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杀青是那项古代工艺的一道工序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1-31 21:46   点击:172  编辑:尚航   手机版

制茶

杀青工艺是结束做青工序的标志,是固定毛茶品质和做青质量的主要因素。主要采取高温破坏鲜叶中的蛋白酶活性,防止做青叶的继续氧化和发酵,同时使做青叶失去鄣分、水分呈热软态,为后道揉捻程序提供基础条件。

1、杀青方式:大生产上主要使用滚筒杀青机(110型和90型)。条件差的或少量制作时也有用手工杀青和半机械杀青,用60―90cm家用锅砌成斜灶,用手工翻拌杀青为全手工杀青方式,用电机传动翻拌为半机械杀青,都仅适用于小生产或小品种少量制作时使用,以下仅介绍杀青机的使用工艺。

2、操作要点:杀青机在初次使用或长时未用后每季制茶的首次使用前均需将筒内用细砂石和湿茶片清洗干净,进青前,筒温升至230度以上,手感判断:手背朝筒中间伸入1/3处要明显感觉烫手即可。每次进青量为:110型为80―100斤,90型为50―60斤。杀青时间约为7―10分钟。成熟标准为叶态干软,叶片边缘起白泡状,手揉紧后无水溢出且呈粘手感,青气去尽呈清香味即可。出青时需快速出尽,特别是最后出锅的需快速,否则易过火变焦碎末,俗称“拉锅现象”。杀青火候需要掌握前中期旺火高温,后期采用温火直至出锅。

杀青一词来源先秦时代,人们在竹简上写字,但是竹简表面是油质的,不容易刻字,而且容易被虫蛀,所以就想出一个办法,就是把竹简放到火上烤,这道工序就叫杀青或汗青。后来到了秦代,人们用毛笔在竹青上写字,就免了刀刻这道工序,所以定稿的时候只需要削掉竹青,在竹白上写字就行了这一道手续也叫杀青。杀青就意味着定稿。现在人们也常用杀青指一部电影拍摄完成,比如:一路转战甘肃、北京,艰苦拍摄了两个多月的《天下无贼》,昨天傍晚终于杀青。

杀青最早是古代制作竹简工艺中的一道工序。

杀青一词源于先秦时代。那时,书大都用竹简(称“简”)、木简(称“牍”)制成。先在简和牍上刻字,接着在它们一边打孔,然后用丝绳或牛皮带编联起来,形成了形状像“册”字的书,又因为竹竿的表面有一层竹青,含有油水成分,不易刻字,而且竹容易被虫蛀,所以古人就想出了火烤的办法,把竹简放到火上炙烤。经过火烤处理的竹简刻字方便且防虫蛀所以火烤是竹简制作的重要工序。当时人们把这个工序叫做“杀青”,也叫“汗青”“汗简”。“杀青”一词就是这样来的。

到了秦朝,有了笔,于是,简牍上的字可以不用刀刻而用笔写了。那时候,人们写文章常常用毛笔把初稿写在竹青上因为竹青光滑,要修改只须揩去就行了,初稿改定后,就削去竹青,把定稿写在竹白上。这一道手续也叫“杀青”。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