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上猪台的制作尺寸图不知道上下两层的高度是多少?长宽是多少?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1-27 03:23   点击:242  编辑:尹雄   手机版

上猪台的制作尺寸图不知道上下两层的高度是多少?长宽是多少?

单层上猪台,修900mm高,跑道宽0.5米。大车装运猪,建议建设2―3层水泥砖台,第一层1.2米高,第二层1.8米高,(第三层2.4米高),跑道宽0.5米。

出猪台坡度不大于20°。上猪台建设高度应根据装猪车辆的高度设计。此种出猪台结构简单,适合于中小规模猪场使用,但不能灵活适用于各种高度的运猪车使用。

扩展资料

平升式出(卸)猪台:

操作原理:台面水平升降靠车端带有活动搭板,可以搭在运猪的车辆上,将生猪赶上升降台面关好护栏,掀起搭板升降台面缓缓降下,降到与猪圈月台水平是打开另一端护栏将猪赶出。

台面尺寸大部分长2.2米、宽1.5米、升高4米。出猪台坡度不大于20°。常用于种猪的转运作业,移动方便,工作效率高,但设备成本稍高。各规模猪场应根据自己猪场特点和适用性,选择合适的出猪台类型来设计,以保证猪场安全生产。

母猪场在非瘟期间猪场如何引种?引种需要注意哪些?

引种前,要调查当地和供种场周边地区的疫情,避开疫病流行期。

以下是养猪场引种需要注意的细节:

后备猪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猪群的生产水平,引入优良品种的后备猪能改善猪群结构,提高生产水平,但也可能带入疫病,所以要制定周密的引种计划并严格执行。构选择适合本场的品种(或品系)。

1 品种 (或品系)选择

1.1 种源情况

瘦肉型种猪包括纯种猪、二元杂种母猪及配套系猪,纯种猪主要包括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汉普夏、皮特兰等,每个品种都有自己的特点;根据来源,一个品种又分为多个品系,如大白猪分为英系大白猪、美系大白猪、加系大白猪等;从国外引进的配套系主要包括PIC配套系、托佩克配套系、迪卡配套系、斯格配套系、达兰配套系等。

1.2 品种 (或品系)确定

我国种猪企业分为原种猪场和种猪场,原种猪场有核心群,销售的种猪纯度较高;种猪场没有核心群,所售的种猪纯度相对较低。

1.2.1 种猪场引种

要从原种猪场引进经过性能测定的纯种猪如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等,注意公母比例,血统数要较多,以便延续较长的生产时间。

1.2.2 商品猪场引种

母猪的引进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引进大长或长大二元母猪,此法较简单,但引种次数较多;二是按一定比例引进纯种大白、长白公母猪,在场内杂交生产二元母猪,此法引种次数少、成本低,但生产周期长,需要做长期规划。规模较大的新建猪场,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更好。

商品猪场的公猪要从原种猪场引进,一般用杜洛克,也有的用皮杜二元杂种公猪代替杜洛克的,皮杜公猪的后代肌肉更发达,外形更好看,但应激综合征稍多。

商品猪场如果利用配套系猪,要直接引进配套系的终端父本和母本,因为配套系的杂交模式是固定的,如果不利用其固定的杂交模式,生产水平会下降。

2 引种时间

2.1 行情

我国养猪业行情波动明显,在低迷期引种,一年后其后代开始出栏,此时一般行情转好。

2.2 疫情

引种前,要调查当地和供种场周边地区的疫情,避开疫病流行期。

2.3 季节

引种尽量避开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因为运输给猪带来较大应激,遇到恶劣气候会更不利。

3 供种场选择

通过猪业网站、专业杂志及行业专家筛选供种场,确定供种场的名单和地址,重点考察以下内容。

3.1 供种资格

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动物防疫许可证》等法定销售种源资格证。

3.2 投资主体

即调查是中资、外资独资还是中外合资企业,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猪场,以及注册资金的投入情况等。一般外资独资或中外合资企业的种猪血统较纯正,选育技术、管理水平及生物安全体系更好一些。

3.3 核心群状况

3.3.1 来源

原始核心群从国外直接引进,且代次不高,其种猪的纯度较高,遗传性能较好,品系猪的纯度也较高;如果是一个单品种群体来自多个品系,其后代的纯度较低。

3.3.2 规模

原始核心群的头数、血统数越多越好,引种群体100头左右,血统数应8个以上。现在的核心群规模决定了供种能力,如单品种基础母猪600头,每月供种200~300头(母猪)。

3.3.3 文件

大量引种时要查阅原始核心群的引进材料,如果该核心群是从国外引种的,最好查阅农业部畜牧业司同意进口种猪的批复文件,了解购种的数量、品种(系)、价格和时间等,证明其种猪来源的真实性。

3.4 技术力量

包括企业领导的经营理念和对种猪的认识水平;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学历、技术职称及从业时间,有无专职的育种技术员;选育和性能测定设备情况;种猪选育过程的记录,如配种、产仔、性能测定等原始记录等。

3.5 防疫条件

3.5.1 周围环境

远离交通要道和村庄,周围是大片树林、农田,周边3~5 km范围内没有其他猪场、肉品加工厂,说明环境较好。

3.5.2 场内布局

生活区在上风向,与生产区分开;种猪区、保育区、育成区分开,距离较大或呈“三点式”分布,说明场区布局较好。

3.5.3 消毒措施

包括进出场人员、车辆的消毒设施,如消毒池、消毒室情况,消毒制度是否齐全,普通员工是否有较强的防疫意识等。

3.6 种猪健康评估

包括以下几点:⑴在展示厅观察猪群时,注意猪的精神、皮肤、粪便,特别注意有无咳嗽、流泪等临床症状;⑵查看免疫程序,并与执行的原始记录比对;⑶确定引种意向后,对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病、蓝耳病等重大疫病进行随机采血,由双方公认的监测部门出具检测结果。

3.7 售后服务

包括饲养操作规程、管理规章、到场后技术指导及人员培训等,运输途中出现损伤、死亡等情况的解决办法,公猪无性欲、母猪不发情等问题的解决办法。

3.8 价格

一般情况下,原种猪场的种猪价格较高,种猪场的较低;在一个原种猪场里,经过测定的后备猪价格较高,未测定的价格较低;一个原种猪场可能饲养多个品种,每个品种不一定都有核心群,来自核心群的后备猪价格较高,来自非核心群的价格较低。

4 隔离区的准备

要求如下:⑴隔离区要距离生产区300 m以上,有防鸟防鼠设施,洗澡、消毒设施齐全;⑵公、母猪分舍饲养,且距离较远;每个猪栏装有饮水加药系统;⑶进猪前30天(至少7天)对隔离舍及用具严格消毒并封闭,进猪前1天再消毒一次;⑷卸猪台要方便车靠近,注意高度、宽度、斜度。

如果无法完全隔离,可选择离原猪群较远的猪栏,并用高压水枪冲洗、3%氢氧化钠喷洒消毒、空置20天以上。

5 种猪选择

5.1 外貌选择

种猪毛色、耳型、头型、体型等符合本品种特征,无脐疝、瞎乳头等遗传疾患;发育正常,体型匀称,结构良好,四肢健壮,运动协调。

公猪具备明显的雄性特征,头颈适中,前胸深广,腹部紧凑,体质结实;睾丸较大,轮廓明显,左右对称;包皮较小,无积尿;精神活泼,眼睛凶亮,遇公猪咬架,遇母猪追逐爬跨,口中大量白沫,阴茎时常伸出,这表明性欲旺盛。

母猪头小,颈细,肩轻,背腰平直,腹线平直或稍有弧线;精神活泼,眼神温和;乳头大小适中,排列整齐,分布均匀,有效乳头6对以上,无过小、畸形现象;外生殖器较大下垂,较小、上翘的不良。

在选猪时,猪要站立或走动,才便于全面观察;要求饲养员赶着猪慢跑,是判断猪结构和四肢是否正常的好方法。

5.2 体重要求

引进的后备猪以50~60 kg为宜。体重太小,由于还没有充分发育,可能选择不准;体重太大,运输过程的损伤较多,进场后的隔离时间也不够。

新建猪场要注意引种的批次和数量,每批猪的体重要有一定的梯度,以便于均衡生产。

5.3 查阅资料

⑴纯种猪的个体号、品种、品系、出生日期、初生重、断奶重、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数据齐全,已测定的猪要有测定数据。

⑵供种场执行的免疫程序、已接种疫苗的免疫记录、建议继续免疫的方案;引种数量较大时建议的配种方案。

5.4 检疫与证明

⑴由供种场向其当地县级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申报检疫,并出具《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输工具消毒证明》、《牲畜非疫区证明》。通过检疫可以防止许多烈性传染病引入[2]。

⑵供种场出具有效税务发票或正式收据,引种的品种、数量要与检疫证明一致。

⑶供种场提供《种畜禽合格证》,以及《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动物防疫合格证》、《工商执照》及《组织机构代码证》的复印件。

6 运输

6.1 时间安排

路途较近,应在中午前到达供种场,下午选猪、检疫、起运,在傍晚到达引种场;远距离引种,最好也在傍晚到达引种场,傍晚到达,猪饮水后就在黑暗的环境里休息,比较安静。

6.2 车辆要求

⑴专业运输车配有通风降温、饮水装置,并有装卸升降控制台,运输效果最好。

⑵非专业运输时,尽量用自家的车,不用运输商品猪的车辆。车要宽敞,有足够高度,能隔成小的隔栏,隔栏用脚手架的铁管和扣件固定而成;车厢铺上稻草、木屑等垫料。备有大的罩网和篷布,能将车厢全罩起来。

⑶随车备有工具和药品,如手电、水桶、绳子、铁丝、钳子、抗生素、镇痛退热药以及镇静剂等。

6.3 车辆消毒

装猪前1天用0.2%百毒杀或0.1%强力消毒灵进行彻底消毒,空置1天;装猪前用供种场的消毒设备再消毒1次,并开具消毒证明。

6.4 装车

⑴运输的猪提前2小时停止喂料。

⑵每个隔栏装猪4~6头,以猪能自由卧下为宜。公猪单独隔开,并喷洒带有较浓气味的消毒药(如复合酚)。

⑶先用罩网和绳索将整个车厢罩住,再用篷布罩住并固定,防止烈日直射和暴风雨。车厢前侧的篷布要固定严,以免运输时风太大;冬天,车厢两侧蓬布固定,后侧篷布稍拉起;其他季节,车厢两侧、后侧蓬布拉起。

⑷长途运输的种猪要提前1~2天注射长效抗生素,减少疾病感染;特别兴奋的猪,装车时注射适量氯丙嗪等镇静剂。

⑸装猪要轻哄慢赶,不打猪,要快而稳;装完车马上起程,以免猪咬架。

值得注意的是:挑选后的猪不来自同一个群,咬架很凶,所以,挑选后的猪要尽快地检疫、装车,装车后马上起运。

⑹要求供种场提供引进种猪的饲料配方及5~7天的过渡期饲料。

6.5 途中注意事项

⑴长途运输时,要有专业技术人员押车。尽量选择高速路,并有2名驾驶员轮流驾驶。

⑵行驶过程中尽量避免急刹车、急转弯。

⑶长途运输时每隔4小时休息一次,把猪赶起来活动,以免长时间挤压受伤;给猪饮水,能喂一些瓜菜就更好。

⑷停车时要远离其他车辆,特别远离运载猪或其他动物的车辆。

7 卸猪

⑴在运猪车到达之前1小时,参与卸车的人员洗澡、更衣、消毒,对卸猪台、赶猪通道及周围全面消毒。

⑵运猪车到达后,在门外先对车身、猪只喷雾消毒,再进隔离区、靠近卸车台,卸车要快而稳。

⑶卸车后猪就地休息30分钟,再赶进猪舍。

⑷猪入舍后对卸猪台、通道再消毒一次,参与卸猪的人员要洗澡、更衣、消毒后方可离开,特别注意工作服、工作鞋留在隔离区,不能带出。

8 隔离

8.1 隔离的目的

每个猪群,无论健康状况如何,都不可避免的携带病原微生物(病毒或细菌),在应激情况下,这些病原微生物即可致病;新引进的猪群也是疾病传染的潜在源头,所以,新引进的猪群要隔离1~2周,最大限度地减少疫病隐患。

8.2 饲养管理

⑴隔离区人员要专门培训,在隔离区内封闭式工作和生活。

⑵提前准备饲料,并检查饮水器;准备一些药物如痢菌净、支原净、阿莫西林、土霉素、爱乐新、氟苯尼考等,以备急用。

⑶由兽医对每头猪快速检查,有损伤、脱肛等情况的猪应单栏饲养,及时处理。

⑷公、母猪分舍饲养。公猪单栏饲养;母猪按品种、体重分群,每群5~6头,每头猪的占地面积要达到2 m2。分栏后,对猪只喷一些有气味的药物(如来苏儿、空气清洁剂),减少咬架。

⑸分群后立即给猪饮水,仔细观察,没有喝上水的猪要辅助。3天内的饮水要添加一些药物,如每吨水中添加强力霉素200 g、阿莫西林粉150 g、黄芪多糖200 g、电解多维1 000 g、葡萄糖5 000 g,可减轻应激,尽快恢复健康。

⑹逐头登记耳号、性别,与供种场提供的资料进行核对。

⑺饮水后关闭猪舍所有照明设备,放下窗帘,使猪舍处于黑暗状态6~12小时以上,以便猪只休息。

⑻休息6~12小时后少量喂料,第1天每头猪约500 g,从第2天开始逐渐增加喂量,第5天后恢复到正常喂量。最好用供种场提供的饲料进行过渡。

⑼第3~5天,对危害较大的疫病进行血清检测,以免带入新的疫病。

⑽由于对新引进的种猪随时检查,进出隔离舍的人员较多,要求一周内每天带猪消毒一次,一周后每2天消毒一次。饲养员进舍前,要更衣换鞋,隔离舍内的器械要专舍专用。

⑾每天对四分之一的猪测试体温,对精神较差、食欲较差的猪逐头测试体温,并作详细记录;如果出现疾病症状,立刻报告兽医和供种场的销售人员。

9 驯化

9.1 驯化的目的

驯化的目的就是让新引进或选入的后备猪在同一控制环境中,与已存在的病原微生物接触,使猪只对这些病原微生物产生免疫力[3]。经过1~2周的隔离观察和血清检测,确定引进的猪群是健康的,但它不一定能够耐受本场猪群的病原微生物,还要经历4~6周的适应期,确定安全后才能与本场猪群合并。

9.2 驯化措施

9.2.1 疫苗接种

据供种场的建议、血清检测结果及本场的疫情对引进种猪进行免疫。一般在引进的第5~7天对口蹄疫、伪狂犬病、猪瘟等进行免疫,每种疫苗间隔3天;细小病毒病在配种前6周、3周各免疫1次;大肠杆菌病在产前5周、2周各免疫1次。免疫项目主要根据本场情况而定。

9.2.2 药物保健

引进的第2~3周内,饲料中添加1/2~3/4治疗剂量的抗生素,如土霉素、金霉素、支原净等。

9.2.3 药物驱虫

引进的第4周,用长效的伊维菌素等广谱驱虫剂进行全群驱虫。

9.2.4 接触病源

引进的第4~5周,从原场猪群挑选少量即将淘汰的健康母猪(引进种猪和原场猪的比例为10∶1),前3天与引进种猪隔着栏杆鼻对鼻接触,没有异常变化,再将原场的猪赶入引进猪群,继续观察。也可以取生长猪、母猪的少量粪便撒到引进猪群中,进行观察。到第6~8周确定安全后即可与原猪群合并。新购进的猪是疾病传染的最重要潜在源头[4],在必要情况下应再进行一次检疫。

如果引进的后备母猪体重较大,在隔离适应阶段就达到了适配期,在保证生物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在隔离舍配种受胎,最好用同批引进公猪的精液。体重较大、性欲明显的公猪,可在隔离舍采精,但精液不能传出隔离舍,可用在同批母猪身上,或者干脆弃掉。

引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周密的计划、谨慎的态度和细致的操作,向有经验的专家咨询是必要的,与供种方签订引种合同能够减少纠纷。

引种前要做到“三查”:

一查引种场近年来的品种更新情况和种猪的健康状况。重点查种猪的来源、时间、纯度、代次和性能。实力强的猪场,可考虑引进原种一代种猪或祖代猪,自己培育原种二代种猪或父母代猪。

二查引种场种猪血液中带菌带毒情况。通过化验室监测结果证明,无伪狂犬病、细小病毒、蓝耳病、圆环病毒和猪瘟等疫病方可选为引种场。若对引进种猪的健康状况了解不清,将带来疫病风险。

三查“二证一谱”,即种畜种禽合格证、动物防疫合格证和种猪系谱必须齐全。

要想选留到健康快长的后备猪,还要做到“八看”:

一看眼睛。眼毛短,眼睛亮有神且饱满。

二看躯干。肩背要宽背平坦而直长,腹板宽平稍下垂,腹形以“黄瓜肚”为好。三看四肢。要求四腿强健、圆直粗长,大腿肌肉丰满,蹄叉大而明显,体长与体高比例适中。

四看皮毛。皮肤红润干净,被毛整齐,毛稀、平滑、光亮。

五看粪尿。粪便排出落地成条状或团形,尿液颜色为淡黄色。

六看奶头。母猪奶头排列整齐均匀,没有瞎奶头和副奶头,好奶头不少于6对,前稀后密。

七看外阴。母猪应选外阴较大且下垂的,阴户较小且上翘的不易配种。

八看睾丸。选择公猪重点是睾丸,睾丸较大且左右匀称为好,还要看外阴无积尿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