭多产蛋,并可延长高产年限。

强制换羽

夏末秋初蛋鸭停产换羽,此时应采取人工强制换羽,方法是:头两天停食停水,第3~5天给水停食,第6天起喂正常料量的一半且供水,第7天恢复正常,以促使换羽快而整齐,使蛋鸭统一开产。

垫料

舍内地面用稻草、麦秸、谷壳或木屑等作垫料,隔天加垫料1次,在产蛋处垫高一些。结合鸭舍的通风透光,防暑降温使鸭舍保持清洁、干燥。夏季也可铺垫一层泥沙或石沙。

补充光照

秋冬季节由于自然光照缩短,使鸭的脑垂体和内分泌腺体减少,影响产蛋,故蛋鸭养殖必须采取人工补充光照。一般要求每天的连续光照时间应达到16小时,可在鸭舍内每隔 30米安装一个60瓦灯泡,灯泡悬挂离鸭背2米高,并装配灯罩。每天早晚2次开灯,即凌晨4时开灯,上午8时关灯,下午5时开灯,晚上8时关灯。开关灯的时间要严格固定,同时还要在每间鸭舍内安装2只3~5瓦弱光灯泡照明,以免关灯后引发惊群。如遇大雪、浓雾、连日阴雨等阴暗少光天气,晚上要适当提前开灯,早上则可延长关灯的时间,必要时可全日照明。实践表明,补光的蛋鸭比不补光的蛋鸭其产蛋率提高20%~25%。

蛋鸭养殖重在增喂夜食

一般夜间补料比不补料的蛋鸭可提高产蛋量1%左右。因此在秋冬季要给蛋鸭增喂夜食。夜间补料时应注意两点:其一要供足饮水,其二是夜间所补料的蛋白质不可过多。

减少应激

蛋鸭养殖代谢旺盛,对污染的空气特别敏感,因此平时应注意通风换气。每当鸭群戏水时要将鸭舍所有的窗子打开。平时在鸭舍内不要大声喧哗,更不能手拿竹竿追赶,恐吓鸭群。冬要保暖夏要降温,尽量减少冷热应激对蛋鸭的不良影响,使蛋鸭生活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

防异常

当蛋鸭出现蛋的个体变小,蛋壳变薄,产蛋时间延长,喂水、上岸羽毛潮湿即往鸭舍里钻等情况时,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一般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1)提高饲料质量,特别要增加蛋白质饲料;

(2)经常赶动鸭群,增加运动量;

(3)增加光照;

(4)鸭舍保温,最好加喂液体鱼肝油,每天每只用1毫升拌料,饲喂 3~4天。

蛋鸭养殖圈舍一定要搞好卫生

鸭舍的室内外运动场要经常打扫干净,食槽、水槽要经常洗刷消毒,饲料一定要新鲜,切忌饲喂霉变饲料,饮水要清洁。蛋鸭养殖舍要加强通风透气,保持空气清新,防止氨气对鸭的刺激。垫草要勤换,确保干净、干燥。鸭爱好清洁,羽毛弄脏后,就立即将鸭赶入水中清洗,否则鸭会因羽毛污损而感染发病,甚至停止产蛋。

蛋鸭养殖舍定期消毒

每周可用20%的生石灰乳或用2%的氢氧化钠或3%的复合酚(消毒灵)等对圈舍运动场进行消毒,饲槽及用具可用百毒杀等消毒。对饲喂的青饲料和饮水可采用0.02%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处理。

定期防疫

切实做好防疫工作。预防鸭瘟,可用鸭瘟弱毒疫苗,雏鸭20日龄后接种,每只腿肌注射0.5毫升,成鸭每次每只胸肌注射1毫升,成鸭每隔6个月注射1次。预防鸭霍乱,可用禽霍乱氢氧化铝菌苗,雏鸭20日龄后每只腿肌注射1毫升,3月龄时胸肌注射2毫升,免疫期为75天。也可用土霉素,按100只鸭用25万单位的土霉素5粒的剂量研末混入饲料或溶于水中,2~3周喂1次。

1.环境要求:安静,稳定。

2.光照要求:合理控制光照时间。

3.温度要求:蛋鸭最适合产蛋的温度是15-20度之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