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鸡为什么啄羽毛?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1-15 07:00   点击:197  编辑:胡馥   手机版

鸡为什么啄羽毛?

1.饲料营养:饲料中缺乏含硫氨基酸或饲料的粗纤维过低等。因缺乏含硫氨基酸而出现啄羽时,禽类会将啄下的羽毛吃掉。由于营养不良时禽类比平时好动,啄羽也就增加。

2.饲养管理的原因:如鸡群密度过大、鸡舍内通风不良、光线过强、饮食位不足、断喙不当或没有断喙、舍内湿度过大或太干燥等。如舍内过于干燥时,皮肤会不舒服,从而自啄,继而发展为互相啄羽。

3.疾病:尤其是慢性的肠道疾病,导致营养吸收不良而出现啄羽;蛔虫、绦虫等体内寄生虫病发生后也会由于营养不良而出现啄羽;体外寄生虫如螨虫、羽虱等存在时,寄生虫会吸取鸡的血液,导致营养消耗,另外还有一种机械刺激,导致鸡瘙痒难受,就会出现啄羽。

4.生理性啄羽:从小鸡出生到成熟有多次脱羽,会有部分鸡啄食掉下的羽毛,以后可能就会发展为啄身上的羽毛。

防治方法主要为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良好的通风、适宜的光照、正确断喙,在饲养过程中随时将弱小的鸡单独饲养或淘汰,搞好环境卫生,按时驱除寄生虫。使用优质全价的饲料。饲养人员勤去鸡舍内走动、观察,了解鸡群的情况,会分散鸡的注意力,从而防止啄羽的发生。

当鸡群出现啄羽后,首先要找出原因,对因治疗。当原因不明时,可以向饲料中添加

0.2%的硫酸钠,或2%的石膏粉或其他药物、添加剂,氨基酸、电解多维等。

怎样预防鸡生病

1、饲料要新鲜,颗粒适中,适合小鸡啄食,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碎大米、碎苞谷、小米粒都可以作为雏鸡开食饲料,或使用全价配合饲料)。

2、饮水要求。清洁卫生,供应充足,但是不能浪费;

3、温湿度。育雏阶段由于雏鸡体温低,所以雏鸡出壳后第一周内温度应保持在33~35之间,后每周降1~2度直至与外界温度基本一致;前10天湿度保持在60%~65%,之后保持在55%~60%。

/iknow-pic.cdn.bcebos.com/3b87e950352ac65cb241fc0df4f2b21193138a0c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3b87e950352ac65cb241fc0df4f2b21193138a0c?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

扩展资料:

鸡的抗寒力差。初出壳的雏鸡,体温比成年鸡低3℃,要10天后才能达到正常体温,加上雏鸡绒毛短而稀,不能御寒,所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强,必须依靠人工保温,雏鸡才能正常生长发育。1-30天的雏鸡都要保温,并放在清洁卫生的环境中饲养。

30天以上的小鸡,羽毛基本上长满长齐,可以不用保温。体温高,发育快。一般鸡的体温在40.8-41.5℃之间,所以必须在冬暖夏凉、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饲养,另外鸡的消化道短,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因此要喂给营养充足,易消化的饲料才能满足需要。 

鸡的抵抗力弱。特别是雏鸡,很容易受到有害微生物的侵袭。因此,除做好环境的清洁卫生外,还要做好预防工作。

(1)病因分析

鸡舍阴暗潮湿,气候骤变,温差变化大,吃冰冻饲料和饮冰碴水,使鸡体局部或全身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

(2)临床症状

本病多发生于鸡。病鸡精神沉郁,流水样鼻液,眼结膜发红,流泪,打喷嚏,呼吸困难,有时咳嗽。食欲减退或废绝,行动迟缓,低头闭目,羽毛蓬乱。雏鸡身体瘦弱,生长发育停滞,成年鸡产蛋量减少。

(3)防治措施

平时要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鸡舍要卫生、干净、保温,舍内温度要基本恒定,防止忽冷忽热,通风换气时要先提高舍温。饲养密度要适宜,防止拥挤,禁喂带冰碴的水和料。

对发病鸡应及时治疗,可用土霉素或四环素,每只60日龄以内的幼鸡8~30毫克,分3次拌在饲料中喂给,连续用药3~5天;也可用磺胺甲基嘧啶或磺胺二甲基嘧啶,按饲料量0.2%拌入,首次加倍,并加等量小苏打,连喂3~5天。

常见鸡病的防治方法:

(一)鸡瘟

鸡瘟是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疾病。多于春秋发病,传染快,死亡率高。此病潜伏其为3-5天。分最急性型、急性型、慢性型三种。一般流行初期多为急性发生。主要症状:体温升高(43-44°C)、闭眼、毛松乱、缩颈、垂翅,步态不稳或转圈;冠黑紫,口流粘液,摇头,打咯,发出“咯、咯”叫声,呼吸困难,拉绿色或黄色粪便;后期腿、翅麻痹,死亡率高。

预防:最可靠的方法是进行疫苗接种防疫。

1、预防接种:1-2周龄的雏鸡用鸡新城疫Ⅱ系苗稀释10倍滴鼻;隔断0天左右再重复一次;2月龄以上的中、大鸡用Ⅰ系苗稀释1000倍,每只鸡肌肉注射1亳升,可免疫一年。

2、饮水免疫法:用鸡新城疫Ⅲ系(F系)疫苗稀释成0.1-0.3%水溶液,让鸡自由饮食,10-30天后再饮用一次,可免疫7个月。

3、对疫区严格封锁,并进行彻底消毒。目前此病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可试用:1、蒜头3-5片,打烂混合少量硫磺粉及生油灌服,每日2次。2、巴豆半粒打烂(药店有售,有毒性,严控剂量)混合少量生油灌服,每日2次。3、用鸡新城疫Ⅰ系苗稀释500倍,每只病鸡肌肉注射器亳升,有一定疗效。据资料介绍:对于已有神经症状的病鸡,一般注射后2-3天即痊愈。

(二)鸡出败(禽霍乱)

鸡出败是一种烈性传染病,一般为零散性地方性流行,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传染有时比鸡 瘟还快,常常不显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此病可同时传染鸭、鹅和家兔。

预防:每年定期注射禽出败菌苗,2月龄以上的鸡不论大小,每只鸡肌肉(或皮下)注射2毫升,每4-6个月防疫注射一次;亦可在饮水中加入0.01%的高锰酸钾(灰锰氧)或0.2%的磺胺二甲基嘧啶钠水溶液,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治疗:1、青霉素3-5万国际单位/只,作肌肉注射,每天3次。2、磺胺噻唑钠或磺胺嘧啶钠肌肉注射,每只鸡每次1克(每片药含量250毫克),每天2-3次。以上药物疗效确切,但鸡完变黑紫色后,治愈率则较低。

(三)鸡白痢

鸡白痢是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大小鸡都可发病,但尤以半月龄左右的雏鸡较为多见,死亡率较高。主要症状:病雏精神萎顿,缩头,翅下垂,拉白色浆糊状稀粪,肛门常被粪便粘住,排粪时发出“吱 、吱”叫声。成鸡多为陷性带菌,只有严重时见有贫血和下痢,母鸡产蛋量明显减少。

治疗:1、每公斤饲料加入痢特灵200-400毫克(即2-4片)拌匀喂鸡,连用7天,停3天,再喂7天。2、按每公斤鸡体重用土霉素(或金霉素、四环素)200毫克喂服(每片药含量250毫克);或每公斤饮料加土霉素2-3克(即8-12片)拌匀喂鸡,连用3-4用。3、每只鸡每天用青霉素2000国际单位拌料喂服,连用7天。4、每公斤饲料加入磺胺脒(或碘胺嘧啶)10克(即20片)或磺胺二甲基嘧啶5克(即10片)拌料喂鸡,连用5天;也可用链霉素或氯霉素按0.1-0.2%加入饮水中喟鸡,连用7天。以上药物最好交替使用,以利提高疗效

(四)鸡枝原体病(慢性呼吸道病)主要症状:出现呼吸罗音(夜间更易听到),流鼻涕、咳嗽的打喷嚏;食欲不振、消瘦。 后期常见眼脸肿胀,眼部突出如肿瘤状,眼球受压而萎缩,造成失明,病程一月至数月。

预防:定期消毒,搞好鸡舍卫生;出壳雏鸡每只用2000单位链霉素滴鼻。

治疗:1、链霉素,小鸡用9万单位,中鸡用10万单位,大鸡用20万单位作肌肉注射,每天3次,连用3-5天。

2、每公斤饮料加入土霉素或四环素400-800毫克(每片药含量250毫克)拌匀喂鸡。

3、秦妙林对枝原体病有特效,用1000毫升水加入125-250毫克的秦妙林水溶液供鸡饮食。

(五)球球虫病

鸡球虫病是危害雏鸡比较严重而常见的疾病,以15-25日龄鸡最易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霉雨季节发病率最多,一量发病就会引起广泛流行。成鸡感染球虫病,症状稍轻 ,很少死亡。主要症状:病雏最早出现全身衰弱,精神萎顿,喜欢拥挤成堆,两翅下垂,毛松乱,眼睛紧闭,好睡;下痢,呈棕红色带血稀粪;冠髯苍白,大量饮水,继而废食,最后极度消瘦 。

预防:1、搞好鸡舍卫生、干燥,并定期消毒。2、及时隔离病鸡,进行治疗。3、每公斤饲料加入痢特灵150-250毫克(每片药含量100毫克,拌匀喂鸡,连用7天,停药3天,再用药5-7天。

治疗:1、每只鸡用青霉素3000-6000单位计算,将青霉素溶于水中,然后以溶液一半用来混合粉料饲喂,另一半倒入饮水器中,惟代替饮水,让鸡自由饮食。2、每只雏鸡每日用土霉素或金霉素2-4毫克(每片药含量250毫克)喂服,连用3天;或每公斤饲料加入金霉素800毫克,拌匀喂鸡。3、每公斤饲料加入痢特灵250毫克(即2.5片)拌匀,饲喂,或在饮水中加入同样的剂量组鸡饮服,连用2-3天。

对于楼主的情况有以下几点办法:

一若是小鸡,要为他们蒸熟的小米,如果可以的话,加一点点健胃消食片等等。这样可以预防肠胃炎。

   若是成年,喂食他们青菜(碎),苞米茬子,大米,鸡饲料。以及钙片,维生素片。沙子,健胃消食片等等。这样可以预防肠胃炎和营养不良。。

二温度不能太低,小鸡的温度就要更高。这样可以预防感冒。

三食物要清洁,环境要清洁,这样可以预防寄生虫。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消毒。

四如果,你的小鸡已经得病,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供参考。

1肠胃炎――拉稀,拉肚,不吃东西――健胃消食片  小盐酸蘖碱片。

2感冒――打喷嚏,鼻子湿,没精神――感冒药

3缺乏维生素――没精神,吃得少――维生素片

4白痢――拉白色的稀屎――白痢灵

5马利克――翅膀耷拉,鸡爪朝外――没救

6鸡瘟也就是法氏囊――拉白色的屎,不稀。

最后,希望这些对你有帮助。也希望你的鸡能够早日康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