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开食用菌厂的步骤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3-27 02:02   点击:123  编辑:诸葛俊   手机版

一、开食用菌厂的步骤

首先要有场地,资金,掌握栽培技术或者加工技术,根据当地市场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然后根据个人的经济实力和管理能力确定发展规模。制定发展规划。根据发展规划,选购原材料。菌种及其生产设备。

二、压缩香菇的加工方法?

香菇加工技术

医药研究表明,香菇具有十分积极的药理作用。现在,人们把香菇称作当代“抗癌新兵”、“生命之灵丹妙药”,因此香菇在海外市场深受欢迎。我国是香菇生产大国,香菇产量占世界香菇总产量的80%左右。然而,我国香菇在国外市场中销售业绩却十分平淡,竞争力之差,令香菇大国汗颜。在国内市场,更有奇怪现象,在旺季香菇积压,淡季香菇则缺货。“食用菌皇后”究竟受到了什么样的市场“魔咒”?归其原因,除了香菇产业结构因素之外,香菇加工技术和产品质量是主要困扰我国香菇产业发展的因素。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东方兴企食品技术中心应香菇产地政府及企业的要求开发了系列香菇深加工产品。给崇尚素食健康的人们增添了新的选择。

一、香菇类保健产品

香菇的有效成分主要是香菇多糖,香菇多糖是国际公认的免疫增强剂和干扰素诱导剂。服用“多糖”可激活整个免疫功能系统。

二、香菇休闲食品

1、香菇片(素牛肉干)

该产品是用香菇加工废弃物---菇柄,采用先进的技术,加工成风味及形态与牛肉干相似的即食方便小食品,该产品口感独特、营养丰富、食用方便,又具有牛肉干的风味,真假难辨,是理想的休闲食品和优良的牛肉干抗衡产品。由于其成本大大低于牛肉干,所以该产品研发成功后,很受市场的欢迎。

2、香菇脆片

先进的工艺、可靠的技术设备是创造美味的动力。只有依据食物原料本身特点,结合可靠加工工艺和加工设备,才能创造出人间美味。工艺上采用真空低温油炸技术和可靠的护色技术,设备上采用可以低温油炸并在不破除真空条件下连续完成脱油的真空油炸设备,唯有如此,香菇脆片才能香脆可口,不油腻。

香菇脆片的特点:

脆、酥、鲜、香,菇味浓郁,营养丰富。食后余香持久,耐人回味。

3、压缩香菇

压缩香菇是干制香菇的一种方法。通过该种工艺加工而成的香菇具有形状规则、体积小、不怕挤压、便于运输和贮藏,无破碎损耗、无杂质,食用方便等特点,属于中高档香菇产品。食用前先复水,不用淘洗修剪,复水率高达1:10,一小块便能做一盘菜。

4、即食美味香菇

利用调味与现代软罐头加工工艺手段,加工保质期在12个月左右的开袋即食香菇的工艺技术。该技术生产的美味香菇可以作为休闲食品,也可作为方便菜,居家、旅游均可方便食用,且产品味美。

5、香菇酱

以香菇为主要原料,加工菇酱的生产技术。利用该技术生产的香菇酱味鲜可口,可佑餐、调菜、煲汤等。

三、想从事个体食用菌生产,不知要具备那些条件。注册资金没有十万可以吗?

从事食用菌生产只要有资金,技术,场地和原料就可以进行生产。个体生产不需要什么证件。如果想要注册一个企业。注册资金没有十万也可以。你说的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是指生产销售菌种的厂家的。与你没有多大关系。

四、林下食用菌种植技术?

林下就是利用水源方便干净的空闲林地,充分利用其遮阴、散射光充足、通风好、温湿度适宜等有利条件生产的一种新型栽培模式。以为例。 1 菌棒的运输和摆放 当菌棒的3个接种点菌丝圈基本成环时,运往林地里摆放。运输时应注意轻拿轻放,不要使菌棒有破口,避免污染,更要注意不要使菌棒折断。

运输途中温度应控制在32 ℃以下,高于35 ℃菌丝停止生长,高于40 ℃超过2 h菌丝将烧死。菌棒运到林下“井”字型码放,每3 d倒垛1次;也可直接平铺于林下地面,每隔几天滚动1次;最好直接上架入棚,不用倒垛、滚动。

此间温度管理适温22 ℃ ~ 26 ℃,要及时掀膜通风降温,中午前后可适当喷水降温,一般要求少量即可。 2 养菌转色 2.1 管理。经过15 ~ 20 d,当白色菌丝基本长满菌棒,菌棒全部转白并有大部分出现瘤状突起,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扎眼放气,以加快菌丝的生理成熟,一个菌棒可扎100个左右微孔。

此时应注意:菌棒失水多的将孔减小、减少,不使之过分失水。扎眼后,棚内湿度70%左右,温度20 ℃ ~ 22 ℃;12 ℃以下不利转色,大于30 ℃会造成菌丝伤害,此时菌龄已达80 d以上,正处于转色及子实体原基分化形成期。扎眼后5 ~ 7 d,浇水闷棚2 ~ 3 d。

当菌棒内白色菌丝全部长出白色绒毛并吐黄水时,大通风,使白色绒毛倒伏黄水变干,菌棒即转变成棕褐色,转色完成。 2.2 注意问题 2.2.1 高温高湿条件下,链霉菌发生较多应及时用柴油或机油浸蘸,以防止扩散传染。

2.2.2 只有在白色菌丝长满后才可进行扎眼放气,促进菌丝向生理生长转化,不可过早,否则不利转色。 2.2.3 浇水闷棚的2 ~ 3 d内,不可见大风,否则不利转色。

色度以棕褐色为宜,浅则产量低品质不佳,深则产量低但品质好。 2.2.4 养菌转色期内菌袋内有出小菇现象。 3 脱袋排场 3.1 当整个菌袋内2/3以上转成棕褐色时,可脱袋排场。菌棒于棚内架上交错摆放,菌棒间距10 cm,4个延长米140个菌棒,每延长米35个左右。 3.2 注意事项 3.2.1 转色必须完全,否则不应急于脱袋。 3.2.2 菌棒码放距离不应少于10 cm,否则出菇后由于空间较小,易造成香菇互相挤压,影响产量和品质。 3.2.3 脱袋后,湿度以85% ~ 90%为最好,温度为21 ℃ ~ 35 ℃,适温为21 ℃ ~ 23 ℃,昼夜温差最好在10 ℃左右。 3.2.4 脱袋时可用木棒适当拍打震动加强刺激,有利于子实体形成,加快出菇。 3.2.5 一般第1潮菇不需注水即可出菇,特殊情况如菌棒失水过多,则必须注水方可出菇。 4 出菇前期管理 香菇菌丝达到生理成熟后,突然受到外界环境条件刺激(干湿交替、昼夜温差、外来震动),菌丝开始相互交织,扭结成盘状组织,并不断分化成子实体原基,原基形成的特征是菌膜破裂,不规则的菌丝露出,继而变成浅褐色,从裂口逐渐隆起,隆起部分慢慢增大而分化成菇蕾或从爆裂处直接形成小菇蕾。

此时应注意水分和通气管理,如遇上高温或过于干燥的环境,会致使菇蕾枯萎死亡,此期湿度应控制在85% ~ 90%,温度22 ℃ ~ 28 ℃,此条件下,菇蕾长成成品菇只需3 ~ 4 d,反之则需1周或更长时间。温度在22 ℃ ~ 25 ℃,光线适中,则菌肉厚、菇柄短、色深、质量好,为所谓厚菇;当温度在4 ℃ ~ 8 ℃,湿度50% ~ 60%时,菇顶出现龟壳状裂痕,此菇质量最佳,为所谓花菇。 5 出菇期管理 菌丝分化成小菇蕾后即进入出菇阶段。湿度控制在85% ~ 90%,温度以不高于30 ℃为好,此间早、中、晚各喷水1次;早晚喷水增加湿度,中午喷水降低温度。正常天气情况下,促进出菇,白天基本覆盖,晚上小对流通风,人工制造较大的温湿度差,以利于菇蕾形成长出。出蕾后白天早、中、晚均需通风1次,以利于菌丝呼吸,夜间温度不低于18 ℃则通对流风。 6 采菇 当香菇菌盖直径6 ~ 8 cm,成伞形,菌盖未展平,盖下菌膜开裂为适宜采收期,早则产量低,晚则开伞质量差。菌棒出厂时,一般2 kg左右,每出一潮菇,重量减少1/3 ~ 1/2。所以每潮菇采收完后,需养菌丝15 ~ 20 d,使菌丝休养生息,恢复生长,然后利用注射针进行补水,全生育期补水4 ~ 6次,多的可达8次,第1次注水使菌棒恢复到2 kg,不超过4 kg,以后每注水一次重量均较前一次轻一些。 7 注水管理 夏季第1批注水第3 d开始出菇,第6 d即可采收,采收期3 ~ 5 d,所以第2批注水应较第1批晚注水3 d,即第1批注水3 d后开始注第2批,依此类推,直到全部注完,等最后一批注完后,使第1批注水的正好采收后已养菌20 d左右,随即可进行第2潮菇的生产。以后随着温度的下降,出菇变得缓慢,分批注水可根据实际情况逐渐缩短间隔期,达到均衡上市连续采收。所注水应为无污染的地下水,且水温越低对菌丝刺激越大,越有利于出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