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鸭子吃毛该怎么治?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2-21 02:10   点击:219  编辑:傅之   手机版

一、鸭子吃毛该怎么治?

原因应该说很多,但具体的原因应根据实际确定:

1、饲料营养缺乏他们缺乏,一种蛋白质。羽毛中恰恰含有这种蛋白质。就想猫吃老鼠,因为老鼠体内含有能促进猫视力的一种物质。

2、鸭子在羽毛更新期3、环境4、阳光直射5、气温变化大 防治啄羽对策改善饲养环境,加强饲养管理疏散养殖密度,改善通风与光照强度。笼养设计高度应为100厘米~120厘米,以便打扫。鸭舍温度和湿度要适宜,满足不同日龄鸭所要求的温度,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通风良好,光线不太强,保持清洁卫生,地面干燥,人走进鸭舍感到不闷、不刺激鼻眼。初生雏鸭及时断喙初生雏鸭8日龄~10日龄断啄,用鸭电烙断喙器将雏鸭喙尖烧烙,即可彻底避免啄癖的发生。科学配制全价饲料要投喂高品质的全价配合饲料,以提供合理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等,并定时饲喂。饲料原料要多样化,配方要科学合理,根据鸭生长日龄给予优质、全价日粮。因蛋白质钙磷不足,可添加5%豆饼或3%鱼粉、2%~4%骨粉或贝壳粉,因缺盐引起的可在饲料中添加1%~2%食盐,连喂2天~3天,因缺硫引起的可补硫酸锌或硫酸钙,每只每天1克~4克,适当添加青绿饲料或增喂啄羽灵、羽毛粉,都能防止啄毛发生。减少光照强度一般用25瓦灯泡照明,鸭能看到吃食和饮水就可以了。小鸭可用红光、橙黄光,大鸭用红色或白光,可使鸭群安群,啄毛就少。定期进行蚊蝇消杀应注意用药浓度及使用方法,以免中毒。在饮水中或饲料中适当加喂维生素B12,可预防脱羽症诱发的啄癖。及时治疗发生啄癖应及时分离施治,病伤处用高锰酸钾溶液洗涤或涂紫药水或红霉素软膏,待结痂痊愈后再合群,避免啄击行为的进一步扩散。适当运动,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天然石膏粉末,一般每只鸡每天1克~4克,啄癖也会很快得到控制。

二、鸡头部脱皮羽毛有一颗颗白色虫卵状东西,是怎么了?

鸡头部脱皮羽毛有一颗颗白色虫卵状东西,是怎么了

那就很难说,也许是有寄生虫产卵在这里,也许是生病了

三、肉鸡屠宰拉链条的驱动转速怎么算?

1.前处理区

前处理区是指肉鸡从运鸡车上卸下至鸡毛被打净的处理区域。其工艺流程如下:分笼→挂鸡→镇静→(电麻)→宰杀→沥血→电麻→沥血→浸烫→脱毛→切爪(下挂).对于中小型肉鸡屠宰厂可以不用分笼机。肉鸡通常被装在塑料筐内,垒成7笼1摞用汽车送到电宰厂,每筐装8-10只鸡。分笼机就是把7笼1摞的鸡分成一笼一笼地输送到挂鸡输送带上。挂鸡人员从运行中的鸡笼中把鸡挂到屠宰传送链上,一般应按每人每小时挂1200-1500只的劳动强度安排。鸡被挂到挂钩上以后,应在黑暗的通道中运行30-40s,使活鸡得到镇静后再宰杀,以便减少挣扎。宰杀后10s进行电麻,电麻的强度应保证通过每只鸡体的电流为18-20mA,电麻时间为8-10s,电压通常在35-60V之间。使用交流电或直流电均可。宰杀后的沥血时间为4.5-5.5min.沥血时间过短,血沥不净,影响鸡肉的品质;时间过长,对脱羽不利,且引起失重,降低出肉率。沥血后鸡体被输送进浸烫机。浸烫机和脱羽机同为前处理区的关键设备,浸烫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鸡肉的品质。对浸烫机的要求主要是保证浸烫时间、浸烫温度及浸烫池内的水温的均匀性。浸烫池内的水温温差应不大于0.5°C.浸烫池内的翻水状况也对浸烫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目前有2种搅拌方式即提水水泵式和鼓风式。从对各个厂家的观察调查来看,鼓风式要优于水泵式,水泵式通常有漂鸡、掉鸡现象,漂鸡直接影响鸡背的烫透性,而导至脱不净黄皮和小毛的现象。为了去除黄皮和小毛,往往得提高浸烫温度,但是提高温度后又会出现胸肉烫白现象,这是不允许的。作者在铁岭某公司调试浸烫池时,就出现过黄皮与胸肉不能两全的矛盾。水温在58.1°C时黄皮及小毛都达到要求,但胸肉普遍烫白,水温在57.6°C时,胸肉正常,但黄皮及小毛存量严重,此时的浸烫时间都是87s.调试2天后,把浸烫池中入水部分的悬链缩短一些,在宰杀速度不变的情况下,使浸烫时间缩短为82s.此时浸烫温度调至58.1°C,脱毛效果良好,胸肉亦没有烫白现象,得到用户的肯定。脱羽机的位置应紧挨浸烫机,鸡体浸烫后应立即进入脱羽机,脱羽机的上方应喷适量的热水,以便润滑皮指及鸡体,水温在35-40°C为佳。为了打净鸡体上的小毛和黄皮,保证足够的脱羽时间尤为重要,通常应保证30s以上。对于中、大型肉鸡屠宰厂,应配备粗脱羽机和精脱羽机。脱羽机皮带盘的转速对脱羽质量也产生影响,转速太快,皮指对鸡体的冲击增大,容易损伤鸡体并出现断翅、断爪等。皮指盘速度过慢,又不利于脱羽。经过多年的实际摸索,粗脱羽机的皮指盘转速在950r/min左右为佳,精脱羽机的皮指盘转速在750r/min为佳。皮指的硬度对脱羽效果也有直接影响,通常取皮指的硬度为邵尔A45-50.为了脱净鸡头上的毛,通常在第1台脱羽机后或浸烫机后接一烫头槽,烫头槽的长度以能使鸡头浸烫3-5s为佳,温度在70°C左右。脱毛后鸡体被切爪机自动切爪,切爪后的鸡体流入中拔区。有的厂家为了保证鸡爪的质量,采用人工切爪。

2.中拔区

中拔区是指已去完毛的鸡被去除内脏、头、脖皮并清洗干净这一过程所在的区域。其工艺流程如下:上挂→摘小毛→拽头→开颈皮、割头→抠嗉→割嗉→割脖皮→开腔→掏内脏→分肝→分胗→摘脾→拽肠→掏腔→拽油→割胸囊炎→内外清洗→下挂。对于中拔区应注意的是应经常对鸡体进行冲洗,以保持鸡体卫生和湿润,可以在若干个工序之间安排外喷淋器。中拔区的人员安排,以6000只/h的电宰厂为例,前处理区为1条传送系统,中拔区为2条传送系统,否则传送速度太快,不易操作。2条速度为3000只/h的中拔区,应安排的操作员工如下:上挂4人,摘小毛6人,拽头2人,开颈皮2人,割头2人,抠嗉6人,割嗉6人,割脖皮4人,开腔10人,掏内腔10人,分肝4人,分胗4人,摘脾2人,拽肠4人,掏腔2人,拽油4人,割胸囊炎2人。其中拽头和割头工序可以用1台去头机来完成,如果没有安装鸡体内外清洗机,还需安排4人进行内清洗,鸡体被去除内脏,去除头及脖皮并清洗干净后由自动卸鸡器使鸡体自动掉下流入预冷区。

3.预冷区

预冷区是指来自中拔区的鸡体被消毒和冷却这一过程所在的区域。通常有2种预冷方式,即预冷池式和预冷机式。早期的电宰厂大都采用池式预冷,即在一个长方形水池中布置一些制冷排管,鸡体通过悬链系统进入池子,并在池子中运行约40min,其特点是预冷效果好,运行成本较低,但不利于卫生清洗。近几年新建的电宰厂,大多采用螺旋预冷机,虽然运行成本略高于池式预冷,但便于卫生清洁,有利于保证鸡肉的品质,预冷时间也应保证在35-40min.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都分成2个阶段预冷。第1阶段水温可以稍高些,在水中加次氯酸钠消毒液,第2阶段水温应保持在0-1°C.这样才能使预冷后的鸡体温度不高于8°C.采用螺旋预冷机必须配备制冰机。其制冷量根据肉鸡屠宰产量配置,每只鸡所需制冷量可以通过计算得出。净膛后鸡体的平均质量约1.5kg,鸡体的比热取中间值3.0kJ/kg・°C,预冷前鸡体的平均温度为30°C,预冷后为6°C,则换热量Q=3.0×1.5×(30-6)=108kJ/只。因此一条6000只/h的肉鸡加工线,预冷区鸡体所需的制冷量为108×6000=648000kJ/h,根据此制冷量,厂家就可以选用相应的制冰机或蒸发排管的面积及制冷机组。

4.分割包装区

分割包装区是指预冷后的鸡体被细分为若干产品并进行包装这一过程所在区域。分割包装区的温度在16°C以下。其工艺流程如下:挂鸡→割鸡尾→割两侧→割后背→割胸翅→刮小肉→拉里肌→割软肌骨→割腿→割长皮→割脖→摘脖。鸡腿及胸翅割下后放到V带输送机上进行人工粗分割,再经选别送到工作台上进行细分割及包装。细分的产品主要根据市场需要而定。每小时加工6000只的电宰厂,分割车间需安装两条分割输送悬链。其人员安排为:挂鸡4人,割鸡尾4人,割两侧4人,割后背8人,割胸翅20人,刮小肉8人,拉里肌8人,割软肌骨4人,割腿12人,割长皮2人,割脖4人,摘脖4人,鸡腿分切、去骨120人,腿肉深加工200人,胸翅深加工300人。另外,还需安排若干个运输、清洁等附属人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